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犯 罪
第一节 犯罪和刑事责任
第十三条 犯罪概念
一切危害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安全, 分裂国家、颠覆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和推翻社会主义制度, 破坏社会秩序和经济秩序, 侵犯国有财产或者劳动群众集体所有的财产, 侵犯公民私人所有的财产, 侵犯公民的人身权利、民主权利和其他权利, 以及其他危害社会的行为, 依照法律应当受刑罚处罚的, 都是犯罪, 但是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 不认为是犯罪。
〔司法解释及文件〕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2006年1月11日 法释 〔2006〕 1号)
第6条、第7条、第9条 (见《刑法》第十七条的相关规定)
第十四条 故意犯罪
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 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 因而构成犯罪的, 是故意犯罪。
故意犯罪, 应当负刑事责任。
〔案例指引〕
李建贵故意伤害案 ( 《最高人民法院公报》 2000年第6期)
裁判摘要: 李建贵用砖头掷击李建军致其死亡, 其行为已构成故意伤害罪。本案发生的危害社会结果即李建军因受伤害死亡, 肯定不在被告人李建贵的意料之中。根据李建贵所具有的知识水平和本案的具体情节, 发生这样的危害后果, 也不是李建贵事先应当预见的, 因此本案不属过失犯罪。但是李建贵在持砖掷向李建军之前, 对这种行为会发生伤害李建军的后果, 应当是明知的。由于其在气愤之中, 便对伤害后果的发生采取了放任的态度。因此, 应当认定为故意犯罪。本案被害人在案件起因上有一定过错, 李建贵是在劝阻被害人停止酒后滋事而遭被害人拒绝的情况下作案, 故意伤害的手段、情节一般,主观上对伤害结果所持的放任态度情节轻微, 且犯罪后真诚悔罪, 纵观其犯罪的主观恶性和社会危害性, 符合刑法第六十三条第二款规定的“特殊情况”。李建贵虽不具有法定减轻处罚情节, 对其适用刑法第六十三条第二款的规定在法定刑以下判刑并且适用缓刑, 符合我国刑法罪刑相适应的基本原则。
第十五条 过失犯罪
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 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 或者已经预见而轻信能够避免, 以致发生这种结果的, 是过失犯罪。
过失犯罪, 法律有规定的才负刑事责任。
第十六条 不可抗力和意外事件
行为在客观上虽然造成了损害结果, 但是不是出于故意或者过失, 而是由于不能抗拒或者不能预见的原因所引起的, 不是犯罪。
第十七条 刑事责任年龄
已满十六周岁的人犯罪, 应当负刑事责任。
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 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的, 应当负刑事责任。
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 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因不满十六周岁不予刑事处罚的, 责令他的家长或者监护人加以管教; 在必要的时候, 也可以由政府收容教养。
〔司法解释及文件〕
1.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2006年1月11日 法释 〔2006〕 1号)
第1条 本解释所称未成年人刑事案件, 是指被告人实施被指控的犯罪时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八周岁的案件。
第2条 刑法第十七条规定的“周岁”, 按照公历的年、月、日计算, 从周岁生日的第二天起算。
第3条 审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 应当查明被告人实施被指控的犯罪时的年龄。裁判文书中应当写明被告人出生的年、月、日。
第4条 对于没有充分证据证明被告人实施被指控的犯罪时已经达到法定刑事责任年龄且确实无法查明的, 应当推定其没有达到相应法定刑事责任年龄。
相关证据足以证明被告人实施被指控的犯罪时已经达到法定刑事责任年龄, 但是无法准确查明被告人具体出生日期的, 应当认定其达到相应法定刑事责任年龄。
第5条 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实施刑法第十七条第二款规定以外的行为, 如果同时触犯了刑法第十七条第二款规定的, 应当依照刑法第十七条第二款的规定确定罪名, 定罪处罚。
第6条 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偶尔与幼女发生性行为,情节轻微、未造成严重后果的, 不认为是犯罪。
