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陵墓類石刻
一 司馬遷碑考
二 晉立司馬遷碑考
河水又南,右合陶渠水。水出西北梁山,東南流逕漢陽太守殷濟精廬南,俗謂之子夏廟。陶水又南逕高門南,蓋層阜墮缺,故流高門之稱矣。又東南逕華池南,池方三百六十步,在夏陽城西北四里許。故司馬遷碑,文云:高門華池,在茲夏陽。今高門東去華池三里。
溪水又東南逕夏陽縣故城南。服虔曰:夏陽,虢邑也,在大陽東三十里。又歷高陽宮北,又東南逕司馬子長墓北,墓前有廟,廟前有碑。永嘉四年,漢陽太守殷濟瞻仰遺文,大其功德,遂建石室,立碑樹垣。《太史公自敘》曰:遷生于龍門。是其墳墟所在矣。[1]
此兩處皆爲墓碑,碑石皆早已亡佚,無拓本傳世。唯“司馬遷碑”存碑文局部,收録於嚴可均《全後漢文》卷一○六,題名《司馬遷碑》,引《水經注》載其碑文:“高門華池,在茲夏陽。”[2]寥寥數語,明確記載了司馬遷墓所在之處。夏陽,即古莘國,文王妃太姒即此國之女也。春秋時爲秦之少梁,秦惠文王十一年(前327)更名爲夏陽,西漢初置縣,屬左馮翊,龍門山在縣北[3],其故城位於今陝西韓城城南芝川鎮[4],爲太史公之故里。
《史記·太史公自序》言:“遷生龍門,耕牧河山之陽。”龍門即龍門山,亦稱禹門口。張守節《正義》引《括地志》云:“龍門在同州韓城縣北五十里。其山更黃河,夏禹所鑿者也。龍門山在夏陽縣,遷即漢夏陽縣人也,至唐改曰韓城縣。”[5]可知龍門山在漢時屬夏陽縣,唐時改屬韓城縣,即今山西河津與陝西韓城之間黃河峽谷,司馬遷不僅出生於此地,其家族也世代居住於此。《史記·太史公自序》又言:“(司馬)靳與武安君坑趙長平軍,還而與之俱賜死杜郵,葬於華池……昌生無澤,無澤爲漢市長。無澤生喜,喜爲五大夫,卒,皆葬高門。喜生談,談爲太史公。”[6]其六世祖司馬靳葬于華池,高祖司馬昌、曾祖司馬無澤、祖父司馬喜、父親司馬談皆葬于高門。高門、華池皆位於夏陽,兩者相距三四里。
華池,古地理名,漢以前司馬氏宗族墓葬多位於此處,张守义《正义》引《括地志》云:“華池在同州韓城縣西南七十里,在夏陽故城西北四里。”[7]酈注於是條言:“池方三百六十步,在夏陽城西北四里許。”可知華池位於夏陽城附近,即今韓城巍東鎮華池村一帶,至北魏時湖水方三百六十步,今已乾涸。二十世紀七十年代華池村發現秦漢墓葬五十餘處,多爲司馬氏族古墓,其中司馬遷八世祖司馬錯及六世祖司馬靳墓皆位於華池村附近,兩處墓葬及碑近代尚存,二十世紀五六十年代毀壞。
高門,古地理名,爲漢代司馬氏宗族墓葬所在。《漢書·司馬遷傳》顏師古注言:“高門,地名,在夏陽西北,而東去華池三里。”即今陝西韓城嵬東鄉高門村,自司馬遷高祖司馬昌後司馬氏族人皆葬於此地,今高門村南尚存“漢太史司馬公高門先塋”,墓前並列兩碑樓,當地人俗稱“雙碑樓”,其中南碑爲清嘉慶十七年(1812)十月所立,碑陽題“漢太史司馬公高門先塋”,碑陰題文爲《漢太史公高門先塋記》,碑文言爲司馬昌、司馬無澤、司馬喜墓冢;北碑爲清咸豐二年(1852)九月由鄉賢社三十一人立,碑陽題“漢先太史司馬公之墓”,爲司馬談之墓,而未見司馬遷之墓。
