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从大航海到大共享
1.1 历史从这里分开篇章
公元前210年,秦帝国的东海之滨,一位叫作徐福的航海家和几千名童男童女正在准备一次遥远的航行。徐福是一位有魅力的说服者,他向他的皇帝描述了在海的那边有三座仙山:蓬莱、瀛洲和方丈,仙山上居住着仙人,他们有长生不老的仙方,这深深地触动了已经成为中央帝国皇帝的嬴政,嬴政给了徐福丰厚的资助,甚至包括足以在海上支撑三年的粮食,但嬴政到死也没有等到徐福带回来的长生不老的仙药,徐福他们去了哪里?是不是已经命丧大海?答案已经无从揭晓。但直至2000年后的今天,日本依然有人宣称自己就是徐福这次远航的后人。
1405年,一位深受皇帝信赖的名叫郑和的太监,在今天的南京开启了他的航海事业。皇帝资助他修建了规模宏大的造船厂,建造出根据后人考证有60多米长的“宝船”,这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木质帆船。这个举帝国之力打造出的规模庞大的联合舰队,它的航行目的据《明史》记载是“成祖疑惠帝亡海外,欲踪迹之,且欲耀兵异域,示中国富强”。在当时的航海技术下,他们航行到东南亚、印度洋乃至东非的一些部落国家,得到很多稀奇的贡品;同时,被这些国家的国王朝拜。这样的航行一共进行了7次,郑和热衷于代表皇帝向那些部落国家首领宣示天朝的秩序:“尔等只顺天道,恪守朕言,循理安分,勿得违越,不可欺寡,不可凌弱,庶几共享太平之福。”但当时的郑和对开拓海外贸易并不感兴趣。随着郑和的老去,中国舰队的远航逐渐被后人遗忘了。
就在郑和打造宝船为加强对外友好往来、宣扬国威而远航时,地球的另一端,葡萄牙王国年轻的亨利王子(1)也在构想他伟大的航行。据说这位王子对权力没有兴趣,根本不愿参与任何宫廷的政治斗争,对欧洲大陆以英法争霸为主线的较量没有兴趣,甚至对女色也没有兴趣,终身未娶,过着俭朴的生活。然而,他却对航海探险异常痴迷。他创办了一所航海专业学校,像政治家招募党羽一样网罗各地地理学家、地图绘制家、数学家和天文学家共同研究制订航海计划、方案;在这个过程中,他还广泛收集地理、气象、信风、海流、造船、航海等文献资料,并加以分析、整理。
当时的伊比里亚半岛刚刚从阿拉伯人的统治下挣脱出来建立起葡萄牙王国,成为一个独立的天主教国家,有着强烈的宗教冲动,他们想寻找传说中远在东方信仰基督教的约翰长老国(2),期待和他们联手共同对付阿拉伯人的势力。因此,亨利王子的航海想法也得到了国家的支持。1419年或1420年,亨利王子终于派出一支比郑和的舰队寒酸得多,仅有一艘帆船的探险队,进行第一次航海。但是,在向南探险的过程中,船被风吹偏了方向,就这样,马德拉群岛被发现了。虽然传说中,这个群岛并非第一次被发现,比如罗马人早在公元前就来到过这里,迦太基人也曾经在这里落脚,但随着两大帝国的湮灭,那些传说早已无据可查。当探险队回程向王子报告这个发现时,王子作出了影响今天葡萄牙版图的决定——他宣布马德拉群岛是葡萄牙的国土。为了犒赏他的探险队,他把群岛分封给队伍中的两位主要人物扎尔科和瓦兹,让他们在岛上殖民开拓。
从此,怀着殖民和贸易,获得领土、金银、香料、奴隶的强烈动机,欧洲的勇敢者们把航海探险作为建功立业的成功之路。
1486年或1487年,葡萄牙探险家巴托洛缪·迪亚士(3)率领三只船沿非洲西海岸继续南下,但途中不幸遭遇风暴,经过十几天的搏斗,在1487年2月漂到非洲东海岸的阿尔戈阿湾附近。这是欧洲人第一次绕过非洲南端到达非洲东海岸。他回到葡萄牙,向国王描述了在大西洋和印度洋的交接处有一个无名的岬角,暂称它为“风暴角”,而国王比他乐观,把这处海角命名为“好望角”。
葡萄牙贵族瓦斯科·达·伽马(4),深受国王信赖,1497年7月8日,国王命他率领一支约170名船员的船队,分乘4艘帆船,从里斯本出发,前往印度。达·伽马11月22日绕过好望角,12月初到达前辈迪亚士所到最远处的阿尔戈阿湾,但他没有止步,而是选择继续北上。经莫桑比克、蒙巴萨,于1498年4月到达肯尼亚的马林迪。在这里,他遇到了一位有经验的阿拉伯水手阿哈默德·伊本·马吉德。由马吉德领航,他们沿着中国和阿拉伯海员已经熟悉的航线横渡印度洋,于1498年5月20日到达印度西海岸的卡利卡特(即《瀛涯胜览》里的古里)。次年9月,达·伽马率领满载香料和宝石的船队回到里斯本,受到国王的丰厚奖赏和隆重欢迎。综合算下来,这次航行所获得的财富为航行费用的60倍。在此之后,达·伽马三次航行到印度,被国王封为印度总督。至此,他获得的金钱和荣耀激励了更多人探索海洋。
