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与闻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一讲    数仞宫墙君知否

—国学摭谈

从今天开始,我们在部颁课程之外,增设一门校本课程:国学。都说现在是“国学热”,其实恰恰说明国学与我们疏离了很久,被我们冷落了很久。现在大家都想再了解它,学习它,这当然很好。孔子曾对有心向学的人说过“与其进也”的话,取赞赏鼓励的态度,所以这门课程就叫“国学与闻”。同学们需要学,我也需要学,大家一起来学!在学习具体内容之前,我们先聊聊几个关键问题。

一、何谓国学

在古籍中“国学”一词,是指与“乡学”相对应的国家教育。近代“国学”的内涵则发生了变化,成为一个与“西学”相对应的概念。这得回溯到十九世纪中叶,东方老大帝国——清王朝的国运遭遇了空前的危机,这个封闭的“中央之国”真的被一群虎狼列强围在了中央,面临着被蚕食和瓜分的危险。

鸦片战争一败涂地之后,举国震撼,如梦方醒,一批先知先觉者便发出了向西方学习的倡议。1842年,魏源编纂的《海国图志》最早反映了这种要求。他在《序》中说:“是书何以作?曰:为以夷攻夷而作,为以夷款夷而作,为师夷长技以制夷而作。”这股学习西方的热潮自此一时更比一时高涨。拿洋务运动的代表人物曾国藩做个例子:他从1865年创办近代中国第一个军工企业“江南机器制造总局”开始,造出了中国第一部蒸汽轮机、中国第一艘轮船,建立了中国第一个近代化学校,培养了中国第一批科技人才,购回了第一批外国机器,聘请了第一批外国专家和技工,办起了中国第一个翻译馆,派出了中国第一批公费留学生……从“学做炮弹,学造轮舟”入手,发展到从国外购买工作母机,再发展为翻译介绍外国科技知识,再发展到派生员直接到国外学习,一步步走上了引进“西学”的道路。

从这个缩影,我们可以看到当时的一种大势,那就是“西学东渐”。其实,中国人向西方学习既有被动的、不得不学的一面,也有主动的、不断深入乃至急于求成的一面。从这个角度说,中国的一部近代史,也算得上是一部渐次向西方学习的历史。这部历史分三段:洋务运动是第一段,学习西方的科技;戊戌维新是第二段,学习西方的政体;“五四”新文化运动是第三段,学习西方的文化。看得出,这是一步步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的。故而当时确有一种主张,叫作“全盘西化”。

也许是中国这个学生“偷师”时的思想包袱太重,心太急,加上西方这个“老师”并不待见中国,时时只在算计这个学生,所以,中国人在向西方学习的过程中,一直就有不同的态度。等到进入第三阶段——学习西方的文化时,这种不同态度终于引起了比较大的争执,那就是“五四”新文化运动中的新文化与“国故”之争。

“国学”的概念就是这个时候引起热议的,成仿吾先生写过一篇《国学运动之我见》,对倡言国学者提出批评。“国学”而成“运动”,可见当时确有一部分人是“群起而为”顾恋国学的。显然,“国学”概念是相对于“西学”而言的。中国向西方的学习,从实业、科技,到政体,到思想文化,这个“西学”的概念是宽泛的,故而相对应的“国学”概念也是宽泛的。 当时国学又被名之为“旧学”,而一切向西方学来的东西则被称之为“新学”。所谓“新”与“旧”,其实反映的是一种价值判断。由此看来,“国学”这个概念并不是一个知识分类的学科概念,也不单是一个学术概念,甚至也不是一个纯粹的文化概念。中国的洋务运动不能说没有成绩,如北洋水师当时是亚洲最强大的一支水师。然而甲午一战却全军覆没。“师夷长技”还是没能“制夷”,失败了。中国的变法,也不能说没有成绩,戊戌变法虽然夭折了,但后来的辛亥革命到底推翻了清朝,政体还是改变了。但朝代改了,“骨子里却还是旧的”(鲁迅语),中国的半殖民地化还在加速。辛亥革命也失败了。怎么办?革命派有些急了,追究下去,认为中国的传统文化和意识形态是罪魁祸首,是抗拒“德先生”(民主)、“赛先生”(科学)的冤家对头。于是锋芒所向,直指旧文化。

