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年笔账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84章 郑伯克段

人力有时尽,天力无穷时。

今日闲来无趣,回头重新翻看《春秋》。《春秋》开篇第一章,便是“郑伯克段于鄢”。正所谓,温故而知新,今日又来重新读起这篇文章,有发现些许新的东西。

文章从表面上来看,是在讲述郑武公亲兄弟,孝父母的事情,但实际上是在说郑武公的不是。郑武公的弟弟共叔段最初出现问题的时候,郑武公表示共叔段是他的弟弟,应当放松管理。然后等共叔段犯错误之后,郑武公的谋士想他提醒,却被郑武公放纵下来。

最后共叔段的野心越来越大,直至起兵谋反,被郑武公击败而放逐。同时,她的母亲因为偏爱郑武公的弟弟,试图一同谋反而被郑武公安置在城颖。一段时间之后,郑武公因为孝敬母亲,听从了颍考叔的建议,在“黄泉”见面,凸显了郑武公的孝顺。

文章前半篇说郑武公的不是,后篇说郑武公的孝顺。但碍于偏见,还是感觉郑武公有些伪君子。因为他的弟弟共叔段本来不用死去,却因为郑武公的放纵而死去。如果郑武公早早把共叔段在“出事”之前,把苗头遏制住,不就不会有后来的战争了吗?

这分明是郑武公想要对付共叔段而使出来的手段罢了。

郑武公孝顺归孝顺,但绝对谈不上什么好人。

这是我之前的意见。今日看完之后,木然感觉我之前的见解,实在是误差甚大,言说背道而驰也不为过。

这片文章开篇便说,郑武公的母亲姜氏因为难产而不喜欢郑武公。在这里,要先明白一点,古代生育的死亡率极高,郑武公难产,差点带走了姜氏,姜氏如何能喜欢上郑武公?因此,说姜氏偏爱共叔段,是有失公允的。

后来共叔段领取封地,扩大封地,直到反叛,都与这件事情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首先,共叔段作为家中被宠爱的一方,自然会生出来超越常人的优越感。这是他的家族带给的东西,他不会想到拒绝,也没有办法拒绝。因此,当家族的传承被传给郑武公的时候,共叔段不满,也是自然而然的事了。

等郑武公把封地给了共叔段之后,共叔段在姜氏的保护下,暗中发展自己的势力,一步一步扩大自己的野心。注意,是暗中发展。郑武公哪怕知道共叔段有“不臣之心”,碍于共叔段没有表现出来,郑武公便无法解决这一根本问题。总不成,说:“我怀疑你暗中蓄意谋反。”然后把共叔段打压了吧。

其次由于姜氏的照应,和多方面的因素,共叔段与其说是想“欲情故纵”,不如说是只能“欲情故纵”。之后等郑武公兵胜,姜氏被关押于城颖,郑武公说:“想要在见面,除非到黄泉。”郑武公想必是被压的太久了。

文章的后半篇讲述郑武公的孝顺,同样和之前说的,共叔段被偏爱,有一定的联系。

试想,在家族中,身为长子,却屡屡遭受排斥,这样的生活环境,郑武公最先学到的是什么呢?依我看,恐怕是自保的手段。

请考虑一个问题,面对一个成天对你不是打就是骂的亲人,你真的能做到没有一点意见吗?肯定不能。郑武公也是普通人,自然也避免不了这样的情感。所以,郑武公不喜欢姜氏,也是很正常的事情。

等郑武公上位之后,本应该一展宏图,畅快心声,但这时候还有一个不讨喜的姜氏压着。姜氏给共叔段要地方,郑武公就得给共叔段封地。这叫郑武公如何开心?

这时候就有人要问了,郑武公为什么非要给呢?不给不行吗?

自然不行。

古代以孝治天下,郑武公如果不给,那不就是不听母亲的命令了吗?母亲说句话都都不听,那郑武公不是不孝吗?一个不孝的人治理国家,又岂能治理好国家?

因此,郑武公是不得不给共叔段封地啊!

同理,共叔段扩张势力的时候,郑武公不是不想吭声,而是上面有姜氏压着,郑武公不敢吭声啊!

直到姜氏和共叔段里应外合却还被郑武公击败,郑武公才终于可以送了一口气。

弑母?郑武公是不敢的。所以郑武公就把姜氏关在城颖。既然惹不起,那我总躲得起吧!直到这里,郑武公在他生活了半辈子的地方终于可以放松了下来。

自然,郑武公也没有轻松多久,就又有问题找了上来。

虽然郑武公是因为孝道没有处理姜氏,但这话落到有心人耳朵里,那就不是这么一回事了。好说歹说,姜氏也是郑武公的生母,不管姜氏反了什么错,郑武公在姜氏还活着的时候没有在身前服侍姜氏,并且还不到“黄泉”不见,这不是妥妥的“不孝”么!

郑武公把话说出去之后,没过多久也反应了过来。整天愁眉不展,也是因为这件事。这“不孝”的明生一旦传出去了,那基本就可以宣告在他这里的地方不会有什么“能人名士”会来这里出仕。没有人来这里出仕,那也就表明他治理的封地会有会逐渐衰败。他的封地逐渐衰败了,那就回出现混乱。简单点说,基本上就是社会性死亡了。

最直接、最严重的影响,就是郑武公可能会直接下位。虽然短时间看不出来,但时间一长,问题绝对不会小。而且是大概率危机自身。

郑武公小时候尝过不被社会小团体容纳“哭”,又享受过被人尊敬的“荣”。俗话说的好,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郑武公又那里想回到曾经的模样?因此,他能愁眉不展的坐在那里发愁。

所幸“黄泉”还有地下泉水的意思,受到地下宾客的帮助,郑武公才能够大费干戈的化险为夷。

这么一看,整片文章带来的信息,已经跟我最初看到的那样完全不同了。郑武公不是什么伪君子,也不是什么孝顺之人,他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被时代和环境影响的普通人。

正所谓“人力有时尽,天力无穷时”,嘴上说的“人可逆天”,都头来,还不是被所谓的“天”所影响,化为天地一孤舟?

不过,虽然人无法影响天地之间的定数,但可以博学强识,取一丝“遁数”。大道五十,天衍四九,遁去其一,既然不能改动那已经定下的“四九”,不妨试一试抓住那“遁去的其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