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书治要精华录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10章

孝经治要

《孝经》共18章,成书于秦汉之际,孔子后学弟子所著。其内容以孝为中心,集中阐述了儒家伦理思想。认为“孝”是伦理纲常大旨,“人之行,莫大于孝”,国君以“孝”治理国家,臣民以“孝”修身齐家。“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人之行也。”

《孝经》系统阐述了“孝”的施行,即“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是孝之始;“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是孝之终。并将“孝”与“忠”联系起来,借用法律权威与刑罚制度,不但要维护宗法制度,而且要忠于君主。认为“孝悌之至”就能“通于神明,光于四海,无所不通”。

由于其广泛的社会影响,历代王朝莫不标榜“以孝治天下”。在封建社会,它被看作是“孔子述作,垂范将来”的经典,对维护封建纲常社会稳定起了很大作用。唐代时被尊为经书,唐玄宗亲自作注。南宋以后被列为儒家“十三经”之一。

【原文】子①曰:“先王有至德要道②,以顺天下③,民用和睦④,上下⑤无怨。汝知之乎?”曾子避席⑥曰:“参不敏⑦,何足以知之⑧?”子曰:“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⑨。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

【注释】①子:本为古代男子的通用美称。②先王有至德要道:先王,指古代的圣德之王,如夏禹、商汤、周文王、周武王。至德,最美好、最高尚的德行,即指下文之孝行。要道,最重要的道理。③顺:顺从,使天下人心顺服。④民用和睦:用,因而,由此。和睦,和,协调、融洽;睦,相亲。⑤上下:指各种人之间。古代为等级社会,人与人之间有上下尊卑的等级区分。⑥避席:离席而立。曾参本侍坐于侧,因孔子问话,曾参为表示对老师的恭敬,因而起身离开坐席,站立回答。⑦不敏:敏,聪明、睿达、有智慧。不敏,为曾参自谦之词,犹言愚蠢、鲁钝。⑧何足以知之:足,够得上、配得上。此处为曾参自谦之词。邢《疏》言:“又假言,参闻夫子之说,乃避所居之席,起而对曰:‘参性不聪敏,何足以知先王之至德要道之言义?’”⑨教之所由生也:教,指教化。邢《疏》言:“《正义》曰:此依韦注也。案《礼记·祭义》称曾子云‘众之本教曰孝’《尚书》‘敬敷五教’解者谓教父以义,教母以慈,教兄以友,教弟以恭,教子以孝。举此,则其余顺人之教,皆可知也。”

【译文】孔子说:“古代的圣王有至高之德、切要之道,用以顺天下人心,使人民和睦相处,上上下下都没有怨恨。你知道先王的至德要道是什么吗?”曾子离席而起,恭敬地回答说:“学生曾参愚昧,怎么会知道呢?”孔子说:“孝,是德行的根本,一切教化都从这里生发开来。人的身体以至每一根毛发和每一块皮肤,都是父母给予的,应当谨慎爱护,不敢稍有毁伤,这是实行孝道的开始;以德立身,实行大道,使美好的名声传扬于后世,以光耀父母,则是实行孝道的最终目标。所以实行孝道,开始于侍奉双亲,进而在侍奉君主的过程中得到发扬光大,最终的目的就是成就自己的德业。

【原文】爱亲者,不敢恶于人①;敬亲者,不敢慢于人②。爱敬尽于事亲,而德教加于百姓,盖③天子之孝也。《吕刑》④云:“一人有庆⑤,兆民赖之⑥。”

【注释】①不敢恶于人:恶,厌恶、憎恨、不喜欢。意为天子作为热爱自己父母的人,就要扩大去热爱天下的父母。②不敢慢于人:慢,轻侮、怠慢。此句言天子要广泛地敬重他人。③盖:语气词。多用于句首。④吕刑:《尚书》篇名。⑤一人有庆:一人,指天子。庆,善。⑥兆民赖之:兆民,万民,指天下的所有人。古人所说的“兆”,即指一百万,也指十亿,后指一万亿。此处泛言极多,非实数。赖,依靠、凭借、仰赖。

