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笑!这才是中国法律史(修订版)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在西周生活

某甲投胎到西周,会过上什么样的生活呢?嗯,我想比在其他任何朝代都要舒坦,更能感触上古的风气。

首先要投个好胎。如果投在王公贵族家,那继承父亲的爵位就有戏(条件参见前文);就算是次子而且庶出,那起码也可以退而求其次当个卿啊士啊什么的吧。

如果投在一般的国人家里,那也是人格健全的公民。在城市里有房子住,在郊外有田地耕。

然后你的田地还是“井”字形的,就是我们练字时的九宫格。周围八个格子所收获的农作物,归自家;中间一个格子所收获的农作物,归公家。

如果某甲投胎做了一个庶民,那也不是多么垂头丧气的事情。《诗经》里头有篇《七月》,就是为我们描写庶民某甲的幸福生活的:

正月里把农具修理;

二月里到田间耕种,督耕的“田畯”看得满心欢喜;

妻子给某甲送来盒饭,女儿携着竹筐去陌上采桑;

……

八月里某甲开始收获,女儿缫丝给贵人做衣裳;

十月获稻,酿制美酒给贵人献上;

冬天出猎,寻觅狐狸做贵人的皮袍……

如果投胎再次一等,那就到国界模糊的地方去做野人,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帝力于我何有哉!这样不为统治力所覆盖的地方,在西周还是很不少的。

天子吃着大夫贡献上来的粮食,大夫吃着自己封邑里那井字田中间一格里的粮食,士吃着自己田里井字中间一格里的粮食,庶民靠自己的本事吃饭。这样“君食贡,大夫食邑,士食田,庶民食力”的有层次的生活,安详而稳定。

我们大家知道,《礼记》有云:“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那么恐怕庶民某甲不是很能接触礼了?

结论也许可以说正确,推理过程有问题。

我们先把原文找到:“国君抚式,大夫下之;大夫抚式,士下之;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刑人不在君侧。”

什么意思呢?古代贵族出行,都坐车。车前面有条横木,名字就叫“式”,后来文字复杂了,也写成“轼”。诸侯在路上,遇到对面一个大夫坐着车过来了,狭路相逢,要互相行礼。诸侯就“抚”一下“式”,以表示打招呼。那么大夫呢?要恭敬地下车行礼。这就叫“国君抚式,大夫下之”。大夫遇到士,也是一样的。士遇到庶人呢?“抚式礼”就没有用武之地了。因为老百姓哪里有车嘛,也就不存在下车行礼的问题了。

抚式礼不下庶人,这就是“礼不下庶人”的本意。那么“刑不上大夫”呢?也有他的说法,我们下一节讲。

总之,把“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拉郎配硬凑在一起讲,工整固然工整,却不免断章取义。其荒谬和拿“果真”造句说“苹果真好吃”是一样的。

当然啦,庶人需要遵守的礼比较简略。东汉著名的郑玄先生在注释《礼记》到这一段的时候,说:庶人既没钱(不能备物)又没闲(遽于事),所以相对就没那么多繁文缛节啦。

但是不可否认,无论庶人还是贵族,礼几乎构成了西周人生活的全部。生老病死,婚丧嫁娶,行军打仗,居家旅游,从摇篮到坟墓,都有相应的制度规定。一般来讲呢,可以分为这样五大类:

吉礼:祭祀祖先,敬事鬼神。这是西周人的精神生活。

凶礼:就是办丧事、办葬礼。

军礼:行军打仗时的礼仪。当然不是打仗之时,而是战前和战后。三代打仗,彬彬有礼。比如说,要宣战,不能搞突然袭击;要约战,送个请帖给对方,上面写着打仗的时间、地点;战前要誓师,要击鼓,战后要善待俘虏。打仗就像请客吃饭那样从容不迫,那样温良恭俭让。

宾礼:外交场合的礼仪。

嘉礼:婚礼,冠礼,宴饮之礼。

我们重点来谈谈婚礼。

某甲长大了,到法定婚龄了,要结婚。西周有没有法定婚龄呢?不好说没有。比如我们今天规定,女的到二十了,可以结婚了,这是法定婚龄。西周是什么样的规定呢?女的到二十了,还不嫁,就要有专门的官员(这个专门的官员叫“媒氏”)来追究你的责任了。男的是到三十。也就是说,西周的法定婚龄乃是法定非婚不可龄。

