一 大钦茂去世后渤海国的内乱
大钦茂死后,因世子大宏临“早死”,渤海王室内部在王位继承人选问题上爆发了激烈的争夺,甚至出现了相互残杀的局面。据记载大钦茂至少有嫡子3人,即大宏临、大贞翰、大英俊等。大宏临作为嫡长子曾被立为法定的继承人,但在他不幸夭折后,文王并没有再立世子,这无疑给王位的觊觎者留下可乘之机。又由于大贞翰在唐贞元七年(791)朝唐时留充宿卫,故钦茂临终之际尚在身边的只有大英俊。然而,别说是远在唐朝的大贞翰与王位无缘,就是身边的大英俊也失去了继立的机会。此时,文王“族弟”大元义违背了王位继承制度,以阴谋或暴力的手段夺取了王位,导致王权旁落。
时隔不久,以部分贵族和官员为核心的拥戴大钦茂嫡系子孙的势力抓住机会卷土重来,在东京龙原府(今吉林省珲春市八连城)成功地发动了反政变,杀掉大元义,拥立大华玙(成王)即位,使得王位重新回到大钦茂嫡系子孙之手,时间约在贞元十年(794)春夏之交。大华玙是一位颇有主见并有作为的统治者,颇有政治抱负和追求,富于魄力、办事果断并相当有组织才干。他刚即位,就于贞元十年(794)完成了渤海国的第四次迁都,将王都又迁回到上京龙泉府。此后直至渤海国灭亡,王都再未迁徙过。
贞元十年(794)秋冬之交或稍晚,成王去世,文王之孙大嵩璘继立,并改元“正历”,以示自己是文王的正宗嫡系。此时的渤海国由于内讧和反复政变,已严重削弱了其政权的统治基础和实力,经济文化也遭到严重破坏,可以说是困难重重,百废待兴,急需得到朝廷的支持以摆脱困境和巩固其统治地位,对大嵩璘来说,当务之急是迅速收拾残局和稳定统治秩序。为此,他对大元义的余党进行了必要的清理和安置,提拔和重用一大批有功的“官僚”,以尽快恢复、调整王族及统治集团内部的权力平衡和利益的再分配。同时,继续推行文王之世行之有效的各项基本政策,即所谓的“朝维依旧”[1],偃武修文,为经济和文化的进一步发展创造有利条件。而当局面渐趋稳定及其统治地位相对巩固后,于贞元十四年(798)初,派王侄大能信等人入朝进行“叙理”(或作“叙礼”),请求朝廷保持渤海的“藩封国”地位,依文王之例续封其为“渤海国王”。大能信等人显然不辱使命,并成功地得到了唐朝的理解和支持。德宗皇帝于同年三月,“加渤海郡王兼左骁卫大将军、忽汗州都督大嵩璘银青光禄大夫、简较(检校)司空,册为渤海国王,依前忽汗州都督”[2]。与此同时,大嵩璘也重视对日本的交聘,先后派遣工部郎中吕定琳、慰军大将军大昌泰等使节出访日本,不仅使双边的睦邻关系得到持续发展,而且为商贸和文化的交流创造了有利条件。元和三年(808)秋冬之际,大嵩璘病故,被私谥为“康王”。他结束了文王死后的混乱局面,对渤海王国的稳定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大嵩璘死后至大仁秀继位的九年间,前后竟经历了定、僖、简三王的统治,并且他们在位时间都非常短促。
总之,王位的频繁更迭和诸王的短暂统治,深刻地反映了当时的渤海政局动荡,内难不断,渤海国的发展遇到了诸多麻烦和困难。客观形势的发展需要有人出来收拾局面,摆脱困境。于是,大仁秀应运而出并完成了时代赋予他的历史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