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起送会试
会试在京师举行。应试者为各省举人及举人出身之杂项人员。其应试,均由本籍地方官府或吏部等衙门发给咨文,并亲自携带赴礼部投递,称起送会试。按清代《科场条例》之规定,起送会试,首先要确认应试者的资格,同时对起送程序、期限及颁发路费银有明确的要求。
一、会试资格的确定
起送会试,与录送乡试一样,首先要确认应试者的资格。起送条例分别针对各省举人和杂项人员制定有具体的规定。
1.举人应试
各省举人,无论新科、旧科,凡无匿丧、冒籍、过犯、黜革、罚科等项,均准会试。顺治四年(1647年),以广东初定,特颁恩诏,准“照平定中原恩诏例行”,“凡举人不系缘事黜革者,仍准会试”(1)。康熙五年(1666年)题准:嗣后会试,凡举人有欠粮、缘事黜革及现在议处未决,与罚科、丁忧、患病等项,地方官确查,不得起送。(2)乾隆二十一年(1756年)定:举人于会试之年,凡有丁忧起复事故者,专咨报部。(3)嘉庆十年(1805年)进一步规定:非会试年,举人在籍呈报丁忧,该督抚照例取结,咨部注册,至服满时,一并取结咨送。(4)按条例规定:“会试年分,凡举人丁忧在三月初五日以前服满者,准其就近取具同乡京官印结,纳卷入场。若扣至初五日服满,即不准其会试。”(5)道光十二年(1832年)议准:“举人承袭五经博士,系八品职官,与现任中书等官事同一例,由该督抚给咨会试。”因内阁中书允许会试,故有此条例的颁布。道光十六年奏准:文举人兼袭轻车都尉,照文生员兼袭例,一体会试。(6)三十年议准:“举人选授外任,未经到省,旋即丁忧,现在服阕候选,准其会试。”(7)咸丰二年(1852年)奏准:“举人选授知县,未经领凭赴任,报捐知州,在京候选,准会试。”(8)从不断颁布的条例可以看出,只要举人没有严重违例,清政府尽可能地允许其参加会试。
向例,举人经磨勘原卷发现字句错误者,均罚停会试。雍正十三年(1735年)十一月,登基不久的乾隆帝诏示天下,内称:“乡试已经中式文武举人,除过犯黜革外,其有磨勘原卷字句错误,以致停科者,俱着赦免,准其会试。”(9)其后,皇帝登基,多援此例。举人覆试制度确立后,凡覆试合格者均准会试,而考列四等或不入等者,则罚停会试一至三科不等。同治元年(1862年)及光绪二年(1876年),又特准因覆试诗内失粘而罚停会试者一体会试。(10)以上均为特例,未常行。
清初以来,乡试副榜例不准会试。雍正四年(1726年)谕礼部:“士子读书制行之道,首在明经,其以五经取中副榜者,必有志经学之士。着将今年各省五经取中副榜之人,俱准作举人,一体会试。再,今科各省所中副榜内有两次中副榜者,亦准作举人,一体会试。此系特典,后不为例。”(11)此外,尚有钦赐举人衔,特准会试之例。雍正七年谕内阁:“大学士、尚书、侍郎、都御史、副都御史各大员有子孙在京闱及本省乡试未经中式,年二十以上者,着各举文理通顺、可以取中者一人,开送内阁请旨。”寻开列大学士蒋廷锡子蒋溥、吏部尚书嵇曾筠子嵇璜、都御史唐执玉子唐少游、吏部左侍郎史贻直子史奕簪、户部右侍郎王廷扬子王镠、礼部左侍郎钱以垲子钱鋈等十三人。得旨:“俱赐举人。户部侍郎刘声芳子刘寯邦因病未应乡试,亦赐举人。准一体会试。”(12)后屡有赏贤良后裔子孙举人衔,准一体会试之举。乾隆元年(1736年),又准捐纳候选之举人愿与会试者,一体会试,“以示鼓舞人材之意”。(13)
2.杂项人员应试
所谓杂项人员,系指教职、小京官、改任之知县、候补候选人员等,多为举人出身。按规定,举人已授职者不允许再应会试,但清政府为了满足一些已经任职举人想参加会试的愿望,特从宽准一部分人应会试。