【译文】天子真正爱护自己的父母,也就不敢厌恶任何人;真正尊敬自己的父母,也就不敢轻慢任何人。天子竭尽爱护尊敬来侍奉双亲,将这种道德教育推广到天下百姓,这就是天子的孝道。《尚书·吕刑》说:“天子有爱敬父母的善德,天下万民都会仰赖他。”

【原文】在上不骄①,高而不危②;制节谨度③,满而不溢④。高而不危,所以长守贵也;满而不溢,所以长守富也。富贵不离其身,然后能保其社稷⑤,而和其民人⑥。盖诸侯之孝也。《诗》⑦云:“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

【注释】①在上不骄:在上,诸侯为列国之君,贵在一国臣民之上,故言“在上”,即处于高位。骄,自满、自高自大。无礼为骄。②高而不危:高即上,言诸侯居于一国最高之位,所处甚高。危,危殆、危害。此接上句,意为诸侯居于万人之上的高位,仍能不自高自大,则不会发生危殆。③制节谨度:制节,花费节省,生活俭朴。谨度,指言行谨慎而合乎礼法。④满而不溢:满,国库充实,钱财很多。溢,过分,此处指生活奢侈,与骄相对。⑤社稷:社是祭祀土神的场所,亦代指土神;稷为五谷之长,是谷神。⑥和其民人:民人,即人民、百姓。⑦诗:以下引文,见《诗经·小雅·小旻》。

【译文】(诸侯)处在万民之上而不骄慢,即使身居高位,也不会产生倾覆的危险;节约费用,谨守法度,即使财富充足,也不会奢侈浪费。身处高位而没有倾覆的危险,所以能长久地保持尊贵;财富充裕而不奢侈挥霍,所以能长久地保持富有。能使富有和尊贵不离开自身,然后才能保全社稷,使自己的人民和睦相处,这就是诸侯的孝道啊!《诗经·小雅》说:“要戒慎恐惧,小心谨慎,就像站在深渊之旁,又像踏在薄冰之上。”

【原文】因天之道①,分地之利②,谨身节用③,以养父母④。此庶人之孝也。故自天子至于庶人⑤,孝无终始⑥,而患不及己者⑦,未之有也。

【注释】①因天之道:因,顺应、凭依、利用。顺应春、夏、秋、冬四季变化的自然规律。②分地之利:分,区别、分别。利,利益、好处。指分辨土地的特性和优势,因地制宜种植农作物等。③谨身节用:谨,恭敬、谨慎。谨身,即对自己的身体恭敬、谨慎,言行合于礼法,不做违礼的事,就能远离刑罚的羞辱。节用,节约俭省,生活不奢侈浪费。④以养父母:以,拿来、用来。养,赡养,供养。⑤自天子至于庶人:指从尊如天子,下至诸侯、卿大夫、士,直至卑如庶人,无论尊贵还是卑贱,都要实行孝道。⑥孝无终始:实行孝道,没有贵贱等级的差异,也没有开始与终结的区别。⑦而患不及己者:患,忧虑、担心。及,赶上、做到。意为担心自己做不到孝。全句意为,从天子到庶人,实行孝道是人人都能做到的,不在于其地位的尊贵还是卑贱,也不在于是事亲还是立身。因此,担心自己不能做到孝道,是不会有的。一说“孝无终始”为行孝无终无始,“患”为祸患,故而释全句为:如果行孝道用心不纯,用力不果,致使在立身和事亲方面自始至终都没有做好,这样,要想祸患不及其身,那是不可能的。

【译文】顺应春、夏、秋、冬四季变化的自然规律,分辨土地的不同特点,行为谨慎,节约俭省,以此供养父母,这是老百姓应尽的孝道啊!因此,从天子到百姓,不分贵贱,行孝都是无始无终、没有止尽的。如果有人担心自己无法尽孝,那是不可能的。

【原文】父子之道,天性也,君臣之义也。父母生之,续莫大焉①;君亲临之,厚莫重焉②。故不爱其亲而爱他人者,谓之悖德③;不敬其亲而敬他人者,谓之悖礼④。

【注释】①续莫大焉:续,指续先传后,也就是人类的自身繁衍。焉,于之,在这件事上。莫大焉,没有比这更重大的事。②君亲临之,厚莫重焉:亲,亲自。临,以上对下。厚,深重、重要。③悖德:背,违背。违背公认的道德准则。④悖礼:违背礼义。

