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人生的麻烦,源自于答应太快拒绝太慢
1 “老好人”式领导并不是真的左右逢源
职场中有一种“老好人”式的领导干部,他们最怕得罪人,为了不得罪人,他们不敢坚守自己的原则。因为担心坚持原则会得罪上级,被“穿小鞋”,遭到打击报复。更加怕得罪同级,被疏远孤立,工作难以开展。还怕得罪下属,怕影响人缘、丢了选票。
他们最大的希望就是谁都不得罪,到哪里都是一团和气,觉得这样才能显示出自己左右逢源的本事。
他们以为,在公司得罪了人,就会成为“烫手的山芋”,处处不被待见。其实恰恰相反,谁都不得罪、拿原则做交易的老好人式领导,最容易失去威信。
茹菲现在是公司一个项目的负责人,她深知好人缘有多重要,因为她觉得,能不能跟一个团队合作愉快,是直接关系到她工作成绩的重要因素。
带着这样的想法,茹菲从加入团队的第一天起,就开始努力讨好每个人:程序员抱怨电脑太卡,茹菲就把自己电脑的一根内存条给了他;做美编的小刘说周末要陪孩子去学钢琴,不肯加班,茹菲就牺牲自己的假日,去陪小刘的孩子学钢琴,以便他有时间干活;文案说要赶报告,时间来不及了,茹菲就自告奋勇帮他写报告……
茹菲的工作日志里写得密密麻麻的。哪个员工某日有什么工作安排,她会提前提醒和叮嘱注意事项,有时还会帮着做。虽然团队不过20多人,但因为内容繁琐,形成了巨大的工作量,几乎消耗了她大半的精力。“怪不得你升不了职。”朋友调侃茹菲,“管的人再多几个,你连记都记不过来。”
茹菲总是很认真地解释,她觉得领导本来就是要做成下属的公仆。只不过,她这个公仆已经当了好几年,尽管团队业绩也不错,却不见她有升职的机会。倒是团队中有个别员工被公司看中后升了职,或者调到了更好的岗位。
长此以往,茹菲也心有不甘,为什么自己的付出总是被忽视?是不是因为太过迁就和关注他人而牺牲了自己的目标?
职场上,“好人式”领导面临的窘境不断地上演。上文中的茹菲,就是一个典型的“老好人”,不推托、不拒绝,左右逢源,总是期待用迎合别人的方式来维持和谐。
茹菲的烦恼归根结底是由她自己造成的。如果为了在职场中获得好人缘而对所有人的各种要求都有求必应的话,只会搞得自己分身乏术、焦头烂额。左右逢源固然不错,但是过分委曲求全并不可取。做一个与世无争的好好先生不是积极的职场生存之道,想获得别人的尊敬和职场高人气,除了拥有让人无话可说的优秀表现外,该说“不”时,也要勇敢拒绝,才能塑造有原则的、鲜明的职场形象。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改变自己的老好人形象呢?
