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小结
本章对经济思想史上三个代表性的理论,即古典主义、新古典主义和马克思经济学的相关理论和研究方法进行了简要概括,对刘易斯的无限劳动供给条件下的经济发展理论和劳动力市场分割学派的观点进行了述评。从上述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出,尽管程度不同,这些理论还是存在内在的联系,为我们提供了思考我国二元劳动力市场和城乡劳动力转移的视角。刘易斯和劳动力市场分割学派的理论都是对新古典主义理论难以解释的经济现象做出解释,并在古典经济学中寻找到了理论的源头,尽管它们与古典经济学的借鉴程度和理论的研究对象存在不同。刘易斯理论和古典经济学有着内在联系,并且是以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作为研究对象。劳动力市场分割学派从约翰·穆勒关于市场工资差异的解释中获得启示,用产业要素使用和技术程度的差别导致的产业对劳动力需求和工资的不同,解释工资的差别和劳动力市场的分割,它主要以发达国家的经验为基础。前文比较详细地分析了这些理论对课题研究的借鉴意义和局限性,这里不再赘述。
中国是一个典型的劳动剩余型二元经济结构的发展中国家。近30年来,由农业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农业技术进步释放的农业剩余劳动力,在快速的工业化和城市化带动下,大规模地向工业和非农产业转移,形成巨大的城乡劳动力流动和城乡劳动力市场。我国的城乡劳动力市场既具有发展中国家劳动剩余型经济的一般特征,也具有许多中国特色的因素,研究者可以根据不同的条件分别建立不同类型的理论模型,并进行实证分析。尽管上述理论都难以充分地解释我国现阶段城乡劳动力市场和城乡劳动力的流动,但是建立在古典经济学假设和方法基础上的刘易斯模型、新古典主义关于人力资本对劳动力供给的影响、马克思关于技术进步对劳动供给关系的作用,以及劳动力市场分割学派关于不同产业类型对劳动需求的影响的分析,对本课题研究都具有重要的启示和借鉴意义。
例如,我国有无限供给弹性的劳动力市场和缺乏供给弹性的劳动力市场并存的情况[53],前者职位对劳动力素质要求较低,不需要太多的经验和培训,由于我国存在大量的剩余劳动力,因此企业只要支付一定水平的工资,就可获得无限供给的劳动力,工资的决定类似于古典经济学的生存工资假设和剩余分配原则;后者则对应劳动力素质要求较高的市场,这个市场的劳动力供给缺乏弹性,雇用量增加时工资也会随之上升,工资的决定可以假定遵循边际分配原则,因此两个市场的工资决定不同。同时在无限供给弹性的劳动力市场中的劳动力由于长期进行类似于流水线上的简单重复劳动,难以得到培训,经验的累积也无法满足缺乏供给弹性的劳动力市场的需求,因此这形成一种竞争条件下的劳动力市场分割。我们在借鉴刘易斯二元经济结构模型的劳动力市场理论和劳动力市场分割学派分析方法的基础上,以我国市场机制主导的那一部分劳动力市场为研究对象,按照劳动供给弹性的不同,从供给的角度建立起了一个无限供给弹性和缺乏供给弹性并存的、竞争性的劳动力市场分割的理论模型,教育和训练导致的人力资本的差别是该类劳动力市场分割的主要原因。[54]根据第一手调查资料,对这一理论模型进行检验是笔者正在做的工作。
[1] 〔英〕亚当·斯密:《国富论》,郭大力、王亚南译,商务印书馆,1972,第58~63页。
[2] 彼得·斯拉发主编《李嘉图著作和通信集——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第一卷,郭大力、王亚南译,商务印书馆,1997,第77页。
[3] 〔英〕彼得·斯拉发主编《李嘉图著作和通信集——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第一卷,郭大力、王亚南译,商务印书馆,1997,第78页。
[4] 〔英〕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上卷,郭大力、王亚南译,商务印书馆,1983,第73页。
[5] 彼得·斯拉发主编《李嘉图著作和通信集——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第一卷,郭大力、王亚南译,商务印书馆,1997,第78页。
[6] 马尔萨斯:《人口论》,朱泱、胡企林、朱和中译,商务印书馆,1992,第10~17页。
[7] 〔瑞士〕西斯蒙第:《政治经济学新原理》,何钦译,商务印书馆,1970,第74页。
[8] 〔英〕亚当·斯密:《国富论》,郭大力、王亚南译,商务印书馆,1972,第59~60页。
[9] 〔英〕彼得·斯拉发主编《李嘉图著作与通信集——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第一卷,郭大力、王亚南译,商务印书馆,1984,第64页。
[10] 〔英〕彼得·斯拉发主编《李嘉图著作与通信集——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第一卷,郭大力、王亚南译,商务印书馆,1984,第58~61页。
