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古传奇·双月号(2018年4月)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4章 中国第一位皇帝构筑的地下世界——秦始皇陵

1974年3月29日,陕西省西安市临潼县西杨村的农民在打井时挖出了秦俑的陶片,从此,这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法国前总统希拉克参观后说:“世界上有七大奇迹,秦俑坑的发现堪称第八大奇迹。”

如果说古埃及金字塔是世界上最大的地上王陵,那么,秦始皇帝陵就是世界上最大的地下皇陵。它的修建耗时近40年之久,征集劳力70多万人,几乎相当于修建胡夫金字塔人数的8倍。

秦始皇陵集中体现了秦人“事死如事生”的礼制,在地下再现了秦国都城咸阳的布局和现实生活场景,陵园规模之宏大,气势之雄伟,内涵之博大精深,远远超出我们的想象。

责任编辑/陈莎丽

秦风浩荡,以山为陵

秦始皇陵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皇帝嬴政(公元前259年-公元前210年)的陵墓,位于中国西北部陕西省临潼县。秦始皇陵背靠骊山,面对渭水,坐南朝北,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规模庞大、设计完善的帝王陵寝,其规模之宏大、陪葬坑之多、内涵之丰富,为历代帝王陵墓之冠。专家们估计,秦始皇陵园总面积达56.25平方公里,相当于78个北京故宫的大小。

《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始皇初即位,穿治骊山。及并天下,天下徒送诣七十馀万人。穿三泉,下铜而致椁,宫观百官奇器珍怪徙臧满之。令匠作机弩矢,有所穿近者辄射之。以水银为百川江河大海,机相灌输,上具天文,下具地理。以人鱼膏为烛,度不灭者久之。二世曰:‘先帝后宫非有子者,出焉不宜。’皆令从死,死者甚众。大事毕,闭中羡,下外羡门,尽闭工匠臧者,无复出者。”

据上述记载,当时修筑秦始皇陵的有70余万人,凿穿了3层地下水,灌注铜水来填补缝隙,又修造宫殿,设置百官位置,放置奇珍异宝。陵中用水银做成百川江河大海,用机械来模拟江河的流动,顶壁装有天文图像,下面置有地理图形,用娃娃鱼的油脂做成长明灯。

据《汉旧仪》记载,当时丞相李斯亲自督建这个浩大的工程。而在李斯之前,担任丞相一职的吕不韦理应参与秦陵的设计、选址与修建工作。由于吕不韦主张薄葬,秦始皇陵前期的修建规模并不大。大规模修建是在秦统一中国以后。

秦始皇陵的修建工程大体经历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从秦始皇元年(公元前246年)到秦始皇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统一全国;第二阶段从六国统一至秦二世二年(公元前209年)。修陵工程前后费时近40年,动用劳动力最多时达到70余万人,这在中国帝王陵墓修建史上是空前绝后的。

动用如此众多的劳力,一定要有一套严密的组织管理机构。否则,不同的工种、不同的单位无法协调统一。据传说,在临潼的骊山脚下,曾有专门指挥上下工的击鼓坪。

古人下葬以后起土成堆的做法出现得很早,最初的作用只是用来标识死者,供祭祀时辨认。当赋予它身份等级标志以后,封土堆的高低、大小、形式,甚至上面植树的多少,都有了与身份相应的明确规定,帝王的陵墓也变得越来越高大。很显然,陵冢的变化成为帝王权势地位的明确标志。秦始皇陵如同山丘一样高大无比的封土,正是秦始皇权力威势的写照。

秦始皇陵封土堆体积庞大、呈覆斗形,堪称国内之最。据资料记载,秦始皇陵上的封土原本高约115米,由于种种原因,现在只剩76米,但仍有22层楼那么高。秦始皇为了陵墓的安全,命人在陵园内修建了内外两重城垣,内城垣全长3840米,外城垣全长6210米,内外城垣高有8—10米,虽然如今这城垣已经没有昔日的高大,但人们仍能通过残迹遥想它当时的威风。

秦始皇三十七年(公元前210年),秦始皇第五次出巡,走到沙丘(今河北广宗西北大平台),得病去世。这时,秦陵工程还没有结束。秦始皇的遗体运回后,埋入骊山陵墓。秦二世命令后宫没有生育子女的宫人全都殉葬,并且活埋了许多修陵的工匠。据说当时殉葬的人数很多,《汉书·刘向传》说从死的接近万人,《史记》也有记载。

秦始皇入葬后,秦陵工程仍在继续。秦二世二年,农民起义军攻打到戏水(今陕西临潼东),秦王朝形势岌岌可危。当时负责陵墓工程的少府章邯建议,把修陵的人武装起来抵抗农民军。于是,秦陵工程草草结束。

