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怎样使用这本书?
主旨
·本书如何布局?
·有哪些线索串联?
关键词
·十篇·二十九章·思考·写作·动手
·比较·辩论·短篇写作·主题写作·电影·延伸阅读
(一)篇章布局
本书共分为十篇二十九章。每篇围绕一个主题展开并配有习题。首篇为分野,澄清了作文与论文两种文体的不同,以及背后的教育方式的差异。与作文揖别,你才能进入新的写作和思维世界。
第二篇为风格。为什么有的文章读起来晦涩难懂,有的则清晰流畅?通过比较不同风格,本篇要说明的是:说理写作中,透明玻璃式的清晰文风为上乘之选。而各类学生腔、学术腔、官腔则像毛玻璃一样干扰阅读。通过对比这两种文风,本篇助你擦亮文字,形成崇尚清晰、简洁文风的意识。
第三篇为提问。问题是文章最重要的引擎,写什么比怎么写更重要。我们不能仅在技术层面谈论写作,而要关注写作背后的观察、提问和分析能力。问题有哪些类型?如何提问?怎样把大问题聚焦为可控的小问题?如何发现有趣的谜题?如何从变量角度思考问题?通过这些问题,本篇助你形成良好的问题意识和变量思维。
第四篇为阅读。阅读可以拉伸头脑、驯服兽性。阅读更是写作的起点。优秀的写作者首先是一个热忱的读者。本篇将解决读什么、怎么读以及读无字之书以补阅历赤字的问题。通过参悟别人的生命体验(有字之书)和积极体验现实世界(无字之书),没东西可写的问题会迎刃而解。
第五篇为文献。上一篇为放眼读书(宽口径),此篇为收敛研读(窄口径)。一收一放、博然后约,不可逾越。写作要实现跟现存知识的对话。你得知道别人都写了什么,才能避免撞车。你需要针对某个论题搜集多重材料并评判材料的优劣,还需要在错综复杂的文献丛林中找到线索、理出头绪。如何搜索文献资料?如何识别它们的可靠度?如何阅读和整理文献?怎样跟现有文献对话?本篇目的在于将写作置于广泛的文献脉络之中,为你在文献海洋里提供一叶扁舟。
第六篇为论证。说理写作需要以理服人。如何提出一个论断?怎样提出假说并论证观点?如何呈现理由和证据?怎样避免论证中的思维偏差?本篇将介绍观点—理由—证据的树形结构,从而为写作建立逻辑骨架。
第七篇为结构。结构化并不等同于机械,结构能为读者提供便捷的阅读体验,也可以为作者提供脚手架。结构可以把写作转化为单独的模块和格子,作者可以逐一填充组装,这就降低了写作的难度。说理写作(特别是论文)往往有固定的结构。本篇回答的问题是:什么是结构?有哪些类型的结构?一篇论文的宏观结构是什么?
第八篇为流动。明代布衣诗人谢榛用“诵之行云流水,听之金声玉振,观之明霞散绮,讲之独茧抽丝”来形容语言之美。其中“行云流水”即是要求“流畅”。怎样才能写得流畅?在本篇中,我们诉诸文章微观结构和中观结构。本篇重点关注遣词造句(微观)、段落与章节组织(中观结构)。通过穿起词、句、段、章,整篇文章就流动起来了,读者自然能体验其中的顺畅。
第九篇为故事。叙事贯串着人类漫长的演化过程,定义着人类的身份,叩问着存在的意义。好的写作本质上要讲一个好的故事。什么是故事?说理写作中的故事跟创意写作中的故事有何异同?我们如何把讲故事的技巧融入写作?本篇主要“讲故事”。
第十篇为视角。写作不是孤芳自赏、自说自话的游戏。写作需要有高度的共情能力,你最好把读者放在肩膀上。本篇将探讨:读者与作者的想法有什么不同?说与写有何区别?通过比较这些差异,本章将引导写作者调整自己的身份,从读者角度去设计写作,并且以咱们更擅长的说来带动写,克服写作障碍。
(二)六条线索与使用指南
十篇内容是一个有机整体。如上文对各篇章内容的介绍,各篇顺序考虑了说理写作的要素和写作过程,在此不再赘述。另有六条线索紧织成写作网把读者编入“竞技赛道”(比较线),推动读者产生“思维旋涡”(议题辩论),引领读者开动“头脑风暴”(短篇写作和主题写作),希望读者最终会流连于影视天堂和阅读时空。
首先,“比较差异、寻找机制”的变量思维贯串每一篇。写作涉及多重能力的培养,其核心是思维能力。对大多数学科而言,说理类写作的要旨是变量思维(详见《提问》篇)。一动一静、一张一弛,生活是由无数变量编织成的一张大网。如同青蛙的眼睛,我们对变动的事物更加敏感。我们通过比较事物的差异,可以捕捉到关联机制,进而将世界拼接为有序的整体。