(1)对自己有个清晰的定位
要认清自己想要成为什么样的人,自己在这个企业当中,究竟想获得什么?来到这家企业究竟想学到什么和得到什么?在心态上不断调整,技能上不断提升,打造属于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学会独立自主,掌控好自己的时间,做好工作计划,保持自信、独立的心态,只有这样才能掌握好自己的工作局面,慢慢从“以他人评价为标准”转向“自我肯定”的激励模式上,那么你将向成熟迈进一大步。
(2)拥有自己的主见
“老好人”式的领导,遇事无论是非对错,总是一团和气,即便下属违纪违规,也不管不问。迫于压力管了问了,也处处留三分情面,不追究到底。
在《论语》中,无原则迎合乡人者,被称为“乡愿”,孔子谓之“德之贼也”。这一判词对于“老好人”式领导也十分妥帖。那么,怎样才是真正的好干部呢?前人亦有回答——善者好之,其不善者恶之。坚持原则、有主见的领导干部,才是好干部。
(3)立足本职工作
因为总想着不得罪人,不管什么事都接下来,不仅消耗了大量的精力和时间,更严重影响了自己的本职工作,这可是职场大忌。工作也有不同的价值度,了解并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才是有价值的,才能助你步步晋升。
2 不拒应酬,不是整天围着酒桌就会大有作为
“上级领导来检查、参观,不得不陪同。同事朋友的酒席、宴会,不能不赴约。兄弟单位邀请参加的活动,不能不参加……”时下,职场上很多人都在抱怨应酬太多。
网友“机器人”凌晨2:00发状态说,“第三场应酬结束,刚到家门口”。
“现在我听到‘饭局’两个字就头痛,现在最想做的就是睡觉、睡觉、睡觉……”“一个星期天天在KTV唱歌,喉咙都哑了。”网友“枇杷”说。
“从北京到南京,连续吃饭喝酒应酬,肠胃功能出现明显紊乱。今晚又得应酬,怎么这么累?”网友“植物大战僵尸”发微博说。
“连日应酬活动,吃得少喝得多,总是熬夜,累。”网友“紫衣”说。
“吃饭、唱K、打牌、喝茶,这些调剂生活的业余节目变成了‘家常便饭’,让我感觉不再是一种享受,反而变成了负担。”网友“小K”说。
虽然很多人在抱怨工作生活中的应酬,但也有人自我安慰说,有应酬才能证明人缘好,有才能,或者说有一定的权力和地位。听说在日本,男人回家早了,老婆会看不起,认为男人没用。
但事实真的是这样吗?应酬越多才能越有作为吗?
相反,过多的应酬有害而无益,它会挤占你大量的时间,使你很难静下心来反思现状、谋划职业发展,更腾不出时间去学习新的知识。而且应酬中总免不了大鱼大肉,再加上频繁的喝酒、抽烟,很容易让人产生厌烦心理,更不利于身体健康。
其实,面对众多的应酬,首先要学会拒绝。并不是所有的应酬都必不可少,关键是要懂得辨别并巧妙拒绝,对那些推不掉的应酬则要合理安排时间,并化繁为简,减少应酬中一些可有可无的环节,缩短应酬时间。
应酬多是出于一种欲求,如果不想应酬太多,则应该调整自己的心态,认识到减少欲望,才能给自己更多的个人空间和自由。
张玮琪刚换了个工作,需要经常陪客户吃饭。一周至少要陪三次客户,余下的几天同事们也会小聚一下。尤其是周末加班,他们更热衷于加完班去吃饭、唱歌放松。
为了不显得像个异类,张玮琪尽量热情参与。但一周五天甚至六天下班后在外面应酬的生活让他疲惫不堪,完全失去了工作以外的休闲和充电的时间。