【译文】父子之间的慈孝之道是天性,它表现在君臣之间就是大义。父母生子,继承宗嗣之事,让孝道得以相续,没有比这种人伦关系更重大的了!父亲既有君的尊严,又有父的慈爱,让儿女的孝心得以培养,没有比这种恩义更厚重的了!所以,不爱自己的父母,而去爱别人,那就叫违背道德;不尊敬自己的父母,而去尊敬他人,那就叫违背礼义。

【原文】子曰:“孝子之事亲,居①则致其敬,养②则致其乐。病则致其忧,丧则致其哀,祭则致其严。五者备矣,然后能事亲。”

【注释】①居:平常家居。②养:赡养,奉养。

【译文】孔子说:“孝子侍奉父母亲,日常居家时,处处都应对父母恭敬;奉养父母时,应让父母欢心;父母生病时,应忧虑父母的病情;父母去世时,应哀伤;祭祀父母时,应庄严敬肃。以上五点都能完备,才真正做到侍奉双亲。”

【原文】昔者,天子有争臣①七人,虽无道,不失其天下;诸侯有争臣五人,虽无道,不失其国;大夫有争臣三人,虽无道,不失其家②;士有争友,则身不离于令名;父有争子,则身不陷于不义。

【注释】①争臣:敢于直言诤谏的臣子。②家:卿大夫的家族。

【译文】在古时候,天子有七位直言谏诤之臣,即便天子无道,还不会失掉其天下;诸侯有五位直言谏诤之臣,即便诸侯无道,还不会失掉其国;卿大夫有三位直言谏诤之家臣,即便大夫无道,还不会失掉其家;士人若有直言规劝的朋友,则不会失掉美好的名声。如果父母有坚持真理、劝谏改过的儿女,父母就不会做出不道义的行为。

【原文】子曰:“君子之事上也①,进思尽忠②,退思补过③,将顺其美④,匡救其恶⑤。故上下能相亲也⑥。”

【注释】①君子之事上也:君子,指有德行者。事,侍奉。上,此处指君主。②进思尽忠:进,指在朝廷为官。思,考虑。尽忠,竭尽对国家的忠诚,直至为其而死。③退思补过:退,退职闲居家中。补过,弥补国君与国家大事中的不当之处。④将顺其美:将,奉行、秉承。顺,顺从。有使动的意思,不仅自己顺从,还要使天下人顺从。美,好、正当、正确。⑤匡救其恶:匡,纠正、扶正。救,补救、弥补、制止。⑥故上下能相亲也:上,国君。下,臣僚。

【译文】孔子说:“君子奉事明君,在上朝进见君主时,要想着如何尽忠;从朝廷退居在家时,又想着如何来纠正补救君主的过失。对君主的美德善政,要顺从实行;对君主的过失,要扶正过来,让他的恶不要再继续。所以,在上位的君主和在下位的臣子,都能够相互亲爱了。”

论语治要

【题解】

《论语》,儒家经典著作之一,共20卷,492章。成书于春秋战国之交,由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辑而成。以语录体为主,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

《论语》与《中庸》、《孟子》、《大学》合称“四书”;与《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合称“五经”。西汉时有《鲁论语》、《齐论语》、《古论语》三种抄本。西汉末年,汉成帝师傅安昌侯张禹根据《鲁论语》,参照《齐论语》,整理出“张侯论”,当时有“欲为《论》,念张文”的说法。东汉末郑玄以“张侯论”为底本,参照《齐论》、《古论》作《论语注》,遂成为《论语》定本。

《论语》通过描述孔子的言行举止,刻画了其独有的人格魅力。“夫子风采,溢于格言。”其弟子也性格鲜明,如子路直爽勇敢,颜回温雅贤良,子贡聪颖善辩,曾皙潇洒脱俗等等。孔子注重因材施教,针对不同对象,给予不同教诲。指导人们处世之道,比如做人要正直磊落,重视仁德加强修养。并提出“人伦纲常”的重要性,认为治国的前提在于君主的严于律己。

自汉代以来,便有不少人注解《论语》。较好的版本有何晏《论语注疏》,宋代朱熹《论语集注》,清代刘宝楠《论语正义》,今人杨伯峻《论语译注》。

学而

【原文】有子①曰:“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②。孝悌③也者,其仁之本与④?”

