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在汉字里的古代生活史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饮 一个人趴在酒坛子上痛饮

饮之食之,教之诲之 ——《诗经》

“饮”这个汉字的演变过程极其复杂,最初写作
”,但这个字过于复杂,在漫长的字形演变过程中,将左边改成了“食”,“食”是带盖的食器,里面装的并非饮品,但因书写简便,因此用来会意为饮用。

我们来看“饮”字的初文“”。甲骨文字形A,这是一个会意字,而且会意的过程十分复杂,显示出古人造字时的智慧。左下角是一个酒坛子,右边是一个俯身的人,手掌还伸出去搂着酒坛子,酒坛子上面是这个人伸出的长长的舌头。整个字形会意为从坛中饮酒。甲骨文字形B,在舌头的上方,多了一只张大的嘴巴。金文字形C,加以简化,人俯在酒坛子上饮酒,其余部分都省略了。金文字形D,左边的酒坛子上添加了一只盖子,右边是张大口的人,口中的一横代表舌头。金文字形E,右边的人形变得更加复杂,写出这个字的古人,大概是想表达迫切想喝到酒的心情吧。小篆字形F,左边还是带盖的酒坛子,但是右边的人形看得不太分明了。

《说文解字》:“,歠也。”“歠(chu7)”和“ ”同义,都是喝的意思。从字形演变来看,“饮”的本义应该是饮酒,引申为只要可以喝的东西都叫“饮”。周代有浆人的官职,负责掌管天子的六种饮料,称作“六饮”,分别是:水;浆,即酢(c&)浆,一种含有酸味的饮料;醴,甜酒;凉,薄酒;医,即梅浆,梅子的浆汁;酏(y@),薄粥。这“六饮”是天子的日常饮料,并不都是酒类。

不管是饮水还是饮酒,都有一个把水或酒含在口中的过程,因此“饮”又可以引申为含、忍之意,比如江淹《恨赋》中有“自古皆有死,莫不饮恨而吞声”的名句,“饮恨”与“吞声”并举,“饮恨”即为含恨之意。“饮泣”是泪流满面以致流进了口中,形容极度悲痛。“饮气”则为忍气之意。

“饮”还有一个比较有趣的义项,“饮”是喝进了肚子里,因此可以引申为没入,比如饮弹是中弹的意思,子弹射进并没入了身体内部。神射手养由基一箭射向石头,“矢乃饮羽”,高诱解释说:“饮羽,饮矢至羽。”“羽”是箭尾上的羽毛,此箭没入石头直至箭尾上的羽毛,可见臂力之大。

“饮”还可以用作动词,当作动词时读作“y#n”,把水给人或牲畜喝,或者用酒食款待客人。《诗经·绵蛮》中有三句这样的诗句:“饮之食之,教之诲之。”就是这样的用法。古时的羊贩子有一种欺诈手段,叫作“饮羊”,一大早让羊喝饱水,以便增加重量,后人就用“饮羊”来比喻以欺诈手段做生意牟利。古籍中常见“有饮马长江之志”之说,在长江边饮马,即将渡江南下进行征伐。这些用法中,“饮”都必须读作“y#n”。

《教训 亲之目鉴 所谓放荡女子》(教訓 親の目鑑 俗ニ云ばくれん)喜多川歌麿绘,约1802年

作为“大首绘”的创始人,喜多川歌麿(1753—1806)代表着美人画的巅峰。他活跃于日本浮世绘黄金时期,以纤细高雅的笔触绘制了许多以头部为主的美人画,竭力探究女性的喜怒哀乐与种种微妙情态之美。他笔下的美人形象不再是千篇一律,而是各具情感个性。

《教训 亲之目鉴》系列是歌麿晚期杰作,以长辈口吻对年轻女子的种种行为提出忠告。这幅画描绘了一个正在饮酒、食蟹的女子,可能是放任自己沉溺于饮食享乐,被长者认为行为不检。有趣的是画面右上方的眼镜与女子手中的高脚玻璃杯都是当时通过荷兰贸易代表团带到日本的舶来品,让画面呈现一种摩登感。女子衣衫松散,意态慵懒,带着一种满不在乎的风情。虽然是描绘作者看来不值得提倡的行为,笔触却细腻雅致,色调柔和,显得她肌肤温润,神态天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