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历代的边事边政与边吏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五章 唐蕃会盟

一 会盟的作用和唐蕃会盟制度的产生

(一)会盟制度的形成

在处理同外部的关系中,吐蕃十分重视会盟的作用。吐蕃王朝成立以前,雅隆悉补野部多采取会盟方式来协调与周邻部落之间的关系,同时也用来约束首领和臣下之间的关系。吐蕃王朝建立以后,会盟被推而广之,在继续用以调节赞普和大臣,或者某些利益集团关系的同时,也成为处理同周边各族各部之间关系的重要手段。

会盟制度的产生在吐蕃王朝以前,而在吐蕃王朝建立以后逐渐得到完善和发展。《敦煌本吐蕃历史文书》中比较详尽地记载了松赞干布的祖辈与臣下和周边各部落邦国首领通过盟誓来建立军事和政治联合体的事实。[1]汉文史书对此有明确记载,《旧唐书》记:赞普“与其臣下一年一小盟,刑羊、狗、猕猴,先折其足而杀之,继裂其肠而屠之。领巫者告与天地山川日月星辰之神云:‘若心迁变,怀奸反复,神明鉴之,同于羊狗。’三年一大盟,夜于坛()之上,与众陈设肴馔,杀犬马牛驴以为牲,咒曰:‘尔等咸须同心戮力,共保我家,维天神地祇,共知尔志。有负此盟,使尔身体屠裂,同于此牲。’”[2]这种一年一小盟,三年一大盟的制度是在吐蕃王朝建立以后产生的。它的主要目的是约定赞普和大臣之间的关系,维护上层统治阶层的利益,特别是赞普家族的最高利益。因此之故,违背盟誓者就会遭到严厉的惩罚。从藏文史书反映的情况来看也确实如此,当数十年专权的噶尔家族对赞普完全构成威胁时,赞普“发使召钦陵、赞婆等,钦陵举兵不受召,赞普自帅众讨之,钦陵未战而溃,遂自杀,其亲信左右同日自杀者百余人”。[3]如果从实力来看,掌握军政大权数十年的噶尔家族要造反无疑会给赞普家族构成巨大的威胁,为什么钦陵未战而溃,最后只能自杀呢?原因也许是多方面的,但是毫无疑问,赞普与臣下之间的盟誓约束是其中十分重要的一个。

在中原地区,盟誓也是十分流行的一种的契约方式,具有更为悠久的历史。唐朝时期,为吐蕃、南诏等政权乐于采用的会盟方式,也被用来处理吐蕃与唐朝,吐蕃与南诏,以及吐蕃与南诏之间关系,起到协议和条约的作用,并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二)唐蕃之间的9次会盟

