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 民主与集中、心血与汗水的智慧结晶
《共同纲领》最后阶段的修改与定稿,可谓中国历史上民主协商的典范,实事求是的典范。对那段历史所体现的民主的、实事求是的理念和精神,当年的与会代表感慨万千。
九三学社代表许德珩说:《共同纲领》草案“是经过了筹备会多次的周详讨论的,在大会开幕以前来到北平的六百多位代表也曾经分组多次的研讨,六百多位同仁之中,可以说是很少很少没有发言的,也更很少发言不被重视的;凡是在目前紧要的,能够办得到的建议,都是被采纳的。这种民主的,实事求是的精神,是值得我们佩慰的”。[93]
民主建国会代表章乃器说:“分组讨论和大会报告轮番地举行,保证了大家都有充分的发言权,做到了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做到了反复讨论,不厌求详,做到了多数起了决定作用,少数心悦诚服。这才是真正的,彻底的民主。我们的《共同纲领》,在筹备会里面经过了七次的分组讨论和大会报告,容纳了绝大多数的意见,最后才在筹备会全体会议里面很顺利地作为草案通过,便是一个典型的例子。”[94]
《胡乔木回忆毛泽东》一书中也说:“召开政协和拟定纲领的过程,突出体现了共产党领导下的党派协商精神。毛泽东、周恩来等共产党领导人大智大勇,虚怀大度,既能提出完整正确的建国方案,又能虚心听取其他党派和无党派人士的意见,平等协商国家大事。其他党派和无党派人士亦能本着共同负责的精神,竭智尽虑,为国献策,大胆发表意见,敢于进行争论。这种精神,为我国政治生活留下了一种宝贵的传统。”[95]
今天回顾制定《共同纲领》的这段历史,令我们感慨和难以忘怀的不单是这段历史的民主理念和精神,毛泽东、周恩来等中共领导人在领导制定《共同纲领》过程中所付出的艰苦与心血、所体现出来的政治智慧和远见卓识,同样令后人叹为观止。
《共同纲领》的制定,来之不易。以毛泽东、周恩来等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制定《共同纲领》过程中,慎之又慎,从文字到内容反复推敲,耗费了大量精力和心血。
根据笔者看到的材料,毛泽东从第一次起稿时就直接参加了《共同纲领》草稿的修改,而集中的修改则是在8月下旬至9月上中旬。8月22日,当周恩来把《新民主主义的共同纲领》初稿报送给他时,他就开始进行认真修改。在《共同纲领》正式定名为《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后,从9月5日到13日,毛泽东至少对其间的四次草案稿进行了细心修改,改动总计有200多处。9月11日下午,毛泽东对当天印出的清样稿做了8处修改,并批告胡乔木:“乔木,即刻印100份,于下午8时左右送交周副主席,但不要拆版,俟起草小组修正后,再印1000份。”[96]13日印出的清样稿送来后,毛泽东又有多处修改。
周恩来对《共同纲领》付出的心血也是惊人的,他自始至终主持纲领的起草工作,为《共同纲领》的制定作出了重要贡献。前面说过,他亲自草拟《新民主主义的共同纲领》,并曾八易其稿。在《共同纲领》正式定名为《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后,仅从笔者看到的9月5日至20日期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的几个过程稿来判断,周恩来对其间的四次草案稿做过细心的修改。这四次修改分别是对9月5日、11日、13日、17日清样稿的修改,改动总计达100多处。此外,周恩来作为《共同纲领》起草小组的组长和新政协筹备会常务委员会副主任,多次召集会议讨论《共同纲领》,反复听取各方意见。当年参加新政协的代表葛志成回忆说:“周恩来是我在筹备会上见到的最辛苦的一位领导人。他不仅担任大会临时主席,还是《共同纲领》起草小组的组长。他领导小组成员反复征求代表们的意见,对《共同纲领》再三进行修改。”[97]
需要指出的是,毛泽东、周恩来等在《共同纲领》最后阶段对纲领草案的修改,是同新政协筹备会常委会及所有出席新政协会议代表的讨论结合在一起的。有些修改之处也反映了代表们的意见。
新政协开会的日期一再推延,也足以说明《共同纲领》的来之不易和中国共产党在领导制定《共同纲领》这项工作中的慎重态度。新政协原来打算在8月初召开,后来又曾决定在9月10日召开,最终结果是到9月21日召开。新政协召开的会期之所以一再推迟,很大程度上与《共同纲领》的定稿时间较晚有关。
据薄一波回忆,原定9月10日正式召开的新政协后来延期召开,是“因文件起草未完成”。[98]
