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经注》石刻文献丛考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十三 魏立漢廬江太守范式墓碑考

焦氏山東即金鄉山也,有冢,謂之秦王陵。山上二百步得冢口,塹深十丈,兩壁峻峭,廣二丈,入行七十步,得埏門,門外左右皆有空,可容五六十人,謂之白馬空。埏門內二丈,得外堂,外堂之後,又得內堂。觀者皆執燭而行,雖無他雕鏤,然治石甚精。或云是漢昌邑哀王冢,所未詳也。東南有范巨卿冢,名件猶存。巨卿名式,山陽之金鄉人,漢荆州刺史,與汝南張劭、長沙陳平子石交,號爲死友矣。[126]

此處爲墓碑,碑石及文皆存,有清重出拓本傳世。酈注言范巨卿冢位於鉅野縣金鄉山東南,時“名件猶存”。“名件”者,楊守敬按曰:“謂翁仲、石獸之類。”[127]可知時其墓前石人、石獸皆存,然未言此碑。《魏書·地形志》言高平郡金鄉有“范巨卿冢碑”[128],可知其墓前當有碑,至北齊尚存,而酈注未載之,未知其故。

酈注言金鄉山有冢,世稱“秦王陵”或“漢昌邑哀王冢”,於山上有入口,道元親入其中,而詳言之。此冢仍存於今山東鉅野縣金山,世稱“秦王避暑洞”,爲西漢昭宣之際,廢帝昌邑王劉賀之廢陵,范巨卿冢及碑則位於此山之東南。1977年金山以南禹梁山出土大型漢墓,據考證爲武帝少子昌邑哀王劉髆(劉賀之父)之墓[129],與酈注所載相合。

范巨卿,即東漢名士范式,一名汜,字巨卿,山陽金鄉人,其事見《後漢書·獨行傳》。巨卿少遊太學,爲諸生,與汝南張劭爲友,《後漢書》詳細記載了范式與張劭至死不渝之友情。巨卿初仕爲郡功曹,而張劭寢疾篤,臨盡歎曰恨不見死友山陽范巨卿。其卒後,式忽夢見張劭玄冕垂纓屣履而呼曰:“巨卿,吾以某日死,當以爾時葬,永歸黃泉。子未我忘,豈能相及?”[130]范式醒後悲歎泣下,具告太守,請往奔喪。太守許之,式便服朋友之服,投其葬日,馳往赴之。未及到,而張劭喪已發引,既至壙將窆,而其柩不肯進。後范式趕至,叩喪言曰:“行矣元伯!死生路異,永從此辭。”[131]時會葬者千人,皆爲之揮涕,式因執紼而引柩葬之,並爲修墳樹,然後乃去,此爲後世交友重信之典範[132]。其後范式至京師,受業太學。時太學生長沙陳平子雖與式不識,然聞其行以爲烈士,故被病將亡之時,謂其妻以尸埋巨卿戶前,並裂素爲書以遺巨卿。其妻從其言。式出行適見素書,愴然感之,向墳揖哭,以爲死友,並護送平子之妻兒歸葬臨湘。可謂生而未知,死亦爲友,令人歎惋不已。范式後舉州茂才,四遷荆州刺史,官至廬江太守,有威名,卒於官,然未知卒之年月。酈注言:“巨卿名式,山陽之金鄉人,漢荆州刺史,與汝南張劭、長沙陳平子石交,號爲死友矣。”[133]即當據於《後漢書》之言。范式卒于廬江太守之任後,當歸葬其故里山陽金鄉(今山東濟寧金鄉縣),即酈注所言金鄉山,其冢前之碑,酈注未載,《魏書·地形志》首載之,然未言立碑者及年代。

