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信息资源的收集与分析
第一节 信息资源的收集
文献信息的收集是每个从事教学、科研、生产、管理的人员必不可少的基础性工作。任何科研课题,从选题直至课题结束时的成果水平鉴定,每一个环节都要求系统地收集与课题相关的文献信息。因此,全面、准确、高效地收集文献信息对科研课题的顺利完成是十分重要的。现代信息化社会,信息的传播在形式上发生了重大的变化,除了报纸、书刊、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外,网络媒体和数字化媒体已经成为重要的媒体。这一变化,一方面提高了信息的获得性,另一方面增加了信息搜集的难度,因此完整、准确、高效、及时地从各种信息渠道获取信息,并去伪存真,提取有价值的信息显得更加重要。
一、信息资源的收集原则
检索各种信息资源的目的是利用,信息资源作为可再生的资源,在科技领域中,从研究项目的立项和研制到成果鉴定和专利的申请,从技术转让或引进到新产品的开发,根据不同的目的需要利用有关的信息。利用信息不仅能扩展人们的视野,避免重复别人的研究工作,同时也使已有的信息达到产生新知识的效能。因此,占有相关信息已成为科学研究工作的前提条件。
信息资源的收集范围原则是依据研究课题的学科专业性质和与其他相邻学科的关系、信息需求的目的来确定收集的深度与广度。收集的信息类型主要依据研究课题的特征来确定。一般而言,基础研究侧重于利用各种著作、学术论文和技术报告中提供的信息,应用研究侧重于利用各种学术论文、专利说明书、技术报告、技术标准和参考工具书中提供的信息。收集的方法有系统检索和访问考察这两种。系统检索就是利用手工检索工具和计算机检索系统查找已公开发布的信息。访问考察就是有目标地进行专访、座谈、实地参观或参加有关的国内外学术会议进行交流等收集未公开发布的信息,以弥补系统检索的不足。
二、信息资源的收集方法
(一)培养信息收集意识
图书馆、信息研究所是人们获取信息的重要场所,但并非全部场所;图书馆、期刊、照片、磁带、磁盘、光盘是人们读取信息的重要载体,但并非全部载体;计算机网络是人们快速获得广泛信息的重要途径,但并非全部途径(那些尚未数字化或尚未进入计算机网络的信息,无法通过计算机网络获得)。因此,进一步开拓信息视野,进一步开拓信息渠道,对于广泛及时地获取信息是非常必要的。
1.捕捉转瞬即逝的信息
(1)培育对信息的敏感性
一个人对信息的敏感性,是以其平时培养的信息意识为基础的。在现实生活中常有这样的情况:在无线电广播节目或电视节目中,许多有用信息的播出时间只有几秒钟,转瞬即逝;有许多著名专家、学者参加的学术会议,会期只有两三天,会后便天各一方,只有等到下一届会议召开时,众多专家才能再次聚到一起;在本地区的某个新技术展览会中有许多国际上著名的公司参展,展期仅为几天时间,而下一届同类展览会改在国外举办了。遇到这些情况,如果对信息的敏感性不足,就会失去许多本可以获得重要信息的机会。这些捕捉信息的机会,真可谓“机不可失,时不再来”。然而,只要总在头脑中装着自己关心的课题,总惦记着要为所关心的课题采集信息,那么,一旦看到了、听到了有用的信息或者关于能获得有用信息机会的信息,就会感到眼前为之一亮,设法将信息捕捉住。
(2)做好捕捉信息的准备
首先,要做好捕捉信息的思想准备,否则总会与有用的信息“擦肩而过”,而那些能够捕捉到有价值信息的机遇,总是留给有捕捉信息准备的人。随身带着笔和本(或纸),是捕捉信息最基本的物质准备。一旦听到、看到或读到有用的信息,就要马上用笔记录下来,以防事后遗忘。