“孔家店”被砸了,科举废了,学堂办了,白话文有了,注音方案也颁行了。但这场新文化运动跟前两波“西学”浪潮有点不一样,文化是一个民族的根,中华民族文化的根太深了,刨起来不容易,西方文化的根要在东方扎下来,也有个水土不服的问题。于是,反对的声音起来了,有主张“整理国故”的,有主张“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围绕“国学”的争论热闹了好一阵子。革命时期,破字当头。争论的结果,似乎是激进的新文化占了点上风。但传统文化究竟是不是革命革而不成的罪魁祸首,最终还是没有彻底搞明白。因为就在这个时候,旧民主主义革命被新民主主义革命取代,革命的领导者变换了,继而革命的方式也变了。不过,这么一个背景,让我们对“国学”的概念看得比较清楚了,它确实不是学科概念,不是简单的学术概念,甚至也不等同于文化和意识形态,而是从社会进步与否的角度来看民族文化和意识形态,是一种包含着价值评判的文化符号。 今天,我们正是要从这样一个角度出发来学习国学。

二、今日为何重提国学

这得从今天的大势说起。我们至今仍处在与西方相互学习交流的过程中,但历史没有重复过去的失败: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了重大的学习成果,它推翻了专制统治,将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变成了新中国,“德先生”(民主)留住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不断加速的四个现代化建设,更是取得了更为巨大的学习成果,用几十年的时间走完其他国家几百年的发展历程,将一个一穷二白的旧中国变成了一个各方面都举足轻重的世界大国,“赛先生”(科学)也留下来了。为什么百年前老请不来的这两位先生,今天都请来了呢?这中间有一个大变化。什么变化?学习的态度、方法不一样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学习西方的时候,是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的实际相结合才取得了胜利的;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呢,也是在“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根本方针指引下不断取得成功的。两者都贯彻了一个原则:从中国的实际出发,与中国的实际相结合,具有中国特色。今天,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我们向西方的学习并未结束,我们要在民主建设和科技发展上不断提升,同样也需要在思想文化层面上吸取西方先进的东西,让我们的文化具有新的活力,建立起代表时代前进方向的先进文化。而要做到这一点,与中国实际相结合这一原则仍然是必须遵守的。

鲁迅先生有一篇著名的《拿来主义》,讲的是对西方文化和传统文化应取“拿来”的态度。我们今天,一方面是“送来主义”势头强盛,这和西方国家的全球战略已经逐渐从军事、经济转向文化层面有关。这种状况非常明显,从大片到芯片,西方文化产品充斥我国市场,而我们出口到西方的文化产品却微乎其微,弄得不少人成了“哈”一族。而另一方面,我们还非常主动地去“拿”,最典型的莫如英语教育,我们是从幼儿园就抓起,全民普及,其在生活中的重要性似乎要超过了母语。这些年有一句很时髦的口号,叫“与国际接轨”,在一些地方我们几乎是全方位地以西方为“范式”,有点唯西方的马首是瞻的味道。很清楚,我们今天已经很深并将继续深入地处于西方文化的浸润之中。不过,与百余年前伴随着殖民者侵略的“西学东渐”不同,这一轮的“西学东渐”多少也是“拿来主义”的结果。

能“拿来”确是一种进步,但拿来之前和拿来之后,都存在一个问题,那就是依据什么去拿,拿来又如何用?不搞清楚这个问题,进步终究有限。举个例子,新文化运动时期,相当多的人把中国落后的原因归于汉字,以为必须走世界各国通行的拼音化道路,于是制定出了拼音化方案,大力推行。但是,拼音真能取代汉字吗?汉字真该被取代吗?费心尽力地搞了那么久,益处究竟有多少呢?所以,文化学习这个东西,不像政治体制或科学技术,不是来个废弃、置换、移植、引进就能办妥的。怎么解决?当然更得倚重前面获得的经验——与中国的实际相结合。换言之,向西方文化学习之道,就是从中国文化的实际出发,舍此无它。这就是今天我们重提“国学”的缘由。

