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杀猪菜
除了一些具有特殊风俗习惯的少数民族同胞之外,大概其他人都品尝过这个美食。过去的农村,家家户户都养猪,不是为了吃肉,主要用来贴补家用。因此,杀猪菜在当时吃不上,养了整整一年的大肥猪,连根毛都没吃就卖了。所以,吃杀猪菜是生活水平提高的一种表现。农民收入增加,温饱问题解决,家里有了余粮闲钱,就再也不用靠卖鸡蛋、卖猪来凑生活费了。
为什么吃杀猪菜都要集中在年终岁末?快过年的时候?在坝上,寒冬腊月时,不生火的闲房就是纯天然的电冰箱,肉类可以保持新鲜状态存放几个月。于是,年前就成了吃杀猪菜的好时节。一是准备过年,二是闲来无事,当然也怕肥猪掉膘,所以就开始了一年一度的杀猪盛宴。每次杀猪,都要喊上一大堆亲戚,来家里吃饭。那场面真是热闹非凡,像是提前过年。
那时候村里几乎家家都养猪。少的一两头,多的四五头。天刚转暖时抓个猪崽儿,养到过年时候,就差不多可以杀了。过年需要大吃特吃,猪肉是必备的。村里有专业的杀猪匠,不过大多数时候,还是自己组织完成。喊上几个帮手,最主要的,就是得找一个敢玩白刀子进去,红刀子出来的人。
杀猪的时候,其实最难的是捉猪,这时候猪仿佛知道自己死期已到。往往会拼死逃命,有时候甚至跑到大街上,一群人在后面追,都面露杀气,好像和猪有多么大仇似的;其实都是味蕾和唾液在作祟。实在不行,仍使出诱猪战术,它们可不像猪八戒,美人计是不管用的,最好的办法还是假装喂它,猪岂能不死在好吃懒作上?因此,所谓“世上没有捉不住的猪”,是完全有道理的。四五个大汉上前摁住,套上绳索,把猪捆好,按在一块木板上,猪拼命嚎叫,粪尿撒的到处都是。但是杀猪之前的几天,人们怕脏,早已经停止了喂食,因此这些污物并不多;当然,对于早已饥肠碌碌、噜噜酷酷的人类来说,什么都可忽略不计。可怜这些天蓬元帅的后代,竟全是一伙饿死鬼!杀猪匠上前,明晃晃的长条刀,在刽刀棍儿上磨来蹭去,女人们这时已经不敢看了,纷纷背过身去。若是自家的,还会情不自禁地抹上几滴泪,毕竟养了快一年了。刀捅进猪脖子,血便喷出来,地上放着一个脸盆盛猪血,用来灌美丽的血肠。猪的挣扎时间不长,它在这个世界的旅行很快结束,回到极乐净土去了,下辈子投胎转世,想必是荣华富贵的生活,所谓物极必反,因果循环,就是这个道理。一会儿工夫,猪的叫声就越来越小了,也不再有任何动作。
这时就能显示出师傅的手艺,从蹄缘切口,憋足了劲儿吹气,需要很大的肺活量;吹得越鼓,就越好褪毛,直到实在吹不动为止。院子当中早已准备好一口大锅,里面是烧滚了的开水。这大概就是“死猪不怕开水烫”的由来吧。烫过之后,猪毛很容易就被除掉。屠夫拿着一大块充满孔洞的火山石,三下五除二,就褪去了全部的猪毛。这时,洁白的猪皮表露无疑,一股淡淡的腥香味,充满了整个院落。
除掉猪毛的大白腔,被铁钩子倒挂在搭好的架子上,接下来就是开膛破肚。这时候毛腥味已经散去,农家猪肉的鲜香味就会扑鼻而来,所有人的口水也都会在不经意中流出来,准备进行一场期待已久的盛宴了。
最小的孩子一般会得到猪尿泡,当做气球玩。大一点儿的孩子,已经对那东西不感兴趣,甚至还有点儿嗤之以鼻。他的口中也噙满了口水,单等着吃肉了呢。然后,燎猪头和猪脚的活儿被派到他们身上,目的是尽量减少他们的淘气干扰。于是,这些活儿,就逐渐演变成孩子们吃杀猪菜前的必修课,成为他们儿时回忆的一部分。用烧红的炉钩子和三角烙铁,把猪毛细细地燎净。再用清水冲洗,就可以下锅了。据说有些饭店为了省事儿,都用火碱去毛,对人体健康极其有害。还是这种传统的去毛方式,既好吃又安全。
当天晚上会有很丰盛的菜。瘦肉、肥肉、大肠、小肠、猪肝、猪血。小孩一般不允许吃猪血,12岁成人礼后才行。所以,吃猪血是孩子们长大成人的标志。挑选出的猪肉,会分给亲朋好友一些。剩下的,就要用于过年时招待客人或自己享用。别人家杀猪,也会这样分。
所谓的杀猪菜,其实就是槽头肉熬大菜,但人们都会吃得很开心很舒服;因为品尝的不仅仅是味道,还有这种感觉和气氛。人生即是如此,我们是更高级的生物,站在食物链的最高处,可以仰视一切。这都是千百年来生存竞争的结果,我们能够脱颖而出立于不败之地,离不开坚持不懈的努力与付出。
如此,杀猪菜的意义,就不止是一顿饭那么简单。在追求美好生活的道路上,从卖猪讨生到美食分享,已经实现了多么大的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