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入门七讲(图解版)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一讲 中医入门七堂课

第1课 阴 阳

阴阳学说是我国古代朴素的辩证法思想。古人认为,世间任何事物都具有既对立又统一的阴阳两个方面,经常不断地运动和相互作用,这是一切事物运动变化的根源。

人的身体也是如此。《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说:“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故治病必求于本。”认为人体的生理活动、疾病的发生发展等,也超不出阴阳这个根本。因此,想要掌握疾病的发展过程,探求疾病的本质,从而获得满意的疗效,就必须探求人体的阴阳变化情况。

*什么是阴阳

阳代表事物具有动的、活跃的、刚强的等属性的一方面。阴代表事物具有静的、不活跃的、柔和的等属性的一方面。相互联系的事物,也可以分为阴阳两面。例如,天为阳、地为阴,日为阳、月为阴,火为阳、水为阴,男为阳、女为阴,昼为阳、夜为阴等。以身体为例,肉体为阴,生命活动为阳;内在的脏腑为阴,外露的皮毛为阳;腹为阴,背为阳等。

*阴阳的变化规律

阴阳具有对立制约的关系,即阴阳双方在一个统一体中会相互斗争、相互排斥和相互制约。这种对立制约维持着阴阳之间的动态平衡,从而促进事物的发生、发展和变化。人体的生理、病理等,也体现着阴阳的对立制约关系,所以中医治病会“动极者镇之以静,阴亢者胜之以阳”,务求使阴阳双方相互制约达到协调平衡,即“阴平阳秘,精神乃治”。

阴阳之间的对立制约关系一旦失衡,就会发生疾病,出现“阴胜则阳病,阳胜则阴病”“阳虚则阴盛”“阴虚则阳亢”等情况。

阳依附于阴,阴依附于阳,它们相互滋生、相互依存,任何一面都不能离开另一面而单独存在。

以人体活动为例,器官的机能活动(阳)必须依赖于营养物质(阴)的供给;而营养物质又依靠脏器的机能活动化生。因此,营养物质是机能活动的物质基础,机能活动是化生营养物质的动力。这种相互依存、互相化生的关系贯穿于整个生命活动的全过程,一旦“阴阳离决”,生命就将告终。

阴阳双方在对立互根的基础上永恒地运动变化着,不断出现“阴消阳长”与“阳消阴长”的现象,这是一切事物运动发展和变化的过程。例如:从冬至春至夏,气候由寒逐渐变热,是一个“阴消阳长”的过程;由夏至秋至冬,由热逐渐变寒,则是一个“阳消阴长”的过程。

在人体中,各种机能活动(阳)必然要消耗一定的营养物质(阴),这也是阳长阴消的过程;反之,各种营养物质(阴)的化生,又必须要消耗一定的能量,而这就是阴长阳消的过程。正常生理状态下,这种阴阳消长始终处于一种动态平衡,如果这种状态被打破,失去平衡,将造成某一方面的偏盛或偏衰,从而导致疾病发生。

临床的不同证候也存在阴阳消长的情况。例如,阴盛则见寒证,如受冷后出现胃寒腹痛、腹泻等;阳盛则见热证,如急性肺炎有高热口渴、皮肤红等急性热病症状。阴虚,则 “阳”相对突出,因为热属阳,故阴虚多见热证(虚热);阳虚,则 “阴”相对突出,因寒属阴,故阳虚多见寒证(虚寒)。

同一体的阴阳,在一定的条件下,当其发展到一定的阶段,其双方可以各自向其相反方面转化,阴可以转为阳,阳可以转为阴,称之为“阴阳转化”。

如果说“阴阳消长”是一个量变的过程,那么转化便是一个质变的过程。《素问》中说 “重阴必阳,重阳必阴” “寒极生热” “热极生寒”。寒“极”时,便有可能向热的方向转化,热“极”时,便有可能向寒的方向转化。如某些急性热病,由于邪热极重,大量耗伤机体正气,在持续高热的情况下,可以突然出现体温下降、四肢厥冷、脉微欲绝等阴寒危象,这种病症变化即属由阳转阴。

掌握阴阳互根、阴阳消长、阴阳转化的规律,就可以做到执简驭繁,洞察病情的发展规律,从而进行正确的辨证施治。

*阴阳学说在医学中的应用

阴阳学说对中医起着核心指导作用,它既说明了生理、病理的整体观念,也指出了诊断治疗的一般规律。

人体的生理结构和功能都可以用阴阳来概括。

人体若阴阳失衡,就会表现出各种症状。古人对症状的分类,也是用阴阳来表示的。阳(热)证,一般表现为发热、口渴、脉数(快)等。阴(寒)证,一般表现为不发热、口不渴、手足冷、脉迟(慢)等。这就是《黄帝内经》所说的:“阳胜则热,阴胜则寒。”

疾病虽然很多,但在中医看来,其属性不外阴阳两类。从疾病发展部位来看,不在表(阳),就在里(阴);从疾病性质来看,分为热证(阳)、寒证(阴);从疾病发展趋势来看,可有实证(阳)、虚证(阴)。分清了疾病的阴阳两个方面,再根据阴阳的盛衰虚实,结合其他辨证法则,就可进行辨证用药。

阴阳失调是疾病的基本病机,而阴阳偏盛、阴阳偏衰、阴阳互损则是其基本形式,中医治病的原则是协调阴阳,针对不同的失衡状态做相应的纠正,从而恢复阴阳的相对平衡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