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1.2.1 研究思路与内容安排
本书的研究围绕“居民幸福感”和“财政民生支出”两个核心变量逐步展开,按照“问题提出—文献回顾—经验假说—实证研究—政策建议”的思路撰写,这一研究范式贯穿于各章。本书具体的研究思路与分析框架如图1.1所示。
图1.1 本书的研究思路与分析框架
本书主要包含七章内容,具体结构安排如下:
第一章是导论。简要介绍了本书的研究背景、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以及主要的创新点。
第二章是相关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首先在廓清民生财政概念的基础上,界定本书所涉及的财政民生支出的层级范围,并从德性和幸福观的关系出发,梳理了幸福的哲学演变脉络,界定居民幸福感的概念;其次,对财政民生支出优化及财政支出对居民幸福感影响的国内外研究进行了较为全面的文献综述。
第三章是对中国财政支出与居民幸福感的现实考察。本章首先分析了1950年以来中国财政支出规模与结构的演变情况,以及2002—2013年财政民生支出的变化情况;其次,利用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2003—2013)数据,分析了中国10年间居民幸福感的变化趋势及群体异质性特征。
第四章实证检验了财政教育支出对社会阶层与居民幸福感的影响。本章在构建教育场域理论的基础上,基于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2010—2015)和中国劳动力动态调查数据(CLDS2014),利用双变量Probit模型将财政教育支出、社会阶层与居民幸福感放在统一的分析框架下,考察了财政教育支出分别对社会阶层和幸福感的作用机制,以及社会阶层在财政教育支出影响居民幸福感的链条中的中介机制。
第五章在准确界定宽口径社会保障支出(包含社会保障与就业支出、财政医疗卫生支出和社会保险基金支出等)的基础上,基于1990—2013年中国31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的面板数据,从人均社会保障支出和社会保障水平两方面测算了社会保障支出的地区差异;并结合中国综合社会调查数据(CGSS2013),利用有序Probit等模型考察了社会保障支出及其地区差异对居民幸福感的影响机制。
第六章通过构建地方政府在环境治理和提升居民幸福感层面的行为分析框架,利用混合Logit面板模型及有序Logit等方法,借助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2003—2013)提供的微观数据匹配地方政府的宏观数据,实证分析了中国138个地级市政府的环境行为对居民幸福感的影响机理。
第七章是研究结论与展望。本章对本书的理论和实证研究的主要结论进行总结,在此基础上提出政策启示与建议;最后指出本书的研究不足以及未来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1.2.2 研究方法
为保证研究结论的稳健性和可靠性,本书综合运用多种计量方法、多个数据来源及多学科的视角,检验财政民生支出对居民幸福感的影响。具体而言,本书采用的研究方法主要有:
第一,规范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并以实证分析为主。本书在全面梳理国内外财政支出与居民幸福感关系的相关文献的基础上,适当地进行理论分析并提出研究假设;在此基础上构建合适的微观数据库进行实证检验,力图使规范分析与实证分析相辅相成。
第二,多个数据库和多种微观经济计量方法的综合运用。现代研究更多是从迅速增长的数据中挖掘现象与事实,主流研究也因此转向实证微观经济学。近年来对幸福感的研究更是如此。基于居民幸福感的量化要求,本书也通过挖掘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世界价值观调查组织(WVS)、中国动态劳动力调查(CLDS)及盖洛普世界民意调查(Gallup)等涉及中国的微观数据库,构建本书研究所使用的有效样本。针对数据的离散有序特征,运用Stata、R和Arcgis等计量统计软件,采用最小二乘法、有序Probit、有序Logit、双变量有序Probit模型以及混合Logit模型等多种计量方法,检验财政民生支出对居民幸福感的影响机制。
第三,跨学科交叉研究法。财政民生支出的概念在财政学的发展中已逐渐明晰且层级范围易于界定,而居民幸福感难以使用某单一学科的研究方法和术语界定。幸福取决于生物机能、个人心理和社会经济制度等,需要跨学科的交叉研究方法。本书在梳理哲学、生物学、心理学和社会学等学科关于幸福感研究的基础上,界定了本书所涉及的居民幸福感的内涵和外延。其次,在财政教育支出方面引入了社会学领域中的社会阶层认同及其流动的概念,以识别它对居民幸福感的间接作用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