难怪嘛,那时候地广人稀,人口乃是很宝贵的资源,所以不是鼓励生育,而是强制生育。

好,幸福的某甲打算结婚,那就先了解一下政策吧。西周实行的是一夫一妻制。没错,一夫一妻。嫌少?那后面再加个小括号:一夫一妻(多妾)。简单来讲,一位男性只有一位正妻,天子也不例外。“妻者,齐也”,妻子与丈夫的地位是齐平的,是平等的。其他的姨太太们按照一定等级再划分,都是有身份等差的。比如天子有一位“后”,再往下有夫人、世妇、嫔、妻、妾等。就算是再穷的士,也会有一妻一妾。《孟子》里面一个齐国的士,穷到在坟地上捡别人家的祭品吃了,也还是有一妻一妾的。《射雕英雄传》里,黄蓉姑娘在大理戏弄渔樵耕读之“读”的时候,攻击《孟子》这段寓言的不合理,说“乞丐何曾有二妻”,把个大理国前宰相朱子柳唬得五体投地。如果当时聊公在彼,定可以帮老朱扳回一城:该士人既非乞丐,他的两个老婆也并不都是“妻”,士人依法娶一妻一妾,何不合理之有?

那有没有真正贯彻一夫一妻制的呢?有。谁?匹夫。

匹夫在今天固然是骂人的话(当然今天已经没有多少人用这么“文绉绉”的词语来骂人了),但那时候还不是。在郊外活动的野人、城市里的庶民,男的都叫匹夫,女的都叫匹妇。意思是“花对花,柳对柳,破畚箕匹配烂笤帚”,没有小妾,只有夫妇两个一对一相匹配。

好啦,某甲要结婚。而且某甲奔三了,快到法定非婚不可龄了,再不结婚官府要宏观调控了。怎么办?

某甲走在街上,看到一个女子。一打听,叫某乙。某甲说男大当婚女大当嫁,我看咱俩挺般配,要不你就从了吧。行不行?肯定不行。这里违反了西周缔结婚姻的几项禁止性条件。

头一项,同姓不婚。某甲姓某,某乙也姓某,同姓,不能结婚。这是中国法制史上的一大进步,不是小进步,是里程碑式的大进步。为什么呢?从优生学的角度来讲,我们今天都知道近亲繁殖是有害的,生下来的小孩子奇形怪状呆头呆脑。那么古时候的人们是怎么认识这个问题的呢?不是什么封建礼教之大防,而是比今天更深刻。

第一个,男女同姓,其生不蕃。和今天的理由一样,近亲结婚生下来的小孩和秋后的蚂蚱一样蹦跶不了几天的。那时候去古未远,同姓的一般都是近亲,所以同姓不婚就等于近亲属不能结婚。这个道理,洋人到近代还不太懂。达尔文那样伟大的生物学家,连进化论都搞得清楚,却硬是和自己的表妹结婚,生下的小孩子平均年龄比东汉的皇帝还要短。

第二个,附远厚别。怎么说呢?就是通过联姻来扩大本组织的规模。不要老跟组织内部的人结婚,结来结去搞得本组织成了近亲繁殖。要结婚找外面人去。比如姬姓和姜姓一结婚,势力就扩大了,这叫“附远”;厚别呢,把自己组织内部人员之间的伦理关系理理清楚。不要一对起话来全是“哥,你比爸强”“妈也这么说”。

一个是优生学上防止近亲繁殖,一个是政治上防止近亲繁殖。比今天的认识高明啊!

所以某甲只好去找乙某结婚而不能找某乙。我们再强调一次,西周规定同姓不婚。所以从西周开始,中华民族智慧爆发的加速度就高于之前了。

某甲找乙某,可不可以?还差一点儿。你得调查清楚对方的背景。品德好不好(逆家子)?是不是没事就自个家的成员互相生小孩玩(乱家子)?几代以内有没有受过刑的(世有刑人)?有没有恶性传染病的家族病史(世有恶疾)?是不是死了爸(丧妇长子)?

