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节 选题的原因和意义
一 选题原因
肖巍教授在《女性主义关怀伦理学》一书的序言中指出研究女性主义的四个困难,即在差异中进行整体描述的困难、在矛盾和争论中得出结论的困难、在动态中定性定论的困难以及回答这一理论引发的一些重要问题的困难。[96]的确如此。笔者在收集整理西方女性主义的资料过程中发现,在女性主义内部几乎对每一个问题都存在争议与分歧,很难加以整合。例如对平等与差异问题的看法,在女性主义内部就存在很大的分歧。反对性别歧视、提倡两性平等一直是女性主义的重要议题,而且平等问题始终是西方女性主义研究的起点和核心,“平等概念的历史与女性主义的历史非常相似”。[97]但是在不同时期,女性主义者对“平等”的理解有着很大的差异,即使是在同一时期,不同流派间对何为平等、怎样争取平等也有着不同见解。而对待差异,各个流派自始至终都是见仁见智。如何看待其宗旨“在全人类实现男女平等”成为女性主义内部争论的焦点。笔者基于对这一问题的强烈兴趣,广泛收集了目前国内外研究女性主义的大量文献资料,结合政治学理论知识,同时集中阅读了国外学者研究西方女性主义平等与差异问题的文献资料,最终决定以西方女性主义的平等与差异观为研究主题,努力在政治学背景下探讨这一问题。
女性主义研究本身就是一种带有政治色彩的行为。女性主义政治思想是女性主义“介入”政治学领域的产物,而不是女性主义理论内在的政治思想的罗列。然而,长期以来政治学内部形成的对女性或性别问题忽视的事实普遍存在,目前学界在政治学领域研究女性主义的的确不多,不仅篇幅有限,介绍不够全面,而且深入的分析和评论较少,对两性平等与差异观所进行的深入的理论性探讨较为缺乏,如何走出“差异困境”是当前研究女性主义的又一个难点。
在女性主义内部,平等构成了妇女摆脱被歧视、被边缘化的斗争的理论起点。各派在争取男女平等的目标上尚有基本共识,但对待两性差异问题则主张不一。平等与差异观贯穿了西方女性主义思想史的始终,从女性主义平等差异观的嬗变可以考察出女性主义思想的理路:从早期追求无视性别差异的性别平等观发展到重视性别差异的性别平等观,再到动态理解差异的性别平等观的发展脉络。女性主义者对平等与差异的不同看法在横向上是划分不同女性主义流派的标准,在纵向上则是界定女性主义发展阶段的标尺,可以说平等与差异观成为研究西方女性主义的经络和脉络。从纵向方面来看,第一波(从19世纪后半期到20世纪初)女性主义强调平等,即“等同论”的平等观;第二波(20世纪六七十年代)女性主义注重差异,即“差异论”的平等观;而第三波(20世纪80年代末始)女性主义特别关注多样化的差异,即达到人的全面自由发展。在三波女性主义浪潮中,女性主义理论关注点从性别平等、性别中立转向性别差异和女性的独特性,为女性主义对其理论的深入探讨打开了思路。第三波女性主义对经典女性主义流派的主张有所修正,力求“差异的平等”,对差异问题特别重视。有人认为,差异性已经成为女性主义唯一的焦点,“现在,许多女性主义者争论说,差异已经占据当今女性研究项目的中心舞台”。[98]还有人指出:“差异已经代替平等,成为女性主义理论关注的核心。”[99]后现代女性主义提出“多样差异”的问题,使平等与差异问题在女性主义内部空前复杂化,争论仍在继续。不管多么复杂,平等与差异问题是研究女性主义绕不过去的问题。女性主义内部的差异并不会导致女性主义的分裂,而是女性主义思想诸流派之间不断嬗变、发展的结果,反而会使其政治思想内部恒久地保持一种统一性与差异性和谐并存的状态。女性主义者的真正理论志向是通过解放女性来真正实现男女两性的解放与和谐发展。