第7条 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使用轻微暴力或者威胁,强行索要其他未成年人随身携带的生活、学习用品或者钱财数量不大,且未造成被害人轻微伤以上或者不敢正常到校学习、生活等危害后果的, 不认为是犯罪。
已满十六周岁不满十八周岁的人具有前款规定情形的, 一般也不认为是犯罪。
第8条 已满十六周岁不满十八周岁的人出于以大欺小、以强凌弱或者寻求精神刺激, 随意殴打其他未成年人、多次对其他未成年人强拿硬要或者任意损毁公私财物, 扰乱学校及其他公共场所秩序, 情节严重的, 以寻衅滋事罪定罪处罚。
第9条 已满十六周岁不满十八周岁的人实施盗窃行为未超过三次, 盗窃数额虽已达到“数额较大”标准, 但案发后能如实供述全部盗窃事实并积极退赃, 且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 可以认定为“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 不认为是犯罪:
(一) 系又聋又哑的人或者盲人;
(二) 在共同盗窃中起次要或者辅助作用, 或者被胁迫;
(三) 具有其他轻微情节的。
已满十六周岁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盗窃未遂或者中止的, 可不认为是犯罪。
已满十六周岁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盗窃自己家庭或者近亲属财物,或者盗窃其他亲属财物但其他亲属要求不予追究的, 可不按犯罪处理。
第10条 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盗窃、诈骗、抢夺他人财物, 为窝藏赃物、抗拒抓捕或者毁灭罪证, 当场使用暴力, 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 或者故意杀人的, 应当分别以故意伤害罪或者故意杀人罪定罪处罚。
已满十六周岁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盗窃、诈骗、抢夺罪, 为窝藏赃物、抗拒抓捕或者毁灭罪证而当场使用暴力或者以暴力相威胁的,应当依照刑法第二百六十九条的规定定罪处罚; 情节轻微的, 可不以抢劫罪定罪处罚。
第11条 对未成年罪犯适用刑罚, 应当充分考虑是否有利于未成年罪犯的教育和矫正。
对未成年罪犯量刑应当依照刑法第六十一条的规定, 并充分考虑未成年人实施犯罪行为的动机和目的、犯罪时的年龄、是否初次犯罪、犯罪后的悔罪表现、个人成长经历和一贯表现等因素。对符合管制、缓刑、单处罚金或者免予刑事处罚适用条件的未成年罪犯, 应当依法适用管制、缓刑、单处罚金或者免予刑事处罚。
第12条 行为人在达到法定刑事责任年龄前后均实施了危害社会的行为, 只能依法追究其达到法定刑事责任年龄后实施的危害社会行为的刑事责任。
行为人在年满十八周岁前后实施了不同种犯罪行为, 对其年满十八周岁以前实施的犯罪应当依法从轻或者减轻处罚。行为人在年满十八周岁前后实施了同种犯罪行为, 在量刑时应当考虑对年满十八周岁以前实施的犯罪, 适当给予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第13条 未成年人犯罪只有罪行极其严重的, 才可以适用无期徒刑。对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罪一般不判处无期徒刑。
第14条 除刑法规定“应当”附加剥夺政治权利外, 对未成年罪犯一般不判处附加剥夺政治权利。
如果对未成年罪犯判处附加剥夺政治权利的, 应当依法从轻判处。
对实施被指控犯罪时未成年、审判时已成年的罪犯判处附加剥夺政治权利, 适用前款的规定。
第15条 对未成年罪犯实施刑法规定的“并处”没收财产或者罚金的犯罪, 应当依法判处相应的财产刑; 对未成年罪犯实施刑法规定的“可以并处”没收财产或者罚金的犯罪, 一般不判处财产刑。
对未成年罪犯判处罚金刑时, 应当依法从轻或者减轻判处, 并根据犯罪情节, 综合考虑其缴纳罚金的能力, 确定罚金数额。但罚金的最低数额不得少于五百元人民币。
对被判处罚金刑的未成年罪犯, 其监护人或者其他人自愿代为垫付罚金的, 人民法院应当允许。
第16条 对未成年罪犯符合刑法第七十二条第一款规定的, 可以宣告缓刑。如果同时具有下列情形之一, 对其适用缓刑确实不致再危害社会的, 应当宣告缓刑:
(一) 初次犯罪;
(二) 积极退赃或赔偿被害人经济损失;
(三) 具备监护、帮教条件。
第17条 未成年罪犯根据其所犯罪行, 可能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 如果悔罪表现好, 并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 应当依照刑法第三十七条的规定免予刑事处罚:
(一) 系又聋又哑的人或者盲人;
(二) 防卫过当或者避险过当;
(三) 犯罪预备、中止或者未遂;
(四) 共同犯罪中从犯、胁从犯;
(五) 犯罪后自首或者有立功表现;
(六) 其他犯罪情节轻微不需要判处刑罚的。
第18条 对未成年罪犯的减刑、假释, 在掌握标准上可以比照成年罪犯依法适度放宽。
未成年罪犯能认罪服法, 遵守监规, 积极参加学习、劳动的, 即可视为“确有悔改表现”予以减刑, 其减刑的幅度可以适当放宽, 间隔的时间可以相应缩短。符合刑法第八十一条第一款规定的, 可以假释。
未成年罪犯在服刑期间已经成年的, 对其减刑、假释可以适用上述规定。