这里所说的“文件”应该是指《共同纲领》。人民政协要讨论通过的主要是三大文件:一是由第三小组负责起草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二是由第二小组负责起草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组织法》,三是由第四小组负责起草的《中央人民政府组织法》。这三大文件的草拟与制定,《共同纲领》最难,费时费力最多,讨论次数也最多。
据新政协筹备会8月23日发出的关于各小组工作进度的报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组织法》在8月中旬就草拟完毕,8月18日第二小组全体会议审议通过;《中央人民政府组织法》也在8月中旬草拟完毕,8月19日第四小组全体会议审议通过,提交筹备会常委会讨论。唯独《共同纲领》草案还“正在起稿中”。[99]据周恩来自己说,一直到9月7日,《共同纲领》出来的“还只是一个初步草案,第三小组本身也没有作最后的决定,更未提交(筹备会)常委会去讨论”。为了慎重起见,在提交筹备会常委会讨论之前,先把《共同纲领》草案发到各位代表的手中,“发动大家来讨论”。[100]而且,从笔者看到的讨论记录看,这种全体与会代表的讨论还不止一轮,而是经过了9月9日、14日两轮大范围的讨论,之后才提交9月16日的新政协筹备会常委会讨论通过。此时,距人民政协会议开幕只有四天。
宁肯推迟会议召开日期,也绝不草率行事,这恰恰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在领导制定《共同纲领》工作中的严谨与慎重。
1949年9月17日,经各方反复讨论协商和修改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草案)》在新政协筹备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获得通过。
三天之后,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开幕。9月22日,周恩来向大会报告《共同纲领》草案起草经过和特点。大会组成包括《共同纲领》草案整理委员会在内的六个分组委员会,以最后完成各项文件的起草工作。《共同纲领》草案整理委员会由出席政协会议的45个单位的代表和特邀代表51人组成。[101]其中,周恩来作为中共方面的代表,同时被推举为该委员会的召集人。
9月28日,政协各单位及《共同纲领》草案整理委员会分别举行会议,对《共同纲领》草案进行最后一次讨论。经讨论,除对9月20日稿中的不正规字体加以规整和增添一处标点外,全体一致通过保持原文送交大会主席团。
广泛的民主协商换来了集合全国人民集体智慧的不朽杰作,辛勤的劳动和汗水迎来了潮水般的掌声和欢呼。反映了中国人民近百年来梦寐以求的愿望、代表着中国各阶层人民利益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草案,终于在1949年9月29日的政协全体会议上获得一致通过。“大会通过《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那天,周恩来对纲领草案专门做了说明,没等表决,他的讲话就获得了满堂的掌声。及至表决时,会场上的掌声就如雷鸣一般。它表达了全体代表的共同愿望,反映了全国人民建设祖国的共同意志。”[102]
与《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初稿相比,正式通过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在结构上没有什么变化,条文的总数也还是60条,但条文内容又有不少修改。
下面,将结合《共同纲领》起草过程的内容变化,就《共同纲领》规定的国家性质、政权构成、经济政策、文化教育政策、军事制度、民族政策、外交政策等分别进行阐述。
[1] 卢森堡:《论俄国革命》,《国际共运史研究资料》(卢森堡专辑),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62、66页。
[2] 华岗:《关于学习共同纲领的几个问题》,《共同纲领学习资料》第2辑,中国民主建国会1952年编印,第107页。
[3] 宋云彬:《红尘冷眼——一个文化名人笔下的中国三十年》,山西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131页。