根据工作的需要和条件的许可,必要时可以随身携带照相机、摄像机或录音机,以便及时生动形象地记录下有关事件的场景、有关事实的过程、有关产品的外观形状、有关设备的运行动作和有关讲解发言等有用的信息。此外,使用能对广播电台节目定时、定台录音的录音机和能对电视节目定台录像的录像机,可以让其自动帮助人记录有关的节目内容。
2.延长转瞬即逝信息的寿命
一旦将转瞬即逝的信息记录下来,那么这些信息的内容或者它们的某些特征便很难消逝。例如,美国的“9·11”事件是发生在顷刻之间的事情,但目击者所拍的照片和录像资料却能长期保存。此后围绕着这一事件展开的各种调查、讨论,又进一步挖掘和捕捉了更多的相关信息。在此基础上,那些以“9·11”为题的书籍接连出版,进而被收入世界各地图书馆的馆藏之中。于是,关于“9·11”事件的信息的寿命被延长了。
延长转瞬即逝信息寿命的关键在于,需要及时地将其捕捉住。那些在流动过程中的活信息,如果是作为一种新闻性的消息出现,则是一次性的,是短命的;而如果能透过其新闻性觉察出其内在的政治价值、经济价值或学术价值,则可以在将其捕捉之后,作进一步的挖掘、开发,将之与相关信息组合,生产出新的信息产品。这里所说的信息寿命的延长,就是指通过信息的捕捉、挖掘和组合,为易逝的信息注入新的生命力。
3.沉寂信息的激活
(1)发现过时文献中的新鲜内容
随着社会的发展,随着社会关注热点的转移,总有许多曾是关注热点的信息会逐渐被人们淡忘。那些记载着被人们淡忘的信息的文献,也被作为过期期刊、下架图书、尘封档案而被闲置在文献库僻静的角落里。有些信息产品从产生的那一刻起,就未曾引起过人们的关注,未曾得到广泛的传播便随着记载它们的文献而被打入冷宫。有些信息(如被严格保守的秘密或未经披露的史实),会随着记载它们的文献直接进入档案保管机构,长期处于沉寂状态。然而,新鲜与过时都是相对的。只要能从过时文献中发掘出鲜为人知的内容,那么这些内容对于从未接触过该信息的接受对象而言,就是新鲜的。因此,在开发信息资源的时候,不但要开发那些成为人们关注热点的信息,还要根据需要和可能开发那些沉寂的信息。通过发掘过时文献中的新鲜内容,激活沉寂的信息。
例如,天津大学档案馆研究人员从历史档案中发掘出清代有关创办北洋学堂的五份奏折和光绪皇帝所作批复的史料,并围绕这些史料进行天津高等教育史的研究,成功地从过时文献中发掘出新鲜内容。
(2)用新技术处理旧信息
无论是记载于陶器、甲骨、竹简、帛、碑、钟、鼎、石壁等载体上的信息,还是记载于古籍图书、废旧报刊、下架图书等载体上的信息,都面临着随其载体损毁而消逝的危险。人们需要及时地复制这些信息,将之存储于新的载体之上。为此,必须借助于新技术。计算机图像处理技术、文字识别技术都可用于过时文献的处理,用于过时文献中信息的数字化。将过时文献中的信息数字化,有利于对其检索、传输、汇集和分析研究,有利于发掘出有助于当今技术创新的有用知识,发掘出有助于发展先进文化的历史宝藏。用当代的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发掘埋藏于陈旧载体上的鲜为人知的信息,其工作的意义远远胜过利用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从网上复制、粘贴、拼合人所皆知的信息。