第19条 刑事附带民事案件的未成年被告人有个人财产的, 应当由本人承担民事赔偿责任, 不足部分由监护人予以赔偿, 但单位担任监护人的除外。
被告人对被害人物质损失的赔偿情况, 可以作为量刑情节予以考虑。
第20条 本解释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办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适用法律的若干问题的解释》 (法发 〔1995〕 9号) 自本解释公布之日起不再执行。
2. 《关于贯彻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若干意见》 (2010年2月8日 法发 〔2010〕 9号)
20. 对于未成年人犯罪, 在具体考虑其实施犯罪的动机和目的、犯罪性质、情节和社会危害程度的同时, 还要充分考虑其是否属于初犯, 归案后是否悔罪, 以及个人成长经历和一贯表现等因素, 坚持“教育为主、惩罚为辅”的原则和“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针进行处理。对于偶尔盗窃、抢夺、诈骗, 数额刚达到较大的标准, 案发后能如实交代并积极退赃的, 可以认定为情节显著轻微, 不作为犯罪处理。对于罪行较轻的, 可以依法适当多适用缓刑或者判处管制、单处罚金等非监禁刑; 依法可免予刑事处罚的, 应当免予刑事处罚。对于犯罪情节严重的未成年人, 也应当依照刑法第十七条第三款的规定予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对于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犯罪人, 一般不判处无期徒刑。
3. 《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印发 〈人民检察院办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的规定〉 的通知》 (2013年12月27日 高检发研字 〔2013〕 7号)
第26条 对于犯罪情节轻微, 具有下列情形之一, 依照刑法规定不需要判处刑罚或者免除刑罚的未成年犯罪嫌疑人, 一般应当依法作出不起诉决定:
(一) 被胁迫参与犯罪的;
(二) 犯罪预备、中止、未遂的;
(三) 在共同犯罪中起次要或者辅助作用的;
(四) 系又聋又哑的人或者盲人的;
(五) 因防卫过当或者紧急避险过当构成犯罪的;
(六) 有自首或者立功表现的;
(七) 其他依照刑法规定不需要判处刑罚或者免除刑罚的情形。
第27条 对于未成年人实施的轻伤害案件、初次犯罪、过失犯罪、犯罪未遂的案件以及被诱骗或者被教唆实施的犯罪案件等, 情节轻微, 犯罪嫌疑人确有悔罪表现, 当事人双方自愿就民事赔偿达成协议并切实履行或者经被害人同意并提供有效担保, 符合刑法第三十七条规定的, 人民检察院可以依照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七十三条第二款的规定作出不起诉决定, 并可以根据案件的不同情况, 予以训诫或者责令具结悔过、赔礼道歉、赔偿损失, 或者由主管部门予以行政处罚。
〔请示答复〕
4. 《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骨龄鉴定”能否作为确定刑事责任年龄证据使用的批复》 (2000年2月21日 高检发研字 〔2000〕 6号)
犯罪嫌疑人不讲真实姓名、住址, 年龄不明的, 可以委托进行骨龄鉴定或其他科学鉴定, 经审查, 鉴定结论能够准确确定犯罪嫌疑人实施犯罪行为时的年龄的, 可以作为判断犯罪嫌疑人年龄的证据使用。如果鉴定结论不能准确确定犯罪嫌疑人实施犯罪行为时的年龄, 而且鉴定结论又表明犯罪嫌疑人年龄在刑法规定的应负刑事责任年龄上下的, 应当依法慎重处理。
5.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法制工作委员会关于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承担刑事责任范围问题的答复意见》 (2002年7月24日 法工委复字 〔2002〕 12号)
刑法第十七条第二款规定的八种犯罪, 是指具体犯罪行为而不是具体罪名。对于刑法第十七条中规定的“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 是指只要故意实施了杀人、伤害行为并且造成了致人重伤、死亡后果的, 都应负刑事责任。而不是指只有犯故意杀人罪、故意伤害罪的, 才负刑事责任, 绑架撕票的, 不负刑事责任。对司法实践中出现的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绑架人质后杀害被绑架人、拐卖妇女、儿童而故意造成被拐卖妇女、儿童重伤或死亡的行为,依据刑法是应当追究其刑事责任的。
6. 《最高人民检察院法律政策研究室关于相对刑事责任年龄的人承担刑事责任范围有关问题的答复》 (2003年4月18日 〔2003〕 高检研发第13号)
一、相对刑事责任年龄的人实施了刑法第十七条第二款规定的行为, 应当追究刑事责任的, 其罪名应当根据所触犯的刑法分则具体条文认定。对于绑架后杀害被绑架人的, 其罪名应认定为绑架罪。
7. 《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对涉嫌盗窃的不满16周岁未成年人采取刑事拘留强制措施是否违法问题的批复》 (2011年1月25日 高检发释字〔2011〕 1号)