[11] “尽管劳动者报酬实际上已经恶化,然而工资的这种增加还是必然会减少制造业者的利润,因为他的货物售价不会提高,而生产费用增加了。”参见彼得·斯拉发主编《李嘉图著作与通信集——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第一卷,商务印书馆,1984,第84页。
[12] 〔英〕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上卷,郭大力、王亚南译,商务印书馆,1983,第1页。
[13] 陈广汉:《增长与分配》,武汉大学出版社,1993,第61~62页。
[14] 〔英〕彼得·斯拉发主编《李嘉图著作和通信集——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第一卷,商务印书馆,1984,第59页。
[15] 〔英〕彼得·斯拉发主编《李嘉图著作和通信集——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第一卷,商务印书馆,1984,第19页。
[16] 〔美〕约瑟夫·熊彼特:《经济分析史》第一卷,朱泱、孙鸿敞、李岩、陈锡龄译,商务印书馆,1996,第392页。
[17] 〔美〕约瑟夫·熊彼特:《经济分析史》第一卷,朱泱、孙鸿敞、李岩、陈锡龄译,商务印书馆,1996,第59页。
[18] 马克思、恩格斯对工人阶级的境况有大量论述,国人很容易由此联想到阶级矛盾以及资本主义的丑恶现象。国内有研究者指出,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概括与揭示的资本主义的现象确实存在,如1844年恩格斯(时年24岁)在《英国工人阶级状况》中揭露了英国商人制造大量假冒伪劣商品(有的对人体有极大伤害)、英国工人每天工作时间长达十几小时、居住环境极其恶劣并且不利于控制传染病流行等。这些现象在资本主义发展初期大量存在,与其说其来自资本主义的发展,不如说它们来自资本主义的不发展。1887年以及1892年恩格斯对资本主义近半个世纪的变化做了新的论述,例如英国在工业取得空前发展的同时,大工业(企业)看来也有了某些道德准则。参见章铮《胎里病还是幼稚病——恩格斯论早期资本主义》,《传统与现代化的沉思》,学林出版社,2004,第182~188页。笔者以为,中国经济发展中难免付出各种代价(如劳动者的权益受损、资源浪费、生态与环境被严重破坏),我们既要正视代价,又要妥善处理问题;知识分子的一种作用应是以史为鉴,提醒决策者制定措施减少代价,避免不必要的付出等等。
[19] 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译,人民出版社,1972,第479~482页。
[20] 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人民出版社,1972,第672页。
[21] 有学者认为资本有机构成(C/V)与新古典生产函数的资本-劳动比(通常记为K/L)相一致。参见罗润东《技术进步中的劳动要素需求模型》,《经济评论》2004年第5期,第63~67页。
[22] 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人民出版社,1972,第673页。
[23] 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人民出版社,1972,第682页。
[24] 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人民出版社,1972,第683页。
[25] 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人民出版社,1972,第683页。
[26] 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人民出版社,1972,第689页。
[27] 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人民出版社,1972,第690页。
[28] 经济理论很大程度上受时代环境的影响。Vivarelli(1995)对补偿理论引起的争论进行重新考察,并总结了补偿机制在经济中起作用(或者起不了作用)的几种机理。其一,技术进步导致生产成本和产品价格下降,这提高了企业的国际竞争力,促使产出增加,提高就业吸纳能力,从而抵消减少的工作机会。如果重要环节被切断,例如需求不旺,则产出增加未必能带动足够多的就业。其二,对新机器的需求上涨,带动了生产生产资料的行业的就业。只是这一补偿作用似乎很有限。其三,技术水平领先的企业将获得的(暂时的)超额利润转为新增投资,提高生产能力并带动新的就业。但如投资于节约劳动的机器,则又减少劳动需求。其四,技术进步引起失业后,工资水平会被压低(劳动供给增加),这时企业会雇用更多的工人。这体现了新古典经济学的逻辑。但由于存在工资向下刚性等经验事实,这一补偿机制恐难起作用。其五,技术进步导致企业生产率提高,企业职工收入增加,刺激消费和就业增加。其六,技术进步促成新产品,由此带来新的经济活动,开拓新市场,进而带动新的就业机会。新产品也有可能仅仅是替代了旧的同类产品,并未带动新的就业机会。总的来说,是否能够补偿有待于实际数据的检验。参见Mario pianta:Innovation and employment.In Jan Fagerberg et al.(eds.).The Handbook of Innovation.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5.1:581。
