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济南新华院的设施与机构
济南新华院又叫济南劳工训练所,设立于1942年9月,地址在官扎营街西、今济南幼儿师范学校校址。
新华院成立时,日军名为对“罪行”较轻的战俘进行收容感化,实际成了奴役残害战俘的集中营。新华院前期由驻济南日军第十二军(代号仁字4221部队)管辖。1944年,第十二军参加中原作战后,由新组建的日军第四十三军(代号秀岭1700部队)管辖。具体管理的部队为驻鲁日军仁字2350部队(后改为依字2350部队)。
一 新华院的布局和防卫设施
新华院遗址官扎营街一带,过去叫关家茔,是一片荒凉的坟地,在农田园畦中间,夹杂着一些低矮简陋的民房。1942年底至1943年春,日军为了关押“扫荡”作战抓捕的抗日军民,并将其教化成能为日军无偿劳动的劳工,便在此强拆民房、霸占农田、圈地盖房,建起一座能容纳两三千战俘的集中营,美其名曰“新华院”。
新华院占地25万平方米(合375亩),园内分东西两院。西院较大,为新华院本部,东院住着看管战俘的日本驻军。院外,东到虹桥、西到胜利庄的所有农田都被划进2个新华院战俘劳工服劳役的农园。
新华院的办公楼设在东院迎门花坛后面,为合署办公楼。在办公楼西北隅有几排平房,即新华院总队部、办公室、经理部、辅佐官室、兴亚建设队以及总队部人员宿舍和被俘国民党高级将领宿舍。
新华院的四周挖有壕沟,设有电网。壕沟宽5米,深5米,内蓄污水、外设电网,沟边设铁丝网。围墙高3.3米,上有高压电网,四角有岗楼,内有日军荷枪实弹瞭望警戒,外围有日军昼夜站岗巡逻。1943年冬,有两名越狱逃跑者就曾在这里触电身亡。
禁区之外的大门始终禁闭,只开边门,有日军一个班常驻看守,门外有铁丝鹿砦挡道。在值班室旁设禁闭室。在东院驻军营地豢养有一群狼狗,日军加以专门训练,夜间放出巡逻,以加强警戒。警犬日夜嗥叫,震撼全院,令人毛骨悚然。
新华院设内禁区和特禁区。设在内禁区第一道高约2米的电网之内的有:干部队、图书室、医务室、“大同义墅”(反动特务组织)、伙房队等,均为兵营式平房。
在第二道铁丝网内的为“特禁区”,训练队就设在里面,是集中囚禁俘虏的地方,系院中之院,有前后两排6幢仓库式的大厦,每幢能容千人左右,厕所设在门外对过,入口由警备队把守。铁丝网外每隔20米设一岗哨,日夜值班,以窥看被囚人员的行动。四周电网夜间通电。
日军办公楼北面设有方圆400米的一个操场。靠东墙有阅兵土台,是对全院俘虏训话和点名的地方。俘虏每日早晚两次集中,按中、小队排列点名,报验增减人数后,行“跑步训练”或罚劳役。晚上再一次在操场集中点名、降旗。另,操场南端架有高约10米的瞭望台,台顶有岗楼,上有荷枪实弹日军,能鸟瞰全院被囚人员的动静。
二 新华院的组织机构
新华院由驻济日军参谋部高级参谋山田、铃木一郎少佐等直接控制,先后担任院长的有渡边正雄、增田一郎等。自1944~1945年日本投降止,由日军中尉青井真光兼任新华院院长。院长下设办公室、经理室、辅助官室和日本警备队,常有一个排的日军负责集中营警戒。[14]
济南集中营(新华院)日军兵舍遗址