根据刑法、刑事诉讼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有关法律规定, 对于实施犯罪时未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 且未犯刑法第十七条第二款规定之罪的, 公安机关查明犯罪嫌疑人实施犯罪时年龄确系未满16周岁依法不负刑事责任后仍予以刑事拘留的, 检察机关应当及时提出纠正意见。
第十七条之一 已满七十五周岁的人的刑事责任
已满七十五周岁的人故意犯罪的, 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过失犯罪的, 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4]
第十八条 特殊人员的刑事责任能力
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的时候造成危害结果, 经法定程序鉴定确认的, 不负刑事责任, 但是应当责令他的家属或者监护人严加看管和医疗; 在必要的时候, 由政府强制医疗。
间歇性的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的时候犯罪, 应当负刑事责任。
尚未完全丧失辨认或者控制自己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犯罪的, 应当负刑事责任, 但是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醉酒的人犯罪, 应当负刑事责任。
〔案例指引〕
1. 彭崧故意杀人案 ( 《最高人民法院公报》 2007年第7期)
裁判摘要: 行为人因吸毒后产生神志异常而实施危害社会的行为,构成犯罪的, 依法应当承担刑事责任。
2. 徐加富强制医疗案 (最高人民法院指导案例63号)
裁判要点: 审理强制医疗案件, 对被申请人或者被告人是否“有继续危害社会可能”, 应当综合被申请人或者被告人所患精神病的种类、症状, 案件审理时其病情是否已经好转, 以及其家属或者监护人有无严加看管和自行送医治疗的意愿和能力等情况予以判定。必要时,可以委托相关机构或者专家进行评估。
第十九条 又聋又哑的人或盲人犯罪的刑事责任
又聋又哑的人或者盲人犯罪, 可以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第二十条 正当防卫
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 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为, 对不法侵害人造成损害的, 属于正当防卫, 不负刑事责任。
正当防卫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的, 应当负刑事责任, 但是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对正在进行行凶、杀人、抢劫、强奸、绑架以及其他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 采取防卫行为, 造成不法侵害人伤亡的, 不属于防卫过当, 不负刑事责任。
〔案例指引〕
1. 吴金艳故意伤害案 ( 《最高人民法院公报》 2004年第11期)
裁判摘要: 根据刑法第二十条第三款和民法通则第一百二十八条的规定, 公民对深夜非法闯入住地, 暴力伤害其本人和他人者采取防卫行为, 造成不法侵害人死亡的, 不承担刑事责任和民事赔偿责任。
2. 于欢故意伤害案 (最高人民法院指导案例93号)
裁判要点: 1. 对正在进行的非法限制他人人身自由的行为, 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二十条第一款规定的“不法侵害”, 可以进行正当防卫。
2. 对非法限制他人人身自由并伴有侮辱、轻微殴打的行为, 不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二十条第三款规定的“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
3. 判断防卫是否过当, 应当综合考虑不法侵害的性质、手段、强度、危害程度, 以及防卫行为的性质、时机、手段、强度、所处环境和损害后果等情节。对非法限制他人人身自由并伴有侮辱、轻微殴打,且并不十分紧迫的不法侵害, 进行防卫致人死亡重伤的, 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二十条第二款规定的“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
4. 防卫过当案件, 如系因被害人实施严重贬损他人人格尊严或者亵渎人伦的不法侵害引发的, 量刑时对此应予充分考虑, 以确保司法裁判既经得起法律检验, 也符合社会公平正义观念。
第二十一条 紧急避险
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发生的危险, 不得已采取的紧急避险行为, 造成损害的, 不负刑事责任。
紧急避险超过必要限度造成不应有的损害的, 应当负刑事责任, 但是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第一款中关于避免本人危险的规定, 不适用于职务上、业务上负有特定责任的人。
