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节 本章小结
本章首先综述了公共治理的相关理论及其在国内的发展脉络,有关公共治理的相关研究主要停留在引入概念和质性描述的基础上,尚没有形成统一的研究框架和具体分析指标。其次从公共治理及其影响因素的角度出发,具体对治理结构和治理工具的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和总结。在治理结构的研究方面,相关研究主要从治理结构的维度出发,多在公司治理方面应用,分为动态治理结构、静态治理结构和人力资源治理结构,这些维度对于治理绩效都会产生影响。在治理工具研究方面,其研究主要集中在三大主题:第一是治理工具的概念、属性、识别和分类;第二是治理工具的特性和适用情境;第三是治理工具的选择及其绩效评估。最后对目前我国性别失衡公共治理的相关研究进行了综述和总结,分别针对造成性别失衡的不同原因及其治理进行了总结,对我国的治理经验及其国际治理经验进行了梳理。
综上所述,与西方国家的研究相比较,国内对于公共治理绩效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比较薄弱,尚缺乏系统的概念模型与分析框架,对治理结构、治理工具对治理绩效的影响还没有形成统一的认识,不相同的研究变量定义使得该领域的研究变得更加复杂,尤其是在公共管理部门的公共治理研究方面缺乏统一的分析框架。在治理结构方面,公共治理结构作为公共治理研究中的基本主题[173],在近年来公共治理理论的迅速传播和发展中,仍然是一个探究较少并且研究程度较浅的论题。这样会制约公共治理范式在我国的应用,进而削弱了公共治理理论在我国社会治理中的实践应用,最终制约了我国公共管理学科的创新和发展。各个实证研究都是从治理结构的一个方面或者几个方面出发,对已有的理论和研究进行验证,研究的角度、方法和选取的样本、指标等都不相同。来源于公司治理研究的利益相关者理论认为治理组织就是不同要素提供者之间组成的一个系统,其目标是为要素提供者创造财富、增加价值。[174]治理结构作为影响治理绩效的基础因素,目前的实证研究和理论依然缺乏系统的总结和归纳。在治理工具方面,大多数研究还是停留在治理工具的分类研究方面,同治理结构一样缺乏实证研究。
有关近年来性别失衡治理的研究,还主要停留在定性分析、治理要素的分解、治理实践的分析和政策建议等方面,其中具体的公共治理要素仍然是一个探究得少而浅的论题,尚没有实证研究表明性别失衡治理的具体要素会对出生人口性别比的影响。虽然已有大量学者在性别失衡治理的研究领域取得了很多有价值的研究成果,开始将治理理论引入性别失衡的公共治理,这些研究结论对我国各级政府从根本上治理性别失衡提供了一定的借鉴和启示,但是,该领域的研究还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不足和遗憾。首先,研究视角的单一。性别失衡是人口问题,诸多研究主要从人口学科的角度出发,也有社会学的涉猎,但是其他学科的参与较少,学科研究的交叉比较匮乏,尤其是与公共管理学科的交叉与融合。其次,研究方法单一,有关性别失衡的治理问题仍旧处于治理理论的引入阶段,以定性分析和案例分析为主,缺乏实证研究的支持与验证。因此,基于本章的综述,在性别失衡研究领域的进一步研究空间包括以下内容:第一,对于出生人口性别比的治理绩效,可以分为过程绩效和结果绩效;第二,对出生人口性别比治理的效果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无论在研究对象还是在研究方法上都要进行扩展和深化;第三,从对出生人口性别比治理绩效的影响因素研究的程度来看,到目前为止,国内外相关的实证研究仍很有限,尚处于起步和探讨阶段。这启示我们可以从治理结构、工具等治理因素的角度来考察其对性别失衡公共治理绩效的影响。
[1] 陈振明:《公共管理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2] 王伟昌:《统治、管理、治理——政府工具的新治理范式变迁》,《四川行政学院学报》2005年第2期。
[3] 俞可平、徐秀丽:《中国农村治理的历史与现状——以定县、邹平和江宁为例的比较分析》,《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4年第2期。
[4] 杨雪燕、李树茁:《国际视野中的性别失衡公共治理:比较与借鉴》,《公共管理学报》2009年第3期。
[5] 李德国、蔡晶晶:《作为公共管理的治理理论》,《理论与现代化》2004年第5期。
[6] 张璋:《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全球行政改革:背景、理论、举措与经验》,《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02年第4期。
[7] 俞可平:《增量政治改革与社会主义文明建设》,《公共管理学报》2004年第2期。
[8] 刘雨辰:《试析转型期我国公共治理结构的重塑——基于线型治理结构向网络治理结构转换的考察》,《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5期。
[9] 吴建南、陈妮:《探索政府管理的“黑箱”:管理能力对政府绩效的影响分析》,《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3期。
[10] 陈通、王伟:《一种新的公共组织绩效评估理念——公共组织多维动态绩效评估模型》,《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1期。
