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高地文学的追索与探颐
本书的作者李小红是我招收的第一届硕士研究生,她本科毕业后在兰州的一所中学任教两年,2004年毅然辞职又来学校深造。读研期间,她就对地域文化、地域文学表现出异乎寻常的兴趣,硕士论文选题是《地域文化视野中的秦地小说——以路遥、陈忠实、贾平凹为例》,硕士毕业后到一所高校就业,过了几年又来读博。读博三年,她把主要精力还是投入地域文化与文学关系的研读与思考上,博士学位论文以《新世纪西部长篇小说研究》为题,可以看成是她在这样一个学术领域继续追索与探颐的结果。
西部文学是20世纪80年代初学界提出的一个新概念,它是对新时期之初文学创作地域化现象的理论化表述。西部文学作为地域文学的一种,在那样一个特殊的时段确实掀起了一股研究的热潮,作家和学者们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对西部文学的内涵和外延进行了相关界定和说明,对西部文学的主题意蕴、美学追求、精神品质有过广泛而深入地探讨。但对西部文学是否存在、西部文学的地理界限、西部文学的时间跨度、西部文学的精神风貌、西部文学的诗性特质等方面,却始终是众说纷纭。在评论界的理论话语逐渐沉寂下来的新世纪,西部文学的创作却异军突起,西部小说尤其是西部长篇小说的创作取得了引人注目的实绩,大量具有代表性的优秀作品先后问世。究其原因,这既与西部社会现代转型期间的文化思考有关联,又与全国性的“井喷式”长篇小说创作热相衔接。因此,选择从长篇小说这一重要文体来切入对新世纪以来的西部文学进行研究,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就显示出作者独到的理论视野和学术眼光。
应当承认,西部文学是在深厚的西部文化土壤上生长出来的文学样式。广袤而辽阔的西部高地,为西部文学尤其是西部长篇小说创作提供了丰饶的精神资源。西部这片地处欧亚大陆之间的高原,平均海拔在两到三千米以上,拱起的喜马拉雅、昆仑、天山、祁连、秦岭等山脉,和隆起的青藏高原、黄土高原、内蒙古高原、云贵高原,使中国西部成为名副其实的自然地理意义上的高地。西部又处在世界四大古代文明的过渡地带,是东西方文明的交流融汇之地,民族之间的交往和文化的融合,又使西部成为人文地理意义上的高地。在中国西部的各文化圈层之间,有四条非常重要的连接亚欧大陆的文化线路,即丝绸之路、麝香之路、博南古道、草原之路,从中国腹地出发,向正西、西南、南、北辐射,不仅承载着亚欧物质交流的重任,而且也是亚欧文化交流的孔道。再加上西部地区历史上形成的多个民族走廊,如河西走廊、藏羌彝走廊、唐蕃古道、茶马古道等,使生息于各区域的民族文化发生着频繁的碰撞和交流,也使西部成为多种文化的结合部和融汇区。这里的文化,是大陆文化区内各种板块非常典型的结合:从地理环境看,是亚欧大陆文化的结合部;从生产方式看,是农耕文化和游牧文化的结合部;从宗教和哲学看,是儒道释互补、藏传佛教、伊斯兰教和多神崇拜的结合部,这都充分说明西部是一个具有文化兼容性的地理区域。由于历史悠久和民族众多,西部文化最明显的特征就是多姿多彩,地理单元的独特性和相对封闭性,造就了一方天地生生不息的文化品格;历史的连贯性和延续性,又承继了区域性薪火相传的文化传统。可见,具有文化多样性的西部高地所沉积的精神资源是丰富葳蕤的,但这些资源能否为西部作家所汲取和利用,则完全取决于作家个人的文化意向和整合能力。进入新世纪,西部文学有了明显的拓展趋势,这既表现在西部所涵括地域的扩展,也表现在文学探查的领域有所拓宽。西部长篇小说创作更是以其体量和容量,成为浸透了西部意识和西部精神的文学载体,李小红正是捕捉到这一文学创作的脉动,试图通过散点透视的方式,解析新世纪十来年的西部长篇小说的审美趋向和艺术价值。
在系统阅读了新世纪以来西部长篇小说文本的基础上,作者侧重从历史祛魅、乡土怀旧、诗性建构三个关键词入手对西部长篇小说进行梳理与研究,既有微观层面上对西部小说写作资源、艺术源流、主题呈现、表现对象、创作技巧、文体形式、叙述结构、语言类型、精神气质、美感神韵等诸多方面的分析,也试图在宏观层面上对西部长篇小说的发展脉络、整体创作风貌和文学史意义进行勾勒、归纳和总结,由此预测西部长篇小说的未来发展路向。
论著在一开始就将西部小说放置在世纪之交的文学转型的社会背景中去考察,从而也为论述的有序展开奠定了的论述基调。在世纪之交中国社会进入现代化全面发展的时间段,西部社会的发展也随之裹挟到这一发展的洪流中。全球化、城市化、市场化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力度冲击着西部的城市和乡村。相比之于东部,西部社会的历史文化语境更为复杂,而诞生于这一复杂文化语境中的西部小说,从外部特征到内在品质,都表现出不同于往日的新变化,生发出许多不容忽视的新质素。因此,“转型”能够比较准确的概括和把握新世纪西部小说的总体特征,以其作为学术观察点,来探讨西部文学的整体风貌和精神向度,可以说是深中肯綮。正因为有了这样的基调和定位,所以作者才能条分缕析的从“历史祛魅”“乡土怀旧”“诗性建构”三个方面,对西部长篇小说进行张弛有度的论说。
