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懂西方绘画:后印象派大师经典佳作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圣维多利亚山

考陶德艺术学院,伦敦

1885—1887年 67cm×92cm 布面油画

圣维多利亚山位于艾克斯附近,对塞尚来说,这是一个十分独特的地标,也是他极爱描绘的主题之一。从19世纪80年代直到他去世,画家多次描绘了这一场景,包括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位置来观察圣维多利亚山,也包括以不同的方式、不同的程度来展现圣维多利亚山,甚至还有一部分是看起来处于未完成状态的作品,使观画者对于塞尚的工作方法和他极具建设性的笔触有了更多的洞察和了解。在这幅作品中,前景的树木和枝叶,中景起伏的田野和建筑物,远景连绵的山脉和辽阔的天空,被依次展现在了画布上。画家一方面保留了印象主义的光学现实主义,将自然场景的秩序清晰地描绘出来,尽管画面中的光线和色彩都如同图案一样鲜明,但仍令人感受到它是自然存在的,而非人为强加的;另一方面又放弃了用传统的透视法来表现从前景到远景的景深效果,而是将所有物体都放置到同等的平面上来进行绘制。这是塞尚对深度描绘的创造性探索,也是对立体主义发展产生深远影响的风格展现。

画面右侧中间部分出现的阿尔克溪谷高架桥,也曾多次出现在画家其他关于圣维多利亚山的主题作品中。这是一座连接艾克斯和马赛的铁路桥,跨越于阿尔克溪谷之上。但实际上,阿尔克溪谷和高架桥都离画家居住的地方及画中的城镇很远,塞尚就是以这种将远处景物也拉进至眼前的方式来进行创新性探索的。

树叶的描绘方式表现出典型的塞尚式笔触特点,将色彩倾斜且平行地并置,通过色块之间的间隔来调整画面整体的构架,让空气和光线与物体和平共处,使风景具有真实性。

塞尚在画中并未以描述性的绘画方式来表现距离的远近,而是通过色块的大小关系来表示物体的形状和空间,因此即便是主观性地改变了风景的结构,也仍然给人以较为自然的感觉。

塞尚创作的其他圣维多利亚山主题作品

圣维多利亚山

纳尔逊-阿特金斯艺术博物馆,堪萨斯

1902—1906年 66cm×82cm 布面油画

圣维多利亚山

私人收藏

1888—1890年 65cm×81cm 布面油画

圣维多利亚山和阿尔克溪谷高架桥

大都会艺术博物馆,纽约

1885—1887年 65.4cm×81.6cm 布面油画

圣维多利亚山

苏格兰国家美术馆,爱丁堡

1890年 55cm×65cm 布面油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