如同它戏剧般的修建过程,这座空前绝后的皇帝陵墓给后世留下了诸多谜团。

谜团一:为什么还不开掘秦陵地宫

秦始皇陵园的面积约56.25平方公里,目前已进行过详细钻探的部分仅占总面积的十分之一。兵马俑坑总面积约20780平方米,经过40多年的陆续发掘,合计发掘面积大约占整个俑坑遗址总面积的五分之一,出土陶俑共计8000多件。毫无疑问,如果不是1974年被发现,这座考古遗址上的成千件陶俑将依旧沉睡于地下。但是40多年过去了,皇陵的核心——地宫还没有被打开,国家也没有开掘秦陵地宫的计划。人们对“为什么不开掘地宫”产生了越来越多的疑惑和猜想。

秦始皇陵以水银为江河大海的记载见于《史记》:“以水银为百川江河大海,机相灌输,上具天文,下具地理。”《汉书》中也有类似的文字。

地质学专家常勇、李同先后两次来秦始皇陵采样。经过反复测试,发现始皇陵封土土壤样品中果然出现“汞异常”,其他地方的土壤样品几乎不含汞。专家由此得出初步结论:《史记》中关于始皇陵中使用大量汞的记载是可靠的。

至于地宫为何要埋入大量水银,北魏学者郦道元的解释是:“以水银为江河大海在于以水银为四渎、百川、五岳九州,具地理之势。”原来是以水银象征山川地理,与“上具天文”相对应。更让专家称奇的是,将地宫内水银分布探测图和秦始皇统一中国后的秦朝疆域图对照,发现这两张图竟然有着惊人的相似。

那么,秦始皇在地宫中如此大量使用水银难道仅是为了实现他一代帝王的恢弘想象吗?

水银是一种有毒性的液态金属,如果有人进入地宫,会吸入水银所释放出来的汞蒸气而中毒。而且水银能够很好地隔热,在地宫之内形成一个密闭的隔热层,同时水银具有杀菌作用。所以,科学家普遍认为地宫中的水银是用来防腐防盗的。

早在两千多年以前,为了射杀盗墓者或杀一儆百、吓唬有盗墓企图的人,人们会在墓穴中设置主动防卫的设施。《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令匠作机弩矢,有所穿近者辄射之。”指的是在陵墓里安装着一套自动发射的暗弩。如果记载属实,这就是中国古代最早的自动防盗器。当外界物体碰到,弓弩便会自动发射箭支。2200多年前的秦代如何生产如此高超的自动发射器也是一大谜题。

秦始皇陵内安装的弓弩到底是怎样的一种情形,现在尚无确切的定论。但就秦俑坑出土的弓弩来看,其弓干和弩臂都较长,材质可能是南山之“柘”(山桑),是性能良好的劲弩。据学者们估计,这种弓弩的射程当大于800米,张力当超过700斤。如此劲弩,单靠人的臂力拉开恐怕是困难的,只有采用“蹶张”才能奏效,即用脚踩踏弩上发矢的机关而发射。如果把装有箭矢的弩一个个连接起来,使之丛射或者连发,就可以达到无人操作、自行警戒的目的。

除了水银与弓弩,文物保护技术不过关是开掘秦陵要面临的重大现实难题。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副院长赵化成不主张发掘秦陵,他表示:“近30—50年内,这个问题要放一放。”赵化成认为主要原因是现在文物保护技术还不过关,不如在地下的自然保存。“最难保护的如丝绸、壁画、漆器,青铜器好一点,但也会生锈。有机物的保存最成问题。发掘在某种意义上讲是破坏”。赵化成举例说,马王堆汉墓出土的漆棺、帛画,都不能完全保存如初,“有些东西现在看上去保护得可以,以后有什么变化谁也说不准。比如喷保护膜,暂时是好了,长期来看却有害”。

“秦陵史料记载中有‘上具天文’,很可能就是壁画。此外,还可能有漆器、铜器等陪葬品”。赵化成分析。对于帝王陵寝和王朝都城等大规模遗址,国家文物局的精神是一般不主动发掘,抢救性发掘为主。“现在到处搞基建,抢救性发掘任务那么重,有什么必要发掘帝王陵寝呢”?

1957年5月,考古人员使用铁铲、手电筒等工具,打开了定陵地宫(明神宗万历皇帝朱翊钧的墓,位于北京市昌平区一片山谷中的十三陵陵区),取出了丝绸、青花瓷等大量文物。考古人员仓促打开地宫的金刚门后,墓里无数在低氧情况下存放数百年的珍贵字画、丝绸等文物突然遇到氧分子后,迅速碳化,艳丽的丝绸很快变得类似树皮,大量文物被破坏严重。

“文化大革命”前,时任社科院院长的郭沫若闻知陕西发现乾陵地宫陵道并计划开挖的消息后,特别兴奋,盼望有生之年能亲眼目睹传说保存在地宫内的书圣王羲之的《兰亭序》手迹。但当他向周恩来讲完开挖乾陵的好处及必要性后,周恩来只说了一句:“十年之内不开帝王陵。”