重提国学的原因尚不止此。西学风行于世已经二三百年,其给世界带来的变化可谓翻天覆地,这就是我们常说的现代化。然而就在这个现代化的过程中,危机也在日益显现。这种危机是多方面的,表现于自然方面,是生态危机、资源危机;表现于社会方面,是道德危机、精神危机;表现于国际关系方面,是霸权主义、恐怖主义;表现于经济方面,是贫富悬殊、金融危机。这些当今人类社会面临的危机,是西学固有的发展逻辑所带来的。西方现代文明建立在个人主义、主权国家、民主政治、资本主义经济、工业生产和科学发展这几个支柱上,而今天这些支柱已经倾斜或锈蚀:个人主义让多数人的权力和自由失去保障,国家主权被解读成追逐霸权,资本主义经济蜕变为弱肉强食,工业生产与科学发展助长了对自然和生命的漠视。尽管西方现代文明并非不做匡正和补救,但成也萧何败也萧何,仅凭西学恐怕是难以破解的。我们中国现代化进程落后了一步,让我们看见了“现代病”在西方国家的发生,我们不仅感染了现代病,而且还承受了西方为转嫁这些恶果而造成的更深的伤害。这就让我们不得不思考,西学并非就是万应灵药,未必就是普世价值,我们需要从考量人类未来、站在人类文明命运的高度来审视今天,需要集中全人类的智慧来思考将来。为此,我们再次想起了国学。

由此可见,今天提国学与百年前提国学有根本不同,那时是为固守和抵拒,今天是为进步和创新。不过,有一点还是比较一致的,那就是关注点都在于弄清民族文化的价值所在,激发民族文化的生命活力。

三、国学的范畴

那么,我们今天需要了解研究的,主要涉及传统文化的哪些方面呢?中华文化长达五千多年的丰厚积淀,任何一个人穷其一生也只能知晓其万一,何况对于我们中学生呢!我们唯一的办法是笼而统之,将其延绵发展的主干清理出来,把各个繁盛阶段和生发阶段突出出来,从中来窥探它的奥妙,寻找它的玄机。

有道是“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个民族的地理环境和历史变迁,影响了这个民族的生存习惯,形成了他们对世界的认识态度,从而养成了这个民族的个性和特质。由此可知,哲学和民俗文化应该是我们最应予以关注的。依据这样一个认识,我们划定了一个大致可以勾勒国学轮廓,粗略揭示国学精髓的最低知晓范围:

1.汉字;2.礼乐制度;3.《周易》;4.孔孟与儒学; 5.老庄与道家;6.《四书》与理学;7.二十五史精华;8.诗词文章;9.中华医学;10.相关历史人物。

这个有些混杂的区划,对于一般国人,包括高中生来说,已经是最简略的范围了,增加固然多多益善,减少就或恐不得要领了。因此,这将是我们国学探究的一个路线图。

长城

四、东西文化的基本特质

有比较才能有鉴别,实际上,这是一个东西方文化差别的问题。我们先从最表象的习俗上略作比较吧:见面行礼,西方人多拥抱亲吻,中国古人多拱手鞠躬;吃饭,西方人用刀叉,中国人用筷子,西方人分餐,中国人同桌进食;称谓,西方人叔伯姑姨不分,中国人区分细致;交际,西方人直白,中国人委婉;拳击,西方人凶狠以力取胜,中国人太极拳以柔克刚;绘画,西方油画色彩浓烈,中国画清雅疏淡;类似的还有许多。这些不同,透露出东西方人秉性确实存在差异,这是不同文化形成的基础,也是不同文化熏染的结果。

人类文明的发生大体是同步的,约在公元前三四千年,世界四大古文明(古巴比伦文明、古埃及文明、古印度文明、古代中国文明)先后产生。其中,古巴比伦与古埃及两大文明均靠近地中海和沙漠,它们明显带有海洋文明和游牧文明的特征,随后这一区域辗转发展出的希腊文明、希伯来文明,以及再晚些时候的古罗马文明就是西方文化的源头。而黄河(包括长江)流域面积广大,虽东及于海,但古人活动范围基本在内陆,是典型的农耕文明。这就带来了东西方文明最初同时也是最根本的一个区别。

大约在公元前五世纪前后,东西方文明都发展到了一个更成熟理性的阶段,都迎来了一个思想大师蜂起、智慧巨星争辉的时期。中国的老子、孔子、墨子、孙子、孟子、庄子、荀子等相继创宗立派,一时百家争鸣。而古希腊的哲人泰勒斯、阿那克西曼德、毕达哥拉斯、赫拉克利特、德谟克利特、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等承前启后,完成了西方哲学的宏大构建。

