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3 理论基础
1. 国际宪章中的基本原则与立场
1)真实性与完整性原则
1964年《威尼斯宪章》确立的遗产保护基本原则即真实性(authenticity)与完整性(integrity),对国际遗产保护运动的发展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真实性主要有原始的、原创的、一手的、非复制、非仿造等意思。对于一件艺术品、文物建筑或历史遗址,真实性可以被理解为那些用来判定文化遗产意义的信息是真实的[2]247。1994年形成的《关于真实性的奈良文件》(2)中肯定并强调了世界文化与文化遗产的多样性,指出不应将真实性的评价基础置于固定的评价标准之中,促进了这一概念的发展。完整性有两层意思,其一为安全的,其二为完整的、完全的。
2)“阐释与展示”原则
“阐释与展示”是文化遗产保护和管理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2008年通过的《阐释与展示宪章》(3)中明确了阐释的定义是:指一切可能的、旨在提高公众意识、增进公众对文化遗产地理解的活动。这些可包含印刷品和电子出版物、公众讲座、现场及场外设施、教育项目、社区活动,以及对阐释过程本身的持续研究、培训和评估。展示的定义是:尤其指在文化遗产地通过对阐释信息的安排、直接的接触,以及展示设施等有计划地传播阐释内容。可通过各种技术手段传达信息,包括(不仅限于)信息板、博物馆展览、精心设计的游览路线、讲座和参观讲解、多媒体应用和网站等。阐释设施:指专门用于阐释与展示,包括通过创新技术和现有技术进行的支持阐释的、在文化遗产地或与之相连的区域内的实物装置、设施和空间。可见,阐释是对文化遗产中的历史信息通过人为的手段,以形式多样方式实实在在地接近公众,促进公众对其本体和相关知识的理解,增强个人体验,提高他们对文化遗产的尊重和认知的有效途径。
3)《西安宣言》中环境的含义
2005年的《西安宣言》代表了国际文化遗产环境保护的最新理念,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价值和指导意义。该宣言研讨对象的英文单词是setting,对宣言内容的正确理解首先应该建立在弄清楚这个英文单词准确含义的基础上,但是要找到一个合适的中文词汇与之对应是十分困难的。在宣言的中文正式版中setting被翻译为“环境”,这个翻译的缺点在于“环境”所指的对象不明确,而且容易与生态环境概念混淆。然而从宣言对它的定义可以分析出,setting从空间地理位置上讲,既包括与之紧邻的周边环境,也包括与之相联系的更广阔的环境;从概念范畴上看,既指实物环境,也指非物质的文化环境[41]。因此,遗产环境的内涵早已超越了早期物质层面的内容而包含了无形的抽象背景信息,环境的位置和地域范围因包含了扩展的部分,也很难用统一的量化指标来确定,而应该以灵活的方式,视不同情况具体个案具体分析。
2. 整体性保护方法
1975年,欧洲建筑遗产年通过了《阿姆斯特丹宣言》和《建筑遗产欧洲宪章》,在全球率先确立了“整体性保护”的原则和方法。整体性保护方法综合考虑了社会、经济等各方面的要求,通过城市发展计划和各个层面的规划,协调法律、行政、经济、技术等各方面的问题,并由地方管理机构和社会公众共同参与,以实现保护文化遗产和生活在其中的人的目的[42]。西安的大遗址数量与类型繁多,存在彼此距离毗邻或相互叠压与交错的情况,在地景文化的长期积淀下形成了与周边环境相互依存的共生关系,借鉴整体性保护方法有助于跳出单一遗址环境的辐射范围,从宏观的视角系统地看待大遗址地区和遗址群的整体保护问题。
3. 生态规划理论与思想
1)麦克哈格的“千层饼”模式