[11] 胡淑晶:《政府绩效评估的理论和方法》,《甘肃社会科学》2005年第6期。
[12] 刘芳:《政府绩效评估的实证研究》,硕士学位论文,东北财经大学,2007。
[13] 胡景涛、董楠:《公共绩效管理文献回顾与评述》,《财政研究》2013年第2期。
[14] 蔡立辉:《西方国家政府绩效评估的理念及其启示》,《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1期。
[15] Dubnick,M.,“Accountability and the Promise of Performance:In Search of the Mechanisms,” Public Performance & Management Review,Vol.28,No.3,2005.
[16] Miller,J.D.,Prewitt,K.,Pearson,R.,The Attitudes of the US Public Toward Science and Technology:Analytic Report,National Opinion Research Center,University of Chicago,1980.
[17] 胡淑晶:《政府绩效评估的理论和方法》,《甘肃社会科学》2005年第6期。
[18] 杨皓然:《西方国家政府绩效评估的理念及其借鉴意义》,《学术论坛》2005年第1期。
[19] Hood,C.,“A Public Management for All Seasons?”,Public Administration,Vol.69,No.1,1991.
[20] 彭国甫:《地方政府公共事业管理绩效评价研究》,人民出版社,2004。
[21] 尚长风:《制度约束下的财政政策绩效研究》,人民出版社,2003。
[22] 基利、张定淮:《公共部门标杆管理:突破政府绩效的瓶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23] 卓越:《公共部门绩效评估的主体建构》,《中国行政管理》2004年第5期。
[24] 顾建光:《从公共服务到公共治理》,《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3期。
[25] 吴建南、张翔:《政府绩效的决定因素:观点述评,逻辑关系及研究方法》,《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1期。
[26] Rainey,Steinhauer,“Gallopin Elephants:Developing Elements of a Theory of Effective Government Organizations,” Journal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 Research and Theory,No.9,1999.
[27] O’Toole,L.J.,Meier,K.J.,“Modeling the Impact of Public Management:Implications of Structural Context,” Journal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 Research and Theory,Vol.9,No.4,1999.
[28] Lynn,L.E.,Hill,C.J.,Heinrich,C.J.,The Empirical Study of Governance:Theories,Models,and Methods,1999.
[29] Lynn,L.E.,Heinrich,C.J.,Hill,C.J.,“Studying Governance and Public Management:Challenges and Prospects,” Journal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 Research and Theory,Vol.10,No.2,2000.
[30] Dalton,D.R.,Todor,W.D.,Spendolini,M.J.,et al.,“Organization Structure and Performance:A Critical Review,”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1980.
[31] Williamson,O.E.,“Comparative Economic Organization:The Analysis of Discrete Structural Alternatives,” 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1991.
[32] Meyer,J.W.,Rowan,B.,“Institutionalized Organizations:Formal Structure as Myth and Ceremony,”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1977.
[33] De Jong,H.W.,“The Governance Structure and Performance of Large European Corporations,” Journal of Management and Governance,Vol.1,No.1,1991.