这些伟大的思想家几乎思考了有关世界与人类的一切重大命题,并且给出了精深的答案,以至于两千多年后的人只不过是在理解、丰富和完善他们的答案而已。这些东西方的思想同样深邃,但其思维坐标的方向却似乎有所不同。西方的哲人更多在思考人与自然(人与物)的关系,而东方的哲人则更多地思考人与社会(人与人)的关系。比如西方的大师们很多就是自然科学家、医生,而东方的圣人多半都是政治家、士人和教师。其实,只要考察一下那个时代东西方社会发展的背景,就可以明白他们为什么会有不同的思维坐标。那时的中国处在奴隶制即将崩溃的前夜,整个社会动荡失范,战争频仍,所谓礼崩乐坏。因此,家国天下的社会命题自然成了思想家们首先关注的对象。而希腊那时赢得了希波战争,随即而来的是奴隶制民主政治的伯里克利黄金时期,思想家们也当然对征服统治外在世界更有兴趣。

这样,我们就清楚地看到,东西方文化从源头上就有两个不同的发展向度:一个外向,一个内敛;外向的重物,尚力,积个别为全体,优于分析,偏于理性;内敛的重人,崇德,于全体中见个别,长于统观,偏于感性。这种区别,反映的是东西文化的不同性质,也即各自不同的价值取向。

接下来的问题是:当今这个时代,哪一种价值取向的文化更适合人类未来的发展呢?

五、国学的活力

我们知道,中华文化是世界古老文化中唯一没有中断的文化,这说明了中华文化具有强大的生命力。那么,其中的道理何在呢?我看主要是基于两点,即中华文化的人本主义和聚合特质。下面试作解析:

1.道法自然。中国人也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他们与希腊人的认识相当一致,认为世界万物是由某些基本元素构成的,中国人称之为“五行”。希腊人以为是“水”或“火”。但再研究下去,就分道扬镳了,希腊人顺着“原子论”搞下去,发展了自然科学;中国人顺着“天人合一”的思路搞下去,悟出了“道法自然”的宇宙法则。《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中国人的宇宙观是与人联系的宇宙观,所谓“天地人”三才,人为天地所育,亦当守天地之道。人道与天地之道是统一的,天无私覆,地无私载,所以“大道之行,天下为公”。在这个最高准则指导之下,中国人是敬畏自然的,行事讲天地良心,主张“民胞物与”。

2.求仁守义。在中华文化不断演进的历史长河中,儒家学说是主流文化。有人说,因为儒家文化是维护统治阶级利益的,所以才成为主流。这话固然不错,然而原因并非如此简单。儒家文化成为主流,关键还在于它是一种内圣外王积极用世的文化,是一种对社会起建设作用的文化。这种积极性和建设性从何而来?来自儒家学说的崇高价值取向。《周易》说:“立天之道曰阴与阳,立地之道曰刚与柔,立人之道曰仁与义。”儒家学说的核心理念是一个字——“仁”。“仁者爱人”,这是最通常的解释。中国人讲仁爱,怎么讲?三个方面:一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二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三是“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你想,还有比这更完整透彻的人道主义吗?这是主观追求。那么客观行事呢?那就得守“义”。“义者宜也”,做任何事情,必须符合道理,处置相宜,各得其所。处事讲正义,待人讲情义,何愁世界不太平呢?

3.和合共生。世界是多元的,是充满矛盾的,要想求仁守义,如何才能行得通呢?我们中国人的理念是主合不主分的,所以治国讲“天下归心”,治家是“家和万事兴”。这是不是回避矛盾呢?不是的,我们只是更多地借重一种处理矛盾的方法,叫作“和”。我们认为,生生不息的大千世界,是“五行”“和实生物”而来,单调、同一都不符合事物的本来面目。所以,当矛盾出现的时候,我们的主张是“和而不同”。所谓“礼之用,和为贵”,在一切行为规范中,和是最高的境界,它包含着尊重、理解、坚持、融合、共赢。所以个人要和善,家庭要和睦,社会要和谐,世界要和平。