一次饭局结束后又到了晚上11点。当晚张玮琪回到家,越想越觉得自己不能这样下去了,不能任凭自己因为环境变成一个混迹在酒桌上的人。在睡觉前,张玮琪下定决心拒绝应酬。
第二天晚上的应酬,张玮琪告诉同事们,因为身体原因,他以后不能再喝酒了。
从此以后,张玮琪说到做到。他一门心思都放到了工作上,重要的应酬不能不去,但他尽量减少那些无关紧要的饭局。一段时间以后,张玮琪对自己的要求更进一步,不管跟谁一起吃饭,最多到9点,他一定会准时离席回家。
刚开始这么做的时候,他感觉和同事、客户有一些疏远,但是他仍然坚持。时间长了,大家也就逐渐习惯了他这样,有局也不再叫他,他感觉清净了不少,也有了更多的时间休息和充电,安排自己的业余生活。
到了年底的时候,张玮琪的业绩是公司所有同事中最好的,而他颇有原则的工作作风也让大家佩服不已。
应酬,这类耗费大量时间和精力的事情往往意义并不大,只是出于环境压力而不得不做——做了没什么好处,不做却总担心和别人不一样。
我们应该具有掌控自己时间和生活的能力和权利,如果总因为别人的期望而改变自己,最终难免成为随波逐流的人。当我们担心看起来和别人不一样的时候,却没想到:没有哪个真正的成功是靠取悦别人而获得的,也没有哪个失败是因为保持自我而造成的。
其实只要不断保持进步,自然就会结识一批志同道合的朋友,也会拓展和聚集一些可以发挥实际作用的“人脉”。大家现在充实自我都还来不及,何必急于应酬,去拓展所谓的“朋友”。
3 不懂拒绝,让你的事情多到做不完
你是不是时间不够用?自己的分内事被扔到一边,经常延期处理,完不成任务。但你却要用大把的时间去帮别人做事,去兑现自己的承诺,满足其他人的需求。
你的生活状态被一张长长的写满承诺的清单占满了,没有自由支配的空间,也没有休闲和娱乐的时间。你需要不断地逼迫自己来满足同事的要求,甚至还要做一些莫名其妙的事情,只因为在对方提出要求时,自己一时心软就答应了。
在这种情况下,你不管做什么都是在看别人的眼色。你活在别人的世界里,逐渐丢掉大声说“我不同意”的勇气。
杨博刚从大学毕业,目前在一家IT公司工作。平时他的工作就很忙,还常常有同事请他帮忙。他来者不拒,哪怕放下自己手头的工作,也要把别人的忙先帮好,深得大家的喜爱。
但他内心特别委屈:“我知道新人都要付出代价,比如对上司不能违抗,对同事有求必应,多做分外的工作赢取人们的好感,为今后立足打下基础。但是我每天的事情多到做不完,经常加班到凌晨,而别人却看着轻松不已。”
·0··0·“何时能够改变这种状况?”这是杨博最大的疑问。
人在职场,身不由己,难免会遇到同事请你帮忙。拒绝一个人真的很难,即使心里有一千万个不愿意,但又不好意思拒绝别人,碍于人情,勉强答应。这样做会给你带来一时的好人缘,可是时间长了,就有可能陷入越帮越忙的尴尬境地。
杨博和其他的职场新人一样,想当一名取悦者。他觉得只要在上司和同事面前表现勤快,为他们分担工作压力,就能够迅速争取到支持,拥有立足之地。这种想法听起来是没错的,但问题在于,人们忽视了人性中自私的一面:别人会习惯于你的付出,当你某一天不想这样做时,你会惊讶地发现自己立刻不受欢迎了。
杨博如果想从当前的工作策略和工作思维中解脱出来,就必须换一种思路去应对自己的上司和同事。如果不改变现在的局面,情况只会更加恶化,直到他承受不了高强度的压力,自己崩溃。
那么该如何调整这种状态呢?害怕拒绝的人多半是担心损伤同事之间的感情。又或者认为对方请自己帮忙是看得起自己,如果不答应恐怕会显得能力不足。那么该怎么拒绝对方呢?