【注释】①有子:孔子弟子,名若。②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务,求。本即根本。君子务本,指修身。本立道生,《中庸》云:修身则道立。言其所学而有立,兼内与外见而知行也。③孝悌:善事父母为孝,善事兄长为悌。④其仁之本与:孝弟为仁之本。

【译文】有子说:“君子追求修道的根本,只要根本树立了,大道自会产生。孝悌就是仁的根本吧?”

【原文】曾子①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②乎?与朋友交而不信③乎?传不习乎④?”

【注释】①曾子:孔子弟子,姓曾名参,字子舆。参读森。舆,骖也,故参亦可读骖。②忠:忠诚无私,竭尽其全力的意思。③信:诚实不欺。不欺朋友,亦即不欺自心。忠信是学习之要点。④传不习乎:传,传授。习,实践的意思。

【译文】曾子说:“我每天从三方面反省自己:替人办事,是否尽其全力?与朋友交往,是否言而有信?老师所传授的道德学问,是否已经落实?”

【原文】曾子曰:“慎终追远①,民德归厚②。”

【注释】①慎终追远:慎终,慎是谨慎,终是寿终。父母寿终时,须依丧礼,谨慎治理丧事。父母之丧,以哀戚为重。追远,丧葬之后,须依礼依时追念祭祀。追远之“远”有二义:一为父母去世已经久远;二为祖父母以至历代祖先,距今已远,皆须追祭以时,祭则必诚必敬。子子孙孙,如是追远祭祀,是为不忘本。②民德归厚:此章“慎终追远,民德归厚”即是讲孝道,厚德由行孝而来。

【译文】曾子说:“父母寿终时,能谨慎依礼办理丧事,对去世已久的祖先,依礼依时追念祭祀,这样就能使百姓的道德归于笃厚。”

为政

【原文】子曰:“君子周而不比①,小人比而不周。”

【注释】①周而不比:忠诚信实是周,结党营私是比。

【译文】孔子说:“君子处处待人诚信而不交结私党,小人所到之处便会结党营私却从无诚信可言。”

里仁

【原文】子曰:“朝闻道①,夕死可矣。”

【注释】①朝闻道:闻,指听说、知道。道,指宇宙人生的客观规律。或解为“仁道”,亦可。

【译文】孔子说:“若在早晨得闻道,纵然晚上死去,也可以了。”

【原文】子曰:“见贤思齐①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注释】①思齐:思与之齐等的意思。

【译文】孔子说:“看到别人的优点,应当想到他能做到的自己也应该能够做到;看到别人的缺点,应当反省自己身上是否也存在着同样的毛病。”

【原文】子曰:“以约失之者鲜矣①。”

【注释】①以约失之者鲜矣:孔安国注:“俱不得中也。奢则骄溢招祸,俭约则无忧患也。”能俭约,其失自少。《礼记·表记》:“子曰:俭近仁。虽有过,其不甚矣。”不俭,则生活奢侈,言语烦琐,办事令人麻烦,此皆不近仁,其失多矣。程树德《论语集释》引《四书诠义》:“约者束也,内束其心,外束其身。”

【译文】孔子说:“由于对自己俭约而出现过失的人是很少的。”

述而

【原文】子曰:“德之不修①,学之不讲②,闻义不能徙③也,不善不能改也,是吾忧也④。”

【注释】①德之不修:修德以明道。德不修,则道不明。②学之不讲:学,学问。讲,明白、知晓。《礼记·礼运》:“协于艺,讲于仁,得之者强。”一说讲即讲求,亦通。③闻义不能徙:闻,指知道、明白。徙即“迁徙”之意。明白道理后,当去恶迁善,如义而行。一本“徙”作“从”,亦通。④是吾忧也:此励学者之辞,设使学者不修不讲不徙不改,则教而不化,故孔子引以为忧。

【译文】孔子说:“当今学者不注重道德修养,不明白学问的真谛,或者虽然明白了道义之所在却不能身体力行,有了过失不能勇于改正,这都是我所忧虑的呀!”

