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血锋刃:全球冷兵器精选100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冷兵器的发展历程

冷兵器出现于人类社会发展的早期,由耕作、狩猎等劳动工具演变而成,随着战争及生产水平的发展,经历了由低级到高级,由单一到多样,由庞杂到统一的发展完善过程。世界各国、各地冷兵器的发展过程各有特点,但基本可归结为石兵器时代、铜兵器时代、铁兵器时代、冷热兵器并用时代。其中石兵器时代延续的时间最长。火器时代开始后,冷兵器已不是作战的主要兵器,但因具有特殊作用,故一直沿用至今。

石兵器时代

石兵器时代从原始人学会制作劳动工具——石斧、石刀等开始,到夏朝青铜兵器问世以前,大约历经五六十万年之久。从出土的石兵器判断,中国最古老的兵器是古代猿人采集燧石、角岩等原料,经过敲打、磨制而成的,有扁、圆、方等各种不规则的形状。人类的祖先依靠这些既是劳动工具又是防卫武器的器具,围兽捕猎、刀耕火种,顽强地生存并得以进化发展。到旧石器时代末期,人们已能制造出石矛、标枪、石斧等兵器,进而发明了抛射兵器——弓箭。

石兵器时代人们正在制造工具

新石器时代,石兵器的制造技术已有很大进步,种类日渐增多。中国考古工作者曾在浙江省发掘出土了一批石兵器,有石斧、石铲、石锄、石镰和石戈等。这些石兵器多采用硅质石灰岩、千层岩等石料,经过精心敲打、琢磨、钻凿而成。从这些石器中已能初步划分出打击型兵器(如锤、斧)和切砍型兵器(如刀、镰、戈)等。当时较为先进的石兵器有石戈、石刀、石矛等,它们为后来冷兵器的发展奠定了根基。与此同时,人们还借用兽骨、蚌壳、竹木等材料制作兵器。

石兵器时代制造的工具

在原始社会,石兵器本身也是劳动工具。那时人与人之间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结成一个个部落。为了争夺有限的生存资源或掠夺婚姻,部落与部落之间常常发生械斗,甚至爆发较大规模的战争。出于战争的需要,人们手中的劳动工具越来越多地演变为兵器,促使兵器走出原始时期,与劳动工具分道扬镳。进入阶级社会之后,战争具有了阶级斗争的性质。这些具有独特形制和专门作用的战斗器具才演变成真正意义上的兵器,它连同军队一并成为统治阶级的垄断工具。

铜兵器时代

在原始社会后期,中国就已经掌握了天然铜的冶炼技术及其器具的制造和使用方法,随后又掌握了青铜冶炼技术。夏代末期,以青铜为制造材料的第一代金属兵器登上了历史舞台,冷兵器正式从石兵器进入了铜兵器的时代。古代的青铜实际是红铜与银锡熔炼的合金,用它铸造的器物呈现青灰色或青绿色,所以称之为青铜器。

近代仿制的青铜武器

商代的生产力比夏代更有发展,特别是青铜手工业。奴隶主为了镇压奴隶的反抗和掠夺的需要,建立了规模更大的军队,需要更多的兵器,从而促进了兵器制造业的发展,提高了青铜兵器的制造技术水平。其中最明显的是青铜冶炼工艺的进步,当时已经由矿石混合冶炼铸造的初级阶段,发展到由铜与锡(或铅)来冶炼的高级阶段,为制造较精良的兵器奠定了基础。商代制造的青铜兵器,已经出现格斗用的长杆戈、矛和战斧,远射用的弓箭,护身用的短柄刀剑,以及防护装具青铜胄、皮甲、盾等。同时出现了既具有较强攻击力,又具有防卫力的战车。其中,商代前期以制造适应步兵战斗需要的戈和盾为主,后期以制造战车和适应战车需要的长柄戈、矛、戟和弓箭为主。

周朝建立以后,由官员司空管理兵器制造之事。到了春秋时期,由于铜矿开采和冶铸业的兴盛,青铜兵器制造技术有新的突破,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青铜制造工艺的配方有了科学的比例;二是青铜兵器已向最初的标准化与规范化发展;三是复合剑的创制。春秋时期诸侯征战,南方的吴越地区,其铸剑水平远远超过中原诸国,出现了许多传奇式的铸剑大师,如欧冶子和干将、莫邪夫妻,他们的铸剑故事一直流传至今。

铁兵器时代

世界上最早制造铁器的是小亚细亚(今土耳其境内)的赫梯人,时间在公元前1400年左右。约在公元前1000年,古希腊和古罗马开始普遍使用铁制的工具和兵器。约在公元前500年,欧洲大陆普遍使用铁器。在欧洲人传入铁的运用之前,美洲及大洋洲是没有铁器时代的。