另外,在横向的女性主义内部的流派划分上,平等与差异观同样也起到一个划分标准的作用。自由主义女性主义主张“等同论”的平等,即主张男女同等对待;激进女性主义主张“差异论”的平等,主张满足女性特殊的需求;后现代女性主义主张多样化的差异,否定统一、抽象的平等标准,追求人的全面自由的平等。很明显,要将追求整体性和平等的压力与追求多样化和差异性的压力协调在一起,是当代女性主义理论所面临的重大挑战。在西方女性主义思想史上,关于性别关系中争取平等与保持差异的论争是女性主义理论的一个核心问题,无论女性主义思潮中所涉及的理论研究还是实践斗争,到底女性应当争取同男性平等还是保持差异?追求平等与公正是传统女性主义经久不衰的论争话题,但追求两性平等的同时不能忽略男女之间存在的差异(不仅仅是生理上),这样似乎使女性主义理论陷入了两难困境。从“等同论”追求形式的平等,“差异论”倡导有区别地对待女性,到“雌雄同体”(androgyny)/双性同体/男女同体论主张包容性的平等价值,平等与差异问题成为各个流派关注最多的问题,也是各阶段的女性主义争议最多的问题之一。通过对女性主义各流派的平等与差异观比较,可以得出平等与差异理论的发展是一个对平等与差异二元对立关系的逐步否定、并不断扩展“平等”与“差异”概念的内涵、动态理解性别差异,并试图走出“差异困境”的过程。西方女性主义平等与差异观的三个发展阶段之间并不是简单的批判和否定,而是一种辩证的否定之否定的过程,是一种继承和超越的关系;是一种从追求男女平等扩展到对人的全面平等与自由的向往;是一种从男女之间差异的讨论扩展到女性之间的差异、甚至人与人之间差异的延伸;是一种对女性权利的关注发展到对所有处于边缘地位的弱势群体的关怀伦理等。另外,女性主义关注的其他基本理论问题,如父权制与社会性别,性别本质主义,性别与种族、民族、阶级、性取向间的关系,都不同程度地通过对平等与差异观的认识过程体现出来。
在女性主义内部各流派之间对平等与差异问题看法的分歧,目前看来不仅难以弥合,且有日益扩大的趋势。众多女性主义思想家往往采取视其为天然存在的态度,并在此研究上展开自己的讨论。对女性主义政治思想内部如此众多的流派争论的存在,笔者并未发现有国内外的论著进行专题探讨,加以整合。即便在一两本专著内偶有提及,也仅是对女性主义理论内部多元化学术现象的客观描述或简短分析,这是目前学界研究中的不足。通过考察女性主义政治思想的发生发展史,我们会清楚地看出,一个志在解读两性差异的理论内部,竟然出现了如此众多的差异,并且,这种差异现象随着时间的演进不仅没有减少相反却有日渐增多的趋势,这不能不引发我们更进一步的思考。另外,虽然女性主义内部观点分歧日益增大,但它们还共同关注许多女性主义政治学的基本问题,例如国家、权力、权利、民主、市民社会、平等、参与、发展、全球化等。因此,在政治学的学科背景下理解和阐释女性主义政治学不仅可能,而且必须。因西方女性主义理论庞杂,异彩纷呈,对其进行全面综合的介绍、评析相当困难,所以笔者以西方女性主义平等与差异观为主线,从女性主义对自由主义批判的视角试图透视女性主义发展的全景。
二 选题意义
以西方政治思想史上两个核心主题词“平等”和“差异”为主线,开展对女性主义和自由主义复杂关系的研究。女性主义不仅仅作为一种学术思想而存在,其理论外表下更内在地蕴含有现实意义。
1.理论意义
首先,本书在掌握大量国内外研究女性主义、自由主义思想一手资料的基础上,结合女性主义认识论、立场论,从经验论的方法与视角探究西方女性主义对自由主义的批判与挑战理论,重新审视传统西方政治思想史的研究范式,打破认为自由主义是西方政治思想史唯一正宗和主流传统的观点,系统地挖掘女性主义的思想传统,厘清女性主义与自由主义在历史上的复杂关系,找到女性主义对自由主义的传承、冲突、批判与融合的可能。该论题能够丰富我们对当代西方政治思潮和政治传统的认识,有利于深入了解当代西方政治哲学中的理论论争,准确把握当代西方政治思潮的发展动向;同时有助于吸收和借鉴女性主义在批判自由主义的过程中所展现的合理成分,提高我们的政治理论水平。
其次,对女性主义思想的研究在西方发达国家已经发展成为一门显学,并且在发展中国家也有日趋兴盛之势,女性主义思想在政治学研究中逐渐显示出其重要性及必要性。但在现实生活中女性作为一个整体长期以来在社会权力结构中处于劣势地位,并在很大程度上被排斥于现实政治之外,这种情况不仅在发展中国家,即便是在女性主义的发源地——西方发达国家也仍不能说得到了根本性的改观,而政治哲学对此却少有关注,对于女性的现实不平等也长期视而不见或存而不论。我们如果承认某个阶级、某个团体对自己合理利益诉求的正当性,那么也就不能对女性群体迄今为止仍显微弱的政治声音听而不闻。故在政治学领域研究女性主义思想具有很深的学术潜能和极高的社会价值,对于中国妇女解放乃至整个中国社会的发展有重要的理论价值。
