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执笔法
卫夫人《笔阵图》中提到:“凡学书字,先学执笔。”一语道出执笔在笔法中的基础地位。执笔虽重要,却也只是书写的前提而并非最终目的,就好比拿筷子吃饭,有拿筷子的方法,但只要能稳稳当当地将饭菜送进嘴巴,就不必拘泥于定法。因每个人的书写姿势和生理习惯有所不同,只要能写好字,选择适合自己的执笔方法即可。相传苏轼用“单钩法”,清代何绍基用“回腕法”,而目前最常用的,也是相比其他方法更适合现在书写姿势的是“拨镫法”——即自“二王”(王羲之、王献之父子)传至唐代陆希声,又由陆希声加以阐释的“五字执笔法”。
擫——即按、压,用拇指紧贴笔管内侧,其力向外,往右侧行笔时拇指有往外推的力。
押——即押束,用食指第一指节用力贴住笔管外侧,其力向内,与拇指内外相当约束住笔管。
钩——中指第一、二指节弯曲钩住笔管外侧,以辅助食指。尤其在写竖画时,能明显感受到中指由外往内的回力。
格——即顶住、挡住,用无名指第一关节外侧紧靠笔管内侧,将中指向内钩的力挡住,甚至有时需要产生与中指钩力相反的往外的推力。
五字执笔法示意图
抵——即垫着、托着,由于无名指的力量不足以抵挡来自中指的力,所以需要小指给以帮助。小指也是唯一不与笔管直接接触的手指。
执笔时会有深浅、高低之分,以指端紧握笔管为浅,笔管靠近手掌(或离虎口更近)为深。浅执笔时运笔更灵活,而深执笔握笔牢固却不够灵活。
执笔的高低指的是手指在笔管所处的位置。执笔靠近笔头为低,靠近笔管顶端为高。写小字时一般须低执笔,宜平稳着力;写大字时则须高执笔,宜得开张之势。
执笔无论深浅还是高低,不必拘泥古法,符合自己用笔习惯、写得顺手、能写好字,就是最好。执笔虽无定法,也还是要符合一定的执笔要求。
首先是“指实”,五个指头各司其职,握笔要实在。除小指在无名指后,其余四个指头都要实实在在地紧贴笔管,外力来回抽动笔管而笔管不为所动为好。
其次是“掌虚”,握笔时手掌中间是空的,以保证运笔时的灵活性。有一种说法是可以在掌心握一枚生鸡蛋来检验是否掌虚。
再次是“腕悬”,习字时运笔全靠运腕,为保证行笔的灵活,手腕不能紧贴桌面。写大字时,不光要悬腕,执笔的胳膊也需要悬起,即“悬肘”。
最后是“笔直”,只有笔直才能保证中锋用笔,为写出高质量的线条打下基础。当然,在行笔过程中不可能做到笔管时刻垂直于纸面,笔管向四周约30°的倾斜范围是可以允许的,但切忌倾斜角度过大而笔锋行走偏离中线形成偏锋。
总之,在“指实”“掌虚”“腕悬”“笔直”的原则下,选择自己最顺手的执笔方法开始进行书写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