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沙生长:中国当代民谣走唱录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序言 民谣沙沙生长

很难用一两句话概括什么是民谣,民谣代表什么。在古罗马,荷马被称为吟游诗人,走唱在欧洲大陆,传唱人间故事。在当下,我们称周云蓬、万晓利为民谣歌手,他们背着吉他行走在中国广袤的土地上,像候鸟一样迁徙。他们在流浪中创作,以生活为信仰,以音乐为伴侣,以歌唱为记录,在这时代留下属于自己的脚印和故事。

每一首民谣,都是时代、地域、创作者们共同创作,都是关于世界的观察、记录和表达,它穿越时光,流传下来,一代一代。每一个民谣歌者,都是行走在大地上的践行者与观察者,一把吉他,既是创作工具,亦是表达的手段,他们对所在世界的感受和表达,流传下来,就是一首首民谣。

民谣与人类文化的发展,有着某种内在的连接。至于中国当代民谣的发展脉络与人文景观、时代变迁是否有某种必然的关联,“也许再过30年,当我们回过头寻找中国当下这个阶段的音乐的时候,我们要在民谣的这些人里寻找”。台湾乐评人马世芳说。


我一直都在以参与者的身份整理这些民谣的历史、发展、创作、文本和故事。隐约地,我看到一条“小径”,在这条小径上有一个又一个人,和一首又一首广为传唱的民谣作品。这条小径贯穿着时代编年,沿路是带着地域特色的奇景,由它展开的是一份有谱系的“民谣地图”。我在这小径上行走,试图在感性的记述中认真探讨和呈现民谣的时间性和根源性。如今我们探讨民谣,也是在探寻打开世界的方式,探寻我们打开自己的方式。

回顾中国当代民谣的发展,按照年代划分,经历了三个阶段:一是以高晓松、老狼、小柯、沈庆等为代表的20世纪90年代的校园民谣,他们是学院派和唱片工业的精英。二是以野孩子、小河、万晓利、周云蓬为代表的城市新民谣,他们是清苦的都市异乡客。三是以宋冬野、马頔、陈鸿宇、程璧、好妹妹等为代表的互联网时代的新民谣,他们是自由生长的新文化IP。

90年代的校园民谣是中国当代民谣历史中最具人文性的代系,以高晓松、宋柯、老狼、小柯等为创作代表,表达的是都市年轻人走出校园、走向成熟的阶段,面对城市、自我、未来发出的真诚的思索和抒情。校园民谣也是90年代初中国当代流行音乐的一个重要发端,只是很可惜,因为唱片工业的不健全,最早的创作者逐渐退出。如今这些人中的大部分,比如宋柯、高晓松、小柯等都转向幕后工作,以自身的影响力带动整个音乐行业的发展。也有像老狼这样“德艺双馨”的艺术家,一边坚持走在台前,在音乐节上压轴演出,一边不断扶助新人,对音乐还怀有无限柔情和热爱。

20世纪90年代末到21世纪初,北漂一族的酒吧赶场滋生出的另一种情怀和情感,成就了新一代民谣的面貌,以周云蓬、万晓利、小河、张佺、张玮玮、郭龙、吴吞等为代表,他们曾经是漂泊的城市波希米亚人,是河酒吧浪漫年代的深情狂欢客。十年间,他们行走、创作,记录自己作为芸芸众生一员的生活与兴叹。他们每一次创作都试图推翻上一张的固有形式。他们曾在酒吧、剧场里唱歌,曾不屑与商业系统妥协,有着独特的人文性,也逐渐成为广大音乐节上受欢迎的传奇音乐人。如今这一代系的民谣音乐人,心愿渐归平静,生活逐渐稳定,创作也变成了一种有节奏的自律,像周云蓬说的那样,“一切都是从生活出发”,像小河说的那样,“关注一些琐碎的、身边的事情,是你皮肤真的能感觉到的”。如何真诚地与生活相处,是他们更为关注的主题。