第二节 犯罪的预备、未遂和中止
第二十二条 犯罪预备
为了犯罪, 准备工具、制造条件的, 是犯罪预备。
对于预备犯, 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
第二十三条 犯罪未遂
已经着手实行犯罪, 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的, 是犯罪未遂。
对于未遂犯, 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案例指引〕
王新明合同诈骗案 (最高人民法院指导案例62号)
裁判要点: 在数额犯中, 犯罪既遂部分与未遂部分分别对应不同法定刑幅度的, 应当先决定对未遂部分是否减轻处罚, 确定未遂部分对应的法定刑幅度, 再与既遂部分对应的法定刑幅度进行比较, 选择适用处罚较重的法定刑幅度, 并酌情从重处罚; 二者在同一量刑幅度的, 以犯罪既遂酌情从重处罚。
第二十四条 犯罪中止
在犯罪过程中, 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的, 是犯罪中止。
对于中止犯, 没有造成损害的, 应当免除处罚; 造成损害的, 应当减轻处罚。
第三节 共 同 犯 罪
第二十五条 共同犯罪的概念
共同犯罪是指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
二人以上共同过失犯罪, 不以共同犯罪论处; 应当负刑事责任的, 按照他们所犯的罪分别处罚。
〔案例指引〕
李彬、袁南京、胡海珍、东辉、燕玉峰、刘钰、刘少荣、刘超绑架案( 《最高人民法院公报》 2008年第8期)
裁判摘要: 所谓共同犯罪的故意, 是指各共同犯罪人通过意思联络, 知道自己是和他人配合共同实施犯罪, 认识到共同犯罪行为的性质以及该行为所导致的危害社会的结果, 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的发生。如果行为人并不了解他人真正的犯罪意图, 不清楚他人所实施的犯罪行为的性质, 而是被他人蒙骗或者出于自己的错误认识, 在错误理解犯罪性质的情况下参与他人实施的犯罪, 则不能认定该行为人与他人实施了共同犯罪, 而应当依据该行为人的犯罪实际情况, 按照主客观一致的原则正确定罪处罚。
第二十六条 主犯
组织、领导犯罪集团进行犯罪活动的或者在共同犯罪中起主要作用的, 是主犯。
三人以上为共同实施犯罪而组成的较为固定的犯罪组织, 是犯罪集团。
对组织、领导犯罪集团的首要分子, 按照集团所犯的全部罪行处罚。
对于第三款规定以外的主犯, 应当按照其所参与的或者组织、指挥的全部犯罪 处罚。
〔司法解释及文件〕
1.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单位犯罪案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是否区分主犯、从犯问题的批复》 (2000年9月30日 法释 〔2000〕 31号)
(略, 见第三十条的相关规定)
2. 《关于贯彻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若干意见》 (2010年2月8日 法发 〔2010〕 9号)
30. 对于恐怖组织犯罪、邪教组织犯罪、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和进行走私、诈骗、贩毒等犯罪活动的犯罪集团, 在处理时要分别情况,区别对待: 对犯罪组织或集团中的为首组织、指挥、策划者和骨干分子, 要依法从严惩处, 该判处重刑或死刑的要坚决判处重刑或死刑;对受欺骗、胁迫参加犯罪组织、犯罪集团或只是一般参加者, 在犯罪中起次要、辅助作用的从犯, 依法应当从轻或减轻处罚, 符合缓刑条件的, 可以适用缓刑。
对于群体性事件中发生的杀人、放火、抢劫、伤害等犯罪案件,要注意重点打击其中的组织、指挥、策划者和直接实施犯罪行为的积极参与者; 对因被煽动、欺骗、裹胁而参加, 情节较轻, 经教育确有悔改表现的, 应当依法从宽处理。
31. 对于一般共同犯罪案件, 应当充分考虑各被告人在共同犯罪中的地位和作用, 以及在主观恶性和人身危险性方面的不同, 根据事实和证据能分清主从犯的, 都应当认定主从犯。有多名主犯的, 应在主犯中进一步区分出罪行最为严重者。对于多名被告人共同致死一名被害人的案件, 要进一步分清各被告人的作用, 准确确定各被告人的罪责, 以做到区别对待; 不能以分不清主次为由, 简单地一律判处重刑。
33. 在共同犯罪案件中, 对于主犯或首要分子检举、揭发同案地位、作用较次犯罪分子构成立功的, 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应当从严掌握,如果从轻处罚可能导致全案量刑失衡的, 一般不予从轻处罚; 如果检举、揭发的是其他犯罪案件中罪行同样严重的犯罪分子, 或者协助抓获的是同案中的其他主犯、首要分子的, 原则上应予依法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对于从犯或犯罪集团中的一般成员立功, 特别是协助抓获主犯、首要分子的, 应当充分体现政策, 依法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第二十七条 从犯