1997年国务院下了文件,强调不发掘帝王陵寝。根据媒体报道,陕西省曾于1986年、1994年提出发掘乾陵;2000年老山汉墓发掘后,陕西又有人提出“抢救性发掘”秦始皇陵、乾陵。对于这些计划,国家文物局都坚决否决了。

谜团二:幽幽地宫真面目

司马迁在《史记》中说秦始皇陵“穿三泉”,《汉旧仪》也说它“已深已极”。

对于秦始皇陵地宫的深度,华裔物理学家丁肇中曾探索过。他运用当时的高科技仪器,对秦始皇陵地宫进行了勘测。不过,他没有得到准确的数字,只是得到一个大概范围,即秦始皇陵地宫深度500米至1500米。

丁肇中的这个猜测,今天已经被完全否定了。因为如果秦始皇陵地宫在1000米以下,那么,它的地理位置将超过陵墓位置与北侧渭河之间的落差。这样,地宫里的水就很难排出去,很容易造成渭河水倒灌入地宫。

根据考古学家最新的钻探资料显示,秦陵地宫实际上并没有人们想象的那么深,它的实际深度应该与芷阳一号秦公陵园墓室的深度接近,即从地宫坑口至底部平均大约有26米深,如果加上封土没有改变时的距离,最深的地方大概有37米,大约11层楼那么高。

2002年9月17日,考古学家曾尝试用机器人对金字塔进行了探索,将它从第一道石门洞口放进去之后,没想到它被又一道石门阻止了。这也使得考古学家探索金字塔的工程只能搁浅。自然,秦始皇陵地宫里,如果有门,也不会只有一道,那么它里面到底有多少道门呢?

对于地宫门有几道的问题,司马迁在《史记》里有记载,“大事毕,已藏,闭中羡门,下外羡门,尽闭工匠藏者,无复出者”。《史记》中所写的意思是,秦始皇的棺椁和随葬品全部放在中门以内,然而“闭中羡门,下外羡门”,使工匠“无复出者”,既保守了秦始皇陵的秘密,又成了秦始皇的陪葬品。

既然《史记》中提到了中羡门、外羡门,自然也会有内羡门了。这么看来,秦始皇陵地宫中应该有三道门才是。司马迁在《史记》中对中羡门用了一个“闭”字,而对外羡门用了一个“下”字,这说明秦始皇陵地宫中的中羡门应该是可以开合的活动门,而外羡门应该是由上向下放置的石门,它可能是横向镶嵌在两壁的夹槽中,无法再次开启。至于内羡门,司马迁在《史记》中没有记载,专家猜测,它可能与中羡门一样,是一个活动门。

秦始皇到底使用什么样的棺椁,在史书上没有明确的记载。司马迁只留下一句“下铜而致椁”的含糊记录,于是有学者据此得出秦始皇使用的是铜棺。

但从文献记载而言,秦始皇使用的未必是铜棺。有史书明文记载:“冶铜锢其内,漆涂其外”,“披以珠玉,饰以翡翠”,“棺椁之丽,不可胜原”。如果是铜棺或石棺肯定用不着漆涂其外,而只有木棺才可能使用漆。这里“漆涂其外”、“饰以翡翠”的棺椁只能是木质的了。

从先秦及西汉的棺椁制度考察,使用“黄肠题凑”的大型木椁是当时天子的特权。自命功劳大过三皇五帝的秦始皇不可能放弃“黄肠题凑”的木棺而改用其他棺椁。

谜团三:秦陵珍宝知多少

陕西省骊山北麓,茂密的林木掩映着一组规模宏大、外观别致的建筑,这就是闻名遐迩的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陶俑被发现前,这里曾是乱石堆积、偏僻冷寂的荒漠田野。如今它热闹起来了,像一块巨大的磁石吸引着无数中外游客纷至沓来……法国前总统希拉克参观后说:“世界上有七大奇迹,秦俑坑的发现堪称第八大奇迹。”

兵马俑坑是秦始皇陵的陪葬坑,位于秦陵陵园东侧1500米处。目前已发现3座,坐西向东呈品字形排列,其出土仿真人真马大小的陶制兵马俑8000多件。陶俑神情生动,形象轩昂;陶马造型逼真,刻划得精致自然。兵马俑是秦国强大军队的缩影,布局排列如军阵,气势凛然。兵马俑陪葬坑均为土木混合结构的地穴式坑道建筑,像是一组模拟军事队列、旨在拱卫地下皇城的“御林军”。从各坑的形制结构及其兵马俑装备情况判断,一号坑象征由步兵和战车组成的主体部队,二号坑为步兵、骑兵和车兵穿插组成的混合部队,三号坑则是统领一号坑和二号坑的军事指挥所。

