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3章
理论基础
口译研究的(分支)学科身份是由其他更成熟的学科概念和方法路径所形成的(Pöchhacker,2004:47)。在对口译研究产生影响的学科中,语言学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理论来源。口译研究中也出现了一批学者以语言学理论为基础进行的研究。其中,较为有代表性的学者及其研究,包括Moser(1978)在心理语言学的基础上提出了同传的过程模型;Shlesinger(1995b)对同传中衔接偏移的研究;Hatim和Mason(1997)从语篇语言学视角对口译进行的研究;Setton(1999)运用语用学对同传进行的认知-语用分析;Chernov(2004)以心理语言学为基础提出了同传的概率预期模型,描绘了同传的心理语言机制。以上研究现状表明,借助语言学理论对口译进行研究仍然占有重要位置。因此,本书也是通过语言学切入,借用语言学理论中的相关概念和分析方法观察口译现象,探索现象背后的规律和原因。
在进行相关讨论之前,有必要先厘清三个重要的概念:语篇、衔接和连贯。其中,语篇的概念是讨论衔接和连贯的出发点和前提。研究者从不同的角度对语篇一词进行了定义,对语篇的内涵和范围等方面提出了不同的看法。因此,本书在应用相关理论时,将首先对语篇这一术语进行界定。基于这一概念的界定,笔者将聚焦于语篇的两个重要特征——衔接和连贯。然而,语篇、衔接和连贯都是语言学中的概念,在应用到口译研究中时有必要探讨其适用性。也即是说,在借鉴其他学科的方法时要确保其符合或适应本学科的研究目的(Dam,2001:172)。因此,在厘清了这些概念及其相互间的关系后,本书首先探讨的是衔接与口译之间的关系,并重点阐述衔接手段之一的连词在口译中的作用,以及口译员是如何利用这些特征处理信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