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生态环境保护问题受到了更广泛的关注,宾夕法尼亚大学景观学教授麦克哈格提出了将景观作为一个由各种要素相互联系的整体来看待的观点,包括地质、地形、土地利用、植物、水文、野生动物和气候等。他强调了景观规划应遵从自然固有的价值和过程,完善了以因子分层分析和地图叠加技术为核心的生态主义规划方法,被称之为“千层饼模式”[43]。麦克哈格笃信每一块土地的价值是由其内在的自然属性所决定的,人的活动只能是认识这些价值并适应它,只有适应了才有健康和舒适,才会有生物和人的进化和创造力,才有最大的效益。麦克哈格的最大贡献在于将多个环境学科的科学家召集到一起,再加上社会科学家和经济学家,让他们为解决一个共同的问题进行研究,而在方法上用“千层饼”模式将这些知识和成果进行综合及筛选来实现问题的解决,而这一个过程的全部正是麦氏生态规划的核心。这一模式的两个弱点,成为后来的景观规划理论和方法需要克服的重点:其一是“千层饼”模式主要基于垂直生态因子和垂直过程的分析;其二是它的自然决定论和唯技术论[44]29。
2)景观生态学
景观生态学的奠基者可以追溯到20世纪50年代的一些学者。这个概念关注景观中一部分的特定的空间格局,在景观中生物群落与自然环境相互作用。在今天运用最为广泛的概念是:生态学通常被定义为研究生物与环境相互关系的学科;同时景观是指一个数千米宽的土地镶嵌体,其中当地特有的生态系统和土地利用类型重复出现。这个概念已被认为是简单而且在实践中是十分有效的。因此,景观生态学简单地说就是关于景观的生态学;区域生态学就是关于区域的生态学[45]12-13。
3)“反规划”思想
反规划概念是在中国快速的城市化进程和城市无序扩张背景下提出的。它是一种景观规划途径,本质上讲是一种强调通过优先进行不建设区域的控制,来进行城市空间规划的方法论。主要传达4个方面的含义:第一,反思城市状态;第二,反思传统规划方法论;第三,逆向的规划程序;第四,负的规划成果,规划成果上体现的是一个强制性的不发展区域及其类型和控制的强度,构成城市的“底”和限制性格局,而把发展区域作为可变化的“图”[44]11。对于大遗址外部宏观生态环境的保护及协调其与城市发展用地的关系等方面,生态规划的理论与思想提供了可被借鉴及直接应用的理论和方法。
4. 场效应理论
原北京建筑设计院院长熊明先生在《建筑场与城市广场尺度》一文中指出建筑对环境的影响(物理影响、心理影响等)就是建筑场效应,影响所及的范围就是该建筑(或建筑群)的建筑场。在设计中期望达到良好的效果,应该选择的就是能产生正效应的建筑场而避免产生负效应的建筑场,还要防止场干扰。并且针对建筑场的强弱及范围进行了深入的分析研究[46]。山东工艺美术学院丁宁教授在其著作《论建筑场》中对建筑场理论构成体系(包括心理学相关理论、建筑场所体验理论、城市设计理论、建筑美学理论等)进行了研究[47]。这些研究对于大遗址周边空间环境保护与营建时的范围界定和内涵定位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
5. 博弈论
博弈即一些个人、队组或其他组织,面对一定的环境条件,在一定的规则下,同时或先后,一次或多次,从各自允许选择的行为或策略中进行选择并加以实施,各自取得相应结果的过程。博弈论就是系统研究各种博弈问题,寻求各博弈方具有充分或者有限性、能力的条件下,合理的策略选择和合理选择策略时博弈的结果,并分析这些结果的经济意义、效率意义的理论和方法[48]。城市化进程中历史遗产保护与区域发展之间产生了明显博弈。博弈论这一工具不仅有助于分析两者之间的矛盾,同样有助于认识遗址外围空间环境与城市发展之间的互动关系。
6. 外部空间设计理论
著名日本建筑师芦原义信早在20世纪60年代起即开始研究外部空间问题。在其名著《外部空间设计》中指出,外部空间是由人创造的有目的的外部环境,是比自然更有意义的空间,外部空间设计也就是创造这种有意义的空间的技术。外部空间建立起从框框向内的向心秩序,在该框框中创造出满足人的意图和功能的积极空间。相对地,自然是无限延伸的空间,可以把它认为是消极空间。在该著作中对于外部空间的要素(包括尺度、质感),以及外部空间的设计手法与空间秩序的建立进行了透彻的研究[49]。《街道的美学》是芦原义信的另一部名著,书中对于建筑的空间领域、街道的构成、住宅与城市环境等内容做了深入的分析研究[50]。在探索大遗址周边空间环境保护与营建的问题时,如何界定空间尺度,控制周边建筑环境的高度、体量等方面,外部空间设计的相关理论可以提供系统的分析研究方法和坚实的理论参考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