2.学术价值
一是女性主义对当代学术研究的影响极其广泛和深远,它对已有理论和知识系统提出全面质疑和挑战,这种挑战如今构成西方以及西方以外许多国家知识发展不可忽视的方面。如女性主义对自由主义理论、传统政治经济学、科学史研究和帝国论说等进行了全面的批评,女性主义所提出的性别挑战是诸多学科都难以回避的。
二是女性主义学说一方面向包括自由主义学说等许多传统学科提出了质疑,另一方面又在方法论上为其提供了新的思路和反思基础,更为新的学术研究开辟了广阔的理论境域。
三是女性主义为许多传统社会科学研究领域提供了令人耳目一新的研究方法与范式,也提供了令人惊喜的独特的研究视角——社会性别的视角。所以研究女性主义理论有着极大的学术意义。
四是本书主要运用文献研究方法和历史研究方法,同时采用文献考证、比较分析、语言分析、逻辑分析等手段,运用社会性别研究方法,即以妇女为中心、把社会性别的维度纳入研究结构的一种研究范式,拓展了政治学研究方法。
3.现实意义
首先,研究女性主义真正的现实意义在于,通过对女性主义的研究,来唤醒更多的女性对其自身所处境地的自觉认识,同时更多地警示男性对构成人类社会的另一半——女性群体给予更深切的理解与关注,最终达到男女两性社会的和谐,达到对女性、更进一步说也是对男性群体的解放。正如一些西方学者所指出的,“女性主义是一个非常成功的社会运动,它极大地改变了妇女的期望和生活,也影响了男性对妇女生活的看法和对待妇女的方式。可以说,没有其他的社会运动像女性主义运动这样,如此迅速地革命化,并进而深入地影响人们的行为方式”。[100]这种现实意义充分说明,在传统的所谓“男性话语”体系中诞生的人类思想精华,对“自由、民主、平等、博爱”等人类普遍之善的不懈追求,只有最终在女性群体中得以同样彻底的实现,方能展现其真诚可贵的价值。
其次,从更功利的角度来讲,女性主义研究不仅能够作为女性自身不断寻求独立与解放,不懈追求自尊、自立、自强的思想武器,而且也使女性主义研究构成对现代西方主流文化的反思与批判的一部分,对其自身理论也是不断深化的过程。在研究女性主义发展过程中能够产生超越常识经验的价值观与方法论,即强调从女性的自我经验出发,强调研究者作为主体的介入以及与研究对象的互动关系,着眼于对男性中心主义的批判,形成一种为了女性而不仅仅是关于女性或以女性为对象的研究局面,并能够积极构建女性主义理论。
再次,性别不平等是无穷多样性和普遍相似性的统一,如何把西方女性主义理论和我国现存的性别不平等问题相结合,促进妇女的性别平等事业的进步,实属一项有现实意义的研究课题。对于当今我国社会转型带来的女性在市场竞争中成为弱势群体,以及有关妇女权利和利益受损等诸多问题,需要借鉴西方女性主义思想从理论上厘清,借以启发以男女平等为当今基本国策的我国读者去深入思考;同时试图补足、丰富理论界对两性平等与差异问题研究的匮乏与单薄;在尊重性别差异的情况下,寻求两性和谐发展的可能性,探讨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切实实现性别平等与构建以性别和谐为基础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有效途径。