如果把兵马俑和古希腊、古罗马的雕塑放在一起,可能看不出兵马俑在艺术方面的精美,兵马俑胜在“奇”上。它究竟是怎样的奇法?陕西省考古学会副会长、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名誉馆长袁仲一曾说:“为什么说兵马俑是个奇迹?我总结出了三个字:大、多、真。大就是陶俑像真人真马一样大小,过去在博物馆里经常看到一些陶俑,但都比较小,一般都二三十厘米,最多也就六七十厘米。兵马俑真人一样大小,在感官上超过了人们的想象。兵马俑一、二、三号坑出土的秦俑达到8000多件,仅1号坑就有6000多件,大气磅礴,邓小平当年看到后一直感叹‘不得了,不得了’。”

兵马俑都是一个个雕出来的,不是用模子做出来的,雕塑的人很多。在兵马俑的发掘和修复过程中,考古人员发现了87个制作者的名字。据袁仲一推算,大约有上千人参加了这项工作。袁仲一介绍:“由于制作的人很多,一个人一种风格,有中央宫廷的工匠,也有来自全国各地的工匠。宫廷工匠制作的作品从形象来说都是大力士,非常英武,来自民间的工匠制作的风格比较清新活泼,高矮胖瘦都有。所以,希拉克提出兵马俑是世界第八大奇迹,全世界的人都接受了。”

秦朝的陶俑大军并非今日这般色彩暗哑,而是披着各种超自然的浓烈色彩——红、绿、紫、黄等等。遗憾的是,大多数色彩都没能经得住时间的考验。早期发掘中,考古学家们往往只能眼睁睁地看着陶俑的色彩在西安干燥的空气中逐渐消褪。一项研究表明,颜料之下的漆层暴露在空气中仅15秒就会卷曲,4分钟内便会剥落——煮熟一个鸡蛋的时间里,承载着悠悠历史的生动色块便丧失殆尽。

过去认为中国的雕塑艺术是在南北朝以后佛教传入中国才真正发展起来的。通过兵马俑,可以看出中国的雕塑艺术远在秦代就已经达到了很高的成就。古代民间雕塑有六法,堆、塑、捏、贴、画和刻,兵马俑上都有。

在秦始皇兵马俑二号坑中,有一个弓弩兵方阵,由立射俑和跪射俑组合而成,阵表是立射俑,阵心是跪射俑,每列8个,共20列,共有跪射武士俑160个。这种俑姿态优美,英俊潇洒,神态庄严,目光炯炯有神。工匠们把俑的形体塑造得惟妙惟肖。

在这跪射俑的方阵中,有一尊非常独特的绿面跪射俑,和其他一千多尊肉红色或粉白色面孔的秦俑完全不同。专家推测,他可能是“军中傩”,即军中的巫师。

每个兵马俑都是整体烧制的,泥巴从湿到干的收缩比怎么掌握?烧制过程中软化到硬结的收缩比例怎么掌握?兵马俑有的地方厚,有的地方薄,薄厚同时放到窑里烧,怎么掌握火候?泥巴掺和石英砂的比例怎么掌握?诸如此类的技术问题,在当时都是怎么解决的,至今依然没有搞清楚。

专家在秦始皇兵马俑二号坑还发现了一批青铜剑。这批青铜剑长约86厘米,剑身上有8个棱面。考古学家们用游标卡尺对这8个棱面进行过仔细测量,发现了惊人的事实——这8个棱面的差别甚至还不足一根头发丝大。更让人感到震惊的是,不只一把青铜剑如此,出土的所有青铜剑均是如此。这批青铜剑的制作工艺极为优良,剑身光亮平滑,内部组织致密,剑刃部的磨纹也十分细腻,纹理没有丝毫的交错。

另外,当考古专家们将这批青铜剑从秦始皇陵里发掘出来时,它们就像新铸的一样光亮锋利,完全不像在黄土下埋藏了2000多年的样子。有关科研人员在对青铜剑进行科学鉴定后,发现在它的表面有一层大概10微米厚的铬盐化合物,正是这层薄薄的铬盐化合物,使青铜剑一直保持着它的光亮如新,锋利无比。根据以往的记录,这种技术德国在1937年发明,美国在1950年发明,但两千多年以前,中国就掌握了这门技术,真是冶金史上的奇迹。

除了防锈工艺让世人震惊外,考古专家还有一个有关青铜剑的惊人发现。原来考古专家清理兵马俑一号坑时,发现有一把青铜剑被150千克的陶俑压弯了,专家们以为是挖掘过程中陶俑倒塌,压弯了青铜剑,他们感觉很可惜。可是当他们移开陶俑时,被压弯的青铜剑竟在一瞬间反弹,恢复了平直的形态。以当时的冶金技术,不得不说又是一个奇迹。

1980年12月,在秦始皇陵封土西侧出土了两组形体较大的彩绘铜质马车,这是迄今为止中国所发现的年代最早、形体最大、结构最复杂、制作最精美的铜铸车马。它与兵马俑交相辉映,为秦始皇陵增添了新的光彩,也为研究秦代历史、铜冶铸技术和古代车制提供了实物资料,被誉为中国古代的“青铜之冠”。

