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一 亚历山大的文化社会学
主持人语
周宪
伴随社会学领域的“文化转向”,结构主义、符号学与文化人类学的冲击,学术界逐渐意识到文化具有社会结构之外相对独立的自主性,处于社会生活重心的是对意义的重建。只有通过文化“深描”,分析活生生的社会文本与意义之网,才能更好地理解文化结构内在于行动者的本体论意义。美国耶鲁大学社会学教授杰弗里·C.亚历山大(1947-)把这种以文化为取向的社会学研究命名为“文化社会学”(cultural sociology),它不是实证性的实验科学,而是探索社会生活意义的解释性科学。该研究主要有三项任务:阐释社会生活的文本性和文化形式相对于社会结构的自主性,并努力厘清文化发生作用的具体机制。与伯明翰学派开启的文化研究不同,文化社会学强调文化以内在的方式塑造了世界的文本,它是一个自变量,而不仅仅是因变量;与布尔迪厄的实践社会学和米歇尔·福柯的话语理论也不同,因为在身份感的建构过程中,行动者与话语在文化社会学理论中获得了相对于权力的更大自主性。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文化社会学已经从学科的边缘位置移向中心,不仅众多的研究者从事文化取向的社会学研究,而且许多世界一流大学相继开设了文化社会学课程并建立了文化社会学研究中心,如美国的普林斯顿大学、耶鲁大学、哈佛大学、斯坦福大学等。杰弗里·C.亚历山大作为耶鲁大学新功能主义学派的代表和文化社会学的领军人物,在结构功能主义、市民社会与文化创伤等领域的研究方面取得了卓越的成就,其主要著作有《社会学的理论逻辑》(1982-1983)、《当代社会学二十讲》(1987)、《行动及其环境》(1988)、《结构与意义》(1989)、《新功能主义及其后》(1998)、《文化社会学:一种社会生活的意义》(2003)、《市民领域》(2006)、《表演与权力》(2011)、《创伤:一种社会理论》(2012)、《现代性的阴暗面》(2013)等。
为了更好地理解亚历山大的社会学理论,发展并深化文化社会学的研究,本专题特意选择了亚历山大最近发表的两篇代表性论文《戏剧在现代社会的命运:社会理论与戏剧先锋》(2014)和《艺术与生活中的图像经验》(2008)及一篇访谈(2007),并邀请国内两名学者对他的文化社会学理论进行了系统梳理和阐释。亚历山大的第一篇论文旨在通过戏剧表演的探索,为支离破碎的市民社会领域,提供真实可信的社会生活意义。他认为,先锋戏剧向神话、仪式的开放,以及把各种表演元素融合起来的尝试,旨在为现代社会提供意义的基础。其第二篇论文通过对贾科梅蒂《站立的女人》的研究,试图穿透审美形式的外壳,“深描”图像经验的文化意义,探讨情感与意义是如何在图像表征中帮助人们感知世界、体验意义、维系共同体纽带的。在访谈中,亚历山大回顾了自己的学术生涯,解释了文化社会学的“强范式”、文化表演与权力的关系,辨析了各种文化取向的社会学理论之间深层次上的逻辑关系及其区别。而周怡的回应性文章则围绕“表演”和“符像”两个关键词重新梳理了文化强范式的研究主张,强调表演的仪式性、符号内在意义对于社会融合的重要性;赵静蓉的文章则重点梳理了亚历山大的文化创伤理论,探讨了“表征危机”与“创伤焦虑”之间的文化逻辑关系,提出了建设性的“创伤治疗”问题——表征创伤是治愈创伤的前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