[1] 对于“feminism”一词的译法,目前国内学术界还有争议(有关争论情况可以参见王政、杜芳琴主编的《社会性别研究选译》的序言)。一般有两种译法:一译作“女权主义”,因为这一理论的诞生是源于西方白人妇女要求政治、经济、教育等方面的平等权利,“女权”似乎更接近于这一运动的宗旨和内涵;20世纪以来,feminism一词在理论和实践上有了很大的发展,它不是简单地指向男性争取权力和权利,而是指改造男性中心的等级制文化和社会体制,消除对妇女及其他受压迫群体在政治、经济和社会上所受歧视的一种文化思潮,从而达到改变社会性别关系,使男女都能获得全面发展的目的,因此又译作“女性主义”。后一种译法比较客观,它暗含了此乃是女性或站在女性角度上的观点和思想,既包含了女性运动的理论,又包含了女性运动的实践。另外,“feminism”所涉及的主要问题已经不仅仅是争取与男性相同的平等权利,而是女性自身如何完善和发展的问题,有人认为译作“女性主义”更确切。还有人提出中国没有类似于西方的女权运动,我国宪法和法律规定男女平等,况且西方女权主义运动中一些过激行为曾经引起过人们的误会和反感,所以提“女权主义”不妥。两种译法在优劣和感情色彩上并无明显轩轾,都反映了女性主义群体的多样化,所使用的译法的不同反映了个人对女性主义理解的侧重点的不同和策略考虑上的不同。在笔者看来,这两种译法各有千秋,不管怎样翻译,“feminism”是站在女人的立场为女人说话,向男性中心社会要求平等权利。
[2] 刘和:《女性主义与当代学术成果》,《中华读书报》2002年11月14日。
[3] 〔法〕西蒙娜·德·波伏娃:《第二性》,陶铁柱译,中国书籍出版社,1998,第309页。
[4] 佟新:《社会性别研究导论:两性不平等的社会机制分析》,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第224页。
[5] 〔美〕琼·斯科特:《性别:历史分析中的一个有效范畴》,载李银河《妇女:最漫长的革命——当代西方女权主义理论精选》,三联书店,1997,第168页。
[6] Ann Brook,Postfeminisms:Feminism,Cultural Theory and Cultural Forms,London & New York:Routledge,1997,p.4.
[7] Valerie Bryson, Feminist Political Theory,London:Macmillan Press Ltd,1992.参见李银河《妇女:最漫长的革命——当代西方女权主义理论精选》,三联书店,1997,第7页。
[8] Valerie Bryson, Feminist Political Theory,London:Macmillan Press Ltd,1992.参见李银河主编《妇女:最漫长的革命——当代西方女权主义理论精选》,三联书店,1997,第2页。
[9] V.Spike Peterson and Anne Sisson Runyan,Global Gender Issues,Boulder:Westview Press,1993,p.33.Wendy Brown,New Jersey:Manhood and Politics,New Jersey:Rowman and Littlefield Publishers,1988,p.4.参见荒林主编《中国女性主义》,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第159页。
[10] 〔加〕巴巴拉·阿内尔:《政治学与女性主义》,郭夏娟译,东方出版社,2005,第201页。
[11] 〔加〕巴巴拉·阿内尔:《政治学与女性主义》,郭夏娟译,东方出版社,2005,第4页。
[12] 关于feminism这一术语更为详尽的解释可参看吴小英《科学、文化与性别——女性主义的诠释》,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第2~4页。关于女权主义的定义可参见〔美〕罗斯玛丽·帕特南·童:《女性主义思潮导论》,艾晓明等译,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肖巍:《女性主义伦理学》,四川人民出版社,2000。
[13] 李小江等:《女性主义——文化冲突与身份认同》,江苏人民出版社,2000,第15~16页。
[14] Lisa Tuttle,Encylopedia of Feminism,London:Longman,1986,p.107.
