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章 中国古代饮食文化的形成与吃货
民以食为天是一个汉语成语,指人民以粮食为自己生活所系。《史记·郦生陆贾列传》:“王者以民人为天,而民人以食为天。”
【古史考】古者茹毛飮血,燧人鑽火,而人始裹肉而燔之,曰炮。及神農時,人方食穀,加米于燒石之上而食之。及黃帝,始有釜甑,火食之道成矣。
【易·需卦】君子以飮食宴樂。
【傳】衆難得食處,則與稷教民播種之,決川有魚鱉,使民鮮食之。
【禮·坊記】君子與其使食浮于人也,寧使人浮于食。又祭曰血食。
【史記·𨻰涉世家】置守冢三十家碭,至今血食。又飮酒亦曰食。
【宋史·司馬光傳】飮食所以爲味也,適口斯善矣。世人取果餌刻鏤之,朱綠之,以爲槃案之翫,豈非以目食乎。又吐而復吞曰食。
【左傳·襄九年】晉侯問於士弱曰:吾聞之,宋災,於是乎知有天道,何故。對曰:古之火正或食於心或食於咮,以出内火。
中国的饮食文化源远流长。人类社会自火发明之后,才有了饮食文明。从原始的烧烤,到食穀、釜甑的文明,不断演化升级到今天的饮食文化、餐饮产业的繁荣。
自燧人氏钻木取火,从此熟食,进入石烹时代。伏羲氏在饮食上,结网罟以教佃渔,养牺牲以充庖厨。神农氏“耕而陶“,是中国农业的开创者,尝百草,开创古医药学,发明耒耜,教民稼穑。陶具使人们第一次拥有了炊具和容器,为制作发酵性食品提供了可能。鼎是最早的炊具之一。黄帝作灶开始使中华民族的饮食状况又有了改善。
商朝末年是药膳最为雏形的时期。周秦时期是中国饮食文化的成形时期,以谷物蔬菜为主食。春秋战国时期,自产的谷物菜疏基本都有了。春秋齐桓公时期国力富庶强盛时期,人们传承了太公望的餐饮膳食文化。
汉代是中国饮食文化的丰富时期,归功于汉代中西(西域)饮食文化的交流,不仅大量引进蔬菜作物,还传入一些烹调方法。淮南王刘安发明豆腐,使豆类的营养得到消化,物美价廉,可做出许多种菜肴。东汉还发明了植物油。
唐宋是饮食文化的高峰,过分讲究。“素蒸声音部、罔川图小样”,最具代表性的是烧尾宴。明清的饮食文化是又一高峰,是唐宋食俗的继续和发展,同时又混入满蒙的特点,饮食结构有了很大变化,明代又一次大规模引进蔬菜,种植达到较高水准。人工畜养的畜禽成为肉食主要来源。满汉全席代表了清代饮食文化的最高水平。
古有“民以食为天”之说,饮食在维持生命、促进健康、延年益寿等方面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而古人在丰富的饮食实践的基础上,不断地理论探索,形成了博大精深的饮食养生理论和“吃”的文化。
关于吃的十个境界:
吃的第一大境界当然是“果腹”,俗话说就是填饱肚子,就是一个“吃”字。形式比较原始,只解决人的最基本的生理需要。
吃的第二大境界应该是“饕餮”。吃的是一个“爽”字。呼三五好友去一家稍微大众的馆子,稀里哗啦点上满满的一大桌菜,胡吃海塞一通。
吃的第三大境界应该是“聚会”。此境界重在这个“聚”字。这种吃不需要太多的讲究,“吃”是个形式,关键在“聚”背后的引申含义。
吃的第四大境界应该是“宴请”。多以招待为主。这种吃不以“吃”的本质为主旨,关键在于这个招待背后的目的。
吃的第五大境界应该是“养生”。它比较讲究“食补”,是大吃大喝在认识观念上的一种理性升华。这种吃多以正宗的煲汤为主。
吃的第六大境界应该是“解馋”,吃的东西一定要“鲜”。这个境界有两个层次:一是吃“物”;二是吃“名”、吃“文化”;三是减压,休闲食品。
吃的第七大境界应该是“觅食”,那就得四处去“找”。在寻找中获得“吃”的乐趣,是本境界的一大妙处。
吃的第八大境界应该是“猎艳”,所以馆子要“奇”。这样的馆子都是比较稀罕的特色店。“新”、“奇”、“特”是主要特征。
吃的第九大境界应该是“约会”,这时吃的已经不是“物”,而是“情”。大多的时候,点的多,吃的少。
吃的最后一个境界应该是“独酌”,在于一个“品”字,吃什么不太重要,关键是一个寥落的心情,要么伤感、要么闲适。一个人浅斟低酌,物我两忘。
写到最后,不得不提到吃货这一名词。(同时,本人也是一个标准的吃货,哈哈)
吃货,多指喜欢吃各种美食的人,并对美食有一种独特的向往、追求,有品位的美食爱好者、美食客、美食家。对美食产生的一种迷恋,看到美食就充满了力量。
吃货,在传统和当下也随各地历史文化和方言发音有着各种解释。吃货最早出现在1991年的电视剧《编辑部的故事》中第七集《水淹七军》戈玲号召大家去吃丰收的萝卜时采用了“吃货”一词。吃货并不算网络文化的创造,但受益于网络时代的传播和共享。吃货更多特指对美食的爱好家,高于一般的吃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