一辆铜车马有3000多个零部件,组合起来非常复杂。它的车盖有2平方米,厚度只有2—4毫米,是浇铸而成的,这对温度的要求非常严格,过高过低都会“千疮百孔”,还有车上的伞,首先要浇铸成铜块。边上用锻造技术,这涉及到合金量比例的掌握,含锡量过多或过少都不行。

其实,这震惊世界的秦兵马俑,只是秦始皇陵的一个陪葬坑!石铠甲坑、百戏俑坑、文官俑坑、铜禽坑等陪葬坑相继试掘给考古人员带来了新的惊喜,也为人们撩开了庞大而神秘的秦始皇帝陵那神秘面纱的一角。

专门从事秦始皇陵考古工作的秦始皇帝陵博物院考古部研究员张卫星认为,秦始皇陵的陪葬坑太多了,太丰富了!光这些陪葬坑的考古工作量就已经很大了,没必要急于发掘陵墓核心区域的地宫。

谜团四:兵马俑真正的主人是不是秦始皇

兵马俑被认定是秦始皇的陪葬品,似乎从1979年叶剑英题写“秦始皇陵兵马俑博物馆”的馆名时,就已作为一种公论尘埃落定。

“中国第一个皇帝秦始皇在2200多年前驾崩之前统一了中国,下令修建长城,对中国实行残酷统治。他当时唯一惧怕的是天帝的震怒。他为此下令修建一座庞大的陵墓,让8000名真人大小的彩绘武士守卫”。在介绍兵马俑时,美国的《焦点》杂志这样写道。

也有人对“秦始皇陵兵马俑”的说法感到质疑,认为兵马俑的主人并非秦始皇,而是秦宣太后。依据是,俑坑出土的战车车轴大小尺寸各不相同,违背了秦代同车轨制度,根本不可能给秦始皇陪葬;秦始皇非常忌讳死亡,《史记·秦始皇本纪》中就有“始皇恶言死,群臣莫敢言死事”的记载;而且,俑坑中绝大多数武士俑的头顶上都盘着一种“歪髻”。在中国古代,楚人流行这种“歪髻”,宣太后来自楚国王族。

对于“兵马俑属于秦宣太后”的说法,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原副院长张仲立认为,宣太后不具备享有建这个陪葬坑的条件。张仲立表示:“不要说是宣太后,历史上哪个皇帝都不可能。除了秦始皇,世界上没有第二个皇帝能拥有。秦始皇陵是中国最大的帝王陵园,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帝王陵园之一,陪葬之多是空前的。”

袁仲一也曾表示,秦宣太后不可能有“兵马俑”这么大的陪葬坑。女人的陵墓不会有8000兵马俑,而且按葬俑制度,女人的墓中应有侍女俑。在兵马俑坑中,除了与军队有关的东西外,其他能够体现女性特征的随葬品完全看不到。所以,袁仲一认为兵马俑坑和秦宣太后没有任何关系。骊山北麓广大地区,也就是秦始皇陵附近,并未发现还有其他大型墓葬的史料记载,因此秦俑坑不可能是其他任何人的陪葬坑,另外从它的建设规模来看,也只有秦始皇才有这么大的魄力、财力修建。

秦史专家、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教授徐卫民针对这种论点也作出反驳。徐卫民说:“兵马俑坑中很多兵器上刻着秦始皇纪年的文字,墓主要么比秦始皇更晚,怎么可能是宣太后呢?秦始皇推行车同轨,但他只执政了15年,很可能没有完全推行。”

除了解释兵马俑并非宣太后的陪葬品,徐卫民还表示,据史书记载,宣太后埋在位于陕西临潼的秦东陵,那里还埋葬着秦始皇的父亲、祖父、曾祖父三代秦朝国君。

在兵马俑1号坑出土的文物中,有6件“吕不韦戈”,纪年有秦始皇三年、四年、五年、七年。秦始皇三年的“吕不韦戈”上有“三年,相邦吕不韦造,寺工敏丞义,工沱”的铭文,“三年”指秦始皇三年,由于晚期器物不可能出现在早期墓葬,因此也可以证明俑坑是秦始皇时期建造的。

“兵马俑主人另有其人”的论点得不到学界认同,我们倒可借此将兵马俑属于秦始皇的特征仔细梳理。

袁仲一介绍说,俑坑建筑所用砖与陵西建筑遗址发现的砖在大小、颜色、纹饰、火候、质地、重量上完全相同,甚至连砖上陶文的内容、文字风格、戳记方法也没有丝毫差异。铁建筑构件的型制与陵西遗址发现的铁构件也一模一样。由此说明俑坑建筑材料与陵西遗址所用建筑材料是同时制作,只要陵西遗址属于始皇时期的结论不错,秦俑坑也只能是秦始皇时期。

