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合资源打响品牌开创遵义体旅融合发展新局面
——遵义市2019年体育旅游发展报告
引言
2016年以来,国务院办公厅、原国家旅游局等部门发布了一系列关于促进、推动体育旅游发展的文件,从国家层面描绘了体育旅游发展的蓝图,体育旅游迎来政策风口。为贯彻落实国家“一带一路”战略部署和《国家旅游局 国家体育总局关于大力发展体育旅游的指导意见》,国家体育总局、原国家旅游局联合发布《“一带一路”体育旅游发展行动方案》。为加快贵州省体育旅游产业快速发展,贵州省出台了《贵州省“十三五”体育发展规划》《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贵州省创建全国体育旅游示范区的意见》等纲领性文件。遵义市围绕建设黔川渝接合部中心城市目标,将体育事业与大旅游集合起来,在体旅产业融合发展上持续发力,通过整合体育产业与旅游产业资源,聚焦山地户外运动和民族传统项目品牌打造,深度挖掘山地民族特色体育和山地旅游资源,大力发展山地体育旅游产业,开创遵义体旅融合发展新局面。
一、精心谋划,加强体育旅游精品项目编制
深入贯彻落实《贵州省100个生态体育公园规划建设标准》文件要求,充分利用遵义市体育旅游精品线路、生态体育公园、户外运动基地等体育旅游特色资源,积极做好中国体育旅游精品项目申报、推介工作。通过整合体育旅游资源,各县(市、区)编制遵义市桃花江健康旅游示范基地、汇川区娄山关·海龙屯山地户外基地、中国茶海景区体育休闲旅游度假区、凤冈“茶海之心”山地户外体育旅游基地、习水县箐山山地户外体育旅游休闲基地、红花岗区金鼎山镇拓路士(SRT)户外绳索垂直训练基地等30余个健康旅游示范基地规划及山地户外生态体育公园建设,涉及攀岩、汽车露营、探险、徒步、漂流等山地旅游户外健康旅游运动项目。遵义市余庆松烟万亩茶海生态体育公园被国家体育总局命名为国家体育产业示范项目。“娄山关·海龙屯国际山地户外运动挑战赛”“中国·遵义赤水河谷国际公路自行车邀请赛”“中国·土城北纬28.3度最美森林穿越挑战赛”等项目入选中国体育旅游精品项目,“中国第一骑游小镇——松烟骑行线路”被授予“十佳精品项目”。
二、整合资源,加大体育旅游基础设施建设
贯彻落实《中共遵义市委关于建设黔川渝接合部中心城市的决定》文件要求,加快推进黔川渝接合部大旅游、大健康等中心任务涉及体育基础设施建设,重点完成了赤水河谷山地自行车赛道、湄潭翠芽27°生态体育公园、汇川区莲花山生态体育公园、道真玉龙谷体育湿地公园、正安县生态体育公园、余庆县松烟镇自行车骑游生态体育公园等建设任务。鼓励支持各地利用闲置厂房、仓库、旧校舍和“四荒”(荒山、荒沟、荒丘、荒滩)改建全民健身场地,不断增加健身步道、自行车赛道和文体广场等场地数量,进一步完善全市所有体育运动公园的骑行、步道功能和强电、路灯等配套工程。健全遵义市奥林匹克场馆中心、贵州卧龙湖水上运动基地、汇川文化体育公园等新建公共体育场馆功能,建立各项规章制度和长效管理工作机制,实现标准化管理。通过招商引资引进国奥控股集团建成中国足球运动学院西南分院,目前已完成招生及测试选拔工作,引进专业教练、专业管理团队实行半军事化的管理,在全国范围内广泛宣传扩大影响力。
发挥优势,大力促进红色旅游发展。近年来,我国红色旅游方兴未艾,这其中既有国家政策的导向作用,也有因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引发的精神消费需求的增加。红色旅游作为一种以红色资源为基础的精神文化产品,是我国近代革命史的重要资源,亦是我国旅游产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据中国旅游研究院测算,2018年国庆假期,十一长假期间,全国共接待国内游客7.26亿人次,同比增长9.43%,实现国内旅游收入5990.8亿元,同比增长9.04%。旅游市场的假日产品供应丰富,红色旅游、乡村旅游等旅游消费活动高涨。红色旅游分外红火,在其中格外亮眼,贵州遵义会议会址、习水土城等红色旅游景区接待游客量均超过5万人次。提到贵州,无人不知遵义;提到遵义,无人不晓遵义会议会址。遵义红色旅游像是一张名片,深深地印刻在人们心中。
重点发力,强力推进生态体育公园建设。全民健身时代,生态体育公园应运而生。生态体育公园主要涵盖运动、休闲、观景、医疗、儿童乐园等设施,将体育运动融入优美舒适的生态环境中,打造集绿色生态、休闲游憩、全民健身、民俗传承、综合配套服务等功能为一体的体育公园,满足娱乐休闲、健身运动、文化民俗传承等不同需求。生态体育公园之所以能在全世界迅猛发展,其主因是它为人们提供了一个惬意舒适的绿色生态空间,满足了人们对于“运动、休闲、怡情、养性”的需求,这也正是生态体育公园生态价值的集中体现。2016年6月,在全省基本公共体育服务体系暨生态体育公园建设现场推进会上,贵州省体育局局长表示,未来五年贵州省将加快山地自行车、河谷漂流、登山攀岩、徒步、定向越野、龙舟比赛等民族、山地、特色体育运动项目发展。依托自身资源,念好“山字经”,书写“水文章”,建设一批徒步、骑行、越野、滑翔、攀岩、漂流、野钓、露营等户外体育设施及山地休闲体育旅游小镇,推动体育与旅游等事业融合发展,实现体育生态化、生态体育化,体育旅游化、旅游体育化。遵义生态体育公园以“绿色、体育、多彩贵州”为主线,重点突出体现公园的生态环境功能,彰显园区的生态价值,从而达到服务全民健身、宣扬多彩贵州的目的。遵义持续推进生态体育公园建设,除汇川区莲花山生态体育公园、习水县箐山森林生态体育公园、凤冈生态体育公园、桐梓县东山生态体育公园等已建或在建的生态体育公园,应根据实际情况,合理布局,深入贯彻落实《中共遵义市委关于建设黔川渝接合部中心城市的决定》,加快推进黔川渝接合部文化、康养、大健康等中心任务中涉及体育基础设施建设,重点完成湄潭翠芽27°生态体育公园、道真玉龙谷体育湿地公园、正安县生态体育公园等建设任务。
