焚书注卷一
书答
答周西岩〔1〕
天下无一人不生知〔2〕,无一物不生知,亦无一刻不生知者,但自不知耳,然又未尝不可使之知也。惟是土木瓦石不可使知者,以其无情〔3〕,难告语也;贤智愚不肖不可使知者〔4〕,以其有情〔5〕,难告语也。除是二种,则虽牛马驴驼等,当其深愁痛苦之时,无不可告以生知,语以佛乘也〔6〕。
据渠见处〔7〕,恰似有人生知,又有人不生知。生知者便是佛,非生知者未便是佛。我不识渠半生以前所作所为〔8〕,皆是谁主张乎〔9〕?不几于日用而不知乎〔10〕?不知尚可,更自谓目前不敢冒认作佛。既目前无佛,他日又安得有佛也?若他日作佛时,佛方真有,则今日不作佛时,佛又何处去也?或有或无,自是识心分别〔11〕,妄为有无,非汝佛有有有无也明矣〔12〕。
且既自谓不能成佛矣,亦可自谓此生不能成人乎?吾不知何以自立于天地之间也。既无以自立,则无以自安〔13〕。无以自安,则在家无以安家,在乡无以安乡,在朝廷无以安朝廷。吾又不知何以度日,何以面于人也。吾恐纵谦让,决不肯自谓我不成人也审矣〔14〕。
既成人矣,又何佛不成,而更等待他日乎?天下宁有人外之佛,佛外之人乎〔15〕?若必待仕宦婚嫁事毕然后学佛,则是成佛必待无事,是事有碍于佛也;有事未得作佛,是佛无益于事也。佛无益于事,成佛何为乎?事有碍于佛,佛亦不中用矣,岂不深可笑哉?才等待,便千万亿劫〔16〕,可畏也夫!
注释
〔1〕本文约写于寓居黄安或麻城之时。 周西岩:未详。 在这封信中,李贽以谈佛的方式,提出了“天下无一人不生知”的命题,反对在人的自然本性上划等级,并进而把“生知”与日常生活联系起来,把成佛同是否有益于事联系起来,这就不但具有反对儒家上智下愚传统思想的意义,而且体现了李贽讲求实用、积极用世的思想。当然,从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来看,人们的知识才能都是后天社会实践和学习得来的,没有任何人可以“生知”,因此,李贽的“生知”说仍然是唯心论、先验论的范畴。
〔2〕生知:指先天的自然德性,语出《论语》的“生而知之”。联系李贽的“童心”说可以看出,它与孔子的“上智下愚”命题有所区别。
〔3〕以:因为。 无情:指没有知觉。佛教把无知觉的生物及非生物称为“非情”或“无情”,把有知觉的人及一切生物称为“有情众生”。《成唯识论述记》卷一载:“梵云萨埵(duǒ),此言有情,有情识故。今谈众生,有此情识,故名有情。”
〔4〕不肖:不贤。
〔5〕有情:这里指受感情的牵累。袁宗道《白苏斋类集》卷二二“杂说类”引此文作:“贤智不可使知者,以其意见横胸中也。”
〔6〕佛乘(chénɡ):佛教用语,这里指成佛的道理。乘,载运的意思,比喻佛法可以把修行的人载运到觉悟彼岸的佛国。
〔7〕据渠见处:依据某人的见解。渠,他,指某人,该人不详。
〔8〕半生以前:指未学佛的前半生。
〔9〕主张:主宰,支配。
〔10〕几:几乎,相近。 日用:指日常生活。佛教禅宗认为,生活中就有佛性的体现。
〔11〕识心分别:主观地妄加分别,即下文“妄为有无”。识心,即《俱舍论》卷四:“心、意、识、体一”之意,识与心含义相同。
〔12〕“非汝佛”句:意为不是你认为有佛就有佛,你认为没有佛就没有佛。
〔13〕“既无”两句:“自立”与“自安”,是李贽对“成人”的要求。李贽反对“受庇于人”的“孩子”之见,《焚书》卷二《别刘肖川书》一文中有进一步的发挥,可参阅。
〔14〕审:详细,引申为明白、清楚。
〔15〕“天下”两句:李贽把成人、成佛看成是一致的,这就打破了“出世”与“入世”的界限,其目的在于希望人们不要脱离现实,这与佛教宣扬的消极出世思想不一样,李贽是把自己的理想人物称为佛的。可与《焚书》卷一《答刘宪长》、卷二《失言三首》(《为黄安二上人三首》之三)等文参看。宁,岂,难道。
〔16〕劫:佛教用语,指很长一段时间。佛教认为世界经历若干万年毁灭一次,再重新开始,这样一个周期称一“劫”。劫的时间长短,佛经有各种不同说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