[4] 《杨尚昆回忆录》,中央文献出版社2001年版,第263、264页。
[5] 《周恩来年谱(1898—1949)》(修订本),第801页。
[6] 《周恩来年谱(1898—1949)》(修订本),第803页。
[7] 林一元:《艰辛的历程,甘果的回味》,石光树编《迎来曙光的盛会——新政治协商会议亲历记》,第63、64页。
[8] 《周恩来年谱(1898—1949)》(修订本),第804页。
[9] 童小鹏:《周恩来在召开新政协创建新中国中的业绩》,《人民日报》1996年1月8日。
[10] 《周恩来年谱(1898—1949)》(修订本),第808页。
[11] 《周恩来年谱(1898—1949)》(修订本),第808页。
[12] 钱之光:《接送民主人士进解放区参加新政协的回忆》,《人民日报》1983年8月14日。
[13] 周恩来:《关于召开新的政治协商会议诸问题(草案)》(手稿)(1948年10月)。
[14] 《周恩来起草的中共中央给高岗、李富春并中共中央东北局的电报》(1949年10月8日)。
[15] 《周恩来起草的中共中央给香港分局并告上海局的电报》(1948年10月30日)。
[16] 《周恩来起草的中共中央给香港分局并告上海局的电报》(1948年10月30日)。
[17] 参见《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诞生纪事》,《五星红旗从这里升起》,第20—22页。
[18] 《周恩来在新政协筹备会第三小组成立会议上的讲话》(1949年6月18日)。
[19] 1998年出版的《周恩来年谱(1898—1949)》修订本第810页记载:“10月上旬,主持起草《共同纲领》草案。至次年初,形成中国人民民主革命纲领草案第二稿。”2003年出版的《胡乔木回忆毛泽东》第2版第547页:“《中国人民民主革命纲领草稿》第一稿是在李维汉主持下,1948年10月27日写出的,然后上报周恩来同志。”笔者在这里综合了这两说。
[20] 周恩来在《中国人民民主革命纲领草稿(第一稿)》上的批示。
[21] 《中国人民民主革命纲领草稿(第一稿)》(1948年)。
[22] 《胡乔木回忆毛泽东》,第547页。
[23] 《中国人民民主革命纲领草稿(第一稿)》(1948年)。
[24] 《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5页。
[25] 《胡乔木回忆毛泽东》,第548页。
[26] 《周恩来年谱(1898—1949)》(修订本),第815页。
[27] 周恩来对《中国人民民主革命纲领草稿》第二稿的修改稿。
[28] 《论联合政府》,《毛泽东选集》第3卷,第1055页。
[29] 《论联合政府》,《毛泽东选集》第3卷,第1065页。
[30] 《周恩来在新政协党组会议上的讲话》(1949年6月22日)。
[31] 《周恩来在全国工会工作会议上的讲话》(1949年7月23日)。
[32] 《周恩来起草的中共中央关于召开新政协筹委会各单位参加人选问题给高岗、李富春的电报》(1948年11月3日)。
[33] 楚图南:《破晓之前——我参加新政协筹备工作及首届政协的经过》,石光树编《迎来曙光的盛会——新政治协商会议亲历记》,第79、80页。
[34] 郝在今:《协商建国:1948—1949中国党派政治日志》,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63页。
[35] 童小鹏等:《关于筹备和召开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回忆》,石光树编《迎来曙光的盛会——新政治协商会议亲历记》,第10页。
[36] 《新政协的阵营》(中共中央统战部综合报告)(1949年2月28日),转引自章立凡《民主协商建国的历史回顾》,《炎黄春秋》2009年第4期。
[37] 《周恩来在新政协第一次党组会议上的讲话》(1949年9月15日)。
[38] 《代表中共中央给联共(布)中央斯大林的报告》,《建国以来刘少奇文稿》第1册,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第8页。
[39] 《周恩来在新政协第一次党组会议上的讲话》(1949年9月15日)。
[40] 《中共中央关于对待民主人士的指示》(1949年1月22日)。
[41] 《在中国共产党第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毛泽东选集》第4卷,第1437—1438页。