【原文】子曰:“我三人行,必得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译文】孔子说:“我们三个人同行,其中一定有可以为我所取法的人。我选择那些优点而学习,看到缺点就自我反省,加以改正。”

泰伯

【原文】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①。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注释】①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弘是广大,胸襟抱负见识学问一切都要广大。“毅”字的意义,据包咸注是“强而能决断”。“强”的意义如《易经》所说:“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译文】曾子说:“读书人不可不器识弘大,意志坚定。因为身上的责任重大,而且所行之路十分遥远。以弘扬仁义为自己的责任,不是很重大吗?不到死不停止,不是很遥远吗?”

【原文】子曰:“不在其位,不谋其政①。”

【注释】①不在其位,不谋其政:各人有自己的本分。人人敦伦尽分,社会才得以安定。

【译文】孔子说:“不在这个地位上,就不要管这个地位上的事情。”

颜渊

【原文】子贡问政。子曰:“足食,足兵①,民信之矣。”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曰:“去兵。”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二者何先?”曰:“去食。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

【注释】①足兵:“兵”字原指武器而言,后来持用武器的人也叫作兵,此处所说的“兵”字含有国防的意思。

【译文】子贡问为政之道。孔子说:“粮食要充足,国防要充足,要取信于民。”子贡说:“如果迫不得已要去掉一项,那么在这三项中先去掉哪一项呢?”孔子说:“那就去掉国防吧。”子贡说:“如果迫不得已还要去掉一项,那么在其余的两项中去掉哪一项呢?”孔子说:“那就去掉粮食吧。自古以来,人都免不了一死,如果老百姓不信赖政府,国家就不能安立。”

【原文】季康子问于孔子曰:“如杀无道,以就有道,何如①?”对曰:“子为政,焉用杀②?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风也,小人之德草也。草上之风,必偃③。”

【注释】①如杀无道,以就有道:无道,指的是恶人。有道,指的是善人。②焉:何。③偃:倒下。

【译文】季康子问孔子说:“如果杀掉恶人,来成就善人,怎么样?”孔子回答说:“你治理政事,为何要用杀人的手段呢?如果你像要满足贪欲那样要求自己为善,民众自然就善了。在上位的人,其德行好比风,在下位的人,其德行好比草,风加在草上,草必然会随风向而倾倒。”

子路

【原文】子路问政。子曰:“先之劳之。”请益①。曰:“毋倦②。”

【注释】①请益:益,增加,引申为进一步、进一层的意思。请益,即是请孔子加以说明。《论语·颜渊》颜子请问其目,也是请益的意思。②毋倦:即是先之劳之,永不懈怠。子路性急,故治之以缓。孔子之教人也如是。

【译文】子路问为政之道。孔子说:“自己率先以身作则,教民勤劳。”子路请孔子加以说明。孔子说:“按照上面所说去行,不要懈怠。”

【原文】子路曰:“卫君待子而为政,子将奚先①?”子曰:“必也正名乎!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②;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故君子名之必可言,言之必可行也。”

【注释】①卫君待子而为政,子将奚先:卫君是指卫灵公的孙子出公辄。据《史记·孔子世家》记载,孔子于鲁哀公六年自楚返卫,时在卫君出公辄四年。当时孔子弟子高柴、子路等皆仕于卫。“卫君欲得孔子为政”,子路故有此问。②中:当。适当、恰当的意思。

【译文】子路说:“卫君等待您去辅助他治国,不知您将以何事为先呢?”孔子说:“必然是先正名吧!名与事实不相符,言语就不能顺理成章。言语不能顺理成章,办事就不能成功。普通事办不成功,礼乐教化之事更不能兴起。礼乐不兴,刑罚就会用之不当。刑罚用之不当,民众便会感觉手足无措,不知如何是好。所以,君子赋予任何人和事一个名称,必使其恰如事实,能顺理成章地说得出来。能顺理成章地说得出来,就一定能行得通。”

【原文】子曰:“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上好义,则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①。夫如是,则四方之民襁负其子而至矣②。”

