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举制度通史·清代卷(共2册)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一节 录送乡试

由于清代全面推行“科举必由学校”,因此,应乡试者以生员为主,同时也有贡监生及其他一些杂项人员。生员各应本省乡试,贡监生准应本省及顺天乡试,(1)杂项人员则分别于各省及顺天应试。各省乡试均有入场定额,参加者必须经过资格考试始得入场,称录送乡试。资格考试有科试、录科、录遗、大收等项。生员须参加科试,贡监生及杂项人员参加录科,通过者可参加乡试。科试或录科未能录取及因故未参加者可参加录遗和大收,录遗和大收通过者同样可以参加乡试。在资格考试的同时,对于严禁冒籍、匿丧、枪替等规定,一如童生试。此外,对于不同身份的应试者,还有具体的要求及规定。

一、乡试前的资格考试

清初开科,以学校始设,生员人数有限,故允许精通三场之儒士应试,且未有严格的科试、录科程序,只由提学官考试。其后,学校发展,应试人数日增,渐入正轨,科试、录科、录遗等均依例进行,条例亦日臻完善。

1.科试与录科

科试是各省学政在任三年期间对生员的第二次考试,在乡试前举行,既是对生员的学业考试,也作为生员参加乡试的资格考试。清初,科试与岁试均考《四书》文二、经文一,后因限当日交卷,不出经题。“雍正二年,科试增经文,冬月一书、一经。六年,更定岁试两书、一经,冬月一书一经,科试书一、经一、策一,冬月减经文。乾隆二十三年,改岁试书一、经一,科试书一、策一、诗一,冬月亦如之”(2)。清沿明制,岁、科试均按生员考试成绩分为六等,实行“六等黜陟法”,然规定更严格,“视明为繁密”(3)。生员考列一、二等者有赏,可补廪生、增生,三等如常,四等以下有罚或黜革。(4)凡在科试中考列一、二等之生员,不论廪生、增生、附生,均可参加乡试。后又允许三等前列者参加乡试。

录科,即录送科举之考试,主要是针对贡监生及其他杂项人员的资格考试。按规定,各省贡监生如应本省乡试,则“由地方官申送学政录科;应顺天乡试,由本籍地方官申送国子监考到录科”(5)。其考试内容大体同科试。凡通过者即可参加本省或顺天乡试。其他杂项人员应乡试,须由国子监录科后送顺天乡试。(6)

如有生员因故未参加科试,或有科试、录科未通过者,可参加学政主持的录遗考试,考试内容同科试,通过者亦可参加乡试。清中期以后,资格考试放宽,一些地方尚有所谓大收考试,前项未考或未通过者,均可以参加大收考试,通过者同样可参加乡试。(7)

2.其他规定

通常情况下,生员通过科试即可参加乡试,但在实际操作中经常会出现一些特殊情况,如临时举行恩科、武生报考文科等。因此,录送乡试,尚有以岁作科、文武互试、士子品德、录送程序之规定。

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以明年为皇上六十大寿,特定于五十二年二月开恩科乡试。因为按定制,康熙五十三年(甲午)为乡试年,五十一年各省岁试正在进行之中,科试尚未举行,因此决定:“来岁二月,各省恩科乡试,其已经岁考者,准其以岁作科,起送入闱;其未经岁考者,准将前学臣科考定案名次,录送乡试。”(8)这里所谓的“以岁作科”,即指以岁试代作科试。其后,各帝屡开恩科,不论是登基恩科,还是万寿恩科,均沿此例,凡未行科试者,准以岁试作科试。是为恩科之特例。

