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研究背景和意义
一 现实意义
我国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但同时伴随而生的区域经济差异问题越来越突出。政府干预经济是必要的,但不能仅仅根据宏观综合指标刻画的区域差异,简单地采用“一刀切”的调整方式,尽量避免资源配置的盲目性和低效利用,甚至出现事与愿违而矛盾激化的后果。本书对于现阶段的区域差异问题深入到企业层面分析,认为适度的区域差异是市场竞争和区域自然分工的结果,也是区域禀赋资源和市场效率综合的良性体现,是有利于区域发展的,而仅由区域自然分工的自然结果所产生的区域特色行业(如东部的海洋经济),形成的是不可转移的区域特色行业经济,其引起的区域差距是很难调和的;对于不会激发区域矛盾的,无须协调。在短期需要协调的是由不同区域共存的行业的生产率不同形成的差异,因此,识别区域差异中的短期内不可调和的部分与可以通过资源重新配置而进行协调的部分后,基于区域行业内企业异质性的内在含义,运用区域行业全要素生产率进行不同区域的行业比较优势研究,提出了通过设计创新转移支付等工具,弱化由于市场机制的过度强化功能形成的区域“极化陷阱”和实现区域空间卡尔多改善的虚拟补偿现实转化问题的思路,为资源在区域间同行业内重新配置,制定可以调和区域差距的短期决策提供了理论和现实依据;通过对区域内行业全要素生产率动态演化过程的分解,分析了全要素生产率变化呈现短期内波动、长期上升的趋势,结合区域差距的“倒U字”假说,进一步论证了现阶段缩小区域差异的主导力量是全要素生产率的作用,而不是资本、劳动等要素生产率的作用,为量化区域间行业内资源区域配置动态调整力度和拐点界定提供了更为精准的尺度标准;为捕捉以区域间行业内资源配置为主导,将体现存量资本充分利用的政策转向以区域内及区域间行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增量资本为主导的政策界定最佳的转向点提供了理论支持,具有重大的实际应用价值。
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在实践中进展缓慢的主要原因在于:一是跨区域政府对市场相对扭曲产生的无效率差距的协调时机和协调力度难以精准把握,对区域协调发展的动态管理和后续政策跟进不足;二是地方政府决策部门本身主要关注本区域的经济增长,缺乏参与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内在激励,区域经济协调问题涉及多个政府主体部门的联合决策。区域之间利益协调的矛盾性造成对如何促进区域协调发展见解不一,甚至政出多门,政策措施的效果往往相互抵消,不能形成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合力”。财政资源的误用会造成与预期相反的经济效果,更重要的是由于区域经济差距市场自我强化的作用,可能失去调整的良机,意味着后续决策成本与调整难度的增加。市场扭曲主要表现为生产要素没有按照最优的效率在各企业间进行配置,所以本书从企业异质性入手,基于资源配置效率视角,在深入研究市场交易环境和企业效率异质性内在关系的基础上,研究区域经济增长差距问题,从市场主体和政府两个方面探索区域内与区域之间资源高效配置实现的条件和路径选择问题,寻求在资源高效配置的经济增长过程中缩小区域经济差距的有效途径。
二 理论意义
企业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微观基石及核心,区域经济发展的程度是区域内异质性企业发展的宏观表现。区域经济差异源于异质性企业的空间集聚差异以及区域市场结构特征和制度环境变化引发的异质性企业生产率的动态演化。所以,对区域内企业生产率的空间差异进行研究是非常必要的。本书首次运用微观主体企业的经济数据,以产出和投入两种权重方式测算全要素生产率的差异性,证明了区域内企业异质性的存在,通过异质性企业影响空间集聚过程进而产生的各种效应的路径分析建立了一个企业异质性影响区域差异的内在机理模型,应用区域行业生产率分解方法从全要素生产率动态演化角度为区域差异的产生提供微观解释,对区域政策是否提高了和如何提高政策目标区域内企业的生产率及相应区域生产率等区域经济发展微观层面的核心命题进行系统性的研究,为分析区域经济差异问题提供了一个较为系统的微观基础理论,以弥补国内学者大多从宏观和中观层面对区域差异原因进行静态研究,而从微观企业异质性及生产率动态演化研究方面相对不足,这是本书的理论意义。区域经济增长差距的根源在于资源配置效率的区域差距,资源配置的最微观决策主体是企业,那么是什么因素影响了不同区域的企业资源配置效率呢?宏观的经济数据只能告诉我们差距的结果,无法提供差距形成的根源。要想真正有效地解决区域差距问题,我们必须对形成差距的根源有深刻的认识,在市场机制作用下,从区域内企业、行业、产业三个层次深入剖析差距的演变机理是研究区域经济增长差距的关键。政府行为在区域经济增长差距形成过程中是否有效克服市场相对扭曲,抵消对区域差距的影响?区域之间的市场是否存在较为严重的市场相对扭曲?如果存在较为严重的市场相对扭曲,从而降低了资源配置效率,从资源配置效率的角度考虑,区域协调问题承担的主体是政府还是市场?那么如何来界定扭曲程度的判断标准,以作为是市场自我调整还是需要政府介入调整的依据?如何来找到和消除扭曲市场的主体?区域差距形成的微观到中观,再到宏观的影响机制是如何发生作用的?政府与市场主体——企业的合力效果如何形成?以上都是迫切需要解决的理论问题,目前还缺乏深入系统的研究。
本书借鉴“新”新经济地理学与现代新经济增长理论等最新研究成果,建立企业效率异质性资源配置动力机制理论模型,从资源空间配置效率的视角,从微观企业的角度入手,将全要素生产率作为经济效率主要度量工具,在深入研究市场交易环境和企业效率异质性内在关系的基础上,将区域经济增长差距分解为效率差距和无效率差距。异质性企业会根据其所处的市场环境做出较理性的决策,在市场机制的竞争和扭曲并存作用下形成了企业生产率的异质性。市场结构特征与制度、政策的混合交互作用使企业生产率处于动态演化之中,引发区域资源的重新配置及区域生产率的相对变化。在企业异质性与区域生产要素配置均衡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对区域全要素生产率函数的动态均衡条件进行分析,为找出扭曲市场的主体、消除市场扭曲、提高区域资源配置动力效果提供理论依据,建立异质性企业驱动区域生产率动态演化及区域经济差异形成的理论与方法框架,将异质性企业特征引入区域经济增长函数,构建了基于企业自我选择机制的市场效率测度模型;从行业全要素生产率比较优势的角度构建区域之间产业转移的机会是否存在的判断依据;论证了异质性企业驱动区域生产率动态演化机理,对“新”新经济地理模型进行了拓展研究。尝试解决区域内已有企业和新增企业的规模边际管理效率的识别问题,在微观企业层面上为管理层判断边际规模管理效率的高低以及对内部存量生产要素的使用效率情况、规模调整的方向提供了理性判断依据;在宏观层面为制定企业兼并还是企业分立的区域政策提供参考,也为引导地方金融资金的企业流向是存量企业,还是扶持中小型新设企业提供了实证依据。在理论综合的基础上,结合中国转型期的现实提出理论假说并进行实证检验,弥补国内学者偏重宏观和中观层面研究而在微观企业异质性及生产率动态演化研究方面的相对不足,同时为“新”新经济地理理论提供中国微观企业的经验证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