2011年开始,更新的一代民谣音乐人在互联网和电视选秀时代下开始更迅速、蓬勃地成长。赵雷、宋冬野、马頔、程璧、莫西子诗、陈粒、好妹妹等一批新的更年轻的城市民谣音乐人,呈现出更崭新的面貌。他们不再悲苦纠结而是随性亲和,用音乐表达自己的所思所想所爱所恨,没那么深刻,却足够自由。比如程璧,北大的高才生加旅日的原研哉学生,用音乐表达自己对诗歌和文艺的喜爱,她传递的不仅仅是音乐,还是一种“文艺可以更美好”的价值观,让人心生喜爱和向往;比如陈粒,她以刚烈不羁的个性,怪异的装扮言语和天马行空的想象力迅速成为一颗爆炸的“超新星”,她歌唱着不羁的性格在城市中骄傲驰骋的可能;比如马頔,是那种北京孩子的略浑略顽皮但偶尔深情。他们自由创作,音乐和现场只是他们展现人生观和价值观的一部分。认同这种价值观,期待渴望这样的人生,你就是他们的粉丝。也许音乐只是一种工具和途径,连接着他们内心的核与整个外部的世界。如果想了解中国当代年轻人的文化面貌和时代精神,最直接的途径就是沿着新独立民谣的兴起,去研究和了解。

“民谣经纪人”,很多时候大家都这么介绍我。从2011年到2013年,我带着周云蓬、万晓利、小河、张佺、张玮玮、郭龙、吴吞等音乐人,行走在北京、香港、台湾、上海多个地方,用“走唱”的方式丈量着这个时代的广度,并体会着当代民谣的人文厚度。在这之前,我的本职是一个文化记者,在咖啡馆做采访,偶尔去看独立演出顺便写点小文章,真正投入跟这些民谣歌手并肩的工作中,远在我最初的理想之外。我毫无经验地开始了这份并不能胜任的工作,比如上百上千封的沟通邮件,无数的excel表格,永远整理不完的演出素材,看演出的位子从台下变成幕后,担负起所有组成一场演出的细节……可即便如此,每当他们在舞台上歌唱世界时,我还是感觉到那种沙沙生长的感觉,就像吴吞的那首《喀什的天空》里唱的:“相信世界,会在你褪色的眼里,慢慢苏醒。”

那些与民谣同行的日子里,看着民谣歌手们逐渐从地下走到地上,从圈内走向圈外,从野蛮到日渐正规,我亦学会了一整套独立音乐的经营运作的宝贵经验,学会了怎样踏踏实实地做事,低调朴实做人。2014年,我与合伙人共同成立了“乐童音乐”这个音乐互联网公司,将那些“走江湖”的日子里积累下来的肩挑手扛的经验,变成平台和产品,帮助音乐人做相关的服务和推广,并于2016年在北京创立经营了一个音乐演出现场和文化多元空间——乐空间,以自己的实际工作服务了2000多组音乐人和上万场演出。对于民谣的观察、记录、思考、书写也从未停止,这也是我认识音乐、认识世界、认识生活的一个窗口和方式。2014年开始,我机缘巧合加入了《大内密谈》这个华语最热门的青年文化播客平台,和创始人相征一起陆续做了一系列与民谣相关的对谈、采访、脱口秀节目,比如《时间的歌》《看得见音乐的城市》《四季歌》等,介绍讲述优秀的音乐作品给喜欢的听众。我们曾在看理想APP上合作了一个短小的音频节目《中国民谣小史》,受到了很多听众的喜欢,也鼓励我去整理阐述这些与民谣音乐相关的历史和个人记忆,以一种更系统详尽的方式去表达出来。

《沙沙生长》试图记录的是中国当代民谣将近40年的发展变化以及未来,我们可以从中看到民谣音乐人怎样用自己的风华正茂换取历史,而行走在城市中的年轻人,怎样与脚下的土地重新产生连接。这本书主题是“生长”,既是民谣音乐在中国的生长,也是我们作为听众、读者、从业人员的生长。这些与民谣相伴的日子,让我们的生活也更有意义,在这个过程中,浮华的颜色会随时间褪去,民谣将带我们去终将要到达的地方。