允许举人出任教职者应会试,始于康熙七年(1668年)。(14)其原因,主要是教职所管非地方事务,且从事教学,不致荒废学业。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又准举人任教俸满来京引见,愿与会试者,留京会试。(15)四十九年,特准县学教谕(正八品)降一级调用者(应以从八品之布政司照磨、盐运司知事、府州县学训导补用)仍与会试。(16)六十年规定:年老患病勒休之教职,俱不准会试。(17)其后,针对教职降调的不同情况,嘉庆八年(1803年)规定:教官降为杂职者,不准会试。十年定:举人由教职降调教职者,非同降为杂职可比,仍准会试。(18)同时议定:举人由教谕降调,后经捐复者,准其会试。(19)道光二年(1822年)复准:新选教职,在京恰逢会试,准其留京取结会试。(20)五年,特别规定:学正降一级调用,选为训导者,亦属现任教职,与缘事降为杂职者不同,准会试。(21)十五年更规定:已革之儒学训导,准其捐复文举人,一体会试。(22)举人大挑成为定制后,依例考列一等者授知县,二等者以教职铨补。其后,允许大挑二等候补候选教职者俱准会试,又大挑一等自呈改二等就教职,及到省后呈明改教职者亦准会试。惟大挑一等奉旨改教职者不许会试,然而此等“人数颇多”,“未免阻其上进之阶”,于是,道光十七年,经御史李熙龄奏请,礼部议定:“嗣后,凡大挑一等奉旨改教人员,俱准一体会试,以广登进而免向隅。”(23)
小京官应会试,始于康熙三年(1664年),时准举人考授内阁中书及现任内阁中书者一体会试。(24)这也成为清代允许杂项人员应会试的最早事例。任内阁中书者,大都工于书法,或当时知名之士,允许他们参加会试也是重视人才的体现。雍正七年(1729年),又准举人考试补用笔帖式者一体会试。(25)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定:由内阁中书升任主事,主事仍降为中书者,准其会试。(26)嘉庆八年(1803年)奏准:中书、通政司经历等官,由知县推升,或由六部司员降补,均不准会试。惟分发试用、未补实缺而捐升京职,归部铨选者,准会试。(27)咸丰六年(1856年)定:举人由内阁中书捐免试俸,分部学习者,准其会试。(28)自从允许小京官会试后,以此登科者越来越多,特别是“自乾嘉以来,得鼎甲者,其出身以内阁中书及各部小京官居多”(29)。
知县乃亲民官,所管地方事务繁重,举人任知县者,例不准会试。其后,根据其改任等不同情况,做出了相应的调整。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定:举人已任知县,因不胜民牧,改补教职,准其会试。(30)五十五年定:由举人历任知县,大计卓异,推升小京官者,准其会试。(31)嘉庆六年(1801年)奏准:举人出身之知县,缘事革职,降捐教谕候选,准其会试。(32)又准举人分发知县,捐升主事者会试。这也充分体现了知县与小京官在会试资格上的区别。嘉庆十六年又定:大挑知县,业经分发,到省后以未谙吏治,始行呈请改教职,不准会试。(33)十八年进一步明确:大挑知县,自行呈请改教职,并告假回籍,实未委署者,准会试。(34)道光十五年(1835年)复准:举人大挑知县,遵照定例告假回籍,准由本籍起咨会试。候补知县,现在拣发差遣委用,不准会试。(35)
又,举人出身之候补候选人员,尚未得实缺者,准会试,分别由各省起文咨送。凡由各衙门咨送者,概不准行。乾隆五十八年(1793年),针对各地执行不一,礼部强调:已经题署得缺之员,例不得与试。(36)嘉庆十六年(1811年)重申:由举人候补候选者准会试,原指未经得缺者而言,已得实缺之员,不准会试。(37)至于文举人兼袭轻车都尉及骑都尉世职者,道光十六年(1836年)定:可比照文武生员兼袭云骑尉、恩骑尉之例,准其会试。(38)
二、起送程序及期限
为保证会试管理的严密有序,清政府在起送会试的程序及期限上亦有严格的规定。
1.起送程序