(1)做好心理建设
首先必须认清自己有拒绝别人的权利。拒绝别人并没有你想得那么难,要知道“不帮是本分,帮是情分”,你有权利选择答应或拒绝。
(2)找到原因特别重要
想一想自己无法拒绝的原因是什么,从根源上寻求解决办法。是想通过亲力亲为展示自己的能力;还是想把露脸的机会握在自己手中,不让别人分享你的功劳?假如都不是,那么是我们自己的心理原因吗?是特别想拒绝,但却没有很好的借口?还是虽然理由充分,却由于自己的脸皮薄而无法启齿?只有找到原因,才能对症下药。
(3)改变思考问题的出发点
有的人做事很少考虑自己的利益,只想别人的需要,这就是出发点的问题。假如你能先以自己的利益为出发点,在此基础上再去兼顾其他人,你就有足够的勇气去表达看法,并对他们提出自己的要求。
(4)自己的健康才是最重要的
长期违背自身意志,去做身不由己的事情,这种压力不断累积,会伤害自己的身体和心理,从而产生坏情绪,并传染给自己身边的亲人、朋友、同事等。如果无法释放,就会逐渐变得易怒、焦躁。为了我们自身的健康考虑,在适当的时候选择拒绝别人的请求。
(5)相信别人可以解决
有的人之所以答应别人的请求,往往是认为别人无法解决,才来寻求帮助。首先要信任对方的能力,相信对方可以凭借自己的能力去解决问题,我们可以在过程中提供建议,并不需要自己亲自上阵。
(6)选项不一定只有是或否
遇上同事请求帮助的时候,觉得只能接受或拒绝,没有其他选择,这也是导致人们无法拒绝的原因之一。其实,只要把拒绝别人的请托当成是在跟对方交涉,就能够打破心理障碍。
(7)付出应与回报相等
这要求你必须要有权利意识,在不好意思拒绝的同时,要好意思索取应得的报酬。有的人即便包揽了全部的工作,而且做得很好,也无法得到体面的回报。他们从不思考责任与义务,也不好意思向别人提出这方面的要求。于是,在自己麻烦缠身的同时,却没有得到相应的补偿。
4 不假思索的承诺,让你吃力不讨好
生活和工作中,我们经常能够听到各种各样的许诺。于是便有人利用人们“重视诺言”的心理特点而信口开河。
有些人将许诺当成缓兵之计,每当既不想得罪人,又不准备真心实意替人办事的时候,就用“许诺”敷衍别人,总想以此赢得对方的尊敬和爱戴。而一旦这些不假思索说下的承诺不能实现,可能会弄巧成拙,最后落得个出力不讨好的下场。
郭帅和孙杨是同事,最近郭帅听说孙杨的父亲开了一间工厂,虽说规模不大,不过经营得不错。
恰好郭帅的表弟在南方辞了工作,回到家乡,想找一份稍微好点的工作,于是便让表哥郭帅帮忙。郭帅想到孙杨父亲开的厂,于是便向孙杨求助。孙杨拍拍胸脯很爽快地答应了,说可以让郭帅的表弟到厂里当个车间主任。因为郭帅的表弟之前做的就是车间主任,也在相同的行业,况且郭帅的表弟在珠三角上班的厂子还是比较大的。
在上任之前,郭帅带着表弟,特地到孙杨家去道谢,带了很多礼物。可后来,孙杨却说情况有变,如果要来只能当普通员工。得知这样的情况,郭帅感到对不住表弟,表弟也觉得很不爽,说如果只是当个普通员工,自己很容易找到,于是便没有去孙杨父亲的工厂上班。因为这件事,郭帅跟孙杨两个本来很要好的朋友无形中有了隔阂。
在这件事情中,孙杨没有绝对的把握就轻易许下承诺,然而承诺又没有做到,这才会有不愉快的结局出现。
轻易许诺是一个很不好的习惯。有些人习惯轻易许诺,空口说大话,事后却没做到许诺的事,结果不仅得罪人,自己也因此活得很累,所以我们要改掉轻易许诺的坏毛病。
你轻易许诺别人,别人就对你有依赖和期望。你不能兑现许诺,使人失望,当然别人会对你有怨言。尤其是长久性的许诺,往往会由于世事无常而难以兑现,这样就会出现令双方都尴尬的局面。
一言既出,驷马难追。同意了别人的事,必须要尽力去帮其实现,否则就不要随便许诺。面对把握不大的事情,不要轻易许诺,否则累己又误人。
对于一个重诺的人来说,他会活得很忙、很累。有的人,口软心又软,面对别人的求助,一股脑全部答应,但又没有超人的能耐,动动手指就能搞定一切,只好凭血肉之躯不断奔波。今日做不完,便压到下一天,下一天做不完,后天接着做。这么日复一日,也就永远没有做完的一天。于是许诺了的事,也就成了一笔债。
不要随便许诺,只要是许诺了的,必须要做。假如没有把握做成,就不要随便许诺。
5 夸下海口却没做到,结果会很惨
在人际交往中,很多人都会不经意地许下诺言,但是能信守诺言的人却没有几个。不要轻易许诺,这样不仅不会赢得别人的信任,反而会让自己成为一个言而无信的人。如此一来,朋友也会越来越少。
拿破仑曾说:“我从来不轻易许诺,因为承诺会变成不可自拔的错误。”不轻易许诺是一种谨慎的行事态度,若没有十足的把握,不要说太过绝对的话,比如“一定”“肯定”“真的”……许下承诺却不去履行,比不许诺的罪过要深得多。
一次,曾子的妻子要出门,小儿子哭闹着拉着母亲的衣服,非要跟着去。曾子的妻子哄了半天哄不好,就随口对儿子说:“你先回去,等娘回来了,杀猪给你吃。”儿子就高兴地放开了母亲,听话地回去了。
过了一会儿,曾子的妻子办完事,从街上回来,看见曾子正准备工具要杀猪。便劝道:“我先前说的,那是哄小孩玩的话,你怎么能真杀猪呢?”