[15] 〔英〕戴维·米勒、韦农·波格丹诺主编《布莱克维尔政治学百科全书》,邓正来等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2,第256~258页。
[16] 李小江等:《女性主义——文化冲突与身份认同》,江苏人民出版社,2000,第39~40页。
[17] 〔加〕巴巴拉·阿内尔:《政治学与女性主义》,郭夏娟译,东方出版社,2005,第4页。
[18] Olive Banks, Faces of Feminism,Oxford:Martin Robertson,1981,p.3.
[19] 〔美〕艾莉森·贾格尔:《转向21世纪的西方女性主义伦理学》,载邱仁宗《女性主义哲学与公共政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第29页。
[20] 肖巍:《女性主义伦理学》,四川人民出版社,2000,序言,第1页。
[21] 安·弗格森:《女性主义哲学及其未来》,载邱仁宗《女性主义哲学与公共政策》,中国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4,第3页。
[22] 西慧玲:《西方女性主义与中国作家批评》,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3,第4~5页。
[23] 肖巍:《女性主义关怀伦理学》,北京出版社,1999,第3页。
[24] 鲍晓兰:《西方女性主义研究评介》,三联书店,1995,第4页。
[25] 鲍晓兰:《西方女性主义研究评介》,三联书店,1995,第4页。
[26] 女权主义思想的各个派别和分支参见Rosemarie Putnam Tong,Feminist Thought:A More Comprehensive Introduction,Boulder:Westview Press,1988。另外可参见李银河《女性主义》,山东人民出版社,2005,第38~100页。
[27] Valerie Bryson, Feminist Political Theory,London:Macmillan Press Ltd.,1922,p.168.
[28] Ellen Willis,“A(Qualified)Defense of Liberal Feminism”,Hypatia, Vol.2,No.2,Summer 1987,p.90.
[29] 〔美〕贝蒂·弗里丹:《非常女人》,邵文实、尹铁超译,北方文艺出版社,2000,第29页。
[30] 〔美〕贝蒂·弗里丹:《非常女人》,邵文实、尹铁超译,北方文艺出版社,2000,第37页。
[31] 王政:《女性的崛起:当代美国的女权运动》,当代中国出版社,1995,第4页。
[32] 〔美〕阿莉森·贾格尔:《妇女解放的政治哲学》,载李银河《妇女:最漫长的革命——当代西方女权主义理论精选》,三联书店,1997,第284页。
[33] 〔加〕巴巴拉·阿内尔:《政治学与女性主义》,郭夏娟译,东方出版社,2005,第199页。
[34] Valerie Bryson,Feminist Political Theory,London:Macmillan Press Ltd.,1922,pp.22-23.
[35] 〔英〕J.密尔:《妇女的屈从地位》,王蓁、汪溪译,商务印书馆,1996,第274页。
[36] 〔英〕J.密尔:《妇女的屈从地位》,王蓁、汪溪译,商务印书馆,1996,第304页。
[37] Susan Moller Okin,Women in Western Political Thought,Princeton: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78,p.197.
