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 项目背景
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2019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关键之年。同时,2019年还是全面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加快推进落实《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建设教育强国的奠基之年。2019年伊始,教育部及各省市相继召开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及各省市教育大会,贯彻、推进、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对教育工作的指示。2019年10月底,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要“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作为国家治理现代化的一部分,教育治理现代化的重要助推器之一就是教育智库,它对完善中国特色新型智库体系,促进党和政府科学民主依法决策,深化国家改革开放,提升国家软实力做出了实实在在的贡献。在这一历史背景下,各方教育智库开始积极融入国家发展战略,将教育强国的部署转化为实际行动,不断推动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其中,既有对接“四点一线一面”国家宏观战略研究的高端教育智库,也有以地方教育发展为研究目标,推进区域教育发展与社会融合的地方教育智库,这些教育智库共同为教育强国的目标献计献策,提供强大的智力保障。为更好地促进各类教育智库健康有序发展,实现以评促建的目标,以便为重现《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部署的任务提供更多的智力支持,本项目组继续推进中国教育智库评价研究。本报告是《中国教育智库评价SFAI研究报告》年度报告系列的第二本。项目组以建设中国教育智库数据库为手段,搜集整理国内各教育智库的基本情况,研判当前中国教育智库发展存在的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路径与方法,同时辅之以评价入选数据库的教育智库的结构、功能、成果和影响力。项目组希望能够不断完善国内教育智库数据库的基本数据,最终成为中国教育智库的数据分析中心。
2018年11月10日,项目组在北京首次发布《中国教育智库评价SFAI研究报告(2018)》,研究报告总结了自2013年起,各教育智库在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智库的重要论述基础上开展的各项工作,梳理了中国教育智库建设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对策,同时还对入选数据库的各教育智库进行了分析,遴选出一批具有良好成果和影响力的核心智库和入选智库,引发了教育智库界的强烈反响。进入数据库遴选智库的相关单位纷纷刊发新闻报道,形成了良好的社会反响,构建了“评价—建设”的良好互动机制。这其中,有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的东北师范大学中国农村教育发展研究院、西南大学西南民族教育与心理研究中心、南京师范大学道德教育研究所等师范类高校教育智库;有南京大学高等教育研究与评价中心、宁波大学海洋教育研究中心等综合类高校教育智库;有上海师范大学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院等国际共建类教育智库;还有成都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南京市教育科学研究所等地方教育科研院所,当然,更多的还是如淮北师范大学安徽省高校管理大数据研究中心、江苏大学教育政策研究所、天津科技大学天津市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唐山师范学院京津冀高等教育发展研究中心、东莞理工学院高等教育研究所等地方高校教育智库。这些教育智库对评价报告的肯定,成为本项目进一步深化研究的内在动力。
2019年4月27日,项目组在不断完善改进的基础上,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了《中国教育智库评价SFAI研究报告(2019年版)》(中英文双语版),并在北京召开了新书发布会暨首届中国教育智库建设论坛,邀请教育部社科司相关司长、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教育与社会发展研究院、上海师范大学联合国教师教育中心、华中师范大学教育治理与智库研究院、南京师范大学道德教育研究所、南京大学高等教育研究与评价中心、长江教育研究院等重要教育智库的负责人参会并发表演讲。会后,项目组决定进一步调整完善指标体系,调研走访各类教育智库,借助CETTE(China Education Think Tank Evaluation)平台搜集整理各种信息数据,以主客观相结合的评价方法,在数据的基础上综合业内专家的意见,最终完成了本年度的《中国教育智库评价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