提出发现过时文献中的新鲜内容这一命题,并不是倡导人们脱离时代和现实生活到旧纸堆里讨生活。历史是在不断发展、不断前进的。人们应在借鉴前人成果的基础上创造出新的成果,而不能走复古倒退的路。例如,有人从古书上发现了某种化妆品的配方。这一发现的意义,不是提供了一种用来照抄照搬的产品原料配比方案,而是提供了一种产品配方的思路。在当代科学技术条件下,需要用先进的技术手段分析这种配方的有效成分;分析这种配方会产生的化学反应;分析这种配方生成物能产生化妆效果的机理;分析其毒副作用,并根据同类产品的国际(国内)标准进行急性和亚急性中毒实验(要经过从动物到人体的实验过程);研究配方所涉及的原材料有无更好、更廉价、更有利于资源保护和环境保护的代用品或来源渠道;研究先进的生产工艺技术;研究易于用户接受的产品形态(粉状、膏状、雾状、液态)。人们可以尝试利用先进的化学合成技术、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纳米技术等各种现代的技术,为古老、传统配方注入新的活力。
总之,旧信息不是越古越老就越值钱的古董、古玩,只有在人们将其发掘出来,使其从潜在状态转化为显在状态,并借助于当代新技术将其加以开发,而生产出人类所需要的新的物质产品或文化产品的时候,才能说这些沉寂的信息转化成了现实的财富。
(二)开拓信息收集渠道
人们在工作和生活中会逐渐形成各自相对稳定的信息渠道。各自的信息渠道是人们在长期的工作和生活中经过开辟和筛选而形成的。有相对稳定的信息渠道,可以减少信息来源的随意性。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的信息渠道不可能一成不变,人们需要掌握信息渠道开拓的方法,以便在原有信息来源的基础上不断扩大自己的信息来源。
1.网络信息渠道
开拓网络信息渠道,需要在收藏网址、收藏电子信箱地址和公布网络联系途径等方面下功夫。
(1)收藏网址
各种网络信息服务机构会定期或不定期地出售“网址指南”“网址手册”等,许多有关计算机网络应用的杂志也会刊登出部分站点的网址。要注意收藏这些记载网址信息的纸本文献,将之作为身边的网址查询工具。可以利用计算机的网址收藏夹收藏重要的网址。用计算机收藏网址,优于用笔在记录本上记录网址。使用计算机的网址收藏夹可以节省输入网址的时间,提高上网效率。应积累有关使用最少的键盘敲击次数和最少的鼠标点击次数打开所需网页的经验。
为了提高从收藏夹中选取所需网址的速度,有必要将同类性质(或同种用途)的网址编排在一起,并定期将不常用的网址从收藏夹中删除。
(2)收藏电子信箱地址
收发电子邮件是网络信息传递的重要渠道。科学地收藏电子信箱地址对于拓宽电子邮件递送渠道是非常重要的,对于认为有必要继续保持联系的来信人(或单位),要在首次打开其邮件时将其电子信箱地址导入地址簿。为了高效率地查找所需地址以及便于使用邮件的群发功能,应将同类人员(或单位)的地址放在以其共同特征命名的文件夹中。为了提高发信效率,可以将同一个人或单位的地址分别存入几个都与之有关的地址文件夹中。
(3)公布网络联系途径
如果在网络上或报刊上公布自己希望在网络上交流信息的主题,以及能够与对方交流信息的网址、电子邮箱地址,那么总会有对这一主题感兴趣的人通过计算机网络进行信息交流。需要注意的是,采用这种办法交流信息必须有足够的信息储存空间,否则,将难以招架无孔不入的垃圾邮件带来的麻烦。
2.纸本文献信息渠道
人们熟知的获得纸本文献的做法是借阅或购买纸本文献。其实,索取和交换纸本文献的做法也是可行的,况且,有些文献是借不到也买不到的,只能通过索取或交换的办法获得。以下分别介绍拓宽这些信息来源渠道的方法。
(1)拓宽借阅渠道
仅靠本单位的图书馆,对于借阅纸本文献而言,往往是不够用的。要设法利用本地区兄弟单位的图书馆、本地区的公共图书馆或专业图书馆。在建立馆际互借制度的多个图书馆中,可以充分利用馆际互借制度所带来的便利,使自己成为文献资源共享机制的受益者。在无法成为某个图书馆的长期读者的情况下,可以办理临时借阅证,做该图书馆的短期读者。