这时,一位没有任何荣耀、家族背景的热那亚人哥伦布(5)产生了一个更加宏伟的构想,他相信地球是圆的,虽然这在当时还是极具争议的新思想,但他认为从欧洲不用经过陆地的丝绸之路,通过海洋向西航行也可以到达印度和中国。当时的热那亚是欧洲的商贸中心,那里的人极具商业头脑,哥伦布同样也有着商人的那种敢为天下先的勇气。他拿着计划书游说英国、法国、意大利和葡萄牙,但几乎都被人当作骗子,因为在欧洲王室的眼里,一个没什么背景名堂的人却拿出一个那么宏大的计划,而且还像贵族一样,要价颇高,不容还价,简直不可理喻。例如,他跟王室们索要“航海司令”的头衔,并要求得到10%的战利品,还要求将他发现并殖民的国家的总督职位继承给他的后代。正当哥伦布处处碰壁时,西班牙王后认为值得在这个眼中放射着狂热光芒的年轻人身上赌一把,她想说服自己的丈夫资助这位年轻人,甚至愿意拿出自己的嫁妆来赞助。最终,1492年4月17日,哥伦布与西班牙国王签订了著名的“圣大菲协定”。协议约定:西班牙国王作为哥伦布远航计划的赞助人,同时也是哥伦布新发现一切土地的宗主和统治者,任命哥伦布为上述地区的总督、钦差大臣和海军司令,并有权获得当地总收入的10%。
在西班牙国王的资助下,1492年8月3日,哥伦布开始了代表西班牙国王的4次远航,规模最大的一次有1000多人。不过他的地理知识不是很全面,他到达古巴时,以为是到了中国的一个比较贫困的地方;他到达南美洲,在委内瑞拉这样的地方,以为到达了印度,称当地原住民为印度人(6),直到有一位更加细心的佛罗伦萨人阿美利哥·卫斯普奇于1499—1502年几次去往哥伦布到达的地方考察,回到欧洲出版了一部游记,才断定那根本不是印度,而是“新大陆”。后来这片新大陆被命名为“阿美利哥”。
15世纪末到16世纪初这段时间,和以往人类几千年间时断时续但延绵不绝的航海史不一样,这段时间的航海被明确的经济动机驱动,具有强烈的地理发现欲望,使得航海探险走到历史大舞台的聚光灯下,并成为时代交响乐中的最强音,这个时代被称作大航海时代。
美国历史学家L.S.斯塔夫里阿诺斯(7)在研究区域历史的过程中深感对西方中心主义的叙述无法表现今天这个世界的视野,无法体现广阔和多样性的地理版图对人类文明的贡献。他转而希望作出一个全球视野的宏大叙述,打破原先常见的上古、中古、近古、现当代的历史框架,将数千年的世界文明史一刀划分为两个部分,即以大航海时代为背景的公元1500年为界,因而撰写了《全球通史》这部巨著。这本书在1970年出版时,分为“1500年以前的世界”和“1500年以后的世界”两册。
(1) 亨利王子(1394—1460),全名唐·阿方索·恩里克,维塞乌公爵、葡萄牙亲王、航海家,因设立航海学校、奖励航海事业而被称为“航海者”。在他的支持下,葡萄牙船队在非洲西海岸至几内亚一带,掠取黄金和象牙,抓捕奴隶,并先后占领马德拉群岛等。
(2) 西方盛传的东方基督教国家,著名旅行家鄂多立克在其《游记》中,认为“他的首要城市是东胜(Tozan)”(今内蒙古自治区托克托县)。《游记》同一节还提到甘肃(KanSan)省。参见《鄂多立克东游录》。
(3) 迪亚士出生于葡萄牙的一个王族世家,青年时代就喜欢海上的探险活动,曾随船到过西非的一些国家,积累了丰富的航海经验。
(4) 瓦斯科·达·伽马(约1469—1524),出生于葡萄牙锡尼什,葡萄牙航海家、探险家,从欧洲绕好望角到印度航海路线的开拓者。
(5) 克里斯托弗·哥伦布(1451—1506),意大利探险家、殖民者、航海家,大航海时代的主要人物之一。
(6) 1492年10月12日凌晨,哥伦布带领的三艘西班牙帆船,经过70个昼夜的艰苦航行,终于跨越大洋,登上了中美洲巴哈马群岛的陆地。可是,他却以为到达的是印度的岛屿,并把当地的土著居民当作印度人。所以,直到今天,美洲原住民还被称作“印第安人”,这一带的岛屿,也被叫作“西印度群岛”。哥伦布活了55岁,直到1506年去世,也没有明白自己到达的是一个“新大陆”。
(7) L.S.斯塔夫里阿诺斯(Leften Stavros Stavrianos,1913—2004),美国当代著名历史学家。1913年生于加拿大温哥华,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毕业,在克拉克大学获文科硕士学位和哲学博士学位;曾任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的历史教授、西北大学的荣誉教授和行为科学高级研究中心的研究员。斯塔夫里阿诺斯博士曾因杰出的学术成就而荣获古根海姆奖、福特天赋奖和洛克菲勒基金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