曾子却正色道:“给出的承诺就要做到,不能哄小孩。孩子不懂事,不知道是非的标准,这些都需要听从父母的教导。现在你欺骗他,其实是在教他欺骗。母亲欺骗儿子,使得儿子不信任自己的母亲,这不是教育孩子成为君子的做法。”于是,妻子同意了曾子的做法,把猪杀了给孩子吃。
生活中,父母教育孩子时,随意开出“空头支票”的现象比比皆是。这样的做法往往会让孩子失去对父母的信任,也会影响孩子和别人建立信任关系,会对孩子性格的形成造成不良的影响。
同理,我们和同事、朋友之间的交往也要注意这一点。如果你经常在朋友、同事、爱人、亲人面前许诺而不去实现,也会失去他们的信任,最终可能伤害到你自己。
历史上有个“济阳之贾”的故事就讲了这个道理:
有个富商在渡河,结果在过河途中,不小心翻了船。这个商人不会游泳,在水中挣扎着抓住了一根木杆,开始大声呼救。
有个打鱼的渔夫听到了商人的呼救声,闻声赶来。商人看见有人来了,就拼命大喊:“我是济阳的大富翁,如果你救我,我就给你一百两金子!”渔夫听后,就将商人救上了岸。
但是,等被救上岸后,商人就翻脸不认账了。他只给了渔夫十两金子。渔夫责怪商人不遵守诺言,但商人却说:“你只是个渔夫,一辈子能挣几个钱?现在突然得了十两金子还不满足吗?”人都救完了,渔夫也没办法,只好悻悻地离去了。
后来,商人又在这一条河里翻了船。他大声疾呼,附近有人听到了想要救他。这时,那个被他骗过的渔夫就对大家说:“他就是我和你们说的那个言而无信的人!”于是没有人再去救商人,商人最后也就被淹死了。
承诺,一般是自己让对方放心的一种表示。但如果夸下海口却没做到,结果很可能会像故事里的“济阳之贾”一样悲惨。一个人如果动不动就拍着胸膛承诺,却次次都没能完成自己的诺言。这样的人,怎么能得到别人的认可呢?
有的人,说了一万句,人家也不会相信他。而有的人,只说一句,人家就相信了。为什么呢?因为前一种人言而无信,后一种人言行一致。
一个人如果动不动就承诺,然后又亲手撕毁自己的承诺,次数多了,说话自然就没有分量。轻诺寡信,那些太容易承诺的人,往往是很少讲信用的人。他们对自己的言行都不负责,又谈何对他人负责?他们不知道承诺意味着什么,也不知道承诺的真正意义。
一个人的良好形象是他长期待人处事形成的结果。一个讲信用的人,只有在绝对有把握的情况下才承诺,而一旦承诺了,也必然会兑现。这种人,他或许承诺不多,但他每有承诺皆有结果,这样的人,谁不信任他呢?
