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80年代改革开放的实践探索
现在回顾起来,整个80年代的改革,可以说,是我国改革开放的初始阶段,或者说是改革开放的探路阶段,究竟要走什么路?也可以说,是上下左右学习改革开放的阶段,因为人们事先并不清楚改革究竟要怎么搞。
当时,中央有两句话,叫作“对内搞活,对外开放”。这是很通俗的,不是什么理论,但这两句话的影响最大,为人民群众的实践探索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比如乡镇企业,由于各地的情况不同,实际上有三种不同类型:江苏搞的是集体企业,浙江南部搞的是个体私营企业,广东搞的是出口加工、三来一补。总的都叫乡镇企业,允许各地根据自己的情况来搞,这不能搞全国统一的设计方案。又比如,对外开放也是放手让地方去试验。先是深圳、珠海,厦门、汕头,以后是广东、福建的特殊政策,再后来就是14个沿海城市搞开发区,这都是一步、一步的,先试验,后推广。很多具体办法都是地方根据自己的情况和可能来制定的。
拿我亲身经历的城市改革来说,80年代的改革重点,是以微观改革为主,宏观是为微观改革创造条件。应该说,在80年代,宏观没有怎么大改,政府改革、机构改革也都不算成功。
在80年代,企业改革都是采取过渡形式。因为在当时,我们面临的是短缺经济,除了个别企业外,企业产品不愁没有销路。因此,当时的国有企业很少亏损,很少破产。大量企业亏损是90年代以后的事,不是80年代。当时改革的主要思路就是如何搞活企业,使企业职工增加工资。现在回过头来看,当初的一些过渡性措施,还是必要的,不能完全否定。
比如说利改税,不能完全否定。利改税的设想是,降低税率,为企业平等竞争创造条件。这个设想是很好的,但在开始执行中,因为那些好的国有企业留利较多,财政部对此有意见,所以后来加了一个调节税,那是照顾到财政。当时的财政也确实很困难,中央财政要增加100亿收入都非常非常难。因为放权让利以来,中央财政收入的比例一直是下降的。当时企业改革是从调整分配结构入手的,企业多拿,职工多拿,财政少拿,大的分配格局就是这样。为了让财政能够过得去,所以加了一个调节税,这是一种过渡措施。
又比如承包制,赵紫阳开始并不赞成承包制;但现在看来,也不能完全否定承包制。要承认这是一种过渡形式,承包制对有些企业还是起了很大的作用。比如,钢铁工业是资金密集型产业,对钢铁工业的投资是非常大的。承包制是固定利润上缴的,超过增长比例的部分留给企业,有利于企业的技术改造和增加职工工资。采取这样一种过渡措施是有历史原因的。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倡导发展重工业。“大跃进”中,又强调“以钢为纲”。当时,有一个规划,叫作“三大、五中、十八小”。“三大”就是这个鞍钢、武钢、包钢;“五中”就是太原、马鞍山、重庆、本溪、首钢;“十八小”就是各省只要有点儿资源的就可以搞。这些企业长期得不到很好的发展,只是在改革开放以后才逐步走了承包的路。地方政府也愿意搞承包,肯定有它的必然性。因为过去的办法是,企业全部利润上缴财政部,财政部又划给国家计委,计委再根据国家计划投到企业。实行承包制以后,一部分利润留给了企业,企业可以根据市场情况自主决定改造什么,怎么改,这对国有企业转变为市场主体起到了促进作用。当然,我们这些过渡性的改革措施,肯定是有弊病。但是在当时,有利有弊,利大于弊就可以推,没有十全十美的办法。如果具体的改革办法都由国家来设计,新的道路就走不出去。
在企业改革方面,赵紫阳是赞成搞股份制的。但是,要全面推行股份制,当时的条件还不成熟。最早,世界银行的林重庚跟我谈过股份制,但他也没想出具体的办法。他说:“能不能让国有企业互相参股?”但这在实际中是很难做的。赵紫阳说,要试点。所以,股份制试点就先在上海、广东、深圳搞起来了。总体来看,在十三大以前,体改委跟经委合作得很好。股份制试点是体改委搞的,其他方面的企业改革很多是经委操作的。应该说,80年代的企业改革,经委是起了很大作用的。
另一方面是搞城市试点。那时候,下边的话是,搞活企业,搞活流通和发挥中心城市作用。我们搞城市综合改革试点,就是为了帮助地方实现这一目的。1982年,我到体改委以后,已经确定了先在两个中等城市搞试点,一个是湖北的沙市,一个是江苏的常州。我刚到体改委就去看了这两个城市,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他们的新产品。那时候,沙市的床单,常州的灯芯绒,很是畅销,不是在国内而是在国外,有多少就能出口多少,国内都买不到。实际上,他们的产品已经市场化了。他们为什么能发展?就是因为他们退出了传统的流通环节,直接到国外市场参与竞争!所以,当时搞活流通很重要。以后在重庆、武汉搞试点时,都把搞活流通放在重要地位。在传统体制下,我们的流通层次分为一级站、二级站、三级站,生产企业的产品(消费品)分别交给这些站进行批发。在城市改革试点中,企业与商家直接见面,减少了流通环节,降低了交易费用,这在城市改革中是一个很大的举措。那时候,各个城市都在搞百货中心,就是那个百货大楼,让生产企业把产品直接销到百货大楼,不经过一级站、二级站、三级站。这样,就把传统的流通环节全抛掉了。这以后,就是搞横向联系,有些地方也叫横向联合,就是生产企业之间的协作配套。我记得,1986年,我们正在搞横向联合,这是紫阳提出的。在杭州,陈云把我找去,问:“横向联合是什么意思?”我解释说:“就是不是像过去那样由计委和部门垂直指挥,而是推进企业间横向的经济联系。”他说:“我同意你们搞改革探索。我是主张先生活、后基建,就怕你们把基建摊子搞得太大。”
80年代,我们总的经验就是,中央为改革开放探路做了两件事情:走什么路?走什么方向?提出一些方向性的指导意见和要求,具体操作是下边群众创造的。通过群众创造,经过试验,逐步推广。因此,很多改革不是事先设计好的,承包制是由企业首先倡导搞起来的,乡镇企业不是中央设计的,流通体制的改革也不是上面设计的。群众的创造各式各样,最后是各种改革方式的合流。比如说,乡镇企业就有很大的变动:苏南开始是集体企业,搞承包制,以后呢,是股份制了;浙江开始是个体企业,以后是私营企业,再以后是股份合作制,现在也是股份制、公司制;广东先是来料加工,三来一补,以后是合资、公司制。这条路是各个地方根据本地的情况走出来的,把全国的企业改革统一设计成一种形式,在当时是办不到的。如果说我们设计的统一方案能够实行,那就是走计划经济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