唐朝和吐蕃之间的会盟次数最多,影响也最大。根据汉文史书记载,唐蕃之间前后有9次会盟。

唐中宗神龙二年(公元706年)双方第一次会盟,并相约以黄河为界划分双方的边界。金城公主出嫁吐蕃赞普后,吐蕃请以九曲为公主汤沐地,于是吐蕃趁机过河筑城,设置独山、九曲两军,离积石只有300里,又在黄河上造桥,对唐朝甘青守军构成巨大的威胁。第二次会盟在开元二年(公元714年),这次会盟事实是对前次会盟成果的落实,也就是划分双方的辖区界限。五月,吐蕃宰相坌达延致书唐朝宰相,希望曾经到过安西的唐朝大夫解琬尽快前往河源与吐蕃大臣商议划界问题。唐玄宗便命左散骑常侍解琬使于河源。唐朝宰臣魏知古、姚崇、卢怀慎等也致书坌达延,希望吐蕃方面不要见利忘义,破亲负约,解决好边界问题,使“两国和好,百姓安宁,永绝边衅”。解琬带着神龙二年(公元706年)吐蕃誓文,前往河源与坌达延确定双方边界。六月,吐蕃派遣其使者宰相尚钦藏和御史名悉猎来献盟书。八月,吐蕃大将坌达延、乞力徐等率领10万大军入略唐朝临洮军,进攻兰州、渭州之渭源县,并掠群牧而去,玄宗大怒,命人拆毁界碑,下令出征吐蕃。十月,薛讷破吐蕃于渭州西界武阶驿,斩首1.7万级,获马7.9万匹,羊牛4万头。[4]第三次会盟在唐玄宗开元二十一年(公元733年),双方约定以赤岭(青海日月山)为界。该年二月,吐蕃通过金城公主上书,请以这一年九月一日双方在赤岭树碑,确定蕃汉两界。唐朝诏张守珪、李行祎与吐蕃使者莽布支共同监督树碑事宜。接着,吐蕃遣其使臣随唐朝使者分别至剑南、河西和碛西历告边将,“两国和好,无相侵掠”。同样,唐朝使者也随吐蕃使者如上作为。第四次会盟在唐肃宗至德元年(公元756年),地点是长安鸿胪寺。这一年建寅月甲辰,吐蕃遣使来请和,肃宗命宰相郭子仪、萧华、裴遵庆等于中书省设宴,准备前往光宅寺盟誓时,吐蕃使者说明,按照吐蕃的习惯不在佛寺盟誓,而是取三牲血饮之。唐朝方面接受吐蕃的建议,次日双方在鸿胪寺饮血为誓。[5]第五次会盟在唐代宗永泰元年(公元765年)三月,吐蕃遣使请和,代宗诏宰相元载、杜鸿渐与之盟于长安兴唐寺。同年九月吐蕃大将尚结息、赞磨、尚息东赞及马重英等率10万众抄掠奉天、醴泉等县,劫掠居民数以万计。这次盟誓又失去意义。第六次会盟在唐代宗大历二年(公元767年),这年四月,唐朝宰臣及内侍鱼朝恩与吐蕃使者再次盟誓于长安兴唐寺。第七次在唐德宗建中四年(公元783年),唐朝宰相与吐蕃大臣尚结赞盟于清水,会于延平门。第八次会盟在德宗贞元三年(公元787年),双方盟于甘肃平凉,此次会盟地点前后数次更改,起初唐鸿胪卿崔澣和吐蕃使者尚结赞约定五月二十四日在清水会盟,吐蕃答应归还唐朝盐、夏两州,尚结赞建议改在原州之土梨树,双方约定在五月十五日会盟;唐左神策将马有麟认为土梨树地形复杂,担心吐蕃有埋伏,建议改在平凉川。最后由唐朝侍中浑瑊与吐蕃尚结赞在平凉盟誓。然而此次会盟依然被吐蕃所劫,唐朝损失惨重,唐朝会盟使、兵部尚书崔汉衡及大臣、官员、将领60余人成了吐蕃的俘虏,四五百名将士战死,数千人被驱掠至吐蕃地方。第九次会盟在唐穆宗长庆二年(公元822年),先后盟于长安和拉萨,影响甚大,树立在拉萨的碑石,至今犹存。

唐朝和吐蕃的会盟的地点大致有三个,一个是唐朝京城长安,一个是吐蕃首府拉萨,一个是唐朝和吐蕃的交界地区。双方的大多数会盟都有宰相和边防最高将领参加。在这一时期,吐蕃军事上一直处于进攻状态,而唐朝则处于消极应对局面,特别是“安史之乱”爆发后,唐朝大军内调平叛,吐蕃趁机内进,双方的会盟主要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方面是停战言和,另一方面是划分双方的边界辖区,而唐朝的边界在历次会盟中又处在不断收缩的状态,从河源会盟,到赤岭划界,到清水(甘肃清水)会盟,大片辖区纳入吐蕃管辖之下。直到吐蕃王朝瓦解后,唐朝才逐步收复河陇和西域大片的辖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