没有金刚钻,别揽瓷器活,承诺了就要努力去实现。凡是把握不了的事情,就不要胡乱承诺,那样既累己又误人,最终只会招人厌恶。
6 只会附和的“应声虫”,赢不来真正的尊重
“应声虫”指的是完全放弃自己的看法,别人说什么就是什么,盲从附和,没有主见的人。他们习惯附和,别人说什么都会点头认同。这样做不但不会赢来真正的尊重,还会阻碍自己的发展。有主见又有人缘的人才是社交舞台上的新宠。
去年大学毕业的晓菲,找了份文案的工作,可三个月的实习期满后,老板并没有把她留下的意思。
在工作上,晓菲尽职尽责,认真谨慎,从没出过大错。论性格,她为人厚道好说话,进公司后很快就和老员工打成一片。然而这位同事们眼中的“好人”,最后却没有得到领导的认同。
“可能是我太和气了,不习惯拒绝别人,没有自己的主见,才得不到领导的赏识。”晓菲无奈地说道。
公司文案部有几个不同的小组,负责不同工作,她的小组主要负责相关产品的资料搜集和整理。对新人来说,所有的同事都是自己的“前辈”,哪怕不同组别。晓菲对于“前辈”们的需要更是有求必应,经常加班加点,到最后变成了“职场应声虫”。本以为这样可以留下,没想到希望落空。
一般而言,老板最喜欢的员工,是能够持续成长,有自己的想法和主见,可以创造性地完成工作的员工。
职场中有很多人,他们在讨论工作内容,各自阐述自己的意见时,总是在躲避冲突,对于别人的意见,表面上都说好。哪怕觉得是错误的意见,碍于面子也不想说出来。
从表面上看,这没有什么问题,也没有任何的冲突。但是当你很顾全别人面子的时候,别人会觉得你没有主见,和你聊天没有什么意思,甚至认为你连别人说错了也要附和,实在是虚伪。有心理学家发现,比起“应声虫”,那些能够坚持主见的人更容易获得尊重和重视。
一个有看法有主见的人,能够听进去他人的不同意见,并阐述自己的思想,更能够获得大家的尊重。
但我们往往会为了种种原因,不敢坚持自己的想法,特别是在面对长辈或者自己上级的时候,我们会不自觉地认同对方表达的任何观点。
敢于表达自己意见的人,不但具有独立判断的品质,还有从不轻易妥协的决心。这会让一个人看起来很有魅力。无论是你的领导还是同事,肯定都希望能够听到好的建议和想法。
当你大胆说出自己的看法,即使表面上会有冲突,但待他们冷静后,会发现你是那个能让他有新认识的人,甚至他发现你的能力或者看法都是超越他的。那么在将来的沟通中,他反而会变成那个迎合你的人,这就是坚持自我的一种好处。
而那些没有主见迎合他人的人,最终只会被人遗忘,因为你没有给他人留下任何深刻印象。这就好比你现在回想自己的经历,肯定记不住那些很普通的朋友,反而对那些跟你打过架的人记忆深刻,见面后就成了不打不相识的朋友。
如果想要走得比别人更远,那么你就不能总是迎合他人。我们要学会表达自己的看法,而不是因为担心发生冲突而处处附和别人。
不去恭维迎合他人,在与人的沟通中敢于阐述自己的意见。不要将注意力过多地放在他人的情绪上。敢于亮出自己观点的人,总能让人刮目相看。
7 被别人道德绑架的善良人,因为违心而痛苦不堪
在生活和工作中你是不是也有过这样的经历,关系不是很好的朋友或者同事向你求助,他说完了问题,后面还会加上一句:“我知道你是个好人,所以你一定会帮我的,对吧?谢谢你!”