起送程序,将分别各省举人和杂项人员而有所不同。清初,对此并无严格划一的规定。康熙五年(1666年)始定:“嗣后会试,直隶举人,责成顺天等府起送,各省举人,责成布政使司起送。”(39)按规定,不论由何机构起送,举人应会试,首先要向所在州县提出呈请。乾隆元年(1736年)定:凡遇会试之年,该州县于举子具呈到日,即出具文结,申详布政使核明,勒限给咨,不许胥吏任意稽延,亦不得借端驳诘。倘州县官不即详请,布政使不即给咨,该督抚查出,指名参处。(40)这里强调的给咨程序,涉及州县和布政司两级机构。由于各地领咨情况不一,故乾隆七年礼部议定:举子会试,例由州县起文申府,由藩司给咨赴部,有转发州县付本人者,有亲身赴司候领者,各省原不划一,自甲子年(乾隆九年)为始,于乡试后,藩司咨文,限一月内发各州县,交本人自赍投部,武举均照此例。(41)自此,举人不必亲自赴省领咨。二十九年规定:举人会试,照例申送布政使,核明后呈送督抚复核,由督抚发给咨文,交由布政使转给。布政使将起送举人情况造册送督抚转礼部。督抚要严饬上下衙门,各照例办理,随到随给,不许吏胥需索留难。(42)至此,各省举人由督抚发给咨文,成为定制。具体程序为:直省举人会试,由本人向州县呈请,本籍地方官具结,申送布政使,转详督抚,发给咨文,同时造册送礼部。(43)根据督抚发文这一原则,同年针对顺天乡试举人起送亦做出规定:顺天府属举人,由该府尹给文会试,其直隶总督所属地方,应照新例,由总督发给咨文,其办理程序与各直省同。(44)
对于其他各项人员应会试之起送咨文,则另有规定:凡小京官应试,由该管衙门咨送;举人任教职者,亦由各省督抚咨送;各省举人已经拣选及在京候补、候选者,如愿会试而不及回籍起文,由吏部咨送礼部;(45)各省贡监生在顺天乡试新中举人,未及回籍起文者,取具同乡六品以上京官印结,具呈礼部;旧科举人因“依亲觅馆”,未及回籍起文者,同样取具同乡六品以上京官印结,具呈礼部;京官随任子弟由各衙门咨送。(46)嘉庆二十三年(1818年),特别强调:会试举人必系本籍遥远,未能回籍起文者,方准取结入场。大兴、宛平二县举人,不得取具同乡京官印结。(47)
2.起送期限
清初沿明制,会试于二月初九日考头场,为保证举人准时到京,顺治八年(1651年)规定了各省起送时间:“新旧举人会试,直隶限十二月起送,山东、山西、河南、陕西限十一月起送,江南、浙江、江西、湖广限十月起送,福建、广东、广西、四川等省限九月起送。如司府稽延违限,听礼部查参。”(48)康熙五年(1666年)明确规定:“会试举人,各直省先于年前详核造册,限十一月内送部,仍逐名给文,限会试年正月初十日内到部投递。其过期投文者,不准收试。如地方官不照定限送部,及迟误给文者,礼部指名题参。”(49)后考虑远省举子路途遥远,赴京困难,康熙九年经礼部议定,将会试举人投文时间改为二月初一日。会试改为三月举行后,投文期限亦改为三月初一日。且定:自二月初一日起至三月初一日止,各省举人将所带督抚咨文随到随投,都察院转饬中东北三城兵马司,各拨弓兵四名,随带禁示牌二面赴部,阻止闲杂人等拥挤喧嚷。(50)鉴于各地起文常有延误,嘉庆十年(1805年)议准:嗣后会试起送咨文,各省务须将该举人等在县何日具呈,何日到府司院之处,详明记入咨文,以便查核。(51)道光十七年(1837年)议准:举人到部投文期限仍为三月初一日,如实有因途远迟误,可推迟至初四日截止,逾限投文,概不接收。光绪十二年(1886年)援此例,规定:嗣后丁忧服满扣至三月初五日以前,准会试,若扣至初五日服满,即不准会试。(52)
参加会试的举人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新科举人,自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定制,要求各省新科举人一律在会试年二月初十日前到京覆试,因此,他们必须提前至京。而另一部分是往科举人,其人数远远多于新科举人,被要求最迟于三月四日前到京投文。对于八日即入场考试而言,应是比较合理的规定。
三、起送会试银的颁发