【注释】①用情:用心。以诚相待的意思。②夫如是,则四方之民襁负其子而至矣:襁,背负婴儿用的宽带。襁负就是用布将小儿束负于背上。形容四方百姓扶老携幼纷纷前来投奔。

【译文】孔子说:“在上位者好礼,民众就不敢不敬;在上位者好义,民众就不敢不服从;在上位者好信,民众就不敢不以诚相待。若能如此,四方民众就会将小儿负于背上来投奔。”

【原文】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①;其身不正,虽令不从②。”

【注释】①其身正,不令而行:“其”字,指的是当政的人。当政者本身行得正,办一切事都合规矩,自然能获民众拥护,所以说不令而行。皇侃《疏》:“其身正,如直形而影自直。其身不正,如曲表而求直影,影终不直也。”《论语·颜渊》中孔子曾说:“政者正也。”足见政治领袖以本身守正为重要。②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如当政的人本身行得不正,虽下命令,民众也不会服从。

【译文】孔子说:“当政的人本身行得正,就是不下命令,事情也会行得通;本身行得不正,虽下命令,民众也不会服从。”

【原文】子夏为莒父宰①,问政。子曰:“毋欲速,毋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②。”

【注释】①子夏为莒父宰:莒父的“父”,音甫。《春秋大事表》说,这是鲁国人的语音,如梁父、亢父、单父。郑康成注:“旧说,莒父,鲁下邑。”②无欲速至见小利则大事不成:子夏当莒父的邑宰,向孔子请示政事。孔子告诉他:不要求其速成,不要着眼于小利益。事物发展各有其自然规律,过于求快,就违背了规律,反而会坏事。小利,指眼前利益。大事,指教化人心。注意力放在小事上,就会疏忽了大事。倘若为政者为求一时之功,而不慎带头做出违背道义之事,即因小失大,殊不可取。

【译文】子夏做了莒父的邑宰,向孔子请示政事。孔子说:“不要急于求成,不要着眼于小利。急于求成反而达不到目的,着眼于小利就不能成就大事。”

【原文】子曰:“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①。”

【注释】①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泰”字,何晏当“纵泰”讲。“纵”字有舒缓、放纵等义,也就是没有拘束的意思。骄是骄矜、傲慢。君子心中没有拘束,对人则不傲慢。小人与君子相反。李塨《论语传注》:“君子无众寡,无小大,无敢慢,何其舒泰,而安得骄?小人矜己傲物,惟恐失尊,何其骄侈,而安得泰?”

【译文】孔子说:“君子心中安稳舒泰,对人却不傲慢。小人对人傲慢,内心却并无主宰。”

卫灵公

【原文】子曰:“志士仁人①,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注释】①志士仁人:志,志向、志愿。志士,指心怀天下、有圣贤之志的人。一说志与“智”通。智士,即智慧之士。

【译文】孔子说:“志士、仁人,不会因为保全生命而损害仁,宁可牺牲生命以成全仁。”

【原文】子曰:“人而无远虑,必有近忧①。”

【注释】①人而无远虑,必有近忧:崇德修仁是远虑。反之,人若悖德失道,祸患随时不离左右,便是近忧。

【译文】孔子说:“一个人如果没有长远的打算,就一定逃不了眼前的忧患。”

【原文】子曰:“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①。”

【注释】①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举,举荐。废,这里是否定的意思。有善言的人不一定有德行,所以不因一个人话说得好就荐举他。

【译文】孔子说:“君子不因某人话说得好就举荐他,也不因某人没有品德便否定他的在理之言。”

【原文】子贡问曰:“有一言①而可终身行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注释】①言:即一个字。

【译文】子贡问孔子说:“有没有一个字可以终身依之而行的呢?”孔子说:“那就是恕字吧!自己所不想要的事情,不要加在别人身上。”

【原文】子曰:“巧言乱德;小不忍,乱大谋①。”

【注释】①巧言乱德,小不忍,乱大谋:君子讷于言,敏于行。若是习惯于花言巧语之类的小聪明,只会有损自己的德行。小不忍则乱大谋,花言巧语即是“小”,成就自己的德行才是“大谋”。巧妙的言辞,锋利的口辩,足以扰乱道德仁义之心。如在小处不能忍耐,便会扰乱大计。