[34] Haniffa,R,Hudaib,M.,“Corporate Governance Structure and Performance of Malaysian Listed Companies,” Journal of Business Finance & Accounting,Vol.33,No.7-8,2006.
[35] Daily,C.M.,Dalton,D.R.,“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Governance Structure and Corporate Performance in Entrepreneurial Firms,” Journal of Business Venturing,Vol.7,No.5,1992.
[36] 罗必良、王玉蓉:《农业经济组织的制度结构与经济绩效——一个理论框架及其应用分析》,《农业经济问题》1999年第6期。
[37] Westhead,P.,Wright,M.,Ucbasaran,D.,“Special Issue on:Organizational Determinants of Small Business Performance,” Small Business Economics,No.25,2005.
[38] Zhu,X.,Yan,Y.,“Theory and Method Review of Dimensions of Organizational Structure,” Fo Reign Eco Nomics & Management,Vol.30,No.11,2008.
[39] 刘坤荣:《企业组织结构创新研究》,硕士学位论文,重庆大学,2008。
[40] Porter,L.W.,Lawler,E.E.,“Properties of Organization Structure in Relation to Job Attitudes and Job Behavior,” Psychological Bulletin,Vol.64,No.1,1965.
[41] Argyle,M.,Gardner,G.,Cioffi,F.,“Supervisory Methods Related to Productivity,Absenteeism,and Labour Turnover,” Human Relations,1958.
[42] Blau,P.M.,Heydebrand,W.V.,Stauffer,R.E.,“The Structure of Small Bureaucracies,” 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1966.
[43] Woodward,J.,Management and Technology,HM Stationery Off.,1958.
[44] Meltzer,L.,Salter,J.,“Organizational Structure and the Performance and Job Satisfaction of Physiologists,” 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1962.
[45] Ivancevich,J.M.,Donnelly,Jr,J.H.,“Relation of Organizational Structure to Job Satisfaction,Anxiety-Stress,and Performance,” 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1975.
[46] Pondy,L.R.,“Organizational Conflict:Concepts and Models,” 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1967.
[47] Pugh,D.S.,Hickson,D.J.,Hinings,C.R.,et al.,“Dimensions of Organization Structure,” 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1968.
[48] Ronan,W.W.,Prien,EP.,“An Analysis of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and Organizational Performance,”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and Human Performance,Vol.9,No.1,1973.
[49] 产玲、尹贻林、范道津:《公共项目治理理论概念模型的建立》,《中国软科学》2004年第6期。
[50] Liu,C.,Study of Management Structure of Nonprofit Organization,Hongnan University,2006.
[51] Jensen,M.C.,Meckling,W.H.,“Theory of the Firm:Managerial Behavior,Agency Costs and Ownership Structure,” 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Vol.3,No.4,1976.
[52] 朱晓武、闫妍:《组织结构与IT匹配对绩效影响的实证研究》,《科技管理研究》2007年第9期。
[53] 包国宪、王学军:《以公共价值为基础的政府绩效治理》,《公共管理学报》2012年第2期。
[54] 胡景涛、董楠:《公共绩效管理文献回顾与评述》,《财政研究》2013年第2期。
[55] Lepak,D.P.,Snell,S.A.,“The Human Resource Architecture:Toward a Theory of Human Capital Allocation and Development,”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Vol.24,No.1,1999.
[56] Sun,Z.,Jiang,X.,Ren,Q.,“Relevanse Research between Governance Structure and Corporate Performance,” The Stud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Vol.27,No.4,2001.
[57] DiMaggio,P.J.,Powell,W.W.,“The Iron Cage Revisited:Institutional Isomorphism and Collective Rationality in Organizational Fields,” 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1983.
[58] Parthasarthy,R.,Sethi,SP.,“Relating Strategy and Structure to Flexible Automation:A Test of Fit and Performance Implications,”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Vol.14,No.7,1993.
[59] Goodstein,J.,Boeker,W.,“Turbulence at the Top:A New Perspective on Governance Structure Changes and Strategic Change,” 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1991.
