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历史背景
浪漫主义起源于18世纪的德国和英国,兴盛于19世纪的法国,是一场影响广泛的艺术潮流。最早引发浪漫主义思潮的是德国作家歌德,他于1744年所写的小说《少年维特的烦恼》成为无数欧洲青年的必读书籍。书中所描写的青年作家感性至上、自由奔放,使得年轻一代争相追崇和模仿,也对德国民族主义的发展起到了推动性的作用。当这股思潮传播至英国时,以诗歌的形式发展出了不同的特色,拜伦、雪莱、济慈等人的浪漫主义诗作风靡欧洲,威廉·布莱克、威廉·透纳、约翰·康斯特勃则作为浪漫主义画家的代表占据了领导性的地位。而在以天主教为主的法国,浪漫主义的发展则相对缓慢,尤其是在经历了三次资产阶级革命和巴黎公社的无产阶级起义之后,社会充满腐败和混乱,各种艺术思潮交替更迭,原本占据主导地位的新古典主义和学院派美术已经不再符合人民群众的要求,而与之对立的、要求解放个性和心灵自由的浪漫主义则带着呼风唤雨之势登上了历史舞台。
发展领域
浪漫主义的发展主要集中在文学、绘画和音乐三个领域中。文学方面,不论是小说还是诗歌,亦或是其他体裁的作品,都是创作者从主观的内心世界出发,使用富有激情的语言来抒发自己对于理想的追求。对于人物形象的塑造也采用了较为夸张的想象手法,有感而发。绘画方面,以追求自由平等和个性解放为基础,完全推翻理性主义的压迫,不再强调作画的内容、形式、结构或构图,只要是发自内心、表达情感和灵魂的作品都被加以推崇。音乐方面,莫扎特、海顿和贝多芬作为三大浪漫作曲家,将带有个人特质的音乐风格引入音乐文化中,譬如包含强烈情感和空想因素的曲调、展现激情甚至血腥特色的歌剧、大量使用音调变化的作品、发展全新的音乐领域等,都展现了他们注重独立性的特点。
题材来源
浪漫主义推崇艺术家的个人感受,允许追求艺术的特殊性,这就造成了题材的千差万别,大致来说分为风景主题、异国主题、幻象主题和文学主题四大类。风景主题的兴起主要是由于人在面对大自然的时候会感受到个人的渺小与生命的短暂以及自然的广袤与永恒,从而产生更多的触动和思虑,体会到内心深处的灵魂和情感,从而创作出富有内涵或别具一格的作品。异国主题则以描绘近东和远东的场景,来满足西方人对于东方世界的猜想和预期。但这种绘画通常是建立在艺术家个人的假设与想象之上的,带有一定的偏见,通常以落后与野蛮、奢靡与享乐的反理性情节出现,从而将西方理性社会中不允许出现的形象通过这样的手段展现出来。幻象主题多数体现在对恐怖场景或超自然场景的描绘中,由于理性美不允许怪异的形象或死亡的现象出现,而非理性的浪漫主义则认为只要能够表达自己的感受,不论何种艺术都是美的,加之拿破仑战争带来的痛苦后果和人类对于神秘事件的好奇,使得幻象主题也受到了艺术家的青睐。文学主题基本上是取自于莎士比亚、但丁、歌德、拜伦的作品,从中选取撼动人心的情节,通过艺术家发挥自己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描绘出不同以往的、具有进步性的作品。
艺术特点
浪漫主义的艺术特点主要体现在它的绘画观念和创作技法上。
首先,浪漫主义的绘画观念从其名称中的“浪漫”二字即可看出这种艺术思潮是受心灵支配的,是鼓励艺术家充分表达感受、情绪和直觉的,无需理会理性主义所强调的种种规则和条条框框,凡是表达个人情感的艺术都受到尊重和鼓励。而且,除了对理性主义的反对之外,浪漫主义也对唯物主义表达了不满,不认可唯物主义所认为的“艺术对于社会来说是无用的,特别是在一个被中产阶级的庸俗趣味所统治的社会中”这一论调。浪漫主义包容人应有的激情和想象力,重视艺术家的独创性和个性,追求艺术的自由平等,正如黑格尔所说,浪漫主义所表现的是“自由的、具体的心灵生活”。
其次,浪漫主义的创作技法亦与新古典主义大相径庭,他们认为循规蹈矩和缺乏色彩的学院派过于理智和冷漠,只有激情洋溢、色彩奔放的作品才足以发挥出艺术家的本能。他们在创作技法上重视色彩而非素描,强调笔触的表现而非形态的把握,偏爱动态的场景而非安静的布局,追求各式各样的个性美而非绝对唯一的理性美,这样的手法同时也非常符合动荡不安、渴望革新的社会需求。
由此可见,浪漫主义取代新古典主义是时代的进步和民众的愿望。同时,它兼容并包的艺术原则为19世纪的艺术发展提供了十分有利的环境,令后继的艺术家能够在更为宽松的艺术氛围中成长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