【译文】孔子说:“能把无理说得有理,而且动听,这种言语足以扰乱人的德行。如在小处不能忍耐,便会扰乱大计。”

季氏

【原文】子曰:“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①,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

【注释】①友直:正直的朋友。友,亦可当“交友”讲。友直,意即交为人正直的朋友。

【译文】孔子说:“有益的朋友有三种,有损的朋友有三种。交正直的朋友,交诚实的朋友,交博学多闻的朋友,交这三种朋友是有益的。交恭谨周旋的朋友,交善于面柔的朋友,交巧于言辞的朋友,交这三种朋友都会有损于自己的德行。”

【原文】孔子曰:“君子有三戒①: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②;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③;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④。”

【注释】①君子有三戒:君子要依人生少、壮、老三时期,戒三件事。②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血属阴,气属阳,人的身体必须阴血阳气流行,始能维持生存。人在少年时,身体内的血气尚未充实,最要戒的是色情之欲。因为色欲最损血气,不戒则身体发育不全,必至夭折或短寿,故须戒色。③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到了壮年时,即在三十岁以后,此时血气正好刚强,最难克制,多有因一时之忿,与人争斗,招凶惹祸,累及亲人,故须戒斗。④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得,得到这里是希望有所得的意思。人到了老年时,血气已衰,心力不济,如贪求事功,希望有所得,不但身体不能适应,而且事情也办不好,所以要戒得。《礼记·曲礼》说:“七十曰老,而传。”而传,就是要把事情交代出去,这就有戒得的意思。翟灏《四书考异》:“淮南诠言训,凡人之性少则猖狂,壮则强暴,老则好利,本于此章。”戒色、戒斗、戒得,虽言养身,实兼修德。

【译文】孔子说:“君子要戒三件事。少年时,身体内的血气尚未充实,要戒的是色情之欲。到了壮年时,此时血气正好刚强,要戒的是与人争斗。到了老年时,血气已衰,要戒的是贪求事功。”

【原文】孔子曰:“生而知之①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

【注释】①生而知之:之,这里指的不是一般的知识技能方面的学问,不是指记问之学,而是指人的天性的善恶,是道德学问的范畴。生而知之,即天性仁厚的意思。

【译文】孔子说:“天性仁厚,从小就善恶分明的人,是上智之人;长大后通过学习才懂得要近善远恶的,是次一等的人;一定要等到在现实中碰得头破血流之后,才懂得要改过向善的人,是又次一等的人。人生充满不幸,但却一直不能在自己身上找原因,执迷不悟的人,这样的人就是最下等的了。”

【原文】孔子曰:“君子有九思①: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②,见得思义。”

【注释】①君子有九思:思,思虑,就是特别注意。九思,有一定的程序,不能颠倒。②难:危难,祸患。

【译文】孔子说:“君子在九个方面特别注意:眼睛要会看(能够由表及里,把问题看得明白、透彻);耳朵要会听(不要偏听偏信,还要能听出他人言语中的弦外之音);神色要温和安详;行为举止要谦恭有礼;说话要忠厚老实,言而有信;做事情要尽心尽力;疑难之处要多问;怨恨心生起,怒气难遏时,要想到它的后患;面临利益得失时,要想到是否符合道义。”

阳货

【原文】子曰:“性相近也,习相远也①。”

【注释】①性相近也,习相远也:性,指人先天的本性;习,指人后天的习气,又叫习性。《中庸》云:“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性”是一切人、事、物所具备的共同本质,即共性。宇宙万物的性都是一个,相互之间无二无别。人性本善,这里的“善”,是圆满无缺的意思。人性即天性,本来和谐完美,没有丝毫缺憾。善,是表示对人性的由衷赞叹,不只是善良的意思。宇宙自然是一个和谐的整体,人若依其本性,就会和谐相处,不致有争斗怨恨发生,相互之间都能亲近互爱,所以说是“性相近”。人因为从宇宙自然的“大我”中迷失了,执着于自身的“小我”,就有了自私自利之心,这就是习性。人若顺着习性发展下去,就会离道越来越远,人与人之间也会越来越疏远,不再能够和谐相处,甚至时常有争斗杀戮发生,这就是“习相远”的道理。一切圣贤学问,无非教人断恶修善,从自私自利中觉悟过来,从“小我”回归到“大我”,归心向道而已。