本来没加这句话,你还很乐意去回答他的那些问题,但是他加了这句话,你是不是感觉特别不舒服,反倒不情愿帮他。
其实,这种不舒服的感觉是对道德绑架的一种抗议。对方先给你戴了个高帽子,其用意就是想控制你、绑架你,如果你不给他解答问题,那么你就不是他说的那种好人。并且他提前把“谢谢你”说出口,那就更逼着你去帮他的忙了,否则你就对不起他说的谢谢。事实上他就是想用这种“道德绑架”的方式来增加你帮忙的概率。
生活中道德绑架的事情很多。例如,在公交车上,你好不容易找到了一个座位,乘务员对你说,麻烦你给某某人让个座。本来她不说,你也很乐意主动让座,但她说了之后,你就变成了被动让座,不让座的话也容易被她打着“道德”的旗号绑架。当然,不光是陌生人会对我们进行道德绑架,有时候,亲人和朋友也会有对我们进行道德绑架的时候。
同事朋友们对璠瑜的印象很好,说她热情大方,有人情味儿。因为她见到每一个人都有说有笑。而且,每一次与人交谈完毕,分别之时,她总不忘加上一句话:“有空来家里玩。”
当然这些客套话也没人当真,但是这样话来话去,彼此就显得亲近、和谐。然而,事情发生了变故,璠瑜也没想到,有一天她会为这样的事情为难:有个朋友打电话给璠瑜,说假期打算带着孩子,到她家里住上两周。
璠瑜接到电话时头脑有些发懵,但她不好意思拒绝,就答应了对方的要求。放下电话,璠瑜就头疼了,她只能盼着朋友的到来,不会给自己的生活造成困扰。
事情果然没有想象得那么顺利,朋友的到来打破了璠瑜正常的生活节奏。朋友的孩子特别调皮,喜欢站在沙发上窜上窜下。更让她无奈的是,自家的女儿和那个小男孩互相看不上眼,总是为了玩具,或是为了美食,或是为了电视,争吵不断。
看着自己的女儿被小男孩欺负得落泪,璠瑜终于忍不住了。她终于向朋友讲明了,她说:“平时我们关系不错,互相走动走动也很好,但成天和朋友生活在一起,确实很难。我很高兴见到你们,也希望你们能够在这里玩得开心。但是我们的孩子有矛盾,我的女儿现在很不开心。而且,两个星期的时间,实在太长。所以我希望你们能够离开这里,真对不起。”
说话的时候,璠瑜有些尴尬,但话说出口之后,她心里一阵轻松。看到朋友离去,璠瑜心中并非没有歉意,尝到为了道德人情违心之苦的璠瑜,依然很热情地说话。不过她不会再勉强自己,不会再被道德绑架,不会违心地答应他人,她懂得了坦诚地拒绝别人。
生活中,我们常常遭遇璠瑜这样的尴尬。亲戚朋友借宿,我们心中本不愿,却不好意思拒绝,于是违心答应,心里好似长了疙瘩,很不舒服。有的人或许会觉得,这是心眼小的缘故,要是真大方,也就不会这样纠结。这话听起来似乎有些道理,然而细细一想,就有问题了:你能确定世上的人都大方吗?难道说,心眼小点就该受到谴责,就该遭受这样的折磨?更何况深入地讲,这已经不是心眼小不小的问题了,即便是大度之人,也不应被道德绑架。
要是一个人真心把另外一个人当朋友,会充分理解这个人的痛苦,将心比心地去考虑问题。而不是口口声声拿关系好说事,让对方做一些不愿意做的事情。这种控制别人的行为,根本就不尊重对方。
还有一些人很自卑,很重视别人的认同。一旦你不认同他,他就会觉得你瞧不起他,从而对你产生敌意,甚至故意使坏阻碍你的事情,他们也经常实行道德绑架。
道德绑架有两种方式:一种是不断地向对方强调自己多么可怜,做事情多么努力。所以你要认同他做的事情,如果不认同,就是没有同情心。另一种方式是,你要是不认同我,我就在别人面前说你不好,让大家都知道你不是好人。
为了更好地加强部门之间的沟通联络,提高办公效率,一些公司会建立工作用的微信群。孙小明就是公司里一个微信群的群主。
