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东晋行书
东晋是我国书法史上重要的发展阶段,行书在此时进入鼎盛时期。魏晋以来,隶书、楷书、行书、草书并存,人们对书法艺术的自觉性日益高涨,书学理论也兴盛起来。同时楮素(纸与白绢)的广泛应用,为书法的发展提供了便利的客观条件。东晋时期大量的社会精英热衷谈玄论道,且书信往来,为行书的成熟作出了重要贡献。
东晋行书名家颇多,以王羲之、王献之父子为杰出代表,并称“二王”。王羲之善于“增损古法,裁成今体”,注重神韵,风格流便妍美。王献之书法出自其父,但风格并不雷同。王羲之书法用笔含蓄,王献之笔意外展,是为外拓之法。张怀瓘说:“逸少秉真行之要,子敬执行草之权,父之灵和,子之神骏。皆古之独绝。”
东晋 王羲之
王羲之,字逸少,山东琅琊人。官至右将军,世称“王右军”。王羲之生长在书法世家,初从卫夫人学书。他博采众长,精研体势,被后世尊为“书圣”。王羲之楷、行、草三书俱精,但是其中成就最高的是行书。王羲之的行书代表作有《兰亭序》《姨母帖》《平安帖》《快雪时晴帖》《丧乱帖》。
王羲之《兰亭序》又名《兰亭集序》《临河序》《修禊序》等,28行,324字。东晋永和九年王羲之、谢安等人在山阴兰亭修禊,王羲之为诗集作序。传言此书为草稿,其中有几处涂改,王羲之觉得不完美,后来重写几次,都不如初稿。《兰亭序》行笔自然流畅,挥洒自如,具有轻松灵动的节奏感,给人潇洒、宁静的审美感受。宋代书法大家米芾誉之为“天下行书第一”。据说唐太宗酷爱此帖,将真迹殉葬于昭陵。
王羲之《兰亭序》局部
东晋 王献之
王献之,字子敬,王羲之第七子。因官至中书令,世称“王大令”。王献之的传世行书有《地黄汤帖》《东山帖》《廿九日帖》《鹅群帖》等。王献之的行书,借鉴了张芝等人的草书,张怀瓘对他的书法赞叹有加“非草非行,流便于草,张开与行”。
王献之《地黄汤帖》
6行,共44字,为唐人摹本,现藏日本东京书道博物馆。
王献之《鹅群帖》
行草书作品,宋朝《淳化阁帖》收刻,墨迹不存。
东晋 王珣
王珣,字元琳,王羲之的侄儿。王氏家族世代擅书,名家辈出,然大多只有临本、摹本和刻本的形式流传,没有真迹传世。唯有王珣有短笺《伯远帖》留传于世,实为难得珍贵。《伯远帖》是王珣的行书作品,现收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与“二王”的《快雪时晴帖》《中秋帖》,被清代乾隆皇帝誉为“三希”,亦被列为“天下十大行书”之一,排行第四。我们可以从中窥见“二王”行草书用笔的精微之处,这是刻帖和双钩填墨摹本所无法传达的。此帖时代风格鲜明,用笔峭劲挺拔,锋楞毕现,潇洒流利,结体宽疏,书势微向右上倾斜,个别处结构又甚严密。在王氏家族书风的基础上自具面目,在中国书法史上具有崇高的地位。
原文“珣顿首顿首,伯远胜业情期群从之宝。自以羸患,志在优游。始获此出意不克申。分别如昨永为畴古。远隔岭峤,不相瞻临”。
王珣《伯远帖》
纸本,行书,5行共47字,纵25.1cm,横17.2c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