(2)拓宽购买渠道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各种出售图书的商家不断涌现,采购图书的途径已变得多种多样。要充分利用各个书商发布的供书书目信息和出版社发布的新书出版信息。不仅要留心定期出版的《科技新书目》和《社科新书目》一类的报刊,还要关注各种书商不定期邮寄的单页宣传品。不仅要留心以纸为载体的供书信息,还要留心“网上书店”在互联网上发布的网上售书信息。
不同的期刊,其购买渠道也各不相同。有的期刊可以通过邮局订购,有些期刊需要直接向编辑部订购,还有一些期刊可以通过书商订购。
(3)开辟、拓宽索取渠道
由于种种原因,有些文献的印制和发放没有纳入正式出版发行的轨道。要想获得这类文献,需要向其编印或保管者索取。诸如有些机关、企业、研究所为本单位工作人员印制的工作指南、工作手册、参考数据手册、技术报告,有些学术团体为召开学术会议印制的非正式出版的论文集,有些学校在校内试用的讲义、补充教材等文献资料,都是无法通过正式的出版发行渠道购买得到的。因此,必须将寻找文献资料的视野扩大,主动向有关单位询问,了解这些单位近期印制了什么内部资料,其中有哪些资料能向外单位赠送。
主动向有关单位询问是开辟索取文献资料渠道的最基本的做法。只有向对方表达了需求相关文献的意向,对方才会考虑是否给来访者(或来函者)提供赠阅文献的问题。在索取文献时,须向该文献的拥有者说明需求文献的原因,做出有关版权的承诺,并让文献拥有者相信,此举不会对其利益造成损害。
(4)开辟、拓宽交换渠道
信息的生产、传播都是有成本的。尽管信息在生产出来之后是可以反复复制的,然而承载所复制出信息的载体和复制工作本身却还是有成本的。因此,在市场经济环境中,一味指望通过索取的渠道无偿获得各种有用的文献资料是不现实的。即使能有几次成功地从某单位获得无偿的文献赠送,但这种单向的无偿赠送的关系也很难持久。
为了能更多地从非正式出版发行渠道获得有用信息,使用交换信息的方法是很有必要的。用本单位(或本部门)印制的文献资料赠送给曾向其索取过文献资料的单位(或部门),与之建立文献资料的长期交换关系,将单向地向对方索取文献资料改变为与之双向互赠文献资料,则有助于使原有的信息来源渠道继续保持通畅。其实,将自印文献资料向外赠寄的地址不应局限于曾向其索取过文献资料的单位地址。应主动开辟信息交换渠道,主动与有可能建立信息交换关系的单位(或部门)联系,主动向其赠送自印文献资料。在具体操作时,应注意以下几点:①因为自行印制的资料是用于内部参考交流,不是用于正式出版发行的,所以,必须在封面(或封底)印上“内部资料,仅供参考”或“工作手册,内部使用”的字样,以防止出现非正式出版物流入市场发行渠道的麻烦;②在准备寄出资料的封面、封底要盖上“赠阅资料,欢迎交换”字样的醒目印章,以提醒对方时常想着互寄资料的事情;③在寄出的资料中,附带印有本单位(或本部门)邮政编码、通信地址和收信人姓名的若干纸条,为对方邮寄反馈文献资料提供方便;④若印制信息交流范围比较广的资料,则需要向当地出版管理部门申请准印证,否则会因印制非法出版物而受到追究。
3.社会交流信息渠道
纸本文献和计算机网络及其存储设备所承载的信息,仅仅是信息资源中的一部分。许多重要信息是在纸本文献和计算机网络上根本检索不到的。为了更广、更快、更准地获得有用的信息,必须将信息视野扩大,必须开辟和拓宽在社会交流方面的信息渠道。
(1)专家咨询