在共同犯罪中起次要或者辅助作用的, 是从犯。
对于从犯, 应当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
第二十八条 胁从犯
对于被胁迫参加犯罪的, 应当按照他的犯罪情节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
第二十九条 教唆犯
教唆他人犯罪的, 应当按照他在共同犯罪中所起的作用处罚。教唆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的, 应当从重处罚。
如果被教唆的人没有犯被教唆的罪, 对于教唆犯, 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第四节 单 位 犯 罪
第三十条 单位负刑事责任的范围
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实施的危害社会的行为, 法律规定为单位犯罪的, 应当负刑事责任。
〔立法解释〕
1.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三十条的解释》 (2014年4月24日)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根据司法实践中遇到的情况, 讨论了刑法第三十条的含义及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等单位实施刑法规定的危害社会的行为, 法律未规定追究单位的刑事责任的,如何适用刑法有关规定的问题, 解释如下:
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等单位实施刑法规定的危害社会的行为, 刑法分则和其他法律未规定追究单位的刑事责任的, 对组织、策划、实施该危害社会行为的人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现予公告。
〔司法解释及文件〕
2.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单位犯罪案件具体应用法律有关问题的解释》 (1999年6月25日 法释 〔1999〕 14号)
第1条 刑法第三十条规定的公司、企业、事业单位, 既包括国有、集体所有的公司、企业、事业单位, 也包括依法设立的合资经营、合作经营企业和具有法人资格的独资、私营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
第2条 个人为进行违法犯罪活动而设立的公司、企业、事业单位实施犯罪的, 或者公司、企业、事业单位设立后, 以实施犯罪为主要活动的, 不以单位犯罪论处。
第3条 盗用单位名义实施犯罪, 违法所得由实施犯罪的个人私分的, 依照刑法有关自然人犯罪的规定定罪处罚。
3.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单位犯罪案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是否区分主犯、从犯问题的批复》 (2000年9月30日 法释 〔2000〕 31号)
在审理单位故意犯罪案件时, 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 可不区分主犯、从犯, 按照其在单位犯罪中所起的作用判处刑罚。
4.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印发 〈全国法院审理金融犯罪案件工作座谈会纪要〉 的通知》 (2001年1月21日 法 〔2001〕 8号)
(一) 关于单位犯罪问题
根据刑法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单位犯罪案件具体应用法律有关问题的解释》的规定, 以单位名义实施犯罪, 违法所得归单位所有的, 是单位犯罪。
1. 单位的分支机构或者内设机构、部门实施犯罪行为的处理。以单位的分支机构或者内设机构、部门的名义实施犯罪, 违法所得亦归分支机构或者内设机构、部门所有的, 应认定为单位犯罪。不能因为单位的分支机构或者内设机构、部门没有可供执行罚金的财产, 就不将其认定为单位犯罪, 而按照个人犯罪处理。
2. 单位犯罪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的认定: 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 是在单位实施的犯罪中起决定、批准、授意、纵容、指挥等作用的人员, 一般是单位的主管负责人, 包括法定代表人。其他直接责任人员, 是在单位犯罪中具体实施犯罪并起较大作用的人员,既可以是单位的经营管理人员, 也可以是单位的职工, 包括聘任、雇佣的人员。应当注意的是, 在单位犯罪中, 对于受单位领导指派或奉命而参与实施了一定犯罪行为的人员, 一般不宜作为直接责任人员追究刑事责任。对单位犯罪中的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 应根据其在单位犯罪中的地位、作用和犯罪情节, 分别处以相应的刑罚, 主管人员与直接责任人员, 在个案中, 不是当然的主、从犯关系, 有的案件, 主管人员与直接责任人员在实施犯罪行为的主从关系不明显的, 可不分主、从犯。但具体案件可以分清主、从犯, 且不分清主、从犯, 在同一法定刑档次、幅度内量刑无法做到罪刑相适应的, 应当分清主、从犯, 依法处罚。
