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答京友〔1〕
“才难,不其然乎!〔2〕”今人尽知才难,尽能言才难,然竟不知才之难,才到面前竟不知爱。幸而知爱,竟不见有若己有者,不见有称喜赞扬不啻若自其口出者〔3〕,如孔北海之荐祢正平〔4〕,跣足救杨彪也〔5〕。何也?以其非真惜才也;虽惜才,亦以惜才之名好,以名好故而惜之耳。则又安望其能若己有、不啻若口出如孔北海然也?呜呼!吾无望之矣!
举春秋之天下〔6〕,无有一人能惜圣人之才者〔7〕,故圣人特发此叹,而深羡于唐、虞之隆也〔8〕。然则才固难矣,犹时时有之;而惜才者则千古未见其人焉。孔子惜才矣,又知人之才矣,而不当其位〔9〕。入齐而知晏平仲〔10〕,居郑而知公孙子产〔11〕,闻吴有季子,直往观其葬〔12〕。其惜才也如此,使其得志,肯使之湮灭而不见哉〔13〕!然则孔子之叹“才难”,非直叹才难也,直叹惜才者之难也。
夫才有巨细,巨才方可称才也。有巨才矣,而肯任事者为尤难〔14〕。既有大才,又能不避祸害,身当其任,勇以行之,而不得一第〔15〕,则无凭〔16〕,虽惜才,其如之何!幸而登上第,有凭据〔17〕,可藉手以荐之矣,而年已过时,则虽才如张襄阳〔18〕,亦安知听者不以过时而遂弃,其受荐者又安知不以既老而自懈乎〔19〕?
夫凡有大才者,其可以小知处必寡〔20〕,其瑕疵处必多〔21〕,非真具眼者与之言必不信〔22〕。当此数者〔23〕,则虽有大才,又安所施乎〔24〕?故非自己德望过人,才学冠世,为当事者所倚信,未易使人信而用之也。然非委曲竭忠〔25〕,真若自己有,真不啻若口出,纵人信我,亦未必能信我所信之人,憾不得与之并时,朝闻而夕用之也。呜呼!可叹也夫!
注释
〔1〕本文写作年代不详。 京友:不详。 信中发出的才虽难得而时时有之,“而惜才者则千古未见其人”的感慨,实是对当时统治者压抑人才的不满。中华书局1975年版《焚书》卷二所载本文有删节,现据该书增补二,并据明刊本《李温陵集》卷四校补。
〔2〕“才难”二句:语出《论语·泰伯》。意为人才很难得,难道不是这样吗?
〔3〕不啻(chì):不止,不异于。
〔4〕孔北海:即孔融(153~208),字文举,东汉末鲁国(治今山东曲阜)人。孔子后裔。曾做过北海相,故称孔北海。又任少府、大中大夫等职。为人恃才负气,终以触怒曹操被杀。能文善诗,为“建安七子”之一。原有集,已散佚,明人辑有《孔北海集》。《后汉书》卷七〇、《三国志》卷一二有传。 祢正平:即祢衡(173~198),字正平,平原般(今山东临邑东北)人。汉末文学家。少有才辩,长于笔札。性刚傲物,人皆憎之。而孔融深爱其才,时孔融年四十,祢衡年二十四,二人成为忘年交。孔融并上书荐之,“数称述于曹操”(《后汉书·祢衡传》)。曹操欲见之,衡自称狂病,不肯往。后操召衡为鼓史,大会宾客,使衡击鼓,欲当众辱之,反为衡所辱。曹操怒,遣送荆州刘表。不合,刘表又转送江夏太守黄祖,终被杀。作有《鹦鹉赋》,借物抒怀,辞气慷慨,表现出才智之士生于乱世的不幸遭遇,为咏物小赋中的优秀之作。原有集,已失传。《后汉书》卷八下、《三国志》卷一〇裴松之注引、《藏书》卷三七等有传。
