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言
我与科技特派员工作结缘,始于2006年。
那一年,我组织的首届全国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研讨会在呼和浩特市召开。会上,来自浙江大学的吴良欢教授介绍了他自2005年起担任浙江省省级科技特派员,在浙江省仙居县一个欠发达乡镇开展科技兴农工作的情况。我当时就被他那种脚踏实地、既接地气又很有实效的做法吸引了。
我也开始积极探索深入农业生产一线的科技扶贫模式,并有幸成为科技助农和科技兴农队伍中光荣的一员。
2009年,我组织中国农业大学的师生开始在河北省曲周县开展科研和社会服务工作,创建了全国第一个扎根农村、“零距离、零时差、零门槛、零费用”服务“三农”的“科技小院”。
从河北曲周起,云南镇康、吉林梨树、陕西洛川、山西吕梁、山东莱西,我们这样的“科技小院”遍地开花。经过十余年的努力,“科技小院”覆盖45种作物产业,培训农民20多万人次,同时与63家合作社和37家企业紧密合作,推广应用技术5.6亿亩。我也因此获得2018年全国脱贫攻坚奖(创新奖)。
对中国农业大学的师生来说,扎根河北曲周、服务乡村振兴是有传统的。从1973年开始,中国农业大学的师生与农民同吃同住同劳动,改土治碱,誓把盐碱地变成米粮川。21世纪初,年轻一代传承接续,再次扎根农村。十余年来,我们先后建立了215个“科技小院”,创新技术170多项,带动2000万农民实现增产增收。
中国农业大学扎根曲周40多年、服务乡村振兴所体现的“曲周精神”,是科学报国历史的缩影。新时代,科技特派员在地方建立 “科技小院”,则是真真正正做到了“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从“曲周精神”到“科技小院”,时间在变,问题在变,环境在变,人也在变,可贵的是,中国农业大学和曲周的合作关系没有变,“责任、奉献、科学、为民”的精神内核没有变。
更为可贵的是,“科技小院”创立了科技兴农的新模式,这是科技特派员新机制的有益探索。乡村振兴、人才先行,“科技小院”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实现了专家与农民、科研与生产、育人与用人“零距离”,发挥了很好的示范引领效应,为新时代深化乡村科技特派员工作注入了新的活力。
自1999年起,第一批科技特派员肩负起服务“三农”的使命。20多年来,科技特派员制度坚持人才下沉、科技下乡、服务“三农”,这个队伍逐渐壮大,如今已达数十万人。
《特有范儿:科技特派员在行动》讲述的就是这支队伍中一些典型代表的故事:有一心扑在葡萄地的谢福鑫;有只为茶花满山开的王衍成;有从外来客变身“娘家人”的陈思宇;有让“顶天”的科研“接地气”的林占熺……翻开这本书,可以了解他们改变贫困乡村的点滴,感受他们秉持初心扶贫助困的情怀,领略他们创新创业勇于担当的精神。这让我再次回忆起奔波在田间地头乐此不疲的那种满足感,以及带着贫困群众增收致富的那种喜悦之情。
他们只是这一光荣队伍中的代表。20多年来,还有许多像他们一样的科技特派员积极投入脱贫攻坚主战场,不辱使命,无私奉献,大力开展科技扶贫工作,在脱贫攻坚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科技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科技是战胜困难的有力武器。战胜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如此,农业科技创新、产学研深度融合以解决温饱问题也是如此,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实现强国梦更是如此。
2019年,习近平总书记对科技特派员制度推行20周年作出重要指示指出,“广大科技特派员要秉持初心,在科技助力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中不断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总书记的重要指示为科技特派员工作指明了奋斗目标和前进方向。我们科技特派员要肩负起“解民生之多艰”的社会责任感,以“育天下之英才”的开阔胸襟,投身服务“三农”的事业,扎根农村沃土,深谋乡村振兴。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实现之年,也是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收官之年。这本书的出版恰逢其时,讲述了典范的故事,梳理了成功的模式,既有对过去的总结,又有对未来的期许。希望更多的有志之士加入我们的队伍,如本书中的这些鲜活人物这般展现出科技工作者特有的“范儿”,投身扶贫大业,行动起来!
张福锁
中国工程院院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