[60] Koberg,C.S.,Ungson,G.R.,“The Effects of Environmental Uncertainty and Dependence on Organizational Structure and Performance:A Comparative Study,” Journal of Management,Vol.13,No.4,1987.
[61] 奚艳燕:《组织治理结构合法性与绩效机制研究》,《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6期。
[62] Alexander,J.W.,Randolph,W.A.,“The Fit between Technology and Structure as a Predictor of Performance in Nursing Subunits,” 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1985.
[63] Cheng,X.,Zhu,X.,“Governance Structure of Non-Profit Organizations in China:Characteristics Analysis and Framework Construction,” Audit & Economiy Research,Vol.23,No.3,2008.
[64] 邓辉:《论公司治理结构的有限性》,《当代财经》2005年第7期。
[65] 刘向东、陈英霞:《大学治理结构剖析》,《中国软科学》2007年第7期。
[66] 毛寿龙:《公共管理与治道变革——政府公共管理创新的治道变革意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04年第1期。
[67] Peters,B.G.,Van Nispen,F.K.,Public Policy Instruments:Evaluating the Tools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Edward Elgar Publishing,1998.
[68] 莱斯特·M.萨拉蒙等:《全球公民社会——非营利部门视界》,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
[69] 陈振明:《政府工具研究与政府管理方式改进——论作为公共管理学新分支的政府工具研究的兴起、主题和意义》,《中国行政管理》2004年第6期。
[70] 贺东航、孔繁斌:《公共政策执行的中国经验》,《中国社会科学》2011年第5期。
[71] [美]斯蒂芬·戈德史密斯、威廉·D.埃格斯:《网络化治理——公共部门的新形态》,孙迎春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72] 赵靖芳:《政府治理工具的选择与应用研究》,硕士学位论文,华东师范大学,2008。
[73] 韦彩玲、杨臣:《政策工具理论的研究状况及其在我国的应用前景——以国内外文献为研究对象》,《江西社会科学》2012年第8期。
[74] 姚引良、刘波、汪应洛:《网络治理:地方政府践行科学发展观的可行选择》,《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1期。
[75] 谭莉莉:《网络治理的特征与机制》,《甘肃农业》2006年第6期。
[76] Salamon,L.M.,The Tools of Government:A Guide to the New Governance,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2.
[77] Hood,C.C.,“The Tools of Government”,London/Basingstoke,1983.
[78] 陈振明:《公共政策分析》,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79] 陈振明、经纬:《政府工具研究的新进展》,《东南学术》2006年第6期。
[80] 尚子娟、杨雪燕、毕雅丽:《性别失衡治理工具选择模型的实证研究——以国家“关爱女孩行动”43个试点县区为例》,《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1期。
[81] 张璋:《政府治理工具的选择与创新——新公共管理理论的主张与启示》,《新视野》2001年第5期。
[82] 张璋:《理性与制度:政府治理工具的选择》,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2006。
[83] 陈振明、经纬:《政府工具研究的新进展》,《东南学术》2006年第6期。
[84] 姚刚:《国外公共政策绩效评估研究与借鉴》,《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4期。
[85] 龚虹波:《执行结构-政策执行-执行结果——一个分析中国公共政策执行的理论框架》,《社会科学》2008年第3期。
[86] 赵靖芳:《政府治理工具的选择与应用研究》,硕士学位论文,华东师范大学,2008。
[87] Salamon,L.M.,The Tools of Government:A Guide to the New Governance,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2.
[88] 顾建光、吴明华:《公共政策工具论视角述论》,《科学学研究》2007年第1期。
[89] Hood,C.C.,“The Tools of Government”,London/Basingstoke,1983.