清初乡场,不时会有文生欲应武试,或武生欲应文试的情况,皆因条例所限,故未能行。康熙五十二年(1713年)谕大学士等:“文武考试,虽曰两途,俱系遴拔人才。而习文之内亦有学习武略、善于骑射者,习武之内亦有通晓制义、学问优长者。如或拘于成例,以文武两途,不令通融应试,则不能各展所长,必致遗漏真才。嗣后,文童生、生员、举人内,有情愿改就武场考试者,武童生、生员、举人内,有情愿改就文场考试者,应各听其考试。如此,则各得施其所学,文武两途皆得真才矣。”(9)后经礼部等衙门议准:自五十三年乡试起,许文武生互试,中式者造入新册,不中者仍入文武原册,不准再考。(10)文武互试之例只推行数科,至乾隆七年(1742年),以文武互试易启夹带换卷之弊,将互试之例永行停止。(11)

对于参加乡试者,清廷亦有道德品质之要求。雍正四年(1726年),以浙江“士风败坏”,令停浙江士子乡会试。(12)六年,以浙江士子“能反省悔过”,准于明年照例乡会试。(13)《圣谕广训》作为对士子进行道德品质教育的基本教材,自雍正朝颁行后,一直是朝廷要求士子必读之书。为了“端士习而厚民风”,嘉庆十九年(1814年)定:生员岁科试,贡监生录科、考遗等,一体默写《圣谕广训》一二百字,不能默写者,不得录送乡试。(14)

严格录送程序旨在防止冒滥及枪替、匿丧诸弊。康熙四十四年(1705年)定:学政等录送应试诸生名册,务在场期十日以前咨送,逾限驳回不收。(15)鉴于修书馆等处有奉旨应试之人,不经录科,康熙六十年谕:“凡系奉旨应试之人,各该处具奏咨送,准其应试。其未经具奏,私行咨送者,概不许应试。”(16)各省录遗,属于考录遗才,多于乡试前举行,管理不及科试严格。乾隆九年(1744年),四川学政蒋蔚奏报,录遗时,多有顶替之弊。礼部议准:考录遗才,易滋顶替。嗣后学政于录遗时,每学檄调教官一员在旁识认。(17)为防止枪替、冒籍之弊,乾隆三十四年规定:嗣后乡试之年,各省学政造送录科、录遗等册,将年貌、籍贯、经书注明,移送布政使司,交收卷官,于投卷时详加核对,倘有不符,不准收卷,仍将底册移送提调、监试等官查核。(18)道光十一年(1831年),因乌鲁木齐、巴里坤等地士子参加陕西乡试,路途遥远,以致陕甘学政送考误期,遂定:嗣后边远士子,务先期晓谕,令其赶紧起程,务于八月初一日以前全数到省,逾限不得收考。(19)同治九年(1870年)规定:云骑尉、恩骑尉改作文生员应试者,以准袭印文为凭,并取具里邻亲族甘结,呈该厅州县验明,传同礼房书吏当堂识认,出文送考。临场时仍由该厅州县礼房书吏来省识认,以杜弊混。(20)

二、对应试人员的具体要求

应乡试者,除进行资格考试外,尚有一些具体的要求和相关规定。清代的科场条例分别对生员、贡监生、杂项人员参加乡试定有专项条例。

1.生员应试

生员应试,只许应本省乡试,由学政录送;仕官子弟不准于父兄原任衙门移文起送;有病痊假满,及缘事欠粮已结,未补岁试者,俱不准录送乡试;凡丁忧期内不得录送;因讼在官,非紧要事由,准许该生员参加乡试后再行问理;已革生员,请予恢复者,待部议覆准,方可录遗乡试。(21)初定,生员科试列一、二等者可送乡试,三等可参加录科、录遗,四、五等则无资格应试。后改大省科试三等之前十名,中小省三等之前五名亦可与一、二等一体录送,其余三等者可参加录科。康熙四十一年(1702年)议准:“乡试之年,遇新任学政于本年到任者,准将岁考一、二等生员册送科举,以应本年乡试,仍于乡试后补行科考。”(22)雍正七年(1729年)规定:生员科试优等,于乡试前州县官设席礼送,只许诸生公服行礼,不得乘四轿张伞,违者不准入闱。(23)乾隆五年(1740年)奏准:生员有情愿告给衣顶者,凡有重病及入学已历三十年,或年及七旬者俱准,免其岁考,不得再应乡试。(24)十五年,广西学政罗源汉奏称,科试四等生员应参加录遗考试,礼部议定:科试四等生员,有情愿录遗者,令该教官造册申送录遗,如取录有名,准其乡试。(25)嘉庆二十二年(1817年)明确规定:嗣后岁试列五等之廪、增、附生,均不准其科试、录遗。(26)二十五年议准:生员既授封职,不准再应乡试。(27)道光十四年(1834年)定:文生员袭云骑尉世职者,只准应本省乡试,不得应顺天乡试。(28)