〔5〕跣足救杨彪:事见《三国志》卷一二《魏书》注引《续汉书》。东汉末年,杨彪与袁术联婚,袁术僭称号,曹操因与杨彪有隙而借此捕之入狱,欲杀之。孔融闻讯,连朝服也来不及穿,就去见曹操,为杨说情。杨彪(142~225),字文先,东汉末华阴(今陕西渭南县)人。献帝时拜太尉。郭汜李傕之乱,尽节卫主,曹操忌之。魏文帝时,欲拜太尉,固辞。《后汉书》卷五四、《藏书》卷三三等有传。跣(xiǎn)足,赤脚。
〔6〕春秋:时代名。因鲁国编年史《春秋》得名。起止年代说法不一,一般指公元前770~公元前476年这一历史时期。
〔7〕圣人:指孔子。
〔8〕唐、虞之隆:唐、虞时代人才兴盛。唐即唐尧,名放勋,初封于陶,又封于唐,号陶唐氏。谥号尧,故称唐尧。以其子丹朱不肖,传位于舜。虞即虞舜,名重华,因其先国于虞,谥号舜,故称虞舜。唐尧与虞舜,均为我国历史上父系氏族社会后期部落联盟领袖,传说中的圣君。
〔9〕不当其位:指没有当权。
〔10〕晏平仲:晏婴(?~公元前500),字平仲,夷维(今山东高密)人。春秋时齐国贤大夫。有传世《晏子春秋》,是战国时人搜集有关他的言行编辑而成。《史记》卷六二有传。《论语·公冶长》载:“子曰:‘晏平仲善与人交,久而敬之(相交越久别人越恭敬他)’。”
〔11〕公孙子产:姓公孙,名侨,字子产,春秋时郑国的贤相,在郑简公、郑定公之时执政二十二年。当时晋国与楚国争强,战争不息。郑国地位冲要,而公孙子产周旋于这两大强国之间,使国家得到尊重和安全。《论语·公冶长》记载,孔子评论子产说:“有君子之道四焉:其行己也恭,其事上也敬,其养民也惠,其使民也义。”意为他有四种行为合于君子之道:自己的行为态度庄严恭谨,对待君上负责认真,教养人民有恩惠,役使人民合于道理。
〔12〕“闻吴”二句:《礼记·檀弓下》载:熟悉周礼的吴国大夫季札到了齐国,等他要返回时,长子死了,只好葬于嬴博之间(今山东泰山附近)。孔子听到此事,便前往观他的丧礼。季子,即季札,春秋时吴国贵族,吴王诸樊之弟,封于延陵(今江苏常州),称延陵季子。后又封于州来(今安徽凤台),称州来季子。简称季子。《史记》卷三一有传。
〔13〕湮(yīn)灭:埋没。
〔14〕任事:委以职事。
〔15〕第:科第,科举时代考试合格列入的等第。也指取得的功名。
〔16〕凭:依托,依仗。
〔17〕凭据:依恃,倚仗。
〔18〕张襄阳:张柬之(625~706),字孟将,唐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中进士后任清源(据《新唐书》本传,《旧唐书》本传为“青城”)丞。后以贤良征试,擢为监察御史。先后出为合州、蜀州刺史。武则天称帝改国号为周后期任宰相,时年已八十多岁。神龙元年(705),武则天病,他与桓彦范、敬晖等乘机发动政变,恢复中宗帝位,擢天官尚书,封汉阳郡公,旋改郡王。《旧唐书》卷九一、《新唐书》卷一二〇、《藏书》卷一六等有传。
〔19〕自懈:自己懈怠轻忽。
〔20〕小知:从细事上察知。语出《论语·卫灵公》:“君子不可小知,而可大受(接受重大任务)也;小人不可以大受,而可小知也。”
〔21〕瑕疵:微小的缺点。瑕,玉上的赤色斑点;疵,小毛病。
〔22〕具眼者:具有独到眼力的人。
〔23〕当此数者:碰到这种命运的人。数,运数,命运。
〔24〕施:施展才能。
〔25〕竭忠:竭尽自己的心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