[29] 〔英〕马歇尔:《经济学原理》下册,陈良璧译,商务印书馆,1981,第199页。
[30] 威克斯蒂德:《分配规律的协调》,第8~9页,转引自晏智杰《经济学中的边际主义》,北京大学出版社,1987,第209页。
[31] 马歇尔:《经济学原理》下册,陈良璧译,商务印书馆,1981,第198~199页。
[32] 陈广汉:《刘易斯的经济思想研究》,中山大学出版社,2000,第7页。
[33] 刘易斯:《无限劳动供给下的经济发展》,《曼彻斯特学报》,1954,第139~191页。
[34] 陈广汉:《刘易斯的经济思想研究》,中山大学出版社,2000,第36页。
[35] 刘易斯:《无限劳动供给下的经济发展》,《曼彻斯特学报》,第152页。
[36] 陈广汉:《刘易斯的经济思想研究》,中山大学出版社,2000,第17页。
[37] 陈广汉:《刘易斯的经济思想研究》,中山大学出版社,2000,第20页。
[38] 陈广汉:《刘易斯的经济思想研究》,中山大学出版社,2000,第60页。
[39] 约翰·伊特等编《新帕尔格雷夫经济学大词典》(第三卷),经济科学出版社,第79页。
[40] 一般认为现代劳动经济学兴起的其中一个重要的标志是舒尔茨(Schultz)、贝克尔(Becker)和明瑟尔(Mincer)的人力资本革命。人力资本的深入研究也是以计算机处理数据能力的大幅提高为基础的。
[41] 〔英〕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商务印书馆,2003,第92页。
[42] 〔英〕约翰·穆勒:《政治经济学原理》上册,赵荣潜、桑炳彦、朱泱、胡企林译,商务印书馆,第430页。
[43] 〔英〕约翰·穆勒:《政治经济学原理》上册,赵荣潜、桑炳彦、朱泱、胡企林译,商务印书馆,第434页。
[44] 〔英〕约翰·穆勒:《政治经济学原理》上册,赵荣潜、桑炳彦、朱泱、胡企林译,商务印书馆,第449页。
[45] 〔英〕约翰·穆勒:《政治经济学原理》上册,赵荣潜、桑炳彦、朱泱、胡企林译,商务印书馆,第436页。
[46] 〔英〕马克·布劳格、保罗·斯特奇斯主编《世界重要经济学家词典》,经济科学出版社,1987,第92页。
[47] 〔英〕马歇尔:《经济学原理》下卷,陈良璧译,商务印书馆,1981,第235页。
[48] Doeringer,Peter,and Michael Piore,“Internal Labor Markets and Manpower Analysis”,Lexington,MA:D.C.Heath.也有学者(赖德胜,1996)认为是科尔最早正式给出劳动力市场分割的提法。笔者认为虽然科尔于1954年提出了内部劳动力市场和外部劳动力市场的概念,但在具体的定义和解释上与现在一般所说的劳动力市场分割有一些差异,当时其所提出的概念也未引起重视,因此仍以多林格和皮奥里的学说为主。
[49] 〔英〕希克斯:《经济史理论》,厉以平译,商务印书馆,2003,第126页。
[50] 国内学者提出还应包括瑟罗和卢卡斯等人的职位竞争理论(Thurow,Lucas,1972)。该理论认为由于雇主在雇用工人时信息不完全,只能借助显性指标——教育水平来衡量其将来可能的培训成本和表现。预期培训成本较低的工人才能占据劳动力阶梯中较高的位置。而因工人的工资由所处位置决定,工人的收入差距也由此拉开。随着较高职位的减少,竞争也必然越激烈,同样的职位对应聘者的教育水平要求也会不断提高,最终导致社会的过度教育。笔者则认为由于职位竞争理论的主要观点——对于教育的重新定义、劳动力阶梯都已被吸收进了后来的多林格等人的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两者是相容的关系,不必独立存在。
[51] 陈广汉:《刘易斯的经济思想研究》,中山大学出版社,2000,第46页。
[52] Becker,Gary S,“The Economics of Discrimination” 2d edition.1957,1971 Series,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ERS。
[53] 刘易斯的理论是两个市场在不同阶段上存在,而我国的则是同时并存同时运行。
[54] 陈广汉、李军、曾奕:《中国二元劳动力市场理论框架的新解释》,学术论文,参见百度文库,二元劳动力市场理论,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