2.贡监生应试

贡监生应试,以在籍在监分别录送。顺治二年(1645年)定:“在籍恩贡生、岁贡生、监生,愿就本省乡试者,许与生员一体送考,一例编号,不得分别皿字。其在监肄业贡监生,听本监官考送。若直隶贡监生,有仍赴学政应试者,通编皿字号,亦不许混入生员。”(29)显然,清初的政策对于贡监生是否在监肄业是严格区分的,在监肄业者可参加顺天乡试,另行编号取中;而在籍者只能参加本省乡试,与生员一体编号取中。顺治十一年,因规定了各省副榜之名额,而副榜又可作为副贡入国子监,故十四年定:各省副贡入监者,可由本监考选录送。(30)康熙三十二年(1693年),放宽贡监生应试限制,规定:“各项监生,或在顺天乡试,或在本省乡试,听其自便。”(31)五十三年明确规定:“各省监生愿赴京应试者,于乡试前一年,起本省印文到部札监,违者照例议处。”(32)雍正六年(1728年)进一步规定:外省贡监赴京闱者,亲自携带地方官印文,及地方邻里甘结,限乡试年二月到监,其福建、广东、广西、云南、贵州、四川、湖南诸省,路途遥远,展限两月到监。该监验明印甘各结,留监肄业,仍于录科时取具同考各生互结收考,移送顺天乡试。如到监后规避考课,概不准收考。(33)鉴于多有贡监生长期留居京师,若遇乡试年再回籍取文,甚为不便。乾隆元年(1736年)议准:“贡监生久寓京师,觅馆授徒,势难回籍起文,而上科曾有文结,应过乡试者,准取具同乡京官印结录送。”(34)嘉庆十五年(1810年),又针对游幕外省之贡监生,不及回籍取文,而欲应顺天乡试,礼部议定:准其取具同乡京官印结,移送国子监录科,仍行文该省学政,查明是否属实,复本部备查。(35)不论是久寓京师,还是游幕外省,应顺天乡试时取具同乡京官印结的做法总是留有隐患的,毕竟这是属于私人性质的担保。因此,至嘉庆二十五年,首先针对游幕顺天府的情况做出规定:游幕顺天府,不及回籍起文之贡监生,由顺天府出具文结,送国子监录科。(36)其后,有贡监生游幕各省,亦仿照顺天府出具文结之例,多由当地起文,以致情况较为混乱。道光十九年(1839年),江苏学政祁寯藻请明定限制,遂定例:嗣后贡监生无论游幕本省外省,确实不能回籍起文者,准照顺天乡试例,由所在地方官府出具印文,开具贡监生姓名、籍贯、三代清册,加具并无顶名冒替甘结,呈送督抚,由督抚加具印文,申送本省应试。凡籍隶省会设有贡院者,该府所属之贡监生,不准取具游幕文书。投文限定于七月二十日截止。(37)

对于贡监生、举人中捐纳候选之员,例不准参加乡会试。其后,捐纳事例内有准捐应乡会试一款。乾隆元年(1736年),以捐例已停,此等人员不得援例应试,为解决这部分人的应试问题,乾隆皇帝特颁谕旨:“朕思此等人员,尚在需次选曹,与既登仕籍者有间,不得因捐赀候选,屏诸场屋之外。直隶各省贡监生捐官愿与乡试,举人捐官愿应会试者,准令一同考试,以示鼓舞人材之意。”(38)