起送会试,尚有盘费银之颁发,称起送会试银。这项开支在不同的文献、不同的地区又有不同的用法,如称举人盘费、举人路费银、举人长夫银、举人水脚银、举人会试脚价、公车银两、会试公车路费等。(53)给赴京会试的举人颁发路费银,是为清代之创制,对于笼络读书人,鼓励贫苦及边远地区的士子积极应试,起到了极好的效果。这项开支,被列入清政府的常例开支项目,“系动支官项”(54)。与生员参加乡试时,某些地区自行捐资不同,起送会试银已成为清代之定制,并且详细规定了颁发给各省举人盘费银的数额,以及领取方式与核销方式。
1.数额
清初,清政府即决定给各省赴京应试举人颁发路费银,大体依据路途之远近,以及赋役征收状况而定。其后,又根据新发生的情况,如新疆士子、苗疆士子、驻防八旗士子的应试,相应地做出了新的规定。
顺治八年(1651年)始定:举人会试,由布政司给予盘费,安徽二十两,江西、湖北皆十七两,福建十五两,湖南十四两,广西十二两,浙江、河南皆十两,山西七两,陕西六两,甘肃、江苏皆五两,直隶、四川皆四两,山东一两,广东二十两,惟琼州府增十两,每名三十两。领取咨文时一并发给。同年又定:云南、贵州举人,给予盘费,每名三两,仍给驿马。(55)云贵二省举子,虽只颁发路费银三两,但由兵部颁给火牌(驰驿凭证)及马一匹,通过驿站换马赴京,自可免去车马费用。按规定,云贵举子若中进士,回程时亦给火牌,(56)实际上是给回程路费。其后,广西、甘肃、四川、广东等省盘费银略有增加。如广西增至十二两七钱八分,甘肃增至五两五钱二分,四川增至四两六钱一分,广东增至二十两一钱七分。(57)乾隆四十二年(1777年),新疆生员黄斌考取陕西乡试第二名,该地方官奏请嘉奖,乾隆帝特谕:“向来云南、贵州举人进京会试,一路赏给驿马骑坐,所以体恤远方寒畯者,至优极渥。本年陕西乡试,中式第二名举人黄斌,即系新设迪化州阜康县人,可见关外人文渐盛,殊属可嘉。第念该处进京道里亦不近,而新疆车马等项雇觅维艰,殊堪轸念。嗣后嘉峪关以外士子赴西安乡试,及进京会试,并着加恩照云贵之例,一体赏给驿马,以示优恤边陲寒士之至意。”(58)礼部遵旨将新疆生员乡试准驰驿列入《科场条例》,从此新疆士子参加乡试及会试,即可领取火牌,由沿途驿站验牌供应马匹,并有盘费银三两。嘉庆二十二年(1817年),批准山东举子每人发盘费银二两五钱。(59)二十三年复准:驻防举人起送会试,照直省举人,一体给予盘费。(60)道光元年(1821年),鉴于有苗人中举,于是规定:苗举人有赴京会试者,即照本省举人例,给与公车银两。(61)二年,准广东于藩库银内借一万两,发商生息,遇会试之年,驻防八旗文武举人,每名除例赏盘费银外,加赏银三十两。三年奏准:福建驻防满洲、汉军举人,每名除照例由藩司给盘费银三十两外,加赏四十两,(62)是为清代举人盘费之最高额。光绪二年(1876年),准云南巡抚岑毓英奏,云南文武举人赴京会试,盘费银分别给十两和五两,仍准驰驿。(63)
2.颁发
在确定各省举人盘费银数额的同时,清廷对于此项银两的颁发和领取方式也有相应的规定。首先,此项银两是为起送会试银,即从原籍省分赴京师所需的路费。因此,对于无需赶路者,则不予颁发。如顺天举人不似各省举人需要长途跋涉,故无盘费银的颁发。此外,在京逗留的举人,取具同乡京官印结报部者,以及由吏部并各馆咨送者,水脚银两均不准给领。(64)其次,清廷对于盘费银颁发及领取方式,也有具体规定和要求,旨在保证士子的切身利益,真正起到嘉惠士林的作用。
盘费银之颁发,初由举子赴布政司衙门领取。后以举子赴省,“道途跋涉,守候需时,吏胥又多勒索、克扣之弊,士子所得无几”,雍正八年(1730年)特谕:“嗣后,着在本州县衙门照数领给。该州县取各举人领状,申详布政司,于奏销册内报部查核。庶吏胥无侵扣之事,而士子亦免跋涉守候之苦。若州县稍有克扣需索,而督抚失于觉察者,经朕访闻,将督抚一并议处。”(65)自此,举人盘费银均由所属州县颁发。根据雍正帝的谕旨,礼部于雍正九年议定:“会试举人盘费银两,原系三年一领,未便久存州县,致启侵挪。应将各属所征,按年解交司库,至会试年分,令各州县于杂项银内先行支给,布政使将所解之银拨还原项。”同时规定,各州县必须按数足额发给,“如有扣剋需索等弊,该督抚即行查参”(66)。鉴于举人任教职者不在本省,其应会试均由任职之省起文,嘉庆二十一年(1816年)定:教职应会试,由任职地方发给盘费。(67)二十二年,御史谢崧奏报,各地发盘费银,多有拖延。奉上谕:“直省举人起送会试,给予水脚银两,原系国家嘉惠士林、优恤寒畯之恩,自应早为给发,乃有延至次年,俟该举子由京回籍,始令补领,殊乖立法本意。嗣后此项银两,着各该藩司按照定例,于起送会试时饬该州县全数给发。其本省未经给领者,俱查明补给。如有书吏克扣勒掯等弊,查出严惩,以均实惠而杜侵欺。”(68)