向专家咨询是有用信息来源的一个重要渠道。以往记载于纸本文献的信息或在计算机网络上登载的信息,不可能恰好完全解决当今遇到的某一具体新课题。许多有用的信息尚储存于专家的头脑之中,而在专家思考具体问题时,许多新的有用的信息又不断地从专家的头脑中生发出来。向专家咨询就是请专家开口、动笔,让专家通过语言或文字,将其针对咨询课题的见解表达出来。专家提供的咨询报告是经由专家头脑生产出来的新的信息产品。如果这些新的信息产品的知识产权拥有者事后同意将之为社会公知公用,那么它们便会被披露于纸本文献或电子文献中供他人检索、利用。
向专家咨询有多种方式。可以委托资质好的咨询公司提供咨询报告,可以直接约请专家召开咨询会议,也可以通过邮寄信函的方式向专家咨询。
在向专家咨询时需要注意:必须向专家提供足够的真实的背景资料;必须向专家说明对所需提交的咨询报告在深度和广度上的要求;必须给专家足够的熟悉背景资料和阅读需要评审的资料的时间。
(2)学术会议
参加学术会议可以在短时间内获得相关专业领域中最新和最密集的信息。
绝大多数的学术会议都拒绝接纳已被期刊公开发表过的论文参加会议交流。因此,在学术会议上得到的论文集和听到的专家报告,几乎都是尚未公开发表的最新信息。在学术会议上同行专家汇聚一堂,其报告、发言在时间上都被安排得很紧凑,在会场上听专家报告、发言能在短时间内获得大量信息。如果会议安排了在每位专家发言后由听众提问的程序,那么听讲人可以就所听内容而产生的疑问与专家面对面地进行交流。
从一个学术会议能得到的信息,不仅仅是在这个学术会议上所听到的报告信息和发言信息,会后能带回来的也不仅仅是论文集、记录本、会议录音和照片;还可以从这一届学术会议上得到关于召开下一届学术会议以及召开相关会议的信息,可以得到官方关于某技术领域发展政策的信息,可以得到有关科研立项、合作意向的信息,以及与会者通信录等重要信息。
为了充分利用同行专家汇聚一堂的难得机会,能够利用会议的休息时间与有关专家交谈,需要及时向会务组询问有关专家的房间号码和电话号码,提前约定交谈时间。
为了能通过参加学术会议获得有用信息,需要事先获得关于召开学术会议的预告信息(会议征文通知、开会通知等)。在许多作为学会会刊的期刊上和许多学会的网页上都能查到有关学术会议的预告信息,通过向本专业领域的专家询问也能获得关于召开学术会议的信息。
通过参加学术会议固然能够在短时间内获得最新最密集的信息,但从参加会议的渠道获得信息的成本比较高(要支出会议注册费或会务费、资料费、交通费和住宿费等),况且,即使有参加会议的经费也不一定有充裕的时间和精力,所以,还需要开辟即使本人未曾亲临会场也能获得在学术会议上交流的重要信息的渠道。为此,可以采取如下弥补办法:向参会代表借阅会议论文集,了解会议情况;向会议主办单位的会务工作人员发函求购剩余的论文集;通过会议主办学会(或协会)的网页查阅电子版的专家报告稿,观看专家报告的幻灯片;阅读与会专家会后在刊物上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
(3)学术团体
无论学术团体的名称为学会、研究会,还是协会,参加其中的活动就可以获得许多有用信息。学术团体是常设组织,是在社团管理机构注册的社团法人。参加学术团体组织的各种学术活动,可以直接听到专家的报告,得到专家的指导。通过学术团体可以在同行之间开展研讨、交流。参加学术团体活动时,给团体的办公机构留下准确可靠的通信地址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准确可靠的通信地址能保证学术团体及时寄达学术活动的年度安排或季度安排、报告会通知、展览会通知、学术会议征文通知以及参观考察通知等。
可以根据工作需要、时间和精力的情况决定加入的学术团体的种类和数目。随着业务方向的转移,要及时对所参加的学术团体做出取舍。
(4)参观展览