秦始皇陵一、二、三号俑坑出土的一些陶俑与皇陵封土西侧内外城之间的曲尺形马厩坑出土的陶俑,其大小、服饰、冠履、发型及制作方法完全相同。而且,一、二、三号俑坑出土的数十件拉车的陶马和骑兵的鞍马,其造型、神态和细部的刻划手法,与秦始皇陵出土的铜马相同,马的造型都是头部较重、鼻骨隆突、颈厚稍短、甲低、胸部较广、四肢发育较好,属于我国西北部河曲马种。

袁仲一说,从秦始皇陵园的整个建筑布局看,兵马俑坑是其“不可分割的一个组成部分”。秦始皇陵园的建筑布局像一个理想的宫城,陵园的整个布局合理有秩,“事死如生”。秦始皇生前住的秦宫及咸阳城是有军队守卫的,其卫队可分为三种:一是皇帝的侍卫军,职责是在殿中侍卫,守卫宫殿掖门户,出充车骑;二是宫门外的屯卫军;三是京师的屯卫军。一、二、三号坑兵马俑军阵,属于第三种,即守卫京城的屯卫军,或称宿卫军。

袁仲一认为兵马俑坑位于秦始皇陵的陵域内。“考古资料证明,秦始皇陵的规模宏阔,陵域占地面积很大,东西、南北各为7.5公里,共56.25平方公里。其范围内都有秦始皇时期的遗迹、遗物。秦始皇陵的文物分布密集区为19.2平方公里;秦始皇陵的核心区为2.13平方公里。兵马俑坑位于文物分布较密集区,西距秦始皇陵外垣1025米。兵马俑坑周围东、北、西方向还有其他秦始皇的陪葬坑。”

当年的考古队还流行着对兵马俑的另一种分析。古代的秦国人都信仰一种观念,即人死后灵魂是不灭的,生前怎样,死后还要怎样。秦始皇自然也逃脱不了这种观念的局限。他生前是称霸六国、不可一世的皇帝,死后仍然需要一支威武雄壮的军队守卫他的亡灵。兵马俑正是在这样一种观念下诞生的,所以它被安置在秦始皇陵地宫城墙的外面,象征着守卫京城的部队。

这个传说也可以解释,为什么兵马俑距离陵墓有一段较远的距离。

谜团五:项羽烧了兵马俑

秦始皇兵马俑一号坑第三次发掘显示,俑坑先后经历了水淹、人工破坏、火烧三次大的毁坏过程。

据媒体报道,考古人员发现发掘区的西段有一条南北向甬道贯穿并与北侧门道相通,甬道位置的红土层块状板结倒塌,凡是在甬道和过洞附近的俑均被烧坏,严重变形变色,有的甚至被烧化,且这一地区的棚木灰都为白色,可见温度很高。

长期以来,对于秦始皇兵马俑被烧有两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是人为破坏的;还有一种观点认为是俑坑里面的木头等有机物质时间一长产生沼气,然后自燃了。

究竟是谁焚烧了兵马俑?有关专家认为,目前来看,西楚霸王项羽的嫌疑最大。据记载,项羽设鸿门宴的地点据此地仅有5公里,他与秦始皇也结有仇怨。秦兵马俑一号坑考古队领队申茂盛称,这种说法可以站住脚,而这也是目前考古学界的主流意见。

从情理上推论,项羽与秦始皇是世仇,其祖父楚国大将项燕和叔父项梁均死于秦军之手,他入关后杀害了已经投降的秦王子婴,焚烧了咸阳宫殿报复,发掘仇敌坟墓是报复的最好途径,他怎么可能会放过秦始皇兵马俑?

2000多年来,从汉代到清代有不少史学家都认为是项羽烧了秦始皇兵马俑,汉代的《史记》、《汉书》等权威历史典籍都做了记载。

在司马迁的《史记·高祖本纪》中记载,刘邦总结项羽的10项罪行时,其中第4条是“项羽烧秦宫室,掘始皇帝冢,私收其财物,罪四”。同是《史记·项羽本纪》中:“居数日,项羽引兵西屠咸阳,杀秦降王子婴。烧秦宫室,火三月不灭,收其货宝妇女而东”,则是对项羽攻占咸阳后纵兵劫掠火烧秦宫的描述。

在《汉书·刘向传》中:“骊山之作未成,而周章百万之师至其下矣。项籍燔其宫室营宇,往者咸见发掘。其后牧儿亡羊,羊入其凿,牧者持火照求羊,失火烧其藏椁……数年之间,外被项籍之灾,内离牧竖之祸,岂不哀哉。”说项羽烧过以后,又被找羊的牧童失火烧过。

在郦道元的《水经注》中也曾记载:“项羽入关发之,以三十万人,三十日运物不能穷。关东盗贼销椁取铜,牧人寻羊烧之,火延九十日不能灭。”从这些记载看,秦始皇陵不仅被盗过,而且地宫中的物品似乎也荡然无存了,尤其是“三十万人,三十日运物不能穷”,可见发掘运走的陪葬物品之多。此外,像《三辅故事》、《三秦记》、《皇览》等史料也都有类似的记载。