3. 对未作为单位犯罪起诉的单位犯罪案件的处理。对于应当认定为单位犯罪的案件, 检察机关只作为自然人犯罪案件起诉的, 人民法院应及时与检察机关协商, 建议检察机关对犯罪单位补充起诉。如检察机关不补充起诉的, 人民法院仍应依法审理, 对被起诉的自然人根据指控的犯罪事实、证据及庭审查明的事实, 依法按单位犯罪中的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或者其他直接责任人员追究刑事责任, 并应引用刑罚分则关于单位犯罪追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刑事责任的有关条款。
4. 单位共同犯罪的处理。两个以上单位以共同故意实施的犯罪, 应根据各单位在共同犯罪中的地位、作用大小, 确定犯罪单位的主、从犯。
5. 《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涉嫌犯罪单位被撤销、注销、吊销营业执照或者宣告破产的应如何进行追诉问题的批复》 (2002年7月9日 高检发释字 〔2002〕 4号)
涉嫌犯罪的单位被撤销、注销、吊销营业执照或者宣告破产的, 应当根据刑法关于单位犯罪的相关规定, 对实施犯罪行为的该单位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追究刑事责任, 对该单位不再追诉。
〔请示答复〕
6. 《最高人民法院研究室关于企业犯罪后被合并应当如何追究刑事责任问题的答复》 (1998年11月18日)
人民检察院起诉时该犯罪企业已被合并到一个新企业的, 仍应依法追究原犯罪企业及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人员的刑事责任。人民法院审判时, 对被告单位应列原犯罪企业名称, 但注明已被并入新的企业, 对被告单位所判处的罚金数额以其并入新的企业的财产及收益为限。
7. 《最高人民法院研究室关于外国公司、企业、事业单位在我国领域内犯罪如何适用法律问题的答复》 (2003年10月15日 法研 〔2003〕153号)
符合我国法人资格条件的外国公司、企业、事业单位, 在我国领域内实施危害社会的行为, 依照我国刑法构成犯罪的, 应当依照我国刑法关于单位犯罪的规定追究刑事责任。
个人为在我国领域内进行违法犯罪活动而设立的外国公司、企业、事业单位实施犯罪的, 或者外国公司、企业、事业单位设立后在我国领域内以实施违法犯罪为主要活动的, 不以单位犯罪论处。
8. 《公安部关于村民委员会可否构成单位犯罪主体问题的批复》(2007年3月1日 公复字 〔2007〕 1号)
根据《刑法》第三十条的规定, 单位犯罪主体包括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按照《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第二条的规定,村民委员会是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 不属于《刑法》第三十条列举的范围。因此, 对以村民委员会名义实施犯罪的, 不应以单位犯罪论, 可以依法追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的刑事责任。
第三十一条 单位犯罪的处罚原则
单位犯罪的, 对单位判处罚金, 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判处刑罚。本法分则和其他法律另有规定的, 依照规定。
〔司法解释及文件〕
1.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单位犯罪案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是否区分主犯、从犯问题的批复》 (2000年9月30日 法释 〔2000〕 31号)
(略, 见第三十条的相关规定)
2. 《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涉嫌犯罪单位被撤销、注销、吊销营业执照或者宣告破产的应如何进行追诉问题的批复》 (2002年7月9日 高检发释字 〔2002〕 4号)
(略, 见第三十条的相关规定)
〔请示答复〕
3. 《最高人民法院研究室关于如何理解“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直接责任人员”问题的复函》 (1994年1月27日)
所谓“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 是指在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中,对本单位实施走私犯罪起决定作用的、负有组织、决策、指挥责任的领导人员。单位的领导人如果没有参与单位走私的组织、决策、指挥, 或者仅是一般参与, 并不起决定作用的, 则不应对单位的走私罪负刑事责任。
所谓“直接责任人员”, 是指直接实施本单位走私犯罪行为或者虽对单位走私犯罪负有部分组织责任, 但对本单位走私犯罪行为不起决定作用, 只是具体执行、积极参与的该单位的部门负责人或者一般工作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