扎实推进,全民健身实施计划。做到“四个加强”。一是加强体育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各地在充分利用好“一场两馆”和学校体育场地的同时,鼓励支持各地利用闲置厂房、仓库、旧校舍和“四荒”(荒山、荒沟、荒丘、荒滩)改建全民健身场地,不断增加健身步道、自行车赛道和文体广场等场地数量。二是加强农民体育健身及全民健身路径工程建设。在争取中央资金及省级项目的同时,各级要加大自身财政的投入,做到省、市、县联动,严格按照市委、市政府关于下发《遵义市全民健身实施计划(2016~2020年)》文件要求全面完成。三是加强全民(群众)健身站点建设。各县(市、区)新增全民健身站点各5个以上。结合健身气功试点改革工作,强化对健身气功站点的建设、管理与监督工作。四是加快国民体质监测中心建设。加快市级国民体质监测中心建设,完善办公设施设备和后台服务,落实专业性业务人员,加大培训力度,完成全年500人以上的体质监测工作。进一步履行好体育公共服务职能,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和长效管理工作机制。做好体育产业专项调查工作。进一步抓好全市体育产业专项调查和第七次全国体育场地普查工作的前期准备,并按工作要求保质保量按期完成横到边、纵到底,全覆盖的专项调查工作。
大力发展民族传统性体育项目。2012年贵州省政府印发的《贵州省全民健身实施计划》中明确提出要重视发展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和传承民间传统体育,发展“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之乡”。2015年年底国务院印发的《关于沿边重点地区开发开放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见》明确提出“积极发展体育旅游、旅游演艺”等。2016~2020年的“十三五”规划中提出:“促进少数民族传统事业发展,推动民族地区健康发展,加快发展现代文化产业,推进文化、旅游、科技、体育产业融合发展。”2017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加快推进体育强国建设”的要求,扎实推进少数民族特色体育事业加快发展。这些政策的出台为贵州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旅游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是我国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内容丰富多彩,反映了各少数民族的历史传承及民族文化。其中,一些人们喜闻乐见的项目,具有很强的观赏性及参与性,如仡佬族的打篾鸡蛋、推屎爬、背背战,苗族的上刀山、射弩、打花鼓,侗族的芦笙舞、踩歌堂、摔跤,土家族充满神秘色彩的傩戏、肉莲花、毛古斯等。这些民族项目含有极其多元的民族特色,为民族传统体育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人文资源。如何能使这些少数民族体育项目发挥优势,让外来游客能够参与其中,是我们需要深入思考的问题。
三、打响品牌,展现遵义特色体育旅游赛事新形象
遵义市每年举办“娄山关·海龙屯国际山地户外运动挑战赛”“中国·遵义赤水河谷国际公路自行车邀请赛”“遵义·中国茶海山地自行车赛”“中国·土城北纬28.3度最美森林穿越挑战赛”及村跑等特色体育旅游赛事,将具有遵义特色的品牌赛事与遵义历史文化、特色文体活动、城市品牌打造、健康旅游发展等结合起来。其中,“娄山关·海龙屯国际山地户外运动挑战赛”已被中国登山协会誉为国内最具影响力的三大国际著名赛事之一,与百色、武隆山地户外运动挑战赛齐名,赛事骑行线路被中国自行车协会、中国风景名胜区协会命名为“中国最适合骑行游览线路”称号。该赛事设置城市赛段和景区赛段,将体育运动和旅游景区结合,涵盖越野跑、定向越野、山地自行车、负重登山等项目,吸引了来自美国、新西兰、捷克等10余个国家代表队参加。举办“中国·遵义赤水河谷国际公路自行车邀请赛”“遵义·中国茶海山地自行车赛”“中国·土城北纬28.3度最美森林穿越挑战赛”等重大赛事活动,吸引来自美国、德国、俄罗斯、乌兹别克塔斯、泰国、印度尼西亚、韩国、荷兰、塞尔维亚、新西兰、蒙古等国家的众多运动员参加赛事。通过举办各类赛事活动,有力地促进全市体育旅游的融合发展,提升了遵义的知名度、美誉度,展示了遵义红色传承、绿色发展,打造西部内陆开放新高地的醉美形象。