展览会这一发布信息的形式,在经济交流和文化交流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参观展览可以获得从文献上得不到的更直观的信息,得到对所关心事物的直接体验。例如,可以直接看到某设备的外观,看到它的运行动作演示过程,可以当面向展览会的工作人员即兴提问,甚至可以得到由该设备生产加工出的样品,将其带回去进行研究。又如,可以感受设备运行的噪声,可以闻到生产过程中所产生的气味,可以体验生产成品的手感等。这种体验,不可能从报道展览会展品情况的文字材料中获得,也不可能从其他观展者的语言表达中获得。
参观那些内容属于自己本专业的展览会,可以获得本专业成果和发展动态的最新信息;参观其他专业的展览会,可以扩大知识面,并能受到其他专业成果的启发,发现本专业成果的新的应用领域,发现可应用于本专业的新技术、新方法和新材料。
为了充分利用观展的有限时间,确保在参观时不漏掉重要层位,需要及时获得整个会场的层位布局图。观展时,要向有关展位的工作人员索取详细的文字材料(或电子版资料)。在允许拍照的展览会上,可以使用照相机、摄像器材记录资料供日后参考。各单位工作人员发放的名片,为参观者提供了参展单位的通信地址、电话号码和电子信箱地址。为了日后更有的放矢地、高效率地从这些名片中选取有用的联系地址,观展时需要在有关名片背后及时记下对该单位最感兴趣的产品或技术的名称。
为了不错过或少错过参观展览的机会,可以向本地区主要展览馆了解展出计划,并随时关注报刊上的展览会预告。
(5)实地考察
参观展览只是获得切身体验的直观信息的途径之一,且只有在有关展览会的举办期间才能赴展览会参观,因此,为了及时获得关于某些专题的切身体验的直观信息,需要主动到有关地区(或单位)实地考察。
赴外地实地考察要比参观展览花费更多的经费,但通过实地考察获得的信息更丰富,得到的感受更真切。例如,有时在展览会上只能看到设备(或产品)模型,但在实地考察现场就可以看到设备(或产品)实物;有时在展览会上看到的是关于某单位环境的经过修饰的照片,但在参观访问现场就可以看到该单位的庐山真面目,而且对该单位人文环境的切身感受也是在展览会上无法获得的。
为了提高实地考察的效率,需要事先围绕采集信息的任务目标拟好实地考察的提纲,并将实地考察的意向通知被考察方,以便能得到对方的接待和配合。
(6)问卷调查
问卷调查也是一种征集信息的方法。由于在社会上这种方法被使用得过于频繁,令接到问卷的人生厌,认为受到了打扰,不肯为答卷而花费时间和精力。因而,许多发放调查问卷的单位(或个人)收不回答卷,无法有效地通过问卷调查获得必要的信息。有鉴于此,为了能有效地通过问卷调查这条征集信息的渠道获取有用信息,必须掌握提高问卷调查效率的方法。
为了提高问卷调查的效率和便于事后统计,必须精心设计问卷:①问卷中各道问题的表述要准确、简明;②尽量少出让答卷人通过书写文字回答的问题,即尽量让答卷人从“是”与“否”或从“A”“B”“C”“D”等事先印好的答案中选择;③事先准备的供答卷人选择的“A”“B”“C”“D”等答案之间,在概念上必须是彼此独立的,不能出现覆盖现象;④当问卷设计者无法用“A”“B”“C”“D”等答案囊括一切可能出现的答案时,要在已列出答案的后面再安排一个“其他情况”,供答卷人选择,并且在卷面上为答卷人预留出用文字注释“其他情况”含义的空间。
调动答卷人反馈答卷信息的积极性,有利于提高问卷调查的效率。为此,在问卷的醒目位置上,要用简明生动的语言说明此次调查会关系到答卷人的什么切身利益,让答卷人肯为此事花费时间。如果调查经费许可,让交回答卷的人得到某种报酬(如奖品、纪念品等),也能提高答卷的回收率。