“历史祛魅”主要关注新世纪西部长篇小说历史题材的书写,侧重从微观层面就不同类型的西部历史长篇小说展开具体分析。但是为了避免论述落入平庸俗套的文本分析的陷阱,作者还是尽量从宏观的学理层面入手,然后再进入到微观层面的分析。作者敏锐地感知到新世纪西部长篇小说对历史的书写,是以不同的类型呈现出来的,因此,将其归纳为个人史、家族史、区域史、少数民族史以及比较特殊时期的历史时段等不同类型,这种划分虽略显粗疏,但不可否认,确实是对内容纷繁复杂的西部历史小说的一种有效归类。进入到微观层面的分析后,作者对一些小说的评论,往往能够闪现出灵感的火花。诸如将新世纪以来西部长篇小说中的历史书写与20世纪90年代的“新历史小说”作对比之后,得出如下结论:“新世纪以来的西部作家不再对历史进行片段化的切割处理,因而摆脱了在历史的碎片中追寻历史真相的窠臼。相反,他们都注重将具有个体化肌理的小写的历史,放置在具有共名特质的大写的历史的长河中。由此,在对个人史、家族史、区域史等小历史的细致、生动和丰润的凸显中,西部历史小说拥有了一种波澜壮阔、深邃宏大的史诗性品格。”在普遍的历史碎片化的文学书写中,西部历史小说的史诗性品格的追求,毫无疑问是别出心裁的祛魅之举。这一分析和概括,无疑是具有独到之处的识见。
对于一种文学现象、一部作品的阐发和研判,需要作者拥有敏锐的感受力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掌控力,而且这二者兼具亦不可或缺;同时,也需要作者有明确的价值立场作为理论阐释的支撑。唯其如此,在论述中才能凸显研究者的主体性,而不至于淹没于浩瀚的作品和研究资料之中。关于这一点,作者在书写“乡土怀旧”这一章内容时表现得尤为突出。诚如作者所言:“怀旧总是发生在转变和断裂的历史转折时期”。进入新世纪以后,西部的全球化进程明显加快,当全球化的浪潮逐步渗入西部的各个角落时,西部农村的青壮年劳力集体涌入城市成为“农民工”,他们以自己的劳动换来金钱,换来在城市的立足之地。西部的城市文明得到逐步发展的同时,西部的农村却呈现出日渐衰颓的趋势,土地大片荒芜,留守老人、儿童比比皆是,这是现代化进程中不可避免的后果。因此,新世纪以来西部作家的乡土小说创作,怀旧与挽歌的情调非常浓郁。虽然作者能够看到这一点并由此切入分析,并不是难事,但我觉得难能可贵的是,她能够看到西部作家怀旧书写背后的深层原因,诸如“西部乡土小说中所展现的身份认同、文化认同的危机,是全球化、城市化的必然结果,西部作家乡正是通过‘怀旧’表达自己对于西部文化特性的坚守。这是西部与东部、西部与世界不断接触、碰撞、交流的一个必要前提。”这种看似简单的评论,实际上包含着作者对于现代化文明进程的诸多思考,作者主体性的价值理念是渗透于整个论述的过程之中的,是颇能启人深思的。
“诗性建构”侧重对新世纪西部长篇小说的本体和文体的艺术特征进行阐释,在小说的本体层面,作者将诗性特质概括为:一是作为对“诗意栖居”的一种回应,西部小说对自然与人关系进行重新定位和书写;二是“诗性”体现为一种对灰暗人生现状的提升和转化,使之趋向于理想、和谐的状态,具体在西部小说中则主要表现为一系列理想人物形象的塑造。而在小说的文体层面,不可否认,新世纪以来,西部作家在长篇小说的艺术形式上的确作出了卓有成效的探索。作者认为这是对新时期以来西部小说形成诗性特征的一种接续,又是在此基础上的创新。分别表现在西部作家在小说中对民间文化资源、传统文学形式以及方言、古语的借鉴和融入。
关于西部小说文学价值与创作困境的分析,这是全书中颇有价值的部分。作者将西部长篇小说的价值概括为“众声喧嚣中的理性坚守”“‘底层叙事’的人文关怀”“全球化潮流中的西部意识”,这种总结有一定的理论见地,也符合西部长篇小说创作的实际情况。但不可否认,西部小说之所以为“西部”,归因于它独有的文化禀赋和精神气质是其他地域小说都不具备的,就像鲁迅笔下的绍兴、沈从文笔下的湘西、老舍笔下的北京,是独特的“这一个”。我认为作者如果能从这个角度去阐释西部小说的独特文学价值,可能会更新颖、更引人入胜。关于创作困境的分析,作者谈到了叙事资源、艺术表现形式以及价值观念的困境,并试图对如何突围这种困境提出了具有可行性的建议。可以看出,这是作者在文本细读的基础上上升到理性思考的结晶。但由于撰写学位论文时过于紧张和焦灼的心理状态,没有完全沉静下来,关于这部分的论述未能展开,浅尝辄止,有仓促匆忙之感。希望作者对西部长篇小说的研究能够持续下去,相信经过深入的思考和切实的分析,作者会形成更有新意、更为客观、更为系统的观点和结论。
本书是作者在其博士学位论文基础上拓展而成的,在毕业之后的这两三年里她又将一些新的研究感悟融入其中,使其显得更为充实和丰盈了。尽管从事科研以来,多年来她已发表和出版过不少著述,但我还是把这本专著视为她学术研究生涯的一个新起点。与李小红相处的这十余年里,我有一个越来越明显的感受,这个表面看来文弱的女子,内里却蕴藏着西部大地赋予的坚劲的精神动能,她的执着、她的勤勉、她的坚韧,都是她成长道路上最富活力的动力源。寄望处于学术发展黄金时期的她,能在自己所选择的学术道路上坚持走下去。
彭岚嘉
2019年5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