贡监生中有以捐纳取得资格者,称为例贡、例监,向为人所轻,其应乡试,起初多有限制。顺治十四年(1657年)始开捐例,即规定:例监生于本年援纳者,不准应本年乡试。十六年补充规定:例监生援纳在前,而部本札监,于科举年方到者,仍准应试。(39)后以捐例屡开,遂对其应试逐渐放宽,至康熙十四年(1675年)始准:本年捐纳监生,即准其本年应试。(40)二十九年定:直省本年捐纳米谷监生,皆准其于本省乡试。(41)三十二年,以政府急需,再放宽限制,准各省常平仓捐纳监生,遇乡试之年,或在顺天,或在本省,与各项监生一例乡试。(42)至此,例监之应试资格已与其他贡监生同。乾隆元年(1736年)议准:“在京新捐贡监,若系临场期迫,本籍遥远,实难取本地方文结者,准其取具同乡六品以上京官印结,并取同考五人互结,录科送考。如有顶冒情弊,将本身及出结、互结之京官、贡监,一并照例治罪。”(43)九年,更准临场捐监未获部照者,凭该州县出具之印结,赴布政司衙门核实,转送学臣考录,一体乡试。然乾隆十二年又停此例。(44)

3.杂项人员应试

允许杂项人员应试,旨在使有才之士,不致遗弃。所谓杂项人员,是相对于参加乡试之主体——生员、贡监生而言。归入科场条例中的“杂项人员”,主要包括教职、佐贰官、小京官、土官,以及制科录取之人。

地方儒学教官,专司课士,于举业有教学相长之益,是最早允许应乡试之杂项人员。顺治二年(1645年)定例:“直省现任教职,年力精强、文学优长者,准提学考送应试。”(45)雍正七年(1729年)覆准:“教官情愿应试,许呈报学臣入册送考。”其后,又根据教职降调、患病等情况,做出了相应的规定。嘉庆八年(1803年)规定:教职降调应补杂职人员,不准应试。(46)道光五年(1825年)议准:教官缘事革职,捐复原官候补者,准应乡试。(47)二十三年定:教官因案降调,归籍候选者,不准乡试。(48)二十六年复准:外省教职选缺后,因病尚未赴任,在吏部呈请开缺者,准应顺天乡试。(49)同治六年(1867年)定:外省生员保举训导,非贡监出身者,不准应顺天乡试。(50)

地方机构中的佐贰官,所司或系漕粮,或系捕盗,或系河防、禁狱诸务,皆关地方紧要之事,若用心举业,以图应试,必于职事多所废弛,故条例向禁佐贰官应试。乾隆六年(1741年),御史禄谦奏请,应准许正途出身之佐贰官照教职例,一体乡试。礼部认为,佐贰官应试,不仅使职事废弛,且“定例选用教官不出本省,其应试原属就便,若佐贰官所选地方,例系隔省,多有相去甚远者,如概行回籍及赴京应试,不惟旷职愈久,亦且跋涉维艰”,故未批准。(51)至同治六年(1867年),始准选补佐贰,尚未到任,丁忧开缺,服满后改捐主事分部者应试。(52)