【译文】孔子说:“人若依其尽善尽美的本性,就能互敬互爱,和谐相处;人若顺着自己自私自利的习性,相互之间就会越来越疏远。”

【原文】子张问仁于孔子。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请问之。”曰:“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①,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②。”

【注释】①不侮:不受人侮慢。孔安国注:“不见侮慢。”邢昺《疏》:“言己恭以接人,人亦恭以待己,故不见侮慢。”②惠则足以使人:给人恩惠,人必感恩图报,故足以使用人。

【译文】子张问孔子怎样做才是仁人。孔子说:“能行五事于天下,便可称为仁人了。”子张请教孔子是哪五事,孔子说:“恭、宽、信、敏、惠。恭敬人,就不会被人侮慢;宽厚待人,就会得到众人悦服;言而有信,就能得人信任;做事敏捷,就能成功。施惠于人,就能使用人。”

【原文】子曰:“由!汝闻六言六蔽①乎?”对②曰:“末。”“居③!吾语汝。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④;好智不好学,其蔽也荡⑤;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⑥;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⑦;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⑧;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⑨。”

【注释】①六言六蔽:六言,六个字,指仁、智、信、直、勇、刚这六件事。蔽,覆障、障碍的意思。②对:对答,敬词,用于回答长者的问话。③居:当“坐”字讲。④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是喜好。仁者好施,若不能明辨是非善恶,所施不当,则如愚人。⑤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知就是智,荡是放荡。只顾展现自己的才能,为人不懂得谦恭守礼,便是放荡而无操守。⑥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贼,可作“害”字讲。一味守信,不明白道义是非,便是其害处。刘宝楠《论语正义》引管同《四书纪闻》说:“苟好信不好学,则惟知重然诺,而不明事理之是非。谨厚者则硁硁为小人。苟又挟以刚勇之气,必如周汉刺客游侠,轻身殉人,捍文网而犯公义,自圣贤观之,非贼而何哉。”⑦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绞,急切的意思。一味好直,喜欢讥刺别人的过失,便是无礼之甚。《论语·泰伯》:“直而无礼则绞。”皇侃《疏》:“绞犹刺也,好讥刺人之非,以成己之直也。”⑧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凡事不宜,便是乱。《论语·阳货》:“君子有勇而无义为乱。”⑨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质直寡欲为刚。刚而不好学,孤高失礼,亦未得中和之道。

【译文】孔子说:“由,你听说过六种事有六种障碍的道理吗?”子路起立回答说:“没有。”孔子说:“坐下,我告诉你。好仁而不好学,其偏蔽将至于不分善恶,如同愚人。好智而不好学,其偏蔽将至于放荡不羁。好信而不好学,其偏蔽将至于死守教条,反而有害于人性。好直而不好学,其偏蔽将至于不懂得避讳,喜欢讥人之非,揭人之短,流于绞刺。好勇而不好学,其偏蔽将至于喜欢生事,常常给人添乱。好刚而不好学,其偏蔽将至于狂妄,容易冒犯他人。”

【原文】子曰:“鄙夫可与事君也哉①?其未得之也,患得之②;既得之,患失之。苟患失之,无所不至矣。”

【注释】①鄙夫可与事君也哉:鄙夫,指没有品行的人。与,当“以”字讲。②患得之:患,担心的意思。患得之,即为如何得到它而担心忧虑。何晏注:“患得之者,患不能得之。”

【译文】孔子说:“没有品行的人,可以让他事奉君主吗?这样的人为得名位利禄,尚未得时,惟恐得不到;得到了,又生怕失去。一旦有了生怕失去的心,那他就什么事都做得出来了。”

子张

【原文】子夏曰:“小人之过也必文①。”

【注释】①文:文饰。这里是巧言饰非的意思。

【译文】子夏说:“小人有过,一定会以不实的言辞掩饰其过失。”

【原文】子贡曰:“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①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

【注释】①日月之食:指日食和月食。食,通蚀。

【译文】子贡说:“君子的过错,就像是日食和月食。他有了过失,人人都看得见;他改正了过失,人人都仰望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