为了能减少给答卷人造成的时间负担和经济负担,可以在寄出问卷的信封中装入用于寄回答卷的信封,事先在这个信封上写好回收答卷的地址,并且贴足邮票。此外,派专人手持问卷,在征求答卷人意见时代答卷人在卷面上选项、填写,也是减轻答卷人负担、提高答卷回收率的办法。
(7)通信联系
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应用的推广和普及,有些原本通过邮政系统传递的信件已被电子邮件所替代。无论是纸质信件还是电子邮件,在传递信息方面都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除了面向某一群体的“公开信”之外,通常的信件是用于发信人向指定的收信人传送信息的。通过信件在发信人和收信人之间传递的信息内容具有更强的针对性和更强的保密性。
在信息社会中,一个人信息渠道的开辟、拓展情况,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通过其发放名片的数量、收到名片的数量、通信录中记录地址的数量等情况反映出来,可以通过其电子邮箱和邮政信箱中收到的信件情况反映出来。
为了具有广泛、通畅的通信联系渠道,需要集中收藏好各个不同学习阶段的校友通讯录、不同学术会议的会议通信录;需要分类收藏好在历次社会交往场合中收到的名片。如果用计算机或电子记事本储存通信地址,则可以利用计算机或电子记事本的检索功能高效率地进行地址查找。
(8)联谊活动
各种联谊活动为跨行业、跨部门的信息交流提供了条件。与本行业、本部门以外的人接触,可以开阔视野,可以借鉴他山之石。人们可以通过联谊活动获得有用信息,并可以通过一次短暂的联谊活动建立日后长期的信息联系。为了能表达希望日后建立信息联系的意愿并能切实建立起这种联系,要适时地与对方交换名片。
(9)旅游采风
到外地旅游可以见到许多新鲜事物。通过旅游可以体察各地的自然环境、人文环境,了解各地的生活方式和生活水平。通过旅游获得的信息,有可能成为引发创作激情、引发创造的灵感。
通过旅游能见到什么新鲜事物,能获得什么有用信息,很难事先预料,但如果培育了信息意识,做好了捕捉信息的准备,那么外出旅游肯定会得到信息上的收获。例如,一位地质工作者在一次从北京乘火车赴贵阳的旅途中一直观察沿途的地质状况,在笔记本上用图形符号记录沿途山体断面的岩层情况。当火车到达终点站时,这位地质工作者已经完成了一本沿途有关地质信息的记录。再如,有的服装设计师随身携带照相机,利用旅游的机会,拍摄各地民族服装的式样,从民族服装汲取营养,增强自己的创作活力。
此外,通过旅游还可以发现本地和外地在商品供应和生活方式方面的差异。发现了差异就是发现了商机;发现了需求就是发现了产品创新、市场创新的机遇。只有带着信息的眼光观看异地的风土人情,才会在旅游时得到额外的信息收获。
(10)接待咨询
接待咨询的专家(或机构)在接到需要提供咨询服务的课题时,首先得到了咨询服务需求方的有关信息。例如,一个房屋中介机构,在接待一个房屋求购者时,首先获得了房屋求购者对房屋需求条件的信息,甚至获得他所具备的购买能力的信息,而这些信息对于该机构再为房屋出售者提供咨询服务时也是有用的。
如果在给信息需求方提供信息的同时也可以获得关于信息需求方面的信息并及时捕捉有用的信息,那么就能建立起与信息需求方之间的双向信息通道,在给对方提供有偿信息服务时,还获得了对方无偿提供的有用信息。许多心理咨询专家在其关于心理咨询或心理健康的著作中所举的心理疾患案例,其中有许多就是他们接待的求助者提供的。许多法律专家在其著作中所举的民事纠纷案例,其中有一部分也是其当事人提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