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天有多大
对孩子的提问,有时不要直接给予答案,鼓励孩子自己动脑去寻求答案;有时可以来点启发提问,激发孩子的探索意识和想象力。这样更有利于提高思维能力,培养思考习惯。
儿子渐渐懂事了,像个听话的小花狗,摇头摆尾地跟在我身边。不是缠着我给他讲故事,就是问一些稀奇古怪的问题,使我难以招架。
他经常仰着天真的小脸,眼睛盯着我,不断地追问,期待着我能给他满足。我尽力满足他,但有时他问的问题确实难以深入浅出、三言二语地向他解释清楚,使我很无奈;有时我忙得确实没时间,顾不得耐心回答他。但我知道孩子就是在这些追问中,求得知识,了解现实社会,探索未知世界,所以我从不挫伤儿子的好奇心,尽力满足他。
“妈妈,小鸟为什么会飞呀?”
“因为它长着两只翅膀。”
“小鸡也长着两只翅膀,为什么不会飞呀?”
“小鸡会飞,只是飞不高。”
“为什么飞不高呀?”儿子的追问总是没完没了。
“因为有人喂养它,保护它,它用不着飞到远处找吃的,也不需要高飞躲避敌人。年代久了,翅膀得不到锻炼,功能就渐渐退化了。就像人的腿,是用来走路的,如果长期不走,就走不快了。人的大脑是用来学习、思考问题的,如果不常用,就不聪明了,渐渐地也就退化了。”
我又解释了“退化”的意思,他还是似懂非懂。是的,两岁多的孩子,哪能理解得了“退化”的定义?
儿子看见什么问什么,想起什么问什么。他接着又问:“妈妈,天有多大?”
这个问题好难回答,其实对孩子的提问,不一定要全部做出系统的回答。有时不要直接给予答案,鼓励孩子自己动脑去寻求答案;有时可以来点启发提问,激发孩子的探索意识和想象力。这样更有利于提高思维能力,培养思考习惯。
“小龙,你先告诉妈妈,你多大了?”
儿子伸出两个小手指。
“你告诉妈妈,你两岁了,是不是?”
儿子点点头,很肯定。
“噢!天就有两岁那么大。”
“你骗人!三姐说天比大海还大。”儿子觉得我戏谑他,因为他常看大海,知道大海很大,因此显出不高兴的样子。
“是的,妈妈不骗你,你还小,等你长大了,天也就大了。”
“小龙龙长大了,天就大了?”儿子迷惑地问。是的,他现在还小,怎么会知道山外有山,天外有天呢?于是我说:“等你长大了,上学了,学了好多知识,就知道天有多大了。”
儿子默默地掰着手指数着,他大概是在数着他什么时候能长大。他数了一会儿,又看看我,不知要说什么,我忙问:“小龙,你是不是在想再过几年能长大?”
儿子看看自己的小手,伸出两个小手指。犹豫了一会儿,然后说:“再过两年。”
“再过两年能长大吗?”我故意持否定态度问。
儿子用另一只手,又伸出两个手指,然后左手伸一下,右手伸一下,两只手伸来伸去,调皮地说:“再过两年,再过两年……”
儿子只会用两个手指表达,我明白他的意思了。像这么小的孩子,无论对他作什么样的回答,都不可能解除他的提问,对孩子的继续追问,有时可以不正面回答,从侧面向他提问。
于是我问:“小龙,你长大了做什么?”我想知道儿子对未来是否有自己的理想。
“当爸爸。”儿子不假思索,爽快地回答。
我听了又好笑又纳闷儿:怎么能说出这样奇怪的话来,真是不可思议,小小的儿子怎么想要当爸爸呢?在这以前,我曾向他讲过科学家、书法家、工程师之类了不起的人物,我满以为儿子会回答当某某家,谁知他偏要当爸爸,真是莫名其妙。到底他的内心世界里装的是什么?我想问个清楚。
“小龙,为什么要当爸爸?”
儿子的眼里透出羡慕、钦佩的神色。他崇拜地说:“爸爸识得很多很多的字,可以看大书,还可以坐大车,到很远很远的地方去。”
这使我不由得想起儿子那可笑的样子:他常爬到椅子上,从桌子上拿来爸爸的大书,然后坐下来,荡悠着两条小腿,认真地翻阅着倒拿着的大书,嘴里不停地念叨着:爸爸的书,爸爸的大书。
我明白了,儿子常听他三姐说,爸爸又出差了,到很远很远的天边去了。他知道爸爸识字多,看的书是大书。还有他姐姐看的是小画书,比不上爸爸的大书。爸爸出门坐的是汽车,儿子坐的是竹制的小推车,比不上爸爸坐的车大。更让儿子羡慕的是,爸爸坐大车可以到那像天边一样远的地方。这些,儿子都看在眼里,记在心里,怪不得世人常说孩子的眼睛是录像机,把父母的一言一行都记录下来了。
原来儿子在盼望自己长大,盼望自己长成像爸爸一样有知识、有事业的大人。我更是盼望儿子长大。长大了,他才会知道世界有多大,有多新奇,他才会知道“比陆地大的是海洋,比海洋大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宽广的是人的胸怀”。到那时候,他才会真正知道“天”到底有多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