启示与思考
近年来,省委省政府大力支持旅游业发展,作为旅游业的重点内容,体育旅游产业正朝着健康的方向快步前进。
1.开展多样化体育旅游项目。体育项目根据内容及活动性质,大致可划分为游戏类、竞技类、表演类、舞蹈类等类型。根据不同年龄、职业、性别、文化水平等特点,开展多样化体育旅游项目,调动不同人群参与体育旅游的积极性。例如,根据儿童、青少年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开展有较强趣味性的体育活动,如亲子户外活动、营地拓展游戏等;根据中年人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开展挑战性,展现拼搏精神的体育项目,如高空速降、悬崖跳伞等;根据老年人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开展休闲娱乐类的体育项目,如健步走、太极拳等。除此之外,还可以开发新颖、接受度高、有特色的体育旅游项目,对项目在观赏、参与、传承等方面进行全方位包装,使游客接触项目后记忆深刻,乐于分享,以达到口口相传的品牌效应。
2.加快“黔川渝”三角经济带发展。遵义作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处于成渝—黔中经济区走廊的核心区和主廊道,黔渝合作的桥头堡、主阵地和先行区,是西南地区承接南北、连接东西的重要交通枢纽,拥有优美的自然环境、深厚的城市文化底蕴。随着城市发展进程的不断深入,遵义这座中国的红色圣地也被赋予新的历史使命,把遵义建成黔川渝接合部中心城市,这也是遵义城市未来的发展方向和目标。《中共遵义市委关于建设黔川渝接合部中心城市的决定》中提到,以2020年、2025年、2035年为时间节点,按“三步走”战略实施。截至2020年,这一步的跨出,标志着遵义已经进入轰轰烈烈的新一轮全面建设和发展。同时,遵义体育旅游业也将迎来新一轮发展的高潮。
3.真正使绿水青山变成遵义人的金山银山。2017年10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必须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生态文明建设是“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重要内容,要切实贯彻新发展理念,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强烈意识,努力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李克强总理指出,生态文明建设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和人民群众切身利益,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石。中国对生态文明建设作出了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形成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顶层设计、制度架构和政策体系,生态文明理念在中国已经深入人心,生态文明建设取得了重大进展。
遵义处于云贵高原向湖南丘陵和四川盆地过渡的斜坡地带,地形起伏大,地貌类型复杂。海拔高度在800~1300米,山地面积占65.08%,属于多山地区。遵义市已建成自然保护区23个,其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个,风景名胜区5个,国家级风景名胜区1个。国家级生态示范区4个,建成森林公园5个,国家级森林公园2个。遵义市森林面积已达149.37万公顷,森林总蓄积量5598.15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达到了48.56%。“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生态环境保护机遇与挑战并存。遵义应抓机遇,展现优势,抓住遵义的“金山银山”,深入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深入持久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加速遵义生态体育旅游产业发展,加快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现代化建设新格局。
执笔:黄伟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