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调和经气,耳听八方
中医治病讲究“辨证”,即使是看起来一样的病,也可能因为患者的情况不同而导致治疗的方案大相径庭。我收治过两位都是耳鸣、耳聋来就医的患者,一位是快70岁的老年人,另一位是三十几岁的壮年人。虽然都是因耳朵的病来的,但我给他们制定的穴位处方就完全不同。
先说说这位老年患者吧。他来的时候,左耳耳鸣、耳聋一个多月了。他告诉我,一个多月前他和家人吵过一次架,之后一直闷闷不乐,结果气坏了身子,左边耳朵里好像钻进了一只知了(蝉),整天叫个不停,吵得他头晕、心烦,晚上更加明显,觉也睡不好。我给他做了检查,最后确诊他是神经性耳鸣耳聋,中医辨证为肝阳上亢证。
耳鸣、耳聋是中老年人常见的耳鼻喉疾病之一,虽然病表现在耳朵,但由于“肾气通于耳,肾和则耳能闻五音”(出自《黄帝内经·灵枢·脉度》),所以根本问题还是肾精亏虚。肾虚了身体自然就差,再遇上肝火、痰浊上蒙,以及风邪上袭耳窍,就会出现耳鸣、耳聋的表现。肝火从哪儿来?就是生气。我们常说“气得肝疼”,就是暴怒导致了肝胆风火上逆。
《黄帝内经》中有“髓海不足,则脑转耳鸣”“脑为之不满,耳为之苦鸣”的观点,正说明了老年人耳聋、耳鸣的病机主要为心神昏瞀、清窍不利,所以治疗也要从健脑聪耳、醒神通窍入手。我给他定的穴位处方主穴用了风池、翳风、听宫和三阴交穴,肝火盛加太冲、中渚,肾精亏虚加太溪、关元。主穴选风池,是因其舒风通络;选翳风、听宫是局部取穴,可聪耳通窍;选三阴交是为补三阴经的经气。
再说那位壮年患者。他也是一名医生,平时工作时间长、强度高、压力大,有一天突然发现自己右耳听力严重下降并伴有耳鸣,所以来治疗。他的耳鸣和那位老年患者不一样,自觉声音很大,不是蝉声,而是像爆竹一样。《医学准绳六要·治法汇》中说:“耳聋、耳鸣,需分新久虚实。”《景岳全书·耳证》中说:“凡暴鸣而声大者多实,渐鸣而声细者多虚,少壮热胜者多实,中衰无火者多虚,饮酒厚味素多痰火者多实,质清脉细素多劳倦者多虚。”很明显,我这位年轻的同行就是实证的耳鸣耳聋。
我给他定的穴位处方中主穴用的是足临泣,耳鸣配外关,耳聋配人中、听宮。足临泣配外关是八脉交会取穴,两者均属于八脉交会穴(足临泣通带脉,外关通阳维脉,带脉阳维脉合于目锐眦、耳后、颊、颈、肩)。足临泣是足少阳胆经上的主要穴位之一,蜷腿坐,这个穴位就在足背外侧,第四趾、小趾跖骨夹缝中。足临泣连通带脉,而带脉能约束纵行之脉,增强经脉之间的气血运行。它还是一个保健用的穴位,每天临睡觉之前按揉几分钟,可以祛风除湿、缓解疲劳,比做足疗效果还好。
这组穴位处方是治疗实证耳鸣、耳聋的,另一位老年患者就不能用这个方子。实证耳鸣、耳聋通常起病急,发病比较突然,是中青年好发的,需要尽快治疗。如果拖得久了,就很难治了。
不管是实证还是虚证,耳鸣、耳聋多与精气不足有关,都是因经气不能上达耳窍所致,所以想要耳听八方,就要调和经气。经络通了,气血顺畅了,病就没了。不仅耳鸣、耳聋是这样,身体上别的病也是如此,所以只有经络通才能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