小京官等应试,始于康熙十七年(1678年)准内阁中书应顺天乡试。是年奉上谕:“撰文、办事中书,俱准应试,即中式仍在内阁办事。”(53)因当时内阁中书尚由贡监生考授,故有准其应乡试之旨。其后,于康熙五十三年又定:凡太医院及各馆有应举之生监,于各该管处具奏,移送到礼部日,准其考试。(54)雍正七年(1729年)奉上谕:“由贡监、生员考取小京官、笔帖式之人,其中未必无通晓举业文艺者,若因其已经得官,遂不得与于乡试,则彼平日之所学,莫由表现,亦属可惜。着通行八旗,凡由贡监、生员考取之小京官、笔帖式,若愿就乡试,皆准其与举子等一同入场考试,使片善寸长不致遗弃,以副国家教养人才之典。”又谕:“修书各馆内,从前有外省生员在馆效力者,若情愿入场考试,着取同乡京官印结,保送顺天府,亦准入场。”(55)八年定:“圣庙执事官,其由贡生、监生充补,有情愿乡试者,令其一体乡试。若系生员、童生,准作监生应试。”(56)乾隆二十一年(1756年),吏部议准:由贡生、生员补授阙里崇圣祠主祀官,愿应乡试者,令其一体乡试。(57)四十四年议准:在京候补候选人员及在部行走者,其应乡试,由吏部据呈礼部,行文国子监录科;现任小京官由本衙门送礼部,径行册送顺天府。(58)嘉庆二十四年(1819年)定:实缺九品医士,由贡监出身者,准其录科应试。(59)同治六年(1867年),准荫生分部学习笔帖式,可送国子监录科,以应乡试。(60)又,雍正元年,始准以监生、生员候补天文生及补用天文生者,由钦天监造册送顺天乡试;(61)乾隆五十年,准顺天府乐舞生由生员兼充,如科试考列三等,一体乡试;(62)嘉庆三年,以皇上临雍,特准陪祀观礼之各氏圣贤后裔作贡监,留京乡试。(63)

向例,土司因世代承袭,不由选举,故不参加科举考试。清初,清廷为更好地控制土司,使其知“君臣上下之礼”而“各遵王化”,特定土司应袭子弟年十三岁以上者“令入学习礼,由儒学起送承袭”(64)。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允许土司子弟应童试,录取者为府学生员,但不准应乡试,亦不准补廪出贡。(65)其宗旨仍是只准土司接受教育,而不得由选举入仕。由于清代在边疆地区,特别是西南土司地区推行科举制,其影响越来越大,以致有土司也想参加科举考试,以获取更光明之前途。雍正十三年(1735年),贵州学政晏斯盛疏奏,贵州黎平府属亮寨长官司正长官龙绍俭,原系府学附生,自以为做土司是“致山鸡戢翼,莫同威凤云翔”,宁愿不做土司,呈请参加科举考试,“以汉官之前途远大,而土职之上进无阶,冀与汉人同列”(66)。礼部以条例所限,未准。得旨:“土司龙绍俭,原由生员出身,既有志观光,陈请科举,准其一体应试。若得中式,其土司世职,着伊将应袭之人举出承袭。”(67)由此,开土司应乡试之先例。乾隆元年援此例,准广西、贵州等土司由生员、监生出身者,一体录送乡试。(68)嘉庆九年(1804年)议准:四川等地土司子弟,未应童试之人,遇乡试之年,准一体捐监入场。(69)

制科录取者准应乡试,即指召试及孝廉方正录取者。康熙四十四年(1705年)奉上谕:“南巡考取贡监生带来纂书者,着翰林院移咨顺天府尹,一体乡试。内有生员亦准一体乡试。”(70)乾隆九年(1744年)议准:“凡孝廉方正,给以顶戴荣身,愿应乡试者,本系生员,仍由教官申送录科;本系贡监,仍由州县申送录科。”四十四年奏准:召试二等,在四库全书馆行走各生,因在馆誊录,不能回籍应试,准由本馆送国子监录科,就近在顺天乡试,并归于南、北、中皿字号。(71)道光四年(1824年)覆准:“孝廉方正考试以知县用者,在部投供候选,照候补候选人员例,由吏部咨送国子监录科应试。”光绪八年(1882年)奏准:“生员保举孝廉方正,以佐杂用者,由吏部文送国子监录科应试。”又奏准:“各直省生员,曾经保举孝廉方正,顶戴荣身者,嗣后遇乡试之年,止应本省乡试,概不得应顺天乡试,以免纷歧。”(72)

