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食恐龙大揭秘
体形巨大之谜
众所周知,现在地球上最大的陆地动物是大象。不过,在亿万年前,很多生活在陆地上的植食恐龙,都要比大象大上许多,有的恐龙的重量甚至能抵得上几十头大象。为什么恐龙能长那么大呢?
在蜥脚类恐龙中,很多都是“大块头”。比如马门溪龙、雷龙、梁龙、腕龙,等等。值得一提的是,它们大多数都生活在侏罗纪时期。那么,为什么侏罗纪时期的恐龙能长这么大呢?这还要从当时的环境说起。
与三叠纪时期炎热干燥的气候相比,侏罗纪时期的气候要温暖湿润许多。而植物在这样的气候滋养下,生长得越来越繁茂,从而形成一片片由针叶类、苏铁类和蕨类植物构成的茂密森林。
植物的长势喜人,连带着以植物为生的恐龙也变得多了起来。而只要不是意外死亡,很多植食恐龙基本一生都会持续长大。极强的成长性,再加上充足的食物,导致这些家伙的块头越长越大。等到了侏罗纪晚期,巨大的植食恐龙已经随处可见。
巨大的体形为很多植食恐龙带来了便利。比如,当肉食恐龙想要袭击它们时,只要看上一眼那如山一般巍峨的体形,一些捕食者就会知趣地离开。
四足或两足行走
在世界各地都发现了许多恐龙的脚印化石,通过研究它们,我们不但能知晓恐龙的类型、体长、身高等数据,甚至还能区分它们的走路方式呢!
比如说,一些恐龙的脚印化石是两行排列的,并且很有规律,那就基本能断定这种恐龙是双足行走的;而如果一些脚印化石相互叠压,杂乱无章,形状怪异,这就可能是四足行走的恐龙留下的。因为这类恐龙在行走过程中,前后脚会相互踩踏其脚印。
古生物学家经过认真研究后发现,恐龙的行走方式主要由它们的体形大小以及四肢长短决定。像蜥脚类恐龙中体形笨重的大家伙,基本只能用粗壮的四肢行走;而那些前肢短小、后肢粗壮的鸟脚类恐龙,则会靠双足行走。当然,也存在双足和四肢并用的走路方式,比如肿头龙。
居住环境各不同
顾名思义,植食恐龙是靠吃植物为生的。不过,这并不意味着它们爱吃同一种植物。有的喜欢吃蕨类和针叶类的叶子,有的喜欢吃沼泽中的水草。而产生这些差异的原因就在于它们生活环境的不同。
沼泽
剑龙、角龙、甲龙等植食恐龙生活在广阔的沼泽地带。因为它们普遍比较矮,因此只能吃一些高度较低树木的叶子或者灌木类植物。
水边
很多植食恐龙喜欢生活在水边。长久以来,古生物学家们一直有个猜想:那就是一些沉重的蜥脚类恐龙很可能喜欢在水中行走,这样做不仅是为了取食美味的水草,还可以利用水的浮力,来减轻自身的体重。到20世纪80年代,人们根据以往发现的恐龙遗址判断,它们大多数生活在水边、平原等地带。而在靠水的岸边生活有利于恐龙饮水,这对它们来说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
森林
生活在森林里的植食恐龙有很多,比如峨眉龙、蜀龙等。森林环境对于植食恐龙来说,简直就是天堂。在这里,它们完全不必为食物发愁。此外,森林还能对植食恐龙起到很好的保护作用,使它们不容易被捕食者发现。
独居或是群居
随着恐龙的灭绝,如今我们只能通过各种化石来了解它们的“生平”。世界各地恐龙化石的出土,使人们渐渐了解到,根据种类的不同,植食恐龙分别过着群居和独居的生活。证据就是人类发现的时而聚集,时而分散的恐龙化石了。
古生物学家推测,如同现在的植食动物一样,大多数植食恐龙会选择群居生活。这样做不仅可以保护好脆弱的幼崽,而且可以保证自身的安全,它们可以聚集在一起共同对付捕食者。
交流的技巧
每种动物都有独属于自己的交流方式,恐龙也不例外。古生物学家参照现代动物,推测恐龙也会用气味、吼叫、鸣声之类的方法进行沟通交流,向同伴或者敌人传达自己的意图和目的。
可能有人会奇怪,副栉龙头顶那长长的东西是做什么的?古生物学家推测,那很可能是它们的发声器官。每当遇到危险时,副栉龙会用头上的冠饰发出急促的声音来告诉同伴:有敌人!
就像雄孔雀在繁殖季节开屏一样,有些恐龙为了追求异性,会在头上长出巨大的头冠,又或者在脖子上生出彩色褶皱来炫耀自己。不过,也有人认为,这些装饰也可能是在警告敌人不要靠近自己或侵犯自己的领地。
古生物学家在研究一些恐龙化石时发现,某些恐龙的鼻孔已经演化得很完善,因此,它们的嗅觉应该很敏锐。灵敏的嗅觉不仅能帮助恐龙寻找食物和同伴,还可能会帮助它们去寻找自己的宝宝。
神奇的恐龙蛋
目前最早的恐龙蛋化石19世纪在法国出土。当时谁也不清楚这是什么动物的卵。直到20世纪后,古生物学家才做出了判断:这是一颗恐龙蛋!这时,人们才知道,恐龙竟然是一种卵生动物!