中国最早的关于使用铁制工具的文字记载,是《左传》中的晋国铸铁鼎。在春秋时期,中国已经开始在农业、手工业生产上使用铁器。到了战国时期(公元前475年~公元前221年),中国冷兵器逐渐由铜兵器时代进入了铁兵器时代。当时正逢群雄争霸,各诸侯国之间的战争日趋频繁。为了适应战争的需要,各诸侯国都设立了专造兵器的作坊,使兵器制造的品种和数量大为增加,质量也有很大的提高。据说,战国时期有铜山467座,铁山3690座。人们逐渐掌握炼钢技术后,开始由制造少量的宝剑,发展到大量生产各种铁兵器,从此铁兵器逐渐取代青铜兵器的地位。

铁兵器时代士兵装备的装甲

中国冶铁业出现的时间虽晚于西亚和欧洲等地,但其后发展迅速,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一直处于世界冶金技术的前列。一般来说,人类冶铁炼钢技术的发展都经过了熟铁(块炼铁)、生铁到钢的三个阶段。熟铁是含碳量很低(0.08%以下)的软钢,不能制造需要相当硬度的兵器,在已出土的古代兵器中,用熟铁制造的极少;生铁的含碳量大约在1.7%~3.4%之间,性硬而脆,耐磨性强,适于铸造而难于加工;钢的含碳量在0.08%~1.7%之间,低碳钢韧性好,高碳钢硬度高,是制造各种兵器的最佳材料。由生铁炼钢,其温度需达到1500摄氏度以上,在古代很难做到,但由于战国晚期的冶金工匠已经较好地掌握了熟铁固态渗碳炼钢的技术,因而钢的产量迅速增加,为钢铁兵器的大量制造提供了丰富的原材料。用熟铁或低碳钢经渗碳制造的宝剑,刃口锋利而坚硬,而芯部柔软,不易折断。

冷热兵器并用时代

火器是中国古代对火药兵器的简称。早在公元1044年以前,中国北宋军队已经装备有多种早期的火器了。这标志着中国古代兵器的发展步入了新时代。

火药起源于中国古代的炼丹术,其三种主要成分都是炼丹术中常用的药物。将火药用于兵器制造并投入实战,在中国约开始于唐代末年。公元907年,郑璠攻打豫章城(今江西南昌)时,曾利用“发机飞火”烧毁该城的龙沙门。这一战例一般被认为是火器出现的最早战例。公元975年,北宋军队征讨南唐时曾使用过以弓弩发射的火箭和以炮(发石机)抛射的火炮,正是因为改用装有火药的弹丸来代替石头,“炮”字的偏旁才从“石”改为“火”。

黑火药

北宋时人们已懂得在火药三种主要成分的基础上,为达到不同的军事目的而增减配方中的其他成分,制造出作用不同的火药兵器。整体而论,北宋时期虽已掌握了火药的生产技术,生产了性质不同的火药兵器,但仍属火器制造的初级阶段;现代枪械雏形的管形火器还没有出现。尽管如此,将火药用于兵器制造,实在是兵器发展史上划时代的里程碑,从此冷兵器时代过渡为火器和冷兵器并用的时代。火器登上战争舞台,预示着将导致军事史上的一系列变革,终将使战争的面貌彻底改观。

火器在中国的使用自北宋经南宋、元、明到清朝第一次鸦片战争以前,持续约9个世纪。在此期间,随着火药性能的提高和新技术的应用,新的威力更大的火器不断问世,并在战争中起着越来越大的作用。但是清代特别是18世纪中叶以后,火器发展停滞。直至第一次鸦片战争,中国古代火器始终和冷兵器并用。

而在欧洲,冷兵器和火器并用的时代大约始于14世纪70年代。当时正逢英法百年战争期间,处于反攻阶段的法国将大批从阿拉伯传来的大炮应用于攻城战,欧洲第一批炮兵的出色表现使得攻城战不再是带有重大伤亡的冲锋肉搏,只用炮火就可能使城墙打开无法弥合的缺口。同一时期,法国军队也出现了火枪兵,与炮火轰击对方阵地相呼应,应用于野战上射击冲锋的敌人。火枪因射程远、穿甲性能高,使30年前还在法国耀武扬威的英国弓箭兵难以与之抗衡。从此时起,弓箭在各个国家开始被火枪淘汰。1550年左右,西欧弓箭兵已经全部绝迹,改用火枪。但即使到了1750年,作战冲锋的主要力量仍然是挥舞马刀的骑兵和拿着长矛的步兵。

17世纪的荷兰火枪手

真正的改变出现在1800年左右的拿破仑战争中。因为拿破仑对火炮配置的划时代革新和各国火枪性能的不断提升,使仅用冷兵器冲锋的步兵伤亡惨重,因此长矛兵完全被火枪兵所取代。不过骑兵因为冲锋速度快、马刀砍杀威力巨大,因此延续到了1900年。导致使用冷兵器的最后一个兵种——骑兵也衰败的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机枪的出现和发展;二是更高效高速并且可以配置机枪的摩托化部队成为战场新宠。至此,欧洲的整个冷兵器时代终于终结了。

20世纪以来,冷兵器在战场上所能起到的作用越来越小,但它并没有完全退出战争舞台。时至今日,刀、匕首和弓弩等冷兵器由于具备一些热兵器所不具备的优点,如隐蔽性强、利于野外生存等,仍然是许多国家特种部队或执法机关的得力助手。

现代军队装备的复合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