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心理教练的特征与特色
(一)过程取向——对话而不是讲话
教练的英文单词“coach”原意就是四轮马车,意味着把人们从目前这个地方,运送到他或她想到达的那个地方。这个概念就在提示心理教练的对话,更多关注的是过程,而不太注重当事人所表达的内容是什么,而且还要避免被当事人的内容信息所绑架,心理教练重视的是当事人想法是怎么来的?新想法是什么?做法又是什么?这样的看法对做法的影响是什么?因为有了这个新想法和做法,又会带来什么不同?关注过程而不是重视内容,有助于保护和锻炼当事人的学习能力、理解能力、应变能力、问题应对能力,有助于当事人自己决策,未来善于应变更加复杂的局面。因为无论组织还是个人,都不存在亘古不变的正确答案,需要当事人不断面对新问题,想到新办法,发现新思路。
贺琳·安德森提到后现代的立场是成为过程专家、互动专家、关系专家,而不是内容专家、问题专家、知识专家。分享过一个“散步”的隐喻故事,在她看来,我们要陪伴当事人一起散步,不要在前面引领,也不必在后面催促,只是与当事人维持一致、保持同步。我们现代化思维太看重结果,往往忽略过程,也就不容易看到当事人的独特价值,看不到内在的力量和资源,一不小心也许就扭曲人性的力量,压抑人文的力量,结果生出很多事来。现代化的人们在这方面走得太远了。
心理教练作为陪伴对方去解决问题的人,能够跳出问题的局限性,站得更高,看得更远,思路会更加开阔。只要心理教练优雅地陪着当事人“散步”,轻盈漫步,轻松自在,保持觉察,欣赏风景,也许这样的状态会引领我们走向令人惊讶的场景。我们要学会与当事人保持同步,做到同频,一起共振,唤起共鸣,让过程充分呈现、充分表达、充分拓展,进一步扩大空间,心路历程有了,就“水到渠成”,功到自然成。我们坚信,有了充分的、精致的过程,就一定能够带来结果和效果,我们相信自己,信任当事人,在过程中探索、在过程中领悟,就有理由对结果充满信心。当然,科学心理学对于人们心理活动规律的把握,对于过程的分析、判断与推理,也一定有助于心理教练更好地理解当事人,有助于把握合适的方向和思路。
疫情背景下的心理援助更加关注过程,心理教练无法完全理解疫区人们的内心体验,他们是自己生命故事的主人,他们是故事内容的专家,心理教练在陪伴和支持当事人时,传递人文关怀,启发当事人反思和觉察,邀请当事人生成新的想法,当事人在过程中,感受到支持和关怀,找到力量,找到信心,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二)反思立场——反思而不是反省
和一般性说话及特定性训话不同的是,教练对话注重平等的氛围和共享的状态,搭建了足够的时间与空间,而在这个时间和空间里,促成当事人发生转变的重要事件就是:当事人在反思、当事人在探索。对话是思想流动的过程,当不同的思维流动交汇在一起时,溅起思维的浪花,产生新的知识、新的感悟,同时对自己的想法保持充分的正念觉察和观察,当事人的心路历程就越发清晰起来。正如贺琳·安德森所提到的,“一个想法邀请另一个想法,生成了更多新的想法”。
反思(Reflection)是不带评判的探索,不加批评的正视,是客观的观察。反思是觉察、是正念,是对于当下现实如如不动的观照,当事人时刻保持清醒,时刻保持敏感性,时刻让自己保持警醒和自制。因为您看到了,然后就放下了,也许就记住了,然后就克服了。戴维·伯姆提到,看似复杂的问题,其实是个悖论,只要保持觉察和反思,看得越清晰、越明朗,问题自然就会化解、消逝。一旦我们大行其是,欲盖弥彰,反而把问题越搞越复杂。
疫情之下心理援助的对话中,当我们持有反思和质疑的立场,不被过去的经验所绑架,不被理论所束缚,对当下保持觉察,对当事人保持好奇,存有一份犹豫,不再盲目坚信,多了一些探索,保持一点谨慎,留有一份敏感,就能拓展更大的思维空间,就能生成更多的可能性!