[38] 〔英〕J.密尔:《妇女的屈从地位》,王蓁、汪溪译,商务印书馆,1996,第48页。
[39] 李强:《自由主义》,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第225页。
[40] 〔美〕罗斯玛丽·帕特南·童:《女性主义思潮导论》,艾晓明等译,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第42页。
[41] 目前欧美政治学界的主流见解将哈耶克、弗里德曼等人定位于自由保守派或保守自由派,西方女权运动内虽然一向有不少保守分子,却从不存在一个可以称为“保守女性主义”的流派,因此本书仍将反对国家干预的自由女权分子视为自由派。
[42] 〔美〕罗斯玛丽·帕特南·童:《女性主义思潮导论》,艾晓明等译,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第68页。
[43] 〔美〕罗斯玛丽·帕特南·童:《女性主义思潮导论》,艾晓明等译,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第69页。
[44] 马尔科姆·沃特斯(M.Waters)将“父权制”这个术语限定在按照有亲属关系实践所配置的各类经济角色和政治角色而生成结构的男性社会性别系统,所以他建议使用“男权制”用以描述出现在分化了的社会情境下的男性社会性别系统。他认为,在父权制中,扩大的亲属关系系统中年长的男性成员有权控制;而在男权制中,所有的成年男性都拥有一种集体性控制,但是并不比直接依靠他们在亲属关系系统中的定位。但一般人们对这两个词的区分不是很明晰。
[45] 〔美〕凯特·米利特:《性的政治》,钟良明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第38页。
[46] 〔美〕凯特·米利特:《性的政治》,钟良明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第38~39页。
[47] Michele Barrett and Anne Phillips,eds.,Destabilizing Theory:Contemporary Feminist Debates,Cambridge:Polity Press,1992,p.120.
[48] Shulamith Firestone,The Dialectic of Sex:The Case for Feminist Revolution,转引自Janet A. Kourany,James P. Sterba,Rosemarie Tong, Feminist Philosophies:Problems,Theories,and Applications,New Jersey:Prentice Hall,1992,pp.286-287。
[49] Catharine A.Mackinnon, Pornography,Civil Rights,and Speech(1985),转引自Janet A. Kourany,James P. Sterba,Rosemarie Tong: Feminist Philosophies:Problems,Theories,and Applications,New Jersey:Prentice Hall,1992,p.297。
[50]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57,第249~250页。
[51]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第2版,第162页。
[52]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第2版,第72页。
[53]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第2版,第672页。
[54] 〔英〕朱丽叶·米切尔:《妇女:最漫长的革命》,转引自李银河《妇女:最漫长的革命——当代西方女权主义理论精选》,三联书店,1997,第12页。
[55] 〔美〕罗斯玛丽·帕特南·童:《女性主义思潮导论》,艾晓明等译,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第171页。
[56] 〔美〕海蒂·哈特曼:《马克思主义与女权主义的不幸婚姻:朝向更有进步意义的联合》,载詹妮特·克莱妮《女权主义哲学——问题,理论和应用》,李燕译,东方出版社,2006,第576页。
[57] 〔美〕海蒂·哈特曼:《资本主义、家长制与性别分工》,载李银河《妇女:最漫长的革命——当代西方女权主义理论精选》,三联书店,1997,第51页。
[58] 〔美〕海蒂·哈特曼、安·马克森:《当代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实践:女权主义者的评论》,载中国妇女出版社选编《外国女权运动文选》,中国妇女出版社,1987,第28页。
[59] 〔美〕艾里斯·扬:《超越不幸的婚姻——对二元制理论的批判》,载李银河《妇女:最漫长的革命——当代西方女权主义理论精选》,三联书店,1997,第92页。
[60] Alison M.Jaggar,Feminist Politics and Human Nature,New Jersey,Rowman & Littlefield Publishers.,1988,p.78.
[61] A.Foreman,Femininity as Alienation, London:Pluto Press,1978,p.151;Valerie Bryson,Feminist Political Theory:An Introduction,New York:Palgrave Macmillan,p.251.
[62] Alison. M. Jaggar,Feminist Politics and Human Nature,New Jersey:Rowman & Littlefield Publishers,1988,p.308.
[63] Alison M.Jaggar,Feminist Politics and Human Nature,New Jersey:Rowman & Littlefield Publishers,1988,p.314.
[64] 周安平:《性别平等的法律进路之批判》,《法商研究》2004年第3期。
[65] M.Zalewski,“The Debauching of Feminism Theory/The Penetration of the Postmodern”. Politics,Vol.11,No.2,1991,p.33.