[90] 史传林、包国宪:《政府绩效治理的社会环境分析:行政生态学视角》,《中国行政管理》2013年第11期。
[91] 杨雪燕、尚子娟:《“关爱女孩行动”治理模式识别——基于24个试点县区的分析》,《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3期。
[92] 韦艳、李静:《政策网络视角下中韩性别失衡治理比较研究》,《人口学刊》2011年第2期。
[93] 韦艳、李静:《政策网络视角下中韩性别失衡治理比较研究》,《人口学刊》2011年第2期。
[94] Das Gupta,M.,Sunhwa Lee and Patricia Uberoi et al.,State Policies and Women’s Agency in China,the Republic of Korea and India 1950-2000:Lessons from Contrasting Experiences,in Vijayendra Rao and Michael Walton (eds.),Culture and Public Action:A Cross-Disciplinary Dialogue on Development Policy Stanford CA,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2004.
[95] Chow Ea,C.W.B.,“Global Perspectives:Women,Family and Public Policies (Chinese Edition),” Social Science Document Press,2004.
[96] Yi,Z.,Ping,T.,Baochang,G.,et al.,“Causes and Implications of the Recent Increase in the Reported Sex Ratio at Birth in China,” Population and Development Review,Vol.19,No.2,1993.
[97] Li,S.,Imbalanced Sex Ratio at Birth and Comprehensive Intervention in China,4th Asia Pacific Conference on Reproductive and Sexual Health and Rights,Hyderabad,India,2007.
[98] Banister,J.,“Shortage of Girls in China Today,” Journal of Population Research,Vol.21,No.1,2004.
[99] 伍海霞、李树茁、杨绪松:《中国乡城人口流动与城镇出生人口性别比——基于“五普”数据的分析》,《人口与经济》2005年第6期。
[100] 李欣欣、石人炳:《略论我国农村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政策》,《人口与经济》2010年第5期。
[101] Hesketh,T.,Xing,Z.W.,“Abnormal Sex Ratios in Human Populations:Causes and Consequences,”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Vol.103,No.36,2006.
[102] 李树茁、姜全保、费尔德曼:《性别歧视和人口发展》,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103] 李树茁、陈盈晖、杜海峰:《中国的性别失衡与社会可持续发展——一个跨学科的研究范式与框架》,《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6期。
[104] Cai,Y.,Lavely,W.,“China’s Missing Girls:Numerical Estimates and Effects on Population Growth,” Studies in Family Planning,Vol.35,No.2,2004.
[105] Li,S.,Imbalanced Sex Ratio at Birth and Comprehensive Intervention in China,4th Asia Pacific Conference on Reproductive and Sexual Health and Rights,Hyderabad,India,2007.
[106] 李树茁、朱楚珠:《巢湖改善女孩生活环境实验区项目手册》,中国人口出版社,2003。
[107] 李树茁、朱楚珠:《巢湖改善女孩生活环境实验区项目设计、执行与评估》,中国人口出版社,2006。
[108] “两非”的内容包括严禁非医学需要的胎儿性别鉴定和选择性别的人工终止妊娠手术。
[109] 杨雪燕、尚子娟:《“关爱女孩行动”治理模式识别——基于24个试点县区的分析》,《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3期。
[110] 全国关爱女孩行动领导小组办公室专家组:《中国的关爱女孩行动》,中国人口出版社,2008。
[111] 中国行政管理学会课题组:《加快我国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改革的研究报告》,《中国行政管理》2005年第2期。
[112] “三查”是指人口与计划生育委员会开展的查环、查孕、查病的生殖保健服务。
[113] 一票否决制度指的是政府部门规定的一项或几项必须完成的内容一定要完成,有一项没有完成,该年度的任务考核就算不合格,并取消所有的奖励评比资格。
[114] 杨雪燕、李树茁:《国际视野中的性别失衡公共治理:比较与借鉴》,《公共管理学报》2009年第3期。
[115] 韦艳、李静:《政策网络视角下中韩性别失衡治理比较研究》,《人口学刊》2011年第2期。
[116] 韦艳、梁义成:《韩国出生性别比失衡的公共治理及对中国的启示》,《人口学刊》2008年第6期。
[117] 韦艳、李树茁、杨雪燕:《亚洲女性缺失国家和地区性别失衡的治理及对中国的借鉴》,《人口研究》2009年第1期。
[118] 汤兆云、韩国:《印度和中国台湾治理出生性别比偏高的对策及启示》,《国外社会科学》2010年第4期。
[119] 杨雪燕、李树茁、唐屏华:《中国台湾的女孩生存问题及其公共政策治理》,《公共管理学报》2008年第2期。
[120] 杨雪燕、尚子娟:《“关爱女孩行动”治理模式识别——基于24个试点县区的分析》,《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3期。
[121] 李欣欣、石人炳:《略论我国农村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政策》,《人口与经济》2010年第5期。
[122] Baochang,G.,Feng,W.,Zhigang,G.,et al.,“China’s Local and National Fertility Policies at the End of the Twentieth Century,” Population and Development Review,Vol.33,No.1,2007.