工作的时候大家都在群里,传达一些工作内容,发一些工作动态,也用不着孙小明管理。但一旦闲下来,就有人在里面撒泼耍无赖,甚至发一些与工作无关的低俗信息,孙小明看到就及时制止了对方的行为,同时说了他几句,对方就说:“群主你不够大度,太小心眼了,不能包容别人。”
正因为现在社会上进行道德绑架的人太多了,于是“道德帝”、“圣母婊”这样的词就出来了,用来形容这种打着道德旗号去控制别人的人。面对喜欢道德绑架的人,我们要舍得放下身段,不去太过在意自己的形象。
例如,对于上面那个说孙小明不够大度的人,就应该这样回复他:“对,我就是不够大度,不能包容每个犯错的人。”这样一说,对方就无话可说了。进行道德绑架的人是利用了人们追求高道德标准,以及害怕受到道德谴责的心态。倘若一个人能够放下追求高道德标准,就不容易被道德绑架。
总之,在生活中我们少对别人实施道德绑架,也要适当地拒绝别人对自己的道德绑架,才能避免违心的行为给自己带来的痛苦。
8 取悦自己,永远比讨好别人更重要
你是不是为了使客户在合同上顺利签约,使出浑身解数去讨好客户;为了让同事在某项工作中鼎力相助,你低声下气,去讨好同事;为了能够解决某个问题,你只能委屈自己,去讨好相关方。
在生活中,这种取悦别人的做法,很可能大家都经历过。我们在降低自己的身份去讨好别人时,却从来没有发现这一切,都是在委屈自己。
高俊毕业之后来到一家广告公司上班,他知道人际关系有时比工作业绩还要重要。所以,他非常注重与同事的关系,尽一切努力想把所有同事都变成自己的朋友。
每天他都是第一个到办公室的,然后拖地、打扫卫生、烧水。他对同事也非常热情,经常主动攀谈,嘘寒问暖,给同室的人端茶倒水,甚至中午去食堂打饭的活儿都包下来了。遇到需要跑腿和很累的活,他也会“毛遂自荐”。时间一长,同事们都觉得他好说话,不管遇到什么事,都交给他去做。高俊以为这是因为自己人缘好,所有同事都成了他的好朋友。
可是有一次,高俊生病了没能去上班,于是打电话给办公室的同事,让他帮忙请个假。同事痛快地答应了,可到第二天,高俊却被领导狠批了一通,责问他怎能不请假随便旷工。
高俊找到那个同事,那个同事这才想起来,原来是给忘记了。高俊有些生气,心想:你们找我,我都有求必应,回头就这么不把我当回事,不把我的事放在心上?我把你们的事看得比什么都重要,怎么我一次没来,你们就记不住呢?
这还不算,更让高俊生气的是,同事们都没想着问他为什么没来上班,病情如何。却责怪他一天没来,影响了工作的进度。生气之余,高俊真有些糊涂了,都说“用真心换真意”,对别人好,别人就会对自己好,怎么不是这么回事呀?
高俊的问题在于,他在工作中只是为了满足别人的要求,极力讨好别人,没有自己的原则和底线,从来没考虑过自己。
记住,取悦自己永远比讨好别人更重要。
职场上拼的是实力,而不是处处讲交情。不要总是去讨好别人,却忘了提升自己。取悦别人只是一味地乞怜,我们需要有气有节的探讨,有容有度的商量与合作。
在电视剧《何以笙箫默》中,有一句台词说得好——既然我找不到你,只好站在显眼的地方让你找到我了。只有尽快提高实力,站到高处,别人才能够瞧见自己。让别人瞧见的是一个更加优秀的你,这样更有利于你职业生涯的发展。
处在低处的仰望和讨好永远不能获得别人真正的尊重。为了遇见更好的自己,我们在不断磨炼自己。为了这个目标,我们要持有一个坚定的态度,弄清楚前进的方向。在人生的路上,我们应该讨好的不是别人,而是自己。朝着我们的目标不断努力,好好过日子,日子才会真正地善待我们。这一切,正是我们在工作和生活中所需要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