由于恐龙种类的不同,它们蛋的形状、大小也不尽相同。其中,小的个头与鸭蛋、乒乓球差不多,大的直径可超过50厘米。恐龙蛋的形状差别很大,有椭圆形、圆形、扁圆形、橄榄形等。
另外,恐龙蛋的外表也随着时间的推移,进行了一系列演化。早期的恐龙蛋表面基本都很光滑,很少见到太过“标新立异”的。等到了白垩纪时期,恐龙蛋的外表则变得凹凸不平,还会有各种花纹。古生物学家推测,这种变化可能是为了增加蛋壳的硬度,从而提高小恐龙的发育和存活机会。
大多数恐龙在生产之前,都会先修建一个窝。不过,很多恐龙妈妈并不怎么擅长筑巢。它们往往只是在土地上挖一个圆坑,以此应付了事,个别还会在里面加些柔软的叶片。还有的恐龙会先在地面上垒起土堆,然后挖一个坑,再稍加修理就完工了。虽然这些步骤听起来很简单,但对于恐龙而言,做起来则要费上不少事。
恐龙筑好了窝,就会开始产蛋。值得一提的是,根据蛋形状的差别,恐龙妈妈的产蛋方式也不同。举个例子,产长椭圆形蛋的恐龙妈妈会把蛋产在窝的四周,所有的蛋都是两两一起,呈辐射状排列,产完一层蛋后埋上一些土再产蛋,最后扒一些泥草盖上。而产圆形蛋的植食恐龙,会把蛋随意地产在窝里,然后再扒一些泥沙掩埋上。
那么,恐龙在产完蛋后会不会像母鸡一样坐在上面呢?这一点古生物学家还没有完全搞清楚。不过他们根据现在的爬行动物的孵化方式推测,这些蛋一般都会靠吸收阳光的热量来孵化。也许只有部分长羽毛的恐龙才会像母鸡孵蛋一样,完成后代的繁衍。
恐龙宝宝的抚育
恐龙的幼崽与现生鸟类一样,会在蛋内发育成形。古生物学家推测,恐龙宝宝在蛋内会吸收类似于蛋黄的营养物质,然后慢慢成长。等到发育成熟后,小恐龙就会破壳而出!
小恐龙出生后,第一件大事就是觅食。但在危机四伏的中生代,脆弱的它们很容易被其他成年恐龙捕食。那么,小恐龙们究竟会怎么保护自己呢?难道是依赖爸爸妈妈的庇护吗?
在北美洲发现的慈母龙化石,表明有的恐龙父母是会照顾小宝宝的。小恐龙出生后会乖乖留在原地,等待父母照顾它们。这时,父母会有一方出去觅食,另外一方守在窝的附近。外出的一方会带来水果和种子给孩子们享用,如果找不到这些,它们还会把坚硬的植物嚼碎后再喂给孩子,呈现一副典型的好父母形象。古生物学家根据慈母龙照顾幼崽的行为推断,大多数鸭嘴龙应该都会抚育后代。
当然,等到小恐龙差不多能独立生活时,它们会迫不及待地加入自己的家族中,这一点在群居生活的植食恐龙——鹦鹉嘴龙身上体现得尤其突出。在中国辽西地区,人们发现过一件成年鹦鹉嘴龙保护多名幼崽的群体化石。这件群体化石充分表明,鹦鹉嘴龙宝宝对家族的依赖性。它们会跟随父母及其他同伴一同外出觅食。而为了保护小宝宝,成年个体会把小宝宝围在中间。
原来一个个都是“老寿星”
恐龙到底能活多久呢?这是一个问题。不过,古生物学家认为,我们能从它们的现代亲戚——其他爬行动物以及鸟类身上寻觅到一些信息。
据了解,南美洲蟒蛇的寿命可达32岁,鳄鱼的寿命最高接近150岁,不过,寿命更长的要数龟类。那些生活在马达加斯加岛和加拉帕戈斯群岛上的龟类的寿命最长可达200岁。由此可见,恐龙的寿命也不会太短。
目前,古生物学界流行着一种推测恐龙寿命的方法,那就是根据其骨骼化石上类似树木年轮的生长环带信息。通过对几种恐龙的骨骼测试后,古生物学家惊奇地发现:一般情况下,植食恐龙的寿命在100岁以上。然而,这还不是它们自然死亡的年龄,因为恐龙化石大多不是恐龙自然死亡后形成的。
另外,古生物学家还推测,正常情况下,植食恐龙很有可能活到200岁,而且个体越大,寿命越长。这样看来,植食恐龙的寿命要比肉食恐龙长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