这条“差异—机制”线贯串全书始终,例如本篇比较了作文与论文、中学与大学的差异。《风格》篇比较了两种文风(透明玻璃与彩色玻璃)。《提问》篇比较了不同的问题,以训练选题能力。《阅读》篇比较了故事A面与B面(对比阅读法)。《文献》篇中则是比较别人说的(文献)和我要说的(观点),即为“对比—对话”的过程。《论证》篇比较了动手与动口。《结构》篇对比了文章组织的约束与自由,其背后是形式主义和浪漫主义两大组织原则。《故事》篇则对比了文学故事和学术故事,人类既有理性的一面,又有感性的一面。好的故事既要诉诸理性,也要引起共鸣。《视角》篇比较了说与写、读者与作者的差异。
其次,每篇结束后的“想·写·作”也是一条连贯的线索。具体而言:其一是“想”(How to think)。每一篇我都安排了辩论话题和其他思考题,我总会问一句:你的观点是什么?例如,在《流动》篇,我对比了朱光潜对汉语的批评和傅乐施对汉语的褒扬,以探讨一个有争议的话题:语法规则多了好还是少了好?不要写信问我要标准答案,因为这些论题压根没有标准答案。我希望你能跟周围的朋友展开一场场辩论,“真理是火花,反对意见则是风箱。”[18]通过数十个辩题,我希望能把你从相信简单结论的“确定世界”带到充满灰犀牛和黑天鹅的“动物世界”。
其二是“写”(What to write)。只有写,才会写。我建议用两种方式练习:短篇写作和主题写作。现代人注意力碎片化,既没时间读长篇大论,更没时间写冗长的文字,我建议用三五百字锻炼短篇写作能力:围绕一系列主题,每篇不要超过300字,最多不能超过500字。主题根据说理写作的组件设计:或概述一本书的内容,或界定一个概念,或总结一场对话(或争论),或解释图表数据的信息等。此外我还设计了一些开脑洞的写作,例如年龄翻转游戏、补齐电话对话等。这里就不剧透了。短篇写作背后是一系列重要的能力:把事情说清楚的能力、跟外行沟通的能力、界定与限定的能力、高效萃取信息的能力、数据分析能力、共情能力等。这些要素练好了,说理写作就只需要组装、排序了。
此外,我借鉴了普林斯顿大学和清华大学写作课中的主题写作,用一个话题穿起分阶段的连贯写作:家。[19] 对于家,每个人、每个学科都可以有自己的角度:物质的角度、精神的角度,空间的角度、时间的角度,经济的角度、情感的角度,社会的角度、个体的角度,文化的角度、历史的角度,等等。当然,你可以选择任何感兴趣的话题。
我建议你采取两个角度来锻炼写作:一个是本学科角度,一个是陌生角度。如果你学历史,我建议你从家庭演变的角度写一篇文章;此外,我建议你挑战一下自己,探索一个陌生角度。例如,你可以从建筑的角度写一篇家庭物质环境的文章。这样做是为了推动文理交融,提高思维柔韧度。我希望你能成为有人文素养的理科生,或是有科学素养的文科生。这是我最欣赏的知识结构。
我会根据写作阶段布置作业。每篇对应着一个阶段,从规划时间、限定范围,到放眼读书、概述材料等,我建议你不断往前推进。这样写作就成了升级打怪的过程。学完这本书,你不仅体验了完整的写作流程,而且有两篇文章在手,作业何愁?
其三是“作”(What to do),每一篇我都会提出操作建议:有的可能是让你搜索文献,有的是让你出去转转,有的是建议养成某个习惯。写作需要动手动脚找东西,否则看再多的道理也没用。
本书还有一条电影线。我推荐了若干部跟各篇主题相关的电影。新一代读者在刷剧中长大,我本人也是电影爱好者。正如史蒂夫·马丁所言:“所有人生的谜语都可以从电影找到答案。”[20] 写作又何尝不是呢?刷完一篇,再阅片一部,岂不快哉?我希望由此发展出一种“看电影、学写作”的教学方式。我推荐了哪些电影呢?这里就不剧透了,请自行砸开彩蛋。
最后,本书还有一条漫画线。我根据教学经历设计了卷毛教授和拔毛哥两个角色。写论文是个拔毛的过程,发量日渐堪忧。然而,拔头上毛易,去心中毛难。写作需要放下:放下思想负担、放弃陈旧观念。咱们跟着师徒俩体验写作过程的酸甜苦辣吧。
以上就是本书的布局和线索,使用时请注意:其一,读者完全可以根据需要跳读。例如,想了解选题,可以直接读《提问》篇,想了解怎样讲故事则可径自翻到《故事》篇。其二,在“想·写·作”中如遇到困难或有心得,可以与我交流。这本书是一个开放的体系,我写此书如同栽下一棵小树,读者的反馈如同滋润的雨露。其三,本书练习中的所有问题都没有标准答案,希望你读完此书头脑更加开放。
表3-1 本书线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