(三)引导模式——引导而不是指导
“心理教练就是陪伴重要的人物去他或她想去的那个地方!”心理教练是陪伴者、好奇者、互动者、一起散步的人。心理教练不是权威,心理教练没有预设,心理教练淡化建议、基本不提要求,心理教练的做法就是启发当事人去反思与探索。
“教练就是释放人们的内在潜能,使他们做出极致的绩效表现。”心理教练不是去挖掘潜能,不是去引领方向,不是去指导行为,不是去辅导方法,不是去教导思路,心理教练就是通过一步步的启发式引导,支持当事人逐步从困境中激活力量,积攒能量,调动潜能,进而实现绩效的最大化。
心理教练“由心及理、教练合一、激发潜能、助人成事”。心理教练不去教化和教育当事人,而是在营造一种框架和氛围,启发当事人在教练的提问下进行深深的思考,让当事人操练“脑部操”,引导当事人关注和探索已经成功、正在形成的积极经验和重要资源,最终帮助当事人成就他自己的事业和任务。
心理教练注重陪伴、互动、共创、合作、对话、共享、生成,一切以当事人为中心,教练最重要的任务就是关注、欣赏、尊重、理解、支持、鼓励、信任当事人,为当事人营造安全、舒适、充满想象力和创造力的空间,在此过程中,启发和引导当事人反思、探索、领悟、提升,在此基础上促成当事人的转变与达成。
(四)目标导向——解决而不需要解释
心理学很看重人,教练学很关注事,心理教练透过“助人”,支持当事人“成事”。作为一种职业活动、沟通模式,在现代社会非常重视目标和成果,心理教练通过陪伴当事人不断反思、获得领悟、最终解决问题是这种管理模式和沟通形式存在的重要价值之所在。
关注目标的教练对话,和常规的聊天和交流有很大的不同,让心理教练对话过程始终充满张力,维持弹性,有方向感,有足够的动能。这样有目标的谈话,也极大程度上,满足了现代人的责任感、使命感,帮助当事人实现其价值感、成就感,获得感。
和治疗、咨询、培训、教育不同的是,心理教练的目标导向,常常是锁定在当事人自己所确定的目标上,只有聚焦当事人所认同的目标,才有助于激活当事人所有的内在资源和活力动力去探索未知、解决问题。
即使是灾后心理援助的当事人,我们也坚信当事人是自己生命的主人,当事人是自己解决问题的专家,以最大的耐心,好奇当事人,对当事人愿意克服内心的不悦和困惑、留下来与心理教练进行对话的举动表示探讨和探究的兴趣,在此基础上,达成与当事人的目标约定,然后与当事人一起共创、互动、生成,促成当事人所期待的转变。
心理教练对于目标的关注,会让当事人产生被看见、被尊重、被接纳的明显感受。也会让当事人感觉到心理教练的责任心、耐心和热心,会因此容易与当事人结成密切的联盟,让当事人得到真正意义的尊重,因为教练对于他的问题如此重视,如此牵挂,不离不弃,会让当事人更加容易配合和卷入。
(五)当事人中心——主人和客人
当事人是自己生命的主人,当事人是解决自己问题的专家。这个说法已经逐渐被助人者所接受和认可。在心理学界、教育界,这样的观点,其实是了不起的成就,也是颠覆性的理念,是极其重要的视角转变和认知升级。
专家、权威、老板、上级、家长、领导、长辈,这些词听起来曾经很温暖、很有力量,给人依靠感、归属感、踏实感。不知不觉,现在听到这些词,我们很明显有一种不同以往的感受,尤其是90后群体感受更明显,这样的感受比比皆是:压力感、控制感、高高在上、自以为是、好为人师、理所当然、习以为常。甚至不自觉地生起一番厌烦感、恐惧感和愤怒感。这就是新时代,这就是后现代,这就叫时代不同了,老套路不再那么管用了。
精神分析一直在批判产生阉割焦虑的权威,行为主义看到了惩罚带来的行为抑制,人本主义呼唤适当淡化外在动机的影响、充分激活内在动机的力量,积极心理学鼓励人们看到当事人更多的优势,后现代心理学提倡反思、让客人自己成为主人,人性心理学提醒人们要看到完整的人性,要尊重人性、信任人性,看到任何人身上都智慧具足的人性光辉。所有心理学流派都在告诉我们:要看到、看见、看好、看重眼前这个“人”的重要存在。