太平天国事发后,清廷忙于征战,财政吃紧。咸丰七年(1857年),以饷需支绌,经户部奏准,所有举人盘费银两一律暂停给发。(69)同治六年(1867年),因浙江被兵之后,新旧举人的盘费银无法筹措,不与会试者甚多,特许浙江发给举子盘费银。(70)九年,通行各省,自同治十年辛未科为始,恢复盘费银之颁发,于举人起咨时如数给发。(71)
3.核销
盘费银的颁发,旨在资助举人赴京赶考。为避免有举子领银后并未赴京应试,清廷定有核销制度,对未能赴京者予以追缴。
盘费银之核销,主要是针对会试落第举子。因按定制,会试中式者,除特殊情况(如丁忧、覆试罚科)均参加殿试,并成为进士。届时,金榜题名录将发至各省,这就等于证明该举子已经赴京。对于落第举子,最初规定,由顺天府逐名发给路引一纸,证明已赴京入场,回籍核销,无路引者需返还盘费银。雍正二年(1724年)起,免给路引,下第举人不必在京守候。由礼部按照龙门点名册,逐一知照各督抚,核销盘费银。(72)乾隆初曾有规定,举人会试,布政司所给公车银两,回籍验其落卷,无落卷则追还入官。(73)但实际上各省仍按雍正二年之规定执行,并最终形成定制:会试事竣,礼部查照收文册(即各省举子投交起送咨文的登记册)及龙门点名册记载之实在入场人数,知照户部并各省督抚查核。其人、文俱到者,均准核销。仅有投文而人未入场者,不准核销。(74)乾隆五年(1740年),根据已领盘费银而未能入场的不同情况,做出规定:“会试举人支领盘费银两,有任意逗留及中途潜归者,照例追还银两。其有患病、丁忧者,取具该地方官印结,详明报部,或已经到京而患病、丁忧者,取具同乡京官印结报部,均免追缴。”同时对乾隆四年己未科会试未能到场之举人,凡确有丁忧、患病事故而未及呈部者,准补报督抚咨部备案,一体豁免;而并无事故且力能完缴者,仍照例追缴。(75)这一规定也成为定制而遵行未改。二十四年,又针对举人确有事故,取结免追的条例做出具体规定:嗣后,应试举人如有中途患病、丁忧等事,令呈报所在地方官,验明属实,出结申报上司,转详督抚,咨明礼、兵二部存案。俟试竣后,据案知照各省准豁。至举人到京后,遇事故不能应试者,若呈明大兴、宛平二县或五城兵马司,具结报部,恐启胥役滋事之弊,应令取具同乡六品以上京官印结,径投礼、兵二部,即据结行知本籍,存案免追。如假捏呈报,而沿途地方官及京官徇情滥结者参处。其本籍地方官承追不到举人原领银,逾限不清者,照杂项钱粮未完例议处。(76)同年,礼部议定:凡会试不到之举人,应追缴原领盘费银两,地方官勒限半年,追缴完项。(77)
在核销过程中,多有未入场之举子被追缴原领的盘费银两,但也不断出现新的问题,后经奏报后礼部做出不同的裁决。如嘉庆十六年(1811年),浙江举人唐文熙等系大挑一等知县,分发到省后改教职,当时条例不允许其会试,然而地方已发文并给盘费银,且“人文均已到部”,经礼部议定,免缴盘费银。嘉庆十九年、道光十年(1830年),均有福建举人赴京途中患病,但未呈报所在地方官,一律追缴盘费银。道光十六年,广西举人莫毓岗、梁振瀛二人,因等不及巡抚给咨,由县给咨文,到京后取同乡京官印结报部,因不符合起送条例,仍按京官具结报部例,追缴原领盘费银。咸丰三年(1853年),福建举人王景贤等六人,行至浙江嘉兴县,恰逢战乱,路梗不能前行,遂返回福建。后经部议,免缴盘费银。(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