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花令·河(中国文化·古典诗词品鉴)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朝闻游子唱离歌,昨夜微霜初渡河

送魏万之京

唐·李颀

朝闻游子唱离歌,昨夜微霜初渡河。

鸿雁不堪愁里听,云山况是客中过。

关城树色催寒近,御苑砧声向晚多。

莫见长安行乐处,空令岁月易蹉跎。

注释

魏万:上元初进士,曾隐居王屋山,自号王屋山人。

游子:指魏万。

离歌:离别的歌。

初渡河:刚刚渡过黄河。魏万家住王屋山,在黄河北岸,去长安必须渡河。

关城:指潼关。

树色:黎明前的天色。

御苑:皇宫的庭苑,这里借指京城。

砧声:捣衣声。

蹉跎:此指虚度年华。

简析

“朝闻游子唱离歌,昨夜微霜初渡河”,首联为诗人想象魏万到京城沿途所能见的极易引起羁旅乡愁的景物。“微霜”点出了秋季的时令特点,为全诗带来了萧瑟的气氛。“鸿雁不堪愁里听,云山况是客中过”,诗人以自己的心情来体会对方,设想魏万在途中的寂寞心情。“不堪”“况是”两个虚词前后呼应,往复顿挫,情切而意深。

“关城树色催寒近,御苑砧声向晚多”,从洛阳西去要经过古函谷关和潼关,凉秋九月,草木摇落,一片萧瑟。一个“催”字,把平常景物写得有情有感,十分生动。傍晚砧声之多,为长安特有,所谓“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发人深思。“莫见长安行乐处,空令岁月易蹉跎”,在送别的最后,是诗人对友人的告诫,在长安城中不要贪图玩乐,要抓紧时机成就一番事业,不要虚度年华,可谓语重心长。

背景

这是一首送别友人魏万的诗。魏万后改名魏颢,曾求仙学道,隐居王屋山。魏万是比李颀晚一辈的诗人,然而两人像是情意十分密切的“忘年交”。李颀晚年家居颍阳而常到洛阳,此诗可能就写于诗人晚年在洛阳时。

名家点评

〔清〕屈复:通首有缠绵之致。(《唐诗成法》)

〔清〕方东树:言昨夜微霜游子,今朝渡河耳,却炼句入妙。中四情景交写,而语有次第。三四送别之情。五六渐次至京。收句勉其立身立名。初唐人只以意兴温婉轻轻赴题,不著豪情重语。杜公出,乃开雄奇快健,穷极笔势耳。(《昭昧詹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