[66] 〔美〕南希·费雷泽、琳达·尼科尔森:《非哲学的社会批判:女权主义与后现代主义的相遇》,载苏国勋、刘小枫《二十世纪西方社会理论文选Ⅳ——社会理论的政治分化》,上海三联书店,2005,第513页。
[67] 〔澳〕安德鲁·文森特:《现代政治意识形态》,袁久红等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第297页。
[68] 李银河:《后现代女性主义思潮》,《哲学研究》1996年第5期,第66页。
[69] 王逢振等编《最新西方文论选》,漓江出版社,1991,第141页。
[70] 参见C.Ramazanoglu ed.,Up Against Foucault,Explorations of Some Tensions Between Foucault and Feminism,London and New York:Routledge,1993,p.191。
[71] John Gray,Liberalism,England:Open University Press,1986,p.ix.
[72] 徐大同、马德普:《现代西方政治思想》,人民出版社,2003,第9页。
[73] 顾肃:《自由主义基本理念》,中央编译出版社,2003,第1页。
[74] 〔美〕斯蒂芬·霍尔姆斯:《反自由主义剖析》,曦中、陈兴玛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第4~5页。
[75] 〔英〕约翰·格雷:《自由主义》,曹海军等译,吉林人民出版社,2005,第2页。
[76] 李强:《自由主义》,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第23页。
[77] 李强:《自由主义》,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第13页。
[78] 〔苏〕涅尔谢相茨:《古代希腊政治学说》,商务印书馆,1991,第215页。
[79] 周尚君:《古典自由主义再审视——兼与周保松教授商榷》,《学术界》2012年第7期。
[80] 〔英〕洛克:《政府论》(下篇),叶启芳、瞿菊农译,商务印书馆,1964,第5页。
[81]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7卷),人民出版社,1959,第249页。
[82] 佟德志:《宪政与民主的调和与共容——杰斐逊的宪政民主理论体系初探》,《山西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4期。
[83] 〔英〕约翰·密尔:《代议制政府》,汪瑄译,商务印书馆,1984,第68页。
[84] 周尚君:《古典自由主义再审视——兼与周保松教授商榷》,《学术界》2012年第7期。
[85] Adam Smith,An Inquiry into the Nature and Causes of the Wealth of Nations,New York:Random House,1964,p.423.
[86] 〔荷兰〕伯纳德·曼德维尔:《蜜蜂的寓言:私人的恶德,公众的利益》,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第1页。
[87] 邓振军:《托马斯·希尔·格林自由主义思想研究》,硕士学位论文,华东师范大学,2004,第35页。
[88] 沈红文摘译《哈贝马斯谈全球化主义、新自由主义和现代性》,《国外理论动态》2002年第1期。
[89] 中国社会科学院“新自由主义研究”课题组:《新自由主义研究》,《马克思主义研究》2003年第6期。
[90] 刘昀献:《论20世纪以来西方主流意识形态的演变及其功能》,《新华文摘》2004年第16期。
[91] 中国社会科学院“新自由主义研究”课题组:《新自由主义研究》,《马克思主义研究》2003年第6期。
[92] 〔美〕弗里德曼:《资本主义与自由》,张瑞玉译,商务印书馆,1986,第7页。
[93] 〔加〕巴巴拉·阿内尔:《政治学与女性主义》,郭夏娟译,东方出版社,2005,第195页。
[94] Susan Moller Okin,Women in Western Political Thought,Princeton: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79,p.199.
[95] 转引自〔加〕巴巴拉·阿内尔《政治学与女性主义》,郭夏娟译,东方出版社,2005,第198页。
[96] 肖巍:《女性主义关怀伦理学》,北京出版社,1999,序言,第5页。
[97] J.Mitchell,“Women and Equality”,in A.Phillips ed.,Feminism and Equality,New York:New York University Press,1987,p.31.
[98] Maxine Zinn and Bonnie Thornton Dill,“Theorizing Difference from Multiracial Feminism”,Feminist Studies,Vol.22,No.2,Summer 1996,pp.321-331.
[99] Elizabeth Genoves-Fox,“Difference,Diversity and Divisions in An Agenda for the Women’s Movement”,in Gay Young and Bette J. Dickerson,eds.,Colour,Class,and Country:Experience of Gender,London:Zed Books,1994,pp.232-248.
[100] 刘霓:《西方女性学:起源、内涵与发展》,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第18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