为了向外输送战俘劳工,1944年1月,新华院日伪管理人员与伪华北劳工协会济南办事处勾结,在济南办事处驻地成立了“兴亚建设队”,由伪华北劳工协会济南办事处主任中川久平负责,由赵大因和岛田为正副队长。1944年3月,该队迁至新华院内,正式设科,赵大因、岛田寿任正副科长,下设:审问、文书、劳工、事务四股和卫生室。1944年9月,中川久平调往张店,伪华北劳工协会又派橘重敏、阿部来负责,兴亚建设队演变为劳工训练所,设主事室(负责该所的一切事务),下设总务、会计、指导、卫生四个科。这个时期,新华院对外又称济南劳工训练所。劳工训练所协同原新华院日军承担了新华院的战俘劳工奴化教育、管理输送工作。劳工训练所主事室和各科负责人大都是日本职员,只有少数办事员系中国职员。济南劳工训练所成立时,曾从石家庄劳工训练所调来一些日本职员,并把石家庄劳工训练所的管理方法带到济南劳工训练所。
日军在新华院采取“以华治华”、“以俘制俘”的政策,在日军管理人员的领导下,设立了庞大的俘虏人员管理机构,具体组织机构如下:
1.总队部
总队部是全院俘虏管理人员的最高组织,设总队长1人,副总队长2人,文书若干人。总队部直接领导参事室、审问课、警备队、训练队、工场队、农场队、抽血队、卫生班、病号房等,总队以下设中队(设正、副中队长)、小队(设小队长),下为班(设正、副班长),每个班四五十人不等。
2.审问课
审问课负责俘虏的收容、登记、输送和死亡人数核实工作。根据各地转来的战俘档案和名册,进行逐个点名问讯,核实后送入训练队。平时则掌握输送劳工及增减人数、残废人数的统计工作,每天向驻济南日本军部上报。除此之外,还进行案情的复审和行刑。1944年担任审问课长的是日本人高桥,副课长是国民党被俘军官。
3.警备队
由日军从战俘中挑选一些青少年编组而成,最大的不过18岁。敌人利用他们年幼无知,生活上给予优待,训练他们如何守夜和管制战俘。
4.干部队
干部队是1944年12月成立的。专门培养、训练管理战俘中小队长及骨干分子。其成员是从训练队里挑出来的。
5.训练队
设在两道电网和一层铁丝网里,中队以下为小队,每小队有3个班至5个班,由正、副班长进行具体管理。凡进入新华院的人,都要编入训练队进行训练。
6.工场队、菜园队
是新华院的监狱工场,凡年老体弱或有手工技术的俘虏才能被选用,计有织布、织袜、制鞋、菜园等班组。日军利用中国俘虏的无偿劳动,为其服务,菜园所生产的蔬菜是供应新华院的日军和全院食用的。1944年春,由日本南昌洋行株式会社投资在新华院外马路南侧建立了一个新工厂,设有织布、浆线、织袜、漂白、印花等班组。日军每天把训练队的战俘劳工押到这里,按班组进行无偿劳动,生产手套、袜子、裹尸布等军需用品。
7.医务室和病号房
医务室设在训练队的前面,中间只隔一层铁丝网,有一名大夫和两名女护士。这个医务室名义上是为战俘所设,实际是为新华院内的日军和汉奸服务的,被关押人员有病则无医无药。病号房日文名为“病栋”,设在训练队后的一组平房内。病栋又分眼科班、痢疾班、发烧班、传染班等,对病人进行强制隔离。当病人在训练队不能坚持劳动和训练时,就被剥光衣服移送到这里。
8.被服仓库
是专门收存保管战俘衣物的部门。凡押入新华院的人,首先在大门内的院子里将随身穿的内外衣服全部脱下(只留裤头),另将手表、眼镜、水笔、皮鞋等物悉数没收。每人换一身从死者身上剥下来的囚服。被换下来的衣服和物品初存仓库,而后逐渐转入日商经营的当铺,或卖给估衣商人。
9.伙房
设在训练队前,除由一日本人掌管外,炊事人员都是从被俘人员中挑选出来的。
10.辅导班
辅导班为进行奴化教育而成立。[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