[42] 《周恩来在新政协第一次党组会上的讲话》(1949年9月15日)。
[43] 《将革命进行到底》,《毛泽东选集》第4卷,第1375页。
[44] 《在中国共产党第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报告》,《毛泽东选集》第4卷,第1437页。
[45] 童小鹏等:《关于筹备和召开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回忆》,石光树编《迎来曙光的盛会——新政治协商会议亲历记》,第11页。
[46] 《周恩来年谱(1898—1949)》(修订本),第828页。
[47] 《周恩来年谱(1898—1949)》(修订本),第848—849页。
[48] 《中共中央关于对待民主人士的指示》(1949年1月22日)。
[49] 《中共中央关于对待民主人士的指示》(1949年1月22日)。
[50] 《民主东北参观团参观回来致书毛主席陈述感想》,《人民日报》1949年6月27日。
[51] 陈垣:《给胡适之一封公开信》,《人民日报》1949年5月11日。
[52] 陈垣:《对北平各界代表会议的感想》,《人民日报》1949年9月9日。
[53] 《周恩来在新政协第一次党组会议上的讲话》(1949年9月15日)。
[54] 《胡乔木回忆毛泽东》,第550页。
[55] 林伯渠:《新政治协商会议筹备的情况及经过》,《五星红旗从这里升起》,第298页。
[56] 《新政治协商会议筹备会常务委员会第一次会议记录》(1949年6月16日)。
[57] 《在新政协筹备会第三小组成立会上的讲话和对会议记录稿的批语》,《建国以来周恩来文稿》第1册,中央文献出版社2008年版,第9、10页。
[58] 《新政协筹备会第三小组(起草共同纲领小组)成立会议记录》(1949年6月18日)。以下有关第三小组成立会议决定事项均引自第三小组成立会议记录。
[59] 新政协筹备会1949年7月12日发出的《关于小组动态及其问题之报告》中汇报第三小组的工作时提到:“各国宪法除已印发者外,最近拟印捷克、保加利亚和越南的宪法。”
[60] 召开新政协的时间几经变化。从目前发现的材料得知,中共中央曾打算在8月召开新政协。1949年7月,刘少奇访问苏联时代表中共中央给联共(布)中央斯大林的报告中提到:“我们决定在今年八月召开新的政治协商会议,并成立联合政府,现正积极进行各项准备工作。”参见《建国以来刘少奇文稿》第1册,第4页。
[61] 新政协筹备会1949年7月12日发出的《关于小组及其问题之报告》中提到:“各民主党派及团体的政治纲领或政治主张,现仅收到八个单位的,即可先印成小册,发给组员参考。”
[62] 章乃器:《第三(共同纲领)小组第二分组(财政经济)讨论总结》(1949年6月30日)。
[63] 《周恩来在北平科学界、学术界和大学教授纪念五四运动3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1949年5月5日)。
[64] 金冲及主编《周恩来传》上卷,第915页。
[65] 《〈新民主主义的共同纲领〉草案初稿》,《建国以来周恩来文稿》第1册,第291页。
[66] 钱端升:《统一战线·人民政权·共同纲领》,《观察》第6卷第1期,1949年11月1日。
[67] 对“政治协商会议”到“新政治协商会议”的由来,周恩来当时多次谈及。1949年6月18日,他在新政协筹备会第三小组的成立会议上说:“‘政治协商会议’是我在重庆和王世杰谈判时他提出来的。此人反动失败而去,‘政协会议’的名字却被我们留下,再加上一个‘新’字,以区别于旧的政治协商会议,实际上就是我们人民民主的统一阵线。”6月22日,他在新政协党组会上说:“毛主席去重庆,1946年开成旧政协会,以后由国民党破坏了,但组织形式还是可以的,我们拿过来了,领导成为新政协。”
[68] 薄一波:《七十年奋斗与思考》上卷,中共党史出版社1996年版,第522页。
[69] 《新政协筹备会常务委员会第四次会议记录》(1949年8月26日)。
[70] 《周恩来关于中国人民政协的几个问题的报告》(1949年9月7日)。
[71] 《人民日报》1949年9月18日。
[72] 《周恩来给毛泽东的信》(1949年8月22日)。
[73] 《新政协筹备会第三小组成立会议记录》(1949年6月18日)。
[74] 新政协筹备会:《关于小组动态及其问题之报告》(1949年7月12日)。
[75] 新政协筹备会:《关于各小组工作的报告》(1949年8月23日)。