[123] 杨菊华:《胎次-激化双重效应:中国生育政策与出生性别比关系的理论构建与实证研究》,《人口与发展》2009年第4期。
[124] 原新、石海龙:《中国出生性别比偏高与计划生育政策》,《人口研究》2005年第3期。
[125] 原新、石海龙:《中国出生性别比偏高与计划生育政策》,《人口研究》2005年第3期。
[126] 石人炳:《生育控制政策对人口出生性别比的影响研究》,《中国人口科学》2009年第5期。
[127] 汤兆云:《出生人口性别比失衡的社会因素分析》,《人口学刊》2006年第1期。
[128] Tang,Z.,Ma,L.,“Comprehensive Control of Sex Ratio at Birth:Something to Do,Do Certain Things,” Population Research,Vol.35,No.4,2011.
[129] 韦艳、李静:《政策网络视角下中韩性别失衡治理比较研究》,《人口学刊》2011年第2期。
[130] Burgess,R.,Zhuang,J.,“Modernization and Son Preference in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2002.
[131] 韦艳、梁义成:《韩国出生性别比失衡的公共治理及对中国的启示》,《人口学刊》2008年第6期。
[132] 刘爽:《世界各国的人口出生性别比及其启示》,《人口学刊》2005年第6期。
[133] 杨雪燕、李树茁、龚怡:《经济增长、社会发展与男孩偏好:基于治理的视角》,《妇女研究论丛》2010年第6期。
[134] 杨博、杨雪燕:《生育性别偏好行为的双向选择——来自陕西省神木县的调查发现》,《西北人口》2011年第6期。
[135] 解振明:《引起中国出生性别比偏高的三要素》,《人口研究》2002年第5期。
[136] 曾毅、顾宝昌、涂平等:《我国近年来出生性别比升高原因及其后果分析》,《人口与经济》1993年第1期。
[137] 李树茁、韦艳、姜全保:《中国的女孩生存:历史、现状和展望》,《市场与人口分析》2006年第1期。
[138] 吴擢春、黎楚湘、励晓红:《影响出生性别比偏高的直接原因的队列实证研究》,《中国人口科学》2005年第3期。
[139] 辜胜阻、陈来:《城镇化效应与生育性别偏好》,《中国人口科学》2005年第3期。
[140] 杨菊华:《胎次-激化双重效应:中国生育政策与出生性别比关系的理论构建与实证研究》,《人口与发展》2009年第4期。
[141] 陈兆钧、李叶西:《安徽省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的成因与对策》,《南京人口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4年第2期。
[142] 蔡菲:《关爱女孩行动——治理男女出生比例严重失衡》,《科学决策》2005年第9期。
[143] 李树茁、姜全保:《“关爱女孩行动”可以治理出生性别比问题吗?》,《市场与人口分析》2006年第3期。
[144] Yang,J.,“The‘One-and-A-Half Child Policy’:An Analysi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Gender and Social Policy,” Collection of Women’s Studies,No.3,2009.
[145] 解振明:《引起中国出生性别比偏高的三要素》,《人口研究》2002年第5期。
[146] Hull,T.H.,“Recent Trends in Sex Ratios at Birth in China,” Population and Development Review,1990.