此碑,歐陽修《集古録》未載,趙明誠《金石録》卷二《目録二》始載《魏范式碑》(明帝青龍三年正月)、《魏范式碑陰》二目,並於卷二○跋《范式碑》曰:“右范式碑。《法書要録》云‘蔡邕書’。今以碑考之,乃魏青龍三年立,非邕書也。”[134]然未載其文。洪适《隸釋》卷一九始載碑之全文(《隸釋》卷二○據酈注載《范巨卿碑》,其文同),僅缺六十一字,稱“廬江太守范府君之碑”,其跋曰:“右故廬江太守范府君之碑,篆額,在濟州任城,魏明帝青龍三年縣長薛君鄉人翟循等所立。”[135]可知此碑篆額、碑文隸書,初在鉅野金鄉山,至宋時碑尚存于濟州任城(今山東濟寧任城區),稱碑立於魏明帝青龍三年(235),與《金石録》同。嚴可均《全三國文》卷五六“闕名二”載有《漢廬江太守范式碑》,亦據《隸釋》之文而載之,其文曰:“君諱式,字巨□□□□□□□功存有夏,寔曰御龍……實爲范氏,則其後也。”此述范氏之世系。後讚范君之德:“君稟靈醇之茂度,體玄亮之殊高……諒足以弼國,篤友足以輔仁……超管鮑之遐蹤,信靈誶乎炳煥。”碑文又述其生平:“舉高第侍御史,拜冀州刺史……典荆□□軌□,帝□其勳,遷廬江太守……以疾告辭。”所述與《後漢書》略同,然言其任冀州刺史,則《後漢書》未載,可補史之缺也。其後又言:“青龍三年正月丙戌,縣長汝南薛□□□□□□□感靈墠之不饗,思隆懿模,以紹奕世……於是鄉□□上計掾翟循、州部泰山從事史翟邵等,僉以爲君雖輝名載籍,光颺前列,而靈墳亡□,儀問靡述。遂相與略依舊傳,昭撰景行,刊銘樹墓,以聲百世。”據此可知,范式葬時,未有墓碑,而至魏明帝青龍三年正月,時鉅野縣令汝南薛君與上計掾翟循、泰山從事史翟邵等據舊傳而立此碑於其墓前,以讚范式之德。范式卒於廬江太守任內,故碑額篆書題曰“漢廬江太守范府君之碑”,然亦未言范式之卒年。洪景伯論“此碑雖不及延康、黃初四刻,在魏隸它碑中可取爾。唐李嗣真作《書後品》,乃蔡公諸體,惟范巨卿碑風華豔麗,古今冠絕,甚矣藻鑒之謬也。”[136]“延康、黃初四刻”當指漢獻帝延康元年、魏文帝黃初元年(220),魏文帝於繁昌受禪臺側所立“魏公卿上尊號表”、“魏受禪碑”,延康元年魏文帝軍次於譙而於故宅所立“魏大饗碑”,黃初元年孔羨修曲阜孔廟而立“魯孔子廟碑”(亦稱“孔羨碑”),此四碑爲魏碑之典范也。此碑洪适亦給予高度評價,以爲魏隸碑中之佳品。此碑之書撰者,碑文未言,唐李嗣真《書後品》論此碑:“蔡公諸體,惟有范巨卿碑,風華豔麗,古今冠絕”[137],故後世據之而以爲蔡中郎所書。鄭樵《通志·金石略》、陳思《寶刻從編》均以爲蔡邕書,而趙明誠、洪适則以爲非。據碑文可知碑立于魏青龍三年(235),而蔡邕卒於漢獻帝初平三年(192),不可能爲此碑撰文。

宋人鄭樵《通志·金石略》、婁機《漢隸字源》、明葉盛《菉竹堂碑目》、都穆《金薤琳琅》均言此碑有碑陰,然皆未著録碑陰之文。其後未有著録者,似碑已亡佚。然據畢沅《山左金石志》言:“乾隆丙申歲,膠州人崔儒眎初得是碑篆額于濟寧龍門坊水口,遍求碑身未得。越五年黃司馬易得泰安趙相國家藏宋拓本,雙鉤付梓。又六年州人李鐵橋竟得原碑殘石於學宮,雖存字不及宋拓本之半,而碑陰四列即洪氏所誤載之魯峻斷碑陰也。”可知至清乾隆四十一年(1776),此碑之碑額被發現於濟寧龍門坊,原碑殘石則存於濟寧學宮,又有黃易據宋拓本雙鉤印刷傳世,時碑之殘文已失近半,然碑陰之文則爲首次所見。畢沅將碑陰四列之文與洪适《隸釋》所載《魯峻斷碑陰》相校,始知洪所録魯碑之陰,即此碑陰之文也。此碑陰四列洪氏所録有九十一人,至清時字跡摩灭,僅存三十七人。字而不名,亦無故吏門生郡邑等字,與他碑不同,當爲曹魏時人也。洪适誤爲魯峻碑陰,蓋由僅得拓本未嘗親見此碑之故。乾隆以後,此碑拓本多傳於世,武億《授堂金石跋》、翁方綱《兩漢金石記》、王昶《金石萃編》、黃易《小蓬萊閣金石文字》、顧藹吉《隸辨》等皆載此碑。王昶《金石萃編》卷二四言時殘碑:“僅存上截,高三尺,廣二尺一寸,十二行,行約十五六字,額題‘故廬江太守范府君之碑’十字篆書,今在濟寧州學。”[138]可知時碑額尚全,而碑陽之文已殘缺近半。黃易《小蓬萊閣金石文字》則存此碑之宋拓本,碑圖較全,收入其漢魏碑五種之一,並有題跋,其碑文較清出土殘碑多二百餘字,現存於北京故宮博物院,北京國家圖書館藏清乾隆年間重出土拓本多種,爲陸和九、顧廣圻、丁福保等舊藏。今碑僅存上半截,現存於山東省濟寧市博物館。

范式之墓,據宋人《天下碑録》言:“在濟州任城縣西南四十里大項山南”[139],即今山東濟寧嘉祥縣紙坊鎮大鼎山,1963年當地農民於農耕時發掘其墓,爲范式夫婦合葬墓,並於其中出土銅印、石硯等文物,其中有一子母銅印印文有“范式印信”、“范氏之印”字樣,可知爲范式之墓[140]。今墓葬出土文物皆存於山東省嘉祥縣文物管理所、濟寧市博物館。

圖1-14 “魏立漢廬江太守范式墓碑”原碑碑阳拓本局部[141]

圖1-15 國家圖書館藏“魏立漢廬江太守范式墓碑”原碑碑陰清乾隆殘拓本[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