據《正義》引《括地志》云:“高門原,俗名馬門原,在同州韓城縣西南十八里。漢司馬遷墓在韓城縣南二十二里。夏陽縣故城東南有司馬遷冢,在高門原下也。”[8]依《括地志》所言,唐時韓城縣境內當有司馬遷墓兩處:一處位於韓城縣南二十二里,一處位於夏陽縣故城東南高門原。二墓之前當皆有碑也,而酈注所言司馬子長墓及晉永嘉時殷濟所修祠碑即其中之一,然未明言其所處方位。另據司馬貞《索隱》“司馬遷碑在夏陽西北四里”,又云:“按遷碑,(高門)在夏陽西北,去華池三里。”[9]司馬貞所言“司馬遷碑”位於夏陽故城西北,去華池三里,當位於高門原漢司馬家族墓,即《括地志》所言夏陽縣故城東南司馬遷冢前,而酈注所引司馬遷《碑文》“高門華池,在茲夏陽”亦即此碑之語。此碑文除酈注之外,唯嚴可均《全後漢文》載之,而宋人歐、趙、洪諸家皆未載,當早已亡佚,其所立年代及立碑者皆不可知。施蟄存先生以爲司馬貞所言“司馬遷碑”即永嘉四年殷濟所立之碑[10],然未加考證,其言尚待商榷。
據《漢書·司馬遷傳》記載,司馬遷受宮刑後,爲中書令,時故人益州刺史任安予遷書,責以古賢臣之義,遷答之《報任安書》言:“重爲鄉黨戮笑,汙辱先人,亦何面目復上父母之丘墓乎?”[11]據此推測司馬遷死後當未葬于高門漢司馬氏宗族墓地,故高門之司馬遷冢當爲後世所修,而非漢時之司馬遷墓,故《括地志》所言“韓城縣南二十二里漢司馬遷墓”當爲太史公終歸之地,即今韓城城南芝川鎮司馬遷祠墓。歷代文獻多載司馬遷墓於此,如《大明一統志》卷三二“陝西布政司”載有“司馬遷墓”,言:“在韓城縣南二十里芝川鎮。”[12]其墓前時有祠廟及碑,酈注言:“永嘉四年,漢陽太守殷濟瞻仰遺文,大其功德,遂建石室,立碑樹垣。”[13]司馬遷卒後,因其《史記》秉筆直書,於當世多“譏刺之語”,而“是非頗謬于經”,西漢時即有“謗書”之議,故無人敢爲太史公建祠立碑。直至西晉懷帝永嘉四年(310),時漢陽太守殷濟至漢司馬遷墓,瞻仰太史公之遺文,爲頌太史公之功德,遂於墓前另建石室,並立碑樹垣,即“晉立司馬遷碑”。殷濟,正史無傳,其事蹟唯見於晉許國昌《養性齋雜記》。殷濟,字潤國,夏陽高門原梁下鄉人。殷濟少有抱負,發奮讀書,曾任洛陽令,後官至漢陽太守。永嘉元年(306)因母喪,依例回鄉守喪三年,其間深居簡出,苦讀經史,瞻仰司馬遷之遺文,大其功德。乃上書懷帝,請爲太史公立祠,予以旌表,以收文史化民、禮儀成風之效。懷帝思司馬遷乃其遠祖,故敕令韓城縣令協助殷濟監建“漢太史司馬祠”,於永嘉四年(309)建祠工成,立碑及石祠供奉太史公之神主,祠周有圍牆,護史公之墳墓[14]。殷濟爲司馬遷立祠碑之第一人,故其卒後,後人爲之建祠立碑以紀念。酈注於是條言夏陽梁山有“漢陽太守殷濟精廬”[15],俗謂之“子夏廟”,此廟及碑石至今猶存。
據酈注可知“晉立司馬遷廟碑”至北魏時尚存,惜道元未載其碑文,文當述太史公之偉業與建祠之始末。《括地志》言此墓唐時尚存,但未言碑之存佚。另據唐牟融《司馬遷墓》詩云:“落落長才負不羈,中原回首益堪悲。英雄此日誰能薦,聲價當時眾所推。一代高風留異國,百年遺跡剩殘碑。經過祠客空惆悵,落日寒煙賦《黍離》。”[16]據詩篇所言“百年遺跡”“殘碑”“祠客”之語,可知唐時司馬遷墓前晉修祠廟及石室、石碑皆已殘缺,然尚存于世。二碑唐以後歐陽修《集古録》、趙明誠《金石録》皆未有著録,唯洪适《隸釋》卷二○、顧藹吉《隸辨》據酈注載有《司馬遷碑》,其文同,然未言其存佚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