[147] 陈卫、翟振武:《1990年代中国出生性别比,究竟有多高?》,《人口研究》2007年第5期。
[148] 徐毅、郭维明:《中国出生性别比的现状及有关问题的探讨》,《人口与经济》1991年第5期。
[149] 李树茁、朱楚珠:《中国儿童生存性别差异的研究与实践》,中国人口出版社,2001。
[150] 穆光宗、陈俊杰:《中国农民生育需求的层次结构》,《人口研究》1996年第10期。
[151] Gupta,D.,Lee,S.,Uberoi,P.,et al.,“State Policies and Women’s Agency in China,The Republic of Korea,and India,1950-2000:Lessons from Contrasting Experiences,” Culture and Public Action,2004.
[152] 李妍妍、刘娟:《1980~2005:中国出生性别比问题研究回顾与评述》,《南京人口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年第3期。
[153] Arnold,F.,“Measuring the Effect of Sex Preference on Fertility:The Case of Korea,” Demography,Vol.22,No.2,1985.
[154] Arnold,F.,“The Effect of Sex Preference on Fertility and Family Planning:Empirical Evidence,” Population Bulletin of the United Nations,No.23-24,1987.
[155] 楚军红:《中国农村产前性别选择的决定因素分析》,《中国人口科学》2001年第1期。
[156] 陈卫、杜夏:《中国高龄老人养老与生活状况的影响因素——对子女数量和性别作用的检验》,《中国人口科学》2002年第6期。
[157] 李妍妍、刘娟:《1980~2005:中国出生性别比问题研究回顾与评述》,《南京人口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年第3期。
[158] 刘爽:《生育率转变过程中家庭子女性别结构的变化——对人口出生性别比偏高的另一种思考》,《市场与人口分析》2002年第5期。
[159] 刘爽:《对中国生育“男孩偏好”社会动因的再思考》,《人口研究》2006年第3期。
[160] 李树茁、韦艳、姜全保:《中国的女孩生存:历史、现状和展望》,《市场与人口分析》2006年第1期。
[161] 杨雪燕、李树茁、龚怡:《经济增长、社会发展与男孩偏好:基于治理的视角》,《妇女研究论丛》2010年第6期。
[162] 吕红平、董项楠、何颖玉:《我国出生性别比偏高的经济学研究》,《经济论坛》2009年第8期。
[163] 张二力:《从“五普”地市数据看生育政策对出生性别比和婴幼儿死亡率性别比的影响》,《人口研究》2005年第1期。
[164] 原新、石海龙:《中国出生性别比偏高与计划生育政策》,《人口研究》2005年第3期。
[165] 刘中一:《出生性别比治理研究领域中的现状与问题》,《西北人口》2013年第5期。
[166] 原新、石海龙:《中国出生性别比偏高与计划生育政策》,《人口研究》2005年第3期。
[167] Yi,Z.,Ping,T.,Baochang,G.,et al.,“Causes and Implications of the Recent Increase in the Reported Sex Ratio at Birth in China,” Population and Development Review,1993.
[168] 乔晓春:《性别偏好,性别选择与出生性别比》,《中国人口科学》2004年第1期。
[169] 穆光宗、余利明、杨越忠:《出生人口性别比问题治理研究》,《中国人口科学》2007年第3期。
[170] Aiyar,S.A.,“Women and Microcredit:Can a Mantra Deliver Empowerment?”,The Times of India,1997.
[171] Park,C.B.,Cho,N.H.,“Consequences of Son Preference in a Low-Fertility Society:Imbalance of the Sex Ratio at Birth in Korea,” Population and Development Review,Vol.21,No.1,1995.
[172] 胡景涛、董楠:《公共绩效管理文献回顾与评述》,《财政研究》2013年第2期。
[173] 黄显中、何音:《公共治理的基本结构:模型的建构与应用》,《上海行政学院学报》2010年第2期。
[174] Clarkson,M.,Starik,M.,Cochran,P.,et al.,“The Toronto Conference:Reflections on Stakeholder Theory,” Business and Society,Vol.33,No.1,19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