不少学者因为文献中记载项羽发掘始皇帝冢,便由此推断项羽掘秦始皇兵马俑;项羽烧了秦宫室,自然推断就是项羽烧了秦始皇兵马俑。于是,秦始皇兵马俑被项羽盗掘焚烧在古代几乎成了共识,只是在近年,才有人认为秦始皇兵马俑没有被盗掘。

秦兵马俑博物馆考古队队长刘占成曾质疑:所谓项羽焚烧秦始皇兵马俑只是一种猜测,目前的考古学证据不足以支持这个观点,秦始皇兵马俑焚烧之因至今仍是迷雾团团,项羽实在有点冤。对此,刘占成曾专门撰写论文为项羽“平反”。

刘占成认为:“司马迁写《史记》时,距秦始皇入葬仅百余年。如果项羽掘陵烧其藏椁属于事实,那么,毫无疑问这也是一桩十分重大的历史事件。但这样重大的历史事件,我们在《秦始皇本纪》和《项羽本纪》中却找不到一点蛛丝马迹和只言片语,只是在《高祖本纪》中轻描淡写地一笔带过,对一个被公认能秉笔直书的史学家司马迁来说,这难道不奇怪吗?这只能说明当时项羽掘秦始皇陵还不是事实,或者是有一些传闻但并没有得到证实。到了班固写《汉书》时,传闻可能越来越多、越来越详细,但也只是说‘往者咸见发掘’、‘牧儿亡羊,羊入其凿……失火烧其藏椁’,虽说也有‘项籍燔其宫室营宇’、‘外被项籍之灾’的记录,却仍未提及项羽掘陵之事。600年后的郦道元在《水经注》中,才明确说是‘项羽入关发之,以三十万人,三十日运物不能穷’。显然,时代愈晚,人为夸大的成分愈多,与事实出入也就愈大。若真的‘以三十万人运物三十日’,秦始皇陵不早就成了一座空墓?”

考古勘探显示,秦始皇陵的封土层并没有被掘扰破坏的迹象,而且封土上也仅发现了两个直径不足1米的小盗洞,这就否定了项羽大规模揭顶开挖秦始皇兵马俑的可能性。此外,在秦陵封土中还发现了大面积的强汞异常区。汞具有极强的挥发性,如果陵墓内确实遭到项羽大军的劫掠和焚烧,那么,墓内的汞早年就已挥发干净,根本不会形成今天封土内仍有规律性分布的汞异常区。

项羽是否烧了兵马俑,目前还无法定论。但是在历史上流传着项羽烧了阿房宫的说法。除了司马迁《史记》中有“烧秦宫室,火三月不灭”的说法,大家熟知的还有杜牧《阿房宫赋》中的一句“戍卒叫,函谷举,楚人一炬,可怜焦土”。

但秦阿房宫考古工作队研究员发现,秦阿房宫前殿遗址并没有被火焚过的红烧土,而此前在秦咸阳宫(秦始皇在咸阳仿造六国宫殿建造的庞大建筑群)却发现了大量的红烧土。因此,专家认为司马迁所说项羽烧的“秦宫室”应该是指秦咸阳宫,而非阿房宫。

秦始皇作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位伟大的帝王,建立了不可磨灭的丰功伟绩,他修建的这座庞大而神秘的皇陵,其中究竟埋藏了多少宝藏,多少玄机,只有留待后人去解答了。

(参考资料:《世界遗产丛书:秦始皇陵与兵马俑》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8年8月1日、《秦始皇墓揭秘:秦始皇陵地宫“水银”的神秘意义》人民网2015年10月6日、《定陵3000件文物重返地下万历龙袍已碳化碎裂》《京华时报》2017年3月15日、《郭沫若曾提出发掘周恩来否决秦始皇陵该发掘吗》《新京报》2003年12月10日、《学者称芈月是秦兵马俑主人专家:没兴趣反驳》《华西都市报》2015年12月13日、《兵马俑发现30年还有多少未解之谜?》人民网2004年7月14日、《秦始皇陵中的彩绘跪射俑绿面之谜》《广州日报》2012年8月27日、《秦始皇陵地宫埋着多少珍宝?》《法制晚报》2017年2月16日、《考古发现秦始皇陵存在“动物世界”》新华网2016年11月25日、《现在绝不要对地宫动“念头”》《天津日报》2011年7月1日、《揭秘古墓机关暗器:秦始皇陵弓弩什么样》《武汉晚报》2009年5月13日、《兵马俑真正的主人不是秦始皇?》《新世纪周刊》2011年12月8日、《专家称项羽背了两千年黑锅他没烧阿房宫》《齐鲁晚报》2012年6月18日、《40年不敢挖!秦始皇陵竟藏十六个惊天秘密》人民网2015年10月14日、《考古不是挖宝》山东画报出版社2009年9月等;作者:金叶、陈颖、曾洁、张雄、高蒙河等)

链接 乾陵:唯一未被盗的唐帝陵

乾陵坐落于黄河边逶迤起伏的渭北高原,长眠着唐高宗李治与其皇后武则天。在唐十八陵中,这是唯一不曾被兵匪盗掘过的陵墓。其规模之宏大远远超过了埃及的金字塔。所以,人们一直很好奇,乾陵能否发掘?何时发掘?