[76] 《关于目前党的政策中的几个重要问题》中提出:“人民大众组成自己的国家(中华人民共和国)并建立代表国家的政府(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中央政府),工人阶级经过自己的先锋队中国共产党实现对于人民大众的国家及其政府的领导。”见《毛泽东选集》第4卷,第1272页。《中共中央关于土地改革中各社会阶级的划分及其待遇的规定(草案)》中提出:“无产阶级、农民及其他劳动人民的任务,是联合自由资产阶级,以人民民主革命的方法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剥削和压迫,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见《毛泽东文集》第5卷,第60页。
[77] 《毛主席等七人在新的政治协商会议筹备会上的讲词》,《人民日报》1949年6月20日。
[78] 《五星红旗从这里升起》,第266、267页。
[79] 《毛泽东给胡乔木的批示》(1949年9月3日)。
[80] 童小鹏、于刚、尹华:《关于筹备和召开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回忆》,石光树编《迎来曙光的盛会——新政治协商会议亲历记》,第19页。
[81] 《新政协筹备会常务委员会第四次会议记录》(1949年8月26日)。
[82] 《周恩来在参加讨论共同纲领会议人员名单上的批语》(1949年9月4日)。
[83] 周恩来:《关于〈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草案的起草经过和特点的报告》(1949年9月22日)。
[84] 重庆《新华日报》1946年1月16日。
[85] 《新政协筹备会第三小组第二次全体会议记录》(1949年9月6日)。以下有关这次会议的讨论发言均出自该会议记录。
[86] 《周恩来关于中国人民政协的几个问题的报告》(1949年9月7日)。
[87] 周恩来:《人民政协共同纲领草案的特点》,《周恩来选集》上卷,第366页。
[88] 《新民主主义论》,《毛泽东选集》第2卷,第675页。
[89] 关于新中国国名的讨论情况,担任《中央人民政府组织法》起草小组组长的董必武在1949年8月27日召开的新政协筹备会常务委员会第四次会议上的讲话中和在1949年9月22日《关于草拟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组织法的经过及其基本内容的报告》中,都有说明。
[90] 《周恩来关于中国人民政协的几个问题的报告》(1949年9月7日)。
[91] 樊弘:《共同纲领中的经济政策》,《观察》第6卷第1期,1949年11月1日。
[92] 樊弘:《共同纲领中的经济政策》,《观察》第6卷第1期,1949年11月1日。
[93]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各单位主要代表发言》,《人民日报》1949年9月25日。
[94]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各单位主要代表发言》,《人民日报》1949年9月24日。
[95] 《胡乔木回忆毛泽东》,第560—561页。
[96] 《毛泽东对〈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草案的批语》(1949年9月11日)。
[97] 葛志成:《回忆新政协诞生前后》,《纵横》2001年第2期。
[98] 薄一波:《七十年奋斗与思考》上卷,第522页。
[99] 新政协筹备会:《关于各小组工作的报告》(1949年8月23日)。
[100] 《周恩来关于中国人民政协的几个问题的报告》(1949年9月7日)。
[101] 《共同纲领》草案整理委员会的组成人员是:周恩来、罗隆基、许广平、李世璋、许德珩、苏资琛、周保中、李任仁、胡厥文、严信民、司马文森、谢雪红、潘复生、邵式平、章伯钧、李达、沈志远、严希纯、王治周、周兴、区梦觉、刘春、杨成武、赖少其、朱学范、高棠、吴克坚、钱俊瑞、林仲易、张雪岩、张治中、资耀华、罗瑞卿、罗荣桓、张晔、谢邦定、周扬、邓初民、吴鸿宾、罗常培、程潜、侯方岳、钱信忠、陈漫远、邓颖超、李烛尘、侯德榜、恽逸群、费振东、张元济、阎存林,共51人。
[102] 葛志成:《回忆新政协诞生前后》,《纵横》2001年第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