4.中庸之道。中国儒家文化有一个行事准则,也可以说是一种信念,就是奉行中庸之道。传说孔子的孙子子思写了一部书,叫作《中庸》,阐述的就是这个道理。不偏谓之中,不易谓之庸,意思是凡事必取中道而行,才有恒常久远之功。中国人深知事物是对立统一的,都具有两面性,只有充分了解矛盾的两个方面,才能把握事物的发展变化,从而应对无误。《中庸》里说:“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人都是有情绪的,遇事有时不能做到实事求是,产生偏激。奉行中庸之道,就能让你不走极端,就能防止片面性。所以孔子感叹说:“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

5.君子之德。如果说,中华文化是一种以人为本的文化,那么最具代表性的,就是中华文化所倡导的君子之德了。文化最终是要体现于人格的。儒家的思想体系最后形成的是一套纲领: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套纲领出自《大学》,《大学》相传是孔子的学生曾参编定的。后来,这套纲领成为历代儒生毕生奋斗的行动指南。在《论语》中,孔子有大量关于君子的描述。比如“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君子忧道不忧贫”,“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君子成人之美”,“君子矜而不争”,“君子泰而不骄”,等等,多达百余处。

君子不是概念化的,而是具体可感的。与君子相对应的是小人,二者人格的高尚与卑劣形成强烈对比,指引人们趋善避恶。圣人不容易做,但君子是人人可以学习、可以争取做到的,所以儒家号召大家都做谦谦君子。做君子的途径只有一条,就是修身。从学习开始,格物致知,弄清楚世间万物的规律,获得真知灼见,然后诚意正心,端正心志,让自己胸怀磊落,让自己的一言一行都符合正道。然后可以把家庭和家族管理得井井有条,锻炼好本领,一有机会就能效力国家,帮助有德之君赢得天下,实现天下太平。这就是儒家的人才培养计划,治国兴邦的根本大计。清华大学开办之初,请梁启超到校演讲,梁演讲的题目就是《君子》。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君子多了,就有挺直的脊梁,就充满希望。

六、国学对当下的意义

国学相当古老,但古老并不意味着失去活力,并不能因此嗤之为“旧学”。它曾经辉煌,也曾经式微,那是时代更换了不同的主题。当时代主题再次转换的时候,经历新的融合洗礼的国学,焕发出了新的青春活力。上述粗略的五条,是中华文化即国学所具有的优势。放在当今之世,这些优势和所长就更显得可贵。

这二三百年,是西方文化掌握了世界话语权,在西方文化的主导下,世界一方面空前发达繁荣,一方面也空前畸形困厄。绝对的科学至上和过度扩张的社会达尔文主义、霸权主义,导致了资源枯竭,生态恶化,社会动荡,道德滑坡,冲突不断。西方文化中一些本来积极的元素,在外向尚力的文化基调的主导下,只能退化为双重标准的虚伪行为。这一严重趋势,西方的有识之士也看到了。世界要想摆脱目前的困境,一味按西方的套路走下去是不行的。

二十世纪末,一批世界最有智慧的人(诺奖获得者)曾经聚会巴黎,提出了“向东方古老的文明学习,到孔子那里去寻找智慧”的呼唤。英国历史学家阿诺德·约瑟夫·汤因比更是专门撰文,坦言中华文明将照亮世界。“照亮世界”未必是东方人的思维,但为破解当今人类的困局贡献“中华智慧”,我们也是当仁不让的。

是的,我们中华文化有这样的自信,试看前述的五条,哪一条不是救世纠偏的良策呢!此外还有许多,诸如老子的无为而治,“治大国如烹小鲜”;墨子的兼爱与非攻;禅宗的道由心悟,世法即佛法;孙子的“上兵非兵”;孟子的“舍生取义”;荀子的“学而不已”;等等,举不胜举。

世界终于觉悟了,东方文明的光芒终于重新受到了瞩目,经过新时代滋养的东方文明必定能引导世界走出迷途!这就是我们今天重提国学、了解国学、宏扬国学的意义。

《礼记》中说:“子孙之守宗庙社稷者,其先祖无美而称之,是诬也;有善而弗知,不明也;知而弗传,不仁也。此三者,君子之所耻也。”我们的祖先留下了那么宝贵的文化遗产,我们却搞不清楚状况,或者搞清楚却不去传播它、继承它,那是很糊涂、很不明智,而且很令人羞愧的。让我们认真地、努力地学习好国学吧!思考与探讨

1.中国向西方学习的过程是怎样的?有什么宝贵的经验?

2.为什么说当今之世中华文化仍旧充满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