唯一未被盗掘的唐帝陵

在中国历代帝陵中,乾陵是最特殊的一个:它是全国唯一的两个帝王合葬墓——唐高宗皇帝和中国第一位也是唯一一位女皇帝武则天。自武则天与丈夫李治在此合葬,距今已1300多年。陵内地宫中藏着大量的珍宝和秘密,堪称“世界第九奇迹”。

千百年来,不同的人为着不同的目的,一再把目光停留在这块神秘的宝地。农民起义军首领黄巢、五代耀州史温韬和国民党将领孙连仲曾派大批人马试掘乾陵,均以失败告终。这是因为乾陵地宫入口处做了非常巧妙的处理:开凿地宫时出的废石渣被运到一公里之外,后世盗墓者都被误导。

乾陵未曾被盗掘的另一个原因是它的庞大和坚固。

1958年,乾陵附近农民在梁山上放炮炸石。农民贺某在乾陵墓道金刚墙外三四米处,点了一炮,“轰”的一声,半空中飞出几个人工打造带字的石条。他连忙向乾县政府办公室报告:一不小心将姑婆(武则天)的陵墓炸开了!

陕西省文物主管部门得知此消息后,随即派考古人员进驻乾陵。1960年4月3日,考古人员终于在梁山主峰的南面中腰处找到了通往乾陵地宫的隧道。隧道长约63米、宽近4米,共选砌了39层、约4000余块大小不同、重达1吨至2吨的石条,每块石条上面还凿出燕尾凹槽,用铁质燕尾板镶嵌其中,缝隙之间再浇筑铁锡浆液,从而使石条上下浑然一体,乾陵可以说是固若金汤。

陕西发现乾陵隧道后,时任中国社科院院长的郭沫若提议发掘乾陵。周恩来深思熟虑后,否决了这个提议。

宝物几何,浮想连翩

1961年,国务院公布了《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乾陵入选。

为了给将来发掘乾陵积累经验并全面认识乾陵,经国家文物部门批准,陕西省从1960年到1972年先后发掘了5座陪葬墓。这些墓中随葬品丰富多彩,墓道两侧均有壁画。

壁画绘于公元8世纪初期,较之传世的一批“唐画”真实性更强,是珍贵罕见的形象化史料。就其单幅壁画而言,面积最大已达50多平方米。章怀墓有50多组画,近景人物约2米,可谓巨幅壁画。懿德墓比较完整的有40幅,永泰墓长达87.5米。3座墓壁画整体面积约800多平方米。其中,著名的《宫女图》、《马球图》、《观鸟捕蝉图》、《客使图》、《狩猎出行图》等堪称古代壁画艺术之最。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民间传言王羲之的书法《兰亭序》陪葬武则天。

是否发掘乾陵,引发漫长讨论

1989年秋,陕西历史博物馆开馆典礼时,陕西领导和专家向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瑞环汇报发掘乾陵的想法。李瑞环随即让其提出设想和方案,请国家文物部门专家商议。这再度引发了发掘乾陵这一议题的漫长讨论。

文物发掘与保护专家石兴邦认为,乾陵地宫地表容易渗水,乾陵曾发地震,墓室地宫的文物可能遭遇无法弥补的损失。“抢救发掘是保护乾陵地下文物的最有效手段”。作为全国人大代表,石兴邦和陕西代表从1995年起,连续多年向全国人大提出发掘乾陵的提案。

发掘乾陵的提议,受到了全国大多数文物专家的质疑和否定。1994年的全国文物工作会议上,几位文物专家几乎异口同声地反对。

中国文物学会副会长谢辰生也表示反对:“地震影响并不大。而且,商周时代青铜器上写着‘子子孙孙永保用也’,文物的‘用’是永久的‘用’,不能急功近利,涸泽而渔。”

国家文物局专家黄景略先生反问:乾陵的壁画、丝织品、纸制品、漆器如何保护?法门寺地宫开掘的丝织品至今仍在冰箱里搁着。他说,自己曾看见过一尊刚出土颜色鲜艳的兵马俑,但现在谁见过带颜色的兵马俑?

时至今日,乾陵发掘的争议已延续了50多年。人们相信,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完整而科学地保护和发掘中国古代最大的夫妻合葬帝王陵乾陵,已为时不远。

(责任编辑:陈莎丽;参考资料:《乾陵:唯一未被盗的唐帝陵为何一直没发掘?》人民网2013年7月26日等;作者:孟西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