三、乡试名额的变化

清制,录送乡试一直有名额的限制。初以应试人少,定额亦少。随着应试人数日渐增多,定额亦逐渐增加。

顺治二年(1645年)定:“顺天及直省乡试,每中式举人一名,取应试生儒三十名。提学考试精通三场者,方准应试,不得将初学之士冒滥录取……取送过多者,将该提学参处。”(73)这里所规定的录送乡试名额,实际上只是一个大致的标准,清廷亦未要求各地严格遵行,只是不得录送“过多”。顺治二年所定乡试中额是最高的,其后,乡试中额减少,而应试人数却不断增加。因此,调整录送名额,势在必行。最早增加录送名额的是江浙等省。

康熙二十九年(1690年),以江南、浙江文风日盛,准每中举人一名,录送乡试六十名。三十年又准江南、浙江于旧额六十名外,再加四十名。(74)至此,江浙等省按乡试中额,每取一名可录送一百名入场。江浙既行此例,其他各省亦多仿行,且成惯例。其间,更有学臣“博宽大之名,于科试、录科之外,录遗、大收一概录送,且有督抚普收送考者,以致文理荒疏之人亦得冒滥入场”(75)。为此,乾隆七年(1742年)谕:“试卷太多,不但试官于仓猝之中难于别择,即浮薄士子将以观光为游戏,不复攻苦于寒窗,于宾兴大典甚有关系。嗣后学臣各宜留心,慎重办理,毋得滥溢,永著为例。”(76)八年,以福建台湾府孤悬海外,为鼓励边远士子,准台湾府录科人数放宽,不限定额,但不得将文理荒疏之人普收送考。其内地录科不得援此为例。(77)九年,因减各省乡试中额,亦重定各省录科人数:直隶、江南、浙江、江西、湖广、福建为大省,每举人一名,录送乡试八十名;山东、河南、山西、广东、陕西、四川为中省,每举人一名,录送乡试六十名;广西、云南、贵州为小省,每举人一名,录送乡试五十名。(78)十三年奉上谕:“近来士子颇知自爱,有志读书,当稍展其额,以示鼓舞。前议定额,仅就正榜而言,未及副榜。着再加恩,每副榜一名,大省加取四十名,中省加取三十名,小省加取二十名。”(79)至此,形成定制,沿用至清末:

生监科举,每举人一名,大省取送八十名,中省取送六十名,小省取送五十名。每副榜一名,大省加取四十名,中省加取三十名,小省加取二十名。学政于科举及录遗,通盘核算,遵额取录。(80)

对于定制,各省仍是遵行不一,录取过多的情况普遍存在,以致江浙等省应乡试者动辄过万。因此,针对这一情况,以及各地方贡院的容量,清廷不时有相应的补充规定,以维护定制的严肃性。如乾隆十三年(1748年),顺天府府尹蒋炳等条奏:顺天乡试,各省贡监生及八旗士子占用号舍近半,所余不够直隶生员使用。请将直隶生员入场定额酌减。礼部议定:顺天乡试,直隶生员照山东例,每举人一名,录送六十名。(81)鉴于各省每有录送之人因故未入场,乾隆十四年议准:“嗣后应令学臣于录遗定额之外,查照历年投卷不到之数,酌量录取备补若干名。”届时,“将原额所缺之数,按照备取名次抵补。其抵补不尽者,仍行扣除,不准投卷入场”(82)。嘉庆十二年(1807年),增台湾府乡试中额一名,共三名,准许照定额录送三百名外,再量为宽送,仍不得滥收。(83)是为对台湾士子的特殊优惠。同治十三年(1874年)定:顺天贡院扩建号舍,可用者一万二千间,嗣后乡试即照此数录送,不得超过。(84)同年议准:自咸丰兵兴以来,各省捐输军饷而加广之永远中额,照原定中额例,一体核算录送。(85)光绪八年(1882年)奉上谕:“乡试录科送考,例有定额,近年顺天乡试,录送太滥,以致号舍不敷。嗣后着国子监及顺天学政严行考核,分别弃取,毋得稍涉冒滥。”(86)实际上,各省录送过滥的问题至清末仍然如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