心理教练在对话过程中,让当事人决定目标,把当事人视为对话现场的主人,充分尊重当事人的需求,用当事人自己的语言去呈现事实和建构未来,始终信任当事人、好奇当事人、对当事人充满探究和发现的兴趣,不轻易评判和预设当事人的任何做法。给当事人以足够的时间与空间,让当事人在被接纳、被理解、被尊重的背景下,充分反思、探索、回顾、展望,最终获得领悟、实现行为转变和绩效改变。这就是真正意义的当事人中心。
(六)由心及理——回应而不回答
心理教练和一般教练不同的是其独特的心理学视角、心理学基础。据文献调查,真正受过心理学训练的教练,在世界上只有5.3%。科学心理学百年历史积累的对人类行为规律的深刻认识和诸多解释模型,都是其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资源。心理科学在描述行为、解释行为、预测行为,以及控制行为的科学原理,为教练读懂人类心灵感受,把握人们心理过程,引领人们社会行为提供了丰富的知识前提。
不过,作为与时俱进的新型技术,心理教练对于心理学的原理和模型并不是纸上谈兵、生搬硬套、全单照收,而是根据当下具体人、具体事灵活性、策略性、艺术性地吸收与应用,时刻保持敏感性、不确定性和情境性,甚至持有一种冒险性,大无畏地进行探索与思考。
作为传统文化的巅峰之作,明朝王阳明心学提出“心外无理、心外无物”“心即理”的哲学思考,让我们重新审视“心”的价值,“理”的意义。任何忽略内心感受、内在动机、内源动力,片面追求发展的硬道理,急功近利地争取好成绩、高绩效、KPI的外在评价,都是缺乏人文、罔顾人性的短视行为,都是靠不住的成果,过眼云烟的效果,转瞬即逝的结果。只有喜欢数学,才能真正把数学成绩提高到一定程度,发自内心地对某位异性感兴趣,才有可能真正追上他,与其恋爱、结婚才不算耍流氓。只有“走心”了,这份“讲理”才站得住脚。真的“走心”了,您就会不顾一切、全力以赴,最终就一定能“达理”。
心理教练,从“心”出发,暂时放下概念性的角色局限,不被逻辑思维所绑架,深入体会完整的人,注重人性体验、关注人文反应,尊重人情世故,透过这份过程,最后回到“理”上,找到规律,解决问题,助人成事。看似绕了个“弯弯”,其实是成功突破的最佳最快路径。
(七)资源视角——相信与信任
常规助人方式往往看到眼前是个有问题的人,心理教练的视角里,当事人永远有足够的资源去应对和解决问题,并且坚信现在的状况,也是激活了很多资源才得以实现的难得好状态。
帮助他人解决问题或缓解困惑,是我们人类的传统美德。遗憾的是,很多情况下,我们帮助他人解决困难和问题,往往是以强调问题和夸大问题为代价。“爱病不爱人”成为医疗系统为社会所诟病的常见现象。即使我们每天都在面对问题,解决问题,但是这个世界上绝对不是只有问题。春天的鲜花、夏天的冲浪、秋天的果实、冬天的雪景,让我们对这个世界爱得如痴如醉。正是我们能够关注资源、关注美好,才让我们有信心,有力量去解决问题,重现美好,建构美好、共创美好。
每个人都是有资源的,包括自身的经历、知识、技能、内心的能量,包括身边的家人、朋友和同事等,包括当下教练与当事人正在共创的资源。作为心理教练,要善于发现资源、利用资源,只要提供良好的反思与探索氛围,当事人是最了解自己的人,只要拥有发现人性光辉的眼睛,就能从当事人身上寻找越来越多的资源,就能更有效支持当事人达到目标。
资源探索是重要的,前提是我们要坚信当事人身上有足够的资源。尽管生活充满艰辛,人们其实都拥有提升生活品质的能力。一旦当事人所看重的力量能始终被重视、被看见,当事人的动力和活力便会增强。聚焦于当事人内在的力量上,能够促使心理教练远离评论和责备当事人的冲动,转而去发掘当事人是如何成功渡过难关的,即便是在最困难的情境下,即使是在最残酷的情境下,都包含着可利用的资源。
当我们开始如此好奇和充满兴趣,是不是会发现越来越多的资源:您们相处好的时候,有什么不一样?您怎么使它发生的?当这事发生时,您那天的生活有什么不同?还有谁注意到您的转变?您怎么知道他注意到?他说了或者做了什么?您怎么让他不再发脾气?怎么让争吵停止的?这跟您之前的应对方式有什么不同?您有什么娱乐、兴趣或者嗜好或者特长?您过去有类似困难吗?您当时是怎么克服的?您要怎么样才能得到同样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