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生态学与生态文明的关系
生态学是研究生物与环境之间相互关系及其作用机理的自然科学,它研究包括人在内的生物与自然环境的关系。生态文明主要针对人类社会而言,是人类社会发展所追求的更高级的人与自然和谐的文明形态。生态文明的发展与建设离不开生态学及相关学科的支撑,科学的发展能够带来对生态系统更透彻的理解,提供更有效的维护和保育措施。
从生态学观点来看,党的十八大所强调的“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可进一步理解为:尊重自然就是尊重生态学规律,顺应自然就是适应环境的变化,保护自然就是保护自然界的部分或整体。事实上,人类社会的进步正是认识、利用、改造和保护自然的结果,因此,建设生态文明是人类社会永续发展的必然途径。
20世纪四大著名的“生态学学派”分别是英美学派、法瑞学派、北欧学派以及苏联学派。英美学派的代表人物有英国坦斯列和美国克莱门茨,主要研究植物群落的演替;法瑞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是法国布朗·布兰柯和瑞士卢贝尔,主要以特征种和区别种对植物群落进行分类,并建立了一套植被等级的分类系统;北欧学派主要代表人物是德日兹,研究重点是对群落进行分析,并研究森林群落与土壤pH值之间的关系。苏联学派主要代表人物是苏卡切夫,主要以欧亚大陆寒温带森林、土壤为研究对象,着重于草原利用、沼泽开发、北极的资源评价等。
20世纪,我国也涌现了一批在植物、动物以及海洋等不同领域做出卓越贡献的生态学家。例如,马世骏在昆虫种群生态学、生态地理学及害虫综合防治领域的研究,孙儒泳在动物生理生态学和种群生态学方面的研究,庞雄飞对害虫生态控制理论和方法的研究,以及郑作新、郑光美在鸟类生态学,朱树屏在海洋生态学,刘健康在鱼类、淡水生态学,阳含熙、徐化成在森林生态学,李继侗、侯学煜在植被生态学等的研究对我国生态学的奠定和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