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论
“言意之辨”的核心是“言不尽意”的问题,它是魏晋玄学的著名论题之一,一方面关涉先秦时期的“道不可说”的哲学问题,另一方面关涉“立象尽意”的诗学问题,值得研究。此外,其涉及的中国古代特殊的思维方式与语言方式又与当代西方哲学对传统形上学的反拨与对逻各斯中心主义的解构遥相呼应,但目前的研究多是从中国思想史出发,在魏晋玄学思潮内部进行的。本书的特点则在于从哲学的角度出发,抓住问题意识,借助概念分析,从思维方式的层面去理解与解释“言不尽意”,在此基础上揭示诗歌语言的特征,在研究方法论上体现为“溯源”与“新诠”的结合。“溯源”是回到先秦,对“道、无、言、象、意”及其内部关系进行分析与梳理,然后对魏晋“贵无论”“崇有论”语境下的言意观进行考察,最后提出诗歌语言特征论;“新诠”是对“言不尽意”所蕴含的思维方式的考察,并进行现代哲学话语的建构,最终将道说及其影响下的诗歌创作思维表述为非对象化、非二元论的“时中”思维。
本书的主要观点是,“言不尽意”的实质是“言不尽道”。“道”是最高的“言”,是不可道、不可名的。老子、庄子、孔子都对“名使道分”有所警觉而采取特殊的道说方式,其道说方式的背后是特殊的思维方式——守中、执中与得中。“道”的概念化过程也是思维的“对象化”过程,它是以主客二分的认识论为基础的。诗歌语言所能做的正是克服道的“对象化”而保持“道”的活泼泼的发生性与变化性。“道”体现为万物以其自身的方式自行展现,人复归于朴,物复归于自身。诗歌是对万物自行展现的意蕴世界的揭示,具有四个特点:具象性、源发性、音乐性和时间性。本书分为四章。
第一章是文献梳理,通过分析《老子》《庄子》《周易·系辞》以及王弼《周易略例》中关于“言”“意”的讨论,归纳出其中的基本观点:“道不可名”“得意忘言”和“立象以尽意”,指出言不尽意的实质是言不尽道,因此关键不在“说道”而在“道说”。
第二章是对先秦老子、庄子和孔子的道说方式的考察,揭示他们面对不可说之“道”所采用的特殊的道说方式及其背后的思维方式。老子的否定式道说体现了“守中”思维;孔子的引发式道说体现了“执中”思维;庄子的卮言式道说体现了“得中”思维。他们的思维方式奠定了汉语思维的非对象化特点。
第三章是对魏晋时期“言意之辨”问题的检讨,以王弼、裴为重点,以刘勰《文心雕龙·神思》为个案,具体讨论诗歌语言的特征。诗歌语言的核心是“意象”,“意象”的形成过程是非对象化的,具有“视通万里”、“思接千载”的超时空性。它是诗人感物生情的随机呈现,而非对客观事物的“对象化”把握。这是诗歌语言最大的特征。
第四章是对本书的诠释方法与现象学视角的反思,提出对中国古典文献之当代诠释的几点方法论思考。
总的来说,魏晋玄学作为中国哲学的一种特殊形态,离不开中国古代哲学的思维特点。“言意之辨”问题在哲学和诗学上都有很大的影响,本书将“言”“意”关系追溯到先秦哲学中的“言”“道”关系,也体现了这两个层面之间的内在关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