逆家子不娶,乱家子不娶,世有刑人不娶,世有恶疾不娶,丧妇长子不娶。这个叫作“五不娶”,也是某甲找老婆所需要考虑的方面。当然,至于是不是严格遵守,那是另一回事了。

好,某甲找了乙某,家庭背景清白。可不可以结婚呢?不行。要有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如果你没有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而私许终身,是要遭到举国上下集体鄙视的。《孟子》有云:“不待父母之命,媒妁之言,钻穴隙相窥,逾墙相从,则父母国人皆贱之。”

当然啦,这是比较文明的情况。也有一些沐浴文明曙光未久的部族,还没有习惯一定要父母之命和媒人介绍。这种情况,周公制礼的时候也有考虑。所以专门特设每年的二月份,男女可以私自约定终身,而不会受到官府的处置,不影响婚姻效力(仲春之月,令会男女,于是时也,奔者不禁)。这样的规定,于防水大坝之上又开水闸泄洪,以适应不同人群的需求。周公真是大圣贤呀!多么体贴入微的制度设计!

结婚的程序呢,也是不简单的。起码要经过六个环节。首先,某甲要托媒人(看吧,媒人的作用来了)向女方求婚,这叫“纳采”。其实一直到今天有些重传统的地方还有这个环节,并且是要送一定的礼物来表示诚意和美好的愿望,比如银元、绸缎衣服、八副罗裙、鞋面、红绿手帕什么的,要凑足十个,表示十全十美。古时候没有这么麻烦,送只大雁就可以了。为什么送大雁呢?因为大雁是候鸟,顺时气而合阴阳;而且大雁死了一只,其配偶就守寡一辈子。这种优良品德是值得我们某甲学习的。

送过大雁了,某甲的媒人还要问乙某:你妈贵姓?乙某气鼓鼓地回答:“姓某!”得,这事儿就黄了。乙某的母亲如果跟某甲同姓,也是不许结婚的,还是优生和伦理的考虑。

聊公菩萨心肠,不忍心让一对新人就这么黄了,站出来饱含热泪对乙某说:“其实,你妈不是你的亲妈,你奶奶也不是你的亲奶奶!你生母不姓某,而姓乙啊!”乙某恍然大悟,问题就解决了:原来我爸跟我妈是同姓啊,难怪我智商这么低!这个环节叫“问名”。

媒人顺带问了乙某的生辰八字,喜滋滋地回去找到某甲。两人一起到某甲家族的宗庙里,拜祭某甲的祖宗,呈上某甲和乙某的生辰八字,求庙里的卜人给算上一卦。卜人就拿着乌龟壳和蓍草之类的东西,捣鼓了好一阵,嚅动着干瘪的嘴唇,例行公事般说:“吉。”这个环节叫“纳吉”。

这时候某甲就把家里的小猪储蓄罐拿出来砸掉,发现是空的。咬咬牙,脱下鞋子,从鞋垫下面抠出来一张珍藏多年的存折,小心翼翼给了媒人。媒人鄙夷地看一眼,拿去给女方。这个叫“纳征”。

一旦乙某家拿了这个钱,就不允许反悔。这时候婚姻就具备了法律效力。

某甲再跑到宗庙,求卜人算了哪天是黄道吉日,再告诉乙某家,乙某家表示没有异议。这是“请期”。

到了大喜的日子,某甲就欢欢喜喜地跑到乙某家,把乙某一路迎回来举办婚礼。这叫“亲迎”。

然后俩人一起进一个布置好的新房,上床,然后……这叫“洞房”(好吧,这不在六礼之列)。

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这六个环节下来,婚礼算正式结束。古时候没有手机,得媒人来回跑。媒人的作用就体现在这里,很不容易的。

等到某甲生了小孩子,在三个月内要取名字,取好了再去官府进行登记。一个小某甲的生涯开始了。

如果某甲死了,那么继承发生。继承的办法我们在宗法制度里面已经讲过啦,这里就不重复了。

以上讲了西周人的生活,而调整这些生活的就是礼。如果换算成今天的法律术语,有土地法、继承法、婚姻法等民事法律,甚至礼的精神性原则是不是可以说是宪法呢?

谁说中国古代没有民法谁无知,谁说中国古代有民法谁无聊。

捎带提一句,周公制定的周礼,今天已经没法原样见到了。以上关于周礼的种种描述,都出自一本叫《周礼》的书。《周礼》很可能杂糅了一些后世的制度与想象,但也保存了许多古制